第153頁
第二天再次回到糧站,和走之前沒有半點變化。
「小江,你可終於回來了,先去找老肖把帳務給報銷了,回來再仔細聊。」江明彤到辦公室的時候,大家都在了,劉香紅看到她驚喜的說到。
被會計他們拉住問了幾句,等江明彤再次回來的時候,劉香紅已經搬過凳子坐到她的旁邊,準備好暢聊了。
「劉姐,這是幫你帶的布料,省城好看的布料很多,這是我根據你平時的風格來選的。」江明彤從包里拿出帶回來的布料和買布料剩下的一些錢和布票。
「果然省城的貨就是好。像這種在縣裡根本就沒有,市里都難得見到。」劉香紅接過東西,錢票直接往兜里一塞,喜愛地摸著到手的布料。
「這次去農科所,感覺怎麼樣啊?」劉香紅欣賞了一會兒這兩塊顏色新鮮的布料,把它小心地放在自己桌上,轉過頭來問到正事。
「感覺非常好。」江明彤把準備好的三本筆記本都拿了出來,遞給他們看。
「很詳細。」劉香紅仔細的看了前三頁,後面的大致翻了翻,最後面還夾雜著幾張撕下來的紙,上面一目了然地列了重要的小點。
「這個,很多看起來都和我們現在用著的種植方法一樣。」老李也很仔細的看了上面的內容,他拿的剛好是關於紅薯的那本筆記,「不過,細究的話還是挺多改變了的,有的方面需要把控的更嚴格。」
「紅薯種了幾百年,種來種去不就那樣種嗎,還能種出花來不成。」劉香紅說到,當初老李去農科所學的就是紅薯種植,現在幾年後再看,差別自然不大。
「小江,你學的是哪種作物啊?」劉香紅看到有四本,一本是紅薯,一本是她手上的黃豆綠豆各種豆,還有兩本本她暫時還沒翻,好奇地問到。
當初站長沒有要求小江必須選哪種作物學習,也是為了不給她太大的壓力,自己選擇就好,反正無論選哪種都很好,相信小江自己心裡也有成算,不會笨到選他們這裡不適合種植的作物。
「我選的是豆類。但是我另外兩個室友她們選的是薯類,所以我跟她們交換著來互相抄筆記。剩下一本記錄的是我去農科所下面農場裡抄的他們的數據、見識,和在那裡學了一些關於蘑菇種植的知識,另一本是同去進修的各個地方的同志介紹的他們當地的優秀種植經驗。」
「這麼多?」劉香紅兩人有些驚訝,以往他們自己去的時候,光是搞定選擇的那一作物就很困難,這次江明彤能夠學到這麼多,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嗯,這次有一位同志組織我們一起學習。」
「那你們這回的運氣挺好的。」
劉香紅和老李翻完了剩下兩本,有很多他們看著很好也適用於三河公社的,這更是讓他們驚喜又滿意。
「這麼多,小江啊,要不然去和站長申請一下,這幾天開個指導班,讓各個大隊選幾個人上來一起學習一下。」劉香紅建議到,本來以前每次從農科所進修回來後,都是糧站的同志們下鄉一個大隊一個大隊的去指導。
但是這次的內容實在太多,再一個大隊一個大隊的去指導太耗費時間了,不現實。
「這樣行嗎?」江明彤還沒問過進修完回來之後的流程,聽劉姐這意思是教給糧站的同志們不是重點,重點是讓大隊裡的人學會,這個難度一下就上來了。
「當然可以,我現在就去說,你等一下。」劉香紅覺得這個方法很好,站起身往老站長辦公室去,這事要早點安排下去。
十分鐘後,劉香紅一路風風火火的回來。
「決定了,就這樣干,咱在糧站空出一間教室,每個大隊來三個人,人少了怕學不停當。時間你要是可以就明天開始。」
「我沒問題,什麼時候都可以的。」江明彤擔心的是自己沒講過課,這種事……可以回去問一下江老爺子,他能作為典型性聽眾,問問江老爺子怎樣講聽得懂,回來糧站上課大概就穩了。
「還有,老站長問你對於張家溝大隊的黃豆試驗地有沒有興趣,可以的話想把那塊地給你專門負責,負責期間糧站的其它工作你可以先放放。」劉香紅轉達老站長的話。
「有興趣,當然有。」江明彤緊跟著劉香紅話完,立馬接上。
「哈哈,就知道你有興趣。」去大隊進行種植指導和選擇該種作物試驗地負責,是每個從農科所進修回來的人都要經歷的,她現在也是象徵性的問上一遍而已,除非是強烈表達了不願去外。而每個進修剛回來的人都有雄心,相信自己能很完美的把學到的理論運用於實踐。
雖然……現實總是殘酷的。
當然,這種話就不需要在這種時候說,給小江潑冷水了。
「那你好好安排一下工作,以後的重心可以放在張家溝大隊了,雙搶前你一直待在那兒也行。」
「不需要每天來糧站報導嗎?」
「不用,你每天直接去張家溝大隊就行,當然,這是基於糧站對你的信任,相信你是不會在這種事上偷懶。」
「當然。」江明彤莞爾。
本來她還想提出在糧站借一間空屋用來培養蘑菇的,這樣一來,接下來一個月她都不在糧站,把蘑菇放糧站培育反而沒了意義,而且馬上就到雙搶季,雙搶過後就是交公糧,那個時候糧站所有的空房都會被裝滿。
「小江,你可終於回來了,先去找老肖把帳務給報銷了,回來再仔細聊。」江明彤到辦公室的時候,大家都在了,劉香紅看到她驚喜的說到。
被會計他們拉住問了幾句,等江明彤再次回來的時候,劉香紅已經搬過凳子坐到她的旁邊,準備好暢聊了。
「劉姐,這是幫你帶的布料,省城好看的布料很多,這是我根據你平時的風格來選的。」江明彤從包里拿出帶回來的布料和買布料剩下的一些錢和布票。
「果然省城的貨就是好。像這種在縣裡根本就沒有,市里都難得見到。」劉香紅接過東西,錢票直接往兜里一塞,喜愛地摸著到手的布料。
「這次去農科所,感覺怎麼樣啊?」劉香紅欣賞了一會兒這兩塊顏色新鮮的布料,把它小心地放在自己桌上,轉過頭來問到正事。
「感覺非常好。」江明彤把準備好的三本筆記本都拿了出來,遞給他們看。
「很詳細。」劉香紅仔細的看了前三頁,後面的大致翻了翻,最後面還夾雜著幾張撕下來的紙,上面一目了然地列了重要的小點。
「這個,很多看起來都和我們現在用著的種植方法一樣。」老李也很仔細的看了上面的內容,他拿的剛好是關於紅薯的那本筆記,「不過,細究的話還是挺多改變了的,有的方面需要把控的更嚴格。」
「紅薯種了幾百年,種來種去不就那樣種嗎,還能種出花來不成。」劉香紅說到,當初老李去農科所學的就是紅薯種植,現在幾年後再看,差別自然不大。
「小江,你學的是哪種作物啊?」劉香紅看到有四本,一本是紅薯,一本是她手上的黃豆綠豆各種豆,還有兩本本她暫時還沒翻,好奇地問到。
當初站長沒有要求小江必須選哪種作物學習,也是為了不給她太大的壓力,自己選擇就好,反正無論選哪種都很好,相信小江自己心裡也有成算,不會笨到選他們這裡不適合種植的作物。
「我選的是豆類。但是我另外兩個室友她們選的是薯類,所以我跟她們交換著來互相抄筆記。剩下一本記錄的是我去農科所下面農場裡抄的他們的數據、見識,和在那裡學了一些關於蘑菇種植的知識,另一本是同去進修的各個地方的同志介紹的他們當地的優秀種植經驗。」
「這麼多?」劉香紅兩人有些驚訝,以往他們自己去的時候,光是搞定選擇的那一作物就很困難,這次江明彤能夠學到這麼多,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嗯,這次有一位同志組織我們一起學習。」
「那你們這回的運氣挺好的。」
劉香紅和老李翻完了剩下兩本,有很多他們看著很好也適用於三河公社的,這更是讓他們驚喜又滿意。
「這麼多,小江啊,要不然去和站長申請一下,這幾天開個指導班,讓各個大隊選幾個人上來一起學習一下。」劉香紅建議到,本來以前每次從農科所進修回來後,都是糧站的同志們下鄉一個大隊一個大隊的去指導。
但是這次的內容實在太多,再一個大隊一個大隊的去指導太耗費時間了,不現實。
「這樣行嗎?」江明彤還沒問過進修完回來之後的流程,聽劉姐這意思是教給糧站的同志們不是重點,重點是讓大隊裡的人學會,這個難度一下就上來了。
「當然可以,我現在就去說,你等一下。」劉香紅覺得這個方法很好,站起身往老站長辦公室去,這事要早點安排下去。
十分鐘後,劉香紅一路風風火火的回來。
「決定了,就這樣干,咱在糧站空出一間教室,每個大隊來三個人,人少了怕學不停當。時間你要是可以就明天開始。」
「我沒問題,什麼時候都可以的。」江明彤擔心的是自己沒講過課,這種事……可以回去問一下江老爺子,他能作為典型性聽眾,問問江老爺子怎樣講聽得懂,回來糧站上課大概就穩了。
「還有,老站長問你對於張家溝大隊的黃豆試驗地有沒有興趣,可以的話想把那塊地給你專門負責,負責期間糧站的其它工作你可以先放放。」劉香紅轉達老站長的話。
「有興趣,當然有。」江明彤緊跟著劉香紅話完,立馬接上。
「哈哈,就知道你有興趣。」去大隊進行種植指導和選擇該種作物試驗地負責,是每個從農科所進修回來的人都要經歷的,她現在也是象徵性的問上一遍而已,除非是強烈表達了不願去外。而每個進修剛回來的人都有雄心,相信自己能很完美的把學到的理論運用於實踐。
雖然……現實總是殘酷的。
當然,這種話就不需要在這種時候說,給小江潑冷水了。
「那你好好安排一下工作,以後的重心可以放在張家溝大隊了,雙搶前你一直待在那兒也行。」
「不需要每天來糧站報導嗎?」
「不用,你每天直接去張家溝大隊就行,當然,這是基於糧站對你的信任,相信你是不會在這種事上偷懶。」
「當然。」江明彤莞爾。
本來她還想提出在糧站借一間空屋用來培養蘑菇的,這樣一來,接下來一個月她都不在糧站,把蘑菇放糧站培育反而沒了意義,而且馬上就到雙搶季,雙搶過後就是交公糧,那個時候糧站所有的空房都會被裝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