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若有所悟點點頭,又看向姜曜:「別累著柔貞,我聽嬤嬤說,東宮昨晚到三更夜還沒歇下。」

  他意有所指,姜吟玉遲鈍了一刻才反應過來,貝齒咬唇,卻說不出話反駁。

  姜曜道:「兒臣會好好體諒她的。」

  姜吟玉臉紅,在袖擺下的手伸出去拽他的袖口,被他反手緊緊握住,五指滑進細縫間。

  兩人的衣袍鼓動,前後晃了晃,將皇帝的目光吸引來。

  姜玄遲疑看一眼袖擺,又看一眼二人。

  他腦海中一下浮現許多畫面,似乎自己早該發現這二人的端倪了。

  譬如那時處置完魏家三郎後,他將二人拉到身邊問話,這二人就背著他偷偷牽過手,又譬早些時候,小女兒很依賴太子,與他格外親密……

  姜玄回過神來,事已至此,再想也無用,只愛憐地看著姜吟玉道:「阿吟今日就在宮中好好歇歇吧。」

  姜吟玉笑著搖搖頭:「傍晚我與皇兄出宮,一起逛廟會看煙火。」

  姜玄唔了一聲,手揉了揉膝蓋。

  女兒能嫁一個體己的人,這也是他喜聞樂見的,便笑道:「去吧。」

  兩人攜手往外走,衣袂交纏,隱沒在大殿門外。

  姜玄坐在大殿中,看著二人的背影,臉上帶起深深的微笑,許久之後,一股惆悵感由心中升起。

  原來女兒已經長得如此大了……而蘭惜已經不在他身邊了。

  姜玄快步起身回到書房,從書架上取下了一副畫卷,當捲軸向兩側徐徐展開,一張麗人圖鋪陳在眼前,丹青描摹翠釵,朱唇笑靨,

  他顫抖的手掌朝畫卷中人伸去,一覆上去,才發現自己的手背,已布滿皺紋,而畫中美人卻依舊無限年輕,永遠明媚,眼尾噙著春意,從內向外望著他。

  那眼神穿過畫卷,直擊姜玄的心靈,讓他心臟絞痛起來。

  他永遠記得他與蘭惜的第一次見面,她一襲紅衣,策白馬疾馳,在他心上揚起一道風塵土,那時的他也年輕,並不知道要窮盡一生去追逐她的身影。

  或許恩恩怨怨,早就都該放下,隨著風散去。

  姜玄眼中墜下一滴淚,小心翼翼將畫卷收好,視若珍寶捧在手中。

  窗外一枝春已經探入窗內,春意浸透了古老的宮殿。

  **

  夜晚長安城車水馬龍,天空中盛開巨大的焰火。

  姜吟玉才與姜曜從馬車上下來,便見頭頂天空便綻開一朵朵金色的焰火。

  太子與公主大婚,長安城萬民同慶,焰火足足放三日。

  一道道焰火升起,人群爆發此起彼伏的歡叫聲,姜吟玉牽著姜曜的手,與他穿過茫茫人煙,登上長安的最高樓鵲仙台,眺望一重一重焰火。

  姜吟玉眼中掠起光亮,指著遠方,轉頭看向姜曜。

  他沒有看煙火,而是在看她,那雙比煙火更絢麗的眸子中,只有她的身影。

  姜吟玉心輕輕跳了跳。

  他低垂下目,面容清俊又柔和,聲音繾綣又溫柔,微微笑著問:「為你放的煙火,喜歡嗎?」

  姜吟玉靠近他,輕輕一笑:「喜歡。」

  二人看過不止一場焰火,去歲就在這座鵲台上,她與他一同看過煙火,就曾拒絕過他一回,而今姜吟玉卻不假思索點了點頭。

  她上前抱住他的肩膀,與他在晦暗的人潮中擁吻。

  姜曜將她抵在欄杆邊,手輕扣她的後腦勺,呼吸若羽毛輕拂,吻她的額頭、鼻樑、直到落在她的唇珠上,低低道:「日後每一年都帶你來看焰火,你想要什麼,我都會幫你得到。」

  未待他說完,姜吟玉已再次吻住他:「我只要你。」

  姜曜一愣,熱情回應道:「好。」

  煙火普照天下有情人,四周人潮洶湧,她與他親密相擁,這愛意至死方休。

  **

  春四月,太子與太子妃去寺廟祭拜先祖。

  皇家寺廟中紅繩飄搖,清風吹動菩提高樹發出沙沙聲,四周萬籟俱寂。那藏經閣樓里,巨大的經綸須得幾人抱動才能轉動,梵文的輕誦聲從殿舍傳來。

  著袈裟的年邁住持,帶二人到一株菩提樹停下。

  微風吹過,吹得樹上紅繩隨風搖晃,花香攜著光影落到下方二人面頰上。

  這一株古樹上曾掛著無數過往先人的親筆所書的經紙,但字跡隨著漫長的歲月,都隨風淡逝去了。

  住持給二人遞來了筆與青色經文紙,道:「施主有何俗塵的煩擾與未盡的心愿,皆可寫在經文背面,待用紅繩掛在菩提樹下,若機緣已到,皆會實現。」

  姜曜接過泛著金光的經紙,提筆卻未落下,看向身側的姜吟玉,見她側顏嫻靜,素手握著筆端,一筆一筆認真勾勒。

  他唇角微微輕勾,亦在經文上落下了一行煙雲似的字跡。

  待寫完後,二人將經紙從中折起,交由住持用紅繩掛在高高菩提樹上。

  姜吟玉抬起頭,望著自己的經紙與姜曜掛在一起,如影隨形,在風中交纏,笑著挽住他的胳膊,「走吧。」

  佛寺大殿,陽光從窗牗間細縫照進來。

  殿內正中央,兩道身影跪在蒲團上。

  姜吟玉雙手掌心合十,抬頭仰望佛像,觸及佛子那一雙無悲無喜的眼眸,被無上慈悲憐憫的眼神俯看。

  她心若被牽引一般,喃喃念了幾句佛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