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和白靈一起被錄用的是一個十九歲的女同志,叫做蔣二秀,高中畢業,其實說是高中畢業,她上到高二學校就停課了,然後學校把他們這些所有的學生都算成了高中畢業生,並且頒發了畢業證書。

  蔣二秀本來也應該下鄉去,不過因為她身體狀況不好,家裡有心臟病史,醫院開具了證明才得以留在縣城。

  身邊的同事比自己年輕將近十歲,白靈壓力還是挺大的,蔣二秀性格開朗,熱情大方,很適合售貨員這份工作,白靈他們兩個先是要進行上崗培訓,供銷社的售貨員代表了社裡的門面,是總體形象和風氣的代表,白靈經過三天嚴格的培訓,才能正式站櫃檯。

  櫃檯上所有物品的價目表要記得一清二楚,有的物品貼了價格標籤,有的上面沒貼,售貨員要做到瞭然於胸,顧客問的時候要解釋的清晰有條理。

  站櫃檯並不容易,站立一天血脈不流通,白靈第一天就腰酸腳痛,供銷社客人並不多,除了中午可以回家一趟,平時就是站著不動,老員工偷懶倚一會兒牆,但是她們是新員工,一點不敢懈怠,老售貨員跟白靈傳授經驗,說開始站半天都不習慣,一個星期之後就適應了,而且她透露說,現在大家是一天制的上班時間,上面正要改革呢,呼籲能改成兩班制的輪班制度,每一班次的上班時間控制在7小時左右。

  白靈眼睛一亮,如果真能改革成功,那以後上班可就少受不少罪!

  第103章 花灰絲光棉布

  白靈站了一星期櫃檯,果然如同老員工所說,由最開始的難以忍耐到後來習以為常,雖然腰跟腿還是會難受,可也在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供銷社建在了縣城最繁華的一條街上,街面寬廣整齊,幾條大路相通,可以算做四通八達,下屬各個村里來人買東西也好認路。

  供銷社的人員構成不負責,基層的門店員工就是這些售貨員們,然後再加兩個分管的主任,供銷社只有一層,他們縣裡的供銷社屬於面積大的,需要十來個售貨員,進門處頭頂上貼著同志您好的歡迎字樣,再往裡面走,每個櫃檯的正上方,都貼著一句宣傳標語,比如買布料的櫃檯有一塊長方形的木板釘在牆上,上面寫著:「必需把布匹抓緊,必需把棉花抓緊。」再一看旁邊賣日用品的櫃檯,寫的則是「為人民服務,貨真價實,買賣公平!」

  貨櫃的隔板都是木頭的,看起來有些年頭,刷上的漆已經開始斑駁,在平時沒客人的時候,白靈就得開始收拾貨架,擺正貨品。白靈的社員證是在上班後的半個月之後發下來的,社員證是一個紅皮小本,裡面寫著姓名年齡性別,還特別標示出了家庭成分,白靈的小本上寫的是「貧農。」

  拿下了社員證,也就意味著正式獲得這份工作,白靈和蔣二秀對視一笑,明白了對方眼中的深意。

  供銷社的員工大多數家裡都在縣城住,離的不會太遠,如果有自行車的話,一般十多分鐘也就能騎到家,所以基本都是中午回家吃飯,順便午睡一會兒。

  但是凡事都有特例,蔣二秀中午就不回家,她說她家跟供銷社是兩個方向,中午回去太浪費時間,每天中午用鋁飯盒帶飯過來。

  供銷社有一個小休息室,面積不算大,也就是十幾平,中午不回去的同志,可以在這裡用煤爐熱飯。

  有一天早上起來就下起大雨,聽收音機廣播天氣預報,大雨得持續一天呢,李愛雲給白靈裝好盒飯:「靈靈啊,你跟小城中午別回家了,在單位吃飯吧,下著雨來往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桌子上擺著兩個一模一樣的鋁飯盒,這是李愛雲特地買的,老人就是有先見之明,她說家裡兩個上班的,萬一需要帶飯,沒有飯盒還得抓瞎,早早預備上更省心。

  李愛雲去野地里挖來一些野菜,小根蒜醃製成鹹菜,每頓就著稀粥喝下飯,飯盒裡還有一根煮紅薯和一個烤土豆,作為午飯的主食,李愛雲又給她盛了一碗菠菜湯,說中午的時候喝完渾身暖和。

  家裡只有兩把雨傘,上班的二人帶走之後,家裡人進出都不方便,白靈打算下個月用工業券再買一把雨傘跟一身雨衣。

  中午休息室圍滿了人,大家全都帶飯來上班,帶來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有帶饃饃的,有帶麵條的,竟然還有帶韭菜餡餃子的!

  韭菜餡餃子是蔣二秀帶的,小餃子一口能吃倆,她熱完飯說道:「昨天我哥訂婚,我嫂子一家過來包了頓餃子吃,剩下半屜我上班就拿了一點,平時誰吃的上餃子啊。」

  外面的雨還在嘩嘩的下著,偶爾有過路的行人,踩著雨水往前趕路,白靈囑咐二秀:「下次帶飯,不要把餃子這種細糧飯帶到社裡來,記得拿一些普通的饃饃紅薯粥這種。」

  人性是複雜的,沒準有人覺得別人能吃上餃子,為啥我要啃饃饃呢?就找機會告上一狀,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因為天氣的原因供銷社的客人明顯少了很多,外面進來的人腳下都是泥水,踩在水泥地上都是泥湯,白靈拿拖布擦乾淨,洗完手剛回到櫃檯上,就有人過來買東西。

  白靈看清來人,微微愣神,還真是冤家路窄,進來的不是別人,是她曾經的同事,呂慧,說起來也好幾年沒見面了,呂慧變化很大。

  現在的她身材胖胖的,以前還能看到些清秀的影子,現在覺得比實際年齡大了十歲,呂慧瞪了白靈一眼:「瞅啥瞅,東西不賣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