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可如今再說什麼,也都遲了。
一切已經無法改變,時間也沒法重來了。
如今趙丹只期望,嬴異人能夠念著趙國的一點點好,給趙國一個喘息的機會。
******
秦王薨逝的消息傳到了楚國的都城壽春,彼時楚王熊完和大臣們正在後殿欣賞歌舞。
“都退下吧。”歌舞姬應聲退下,只留下大臣們。
熊完:“如今秦國新王剛剛即位,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開口說話。
熊完無奈看向黃歇:“老師可有提議?”
黃歇微微搖頭:“臣聽說前幾日秦王命秦軍包圍了邯鄲城,只為接回妻兒,依臣所見,新即位的秦王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熊完:“所以老師的意思是如今只能按兵不動?可若是錯過眼下的良機,想要打擊秦國便十分困難了。”
眾大臣都是相對無言,黃歇看了一眼熊完,心中暗自感嘆。
雖然熊完空有抱負,可他不動腦子,若是任由他衝動下去,卻也不知後果如何。
“你們都退下吧。”熊完覺得無聊,便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都退下,只留下了黃歇一人。
“老師,我前幾日已經派人去揚州了。”等人都退去後,熊完才說道。
“去揚州?”黃歇有些疑惑的反問了句,看見熊完的目光忽地明白過來:“王上是要對宋玉和屈原動手?”
熊完:“不錯。”
黃歇:“王上,不可。”
熊完本以為黃歇會稱讚他,沒想到他卻嚴肅的出聲阻止。
“老師不是同我一樣痛恨宋玉嗎?若不是他我又怎麼會去秦國為質,以至於連父王最後一面都沒見到。”熊完有些不解,之前黃歇在楚國也是和宋玉對著幹的,怎麼如今他要對付宋玉他們,黃歇反而要反對了呢。
黃歇知道熊完的心思,只是無奈的嘆了口氣:“王上,你可聽過一句話嗎?”
熊完不解:“什麼話?”
黃歇:“得民心者得天下,屈原在楚國名聲大噪,諸侯國中都敬佩他的為人,楚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而你卻下令追殺他和他的學生,若是傳到百姓耳中,只怕會失了民心啊。”
第59章
荀子本以為說服齊王要費些時間,卻沒想到齊共王田建召見他之後他,聽了他的來意便表明願意同其他諸侯國合作。
比想像中的結果要好,他自然樂於見到。
荀子在齊國待了幾日,很快便出發去了楚國。
他之前從趙國出發,遊說了燕國和齊國,而韓國公子韓非是他的學生,魏國又成了秦國的屬國,如今他要做的便是說服楚國聯盟。
荀子到楚國都城壽春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份,天氣炎熱,街上來往的行人不多。
人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塊喝著涼茶,荀子也找了個鋪子坐下歇腳。
“你聽說了嗎?王上派人去揚州了。”
“為什麼要派人去揚州?”
“你還不知道吧?之前先王將屈原和宋玉一起貶到了揚州,我看這一次王上是想對付他們。”
“為什麼?”
“聽說屈原之前是宋國的大臣。”
“宋國?就是那個傳說被楚國滅國的宋國?”
“是啊。不過依我看,屈原大人為咱們楚國百姓做了不少實事,他之前在郢都還有後來去陵陽和其他城市,凡是見過他的人可沒有一個說他不好的。”
“我有個親戚就住在陵陽城,之前他來看我的時候還提起屈原大人了。”
“不管屈原大人之前是哪國臣子,可他從來沒想著害咱們楚國的百姓,咱們百姓不就是圖個平安嗎?”
……
荀子聽了幾個人的話不禁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屈原一向聲明在外。如今楚國國力衰落,被迫遷都,此種形勢之下,楚王不但不想著休養生息為楚國積攢力量,反而想對付所謂曾經宋國的餘孽,實在是可悲可嘆……
一想到他馬上就要站在楚王的面前同他去講諸侯聯盟,他忽然想要退縮。
並非他懼怕楚王的威嚴,而是他怕他辛苦跋山涉水,到頭來卻是做了無用功。
******
八月中旬的時候,楚王熊完派的人包圍了宋玉和屈原所在的府邸。
揚州城的百姓議論紛紛,想要靠近看看是什麼情況,卻又不敢靠得太近。
宋玉早便知道熊完做了王上定然不會就此放過他們,若是他們不乖乖就範,對於他和林清婉在鄢城的家人或許不利,便已經事先做了安排。
楚王派的人一到,他們便開了府門,徑直走了出來。
那些人顯然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毫不畏懼便大剌剌走出來了,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率領這些官兵的官員不是別人,正是宋玉的老熟人登徒子。
“城中人多眼雜,既然王上非要解決恩怨,不如去城外如何?”宋玉一踏出府門便如是說道。
莫愁此時就站在府邸內,這一次楚王派的人是為了他們三人而來,很早之前宋玉便提醒過她,若是當真楚王派了人來,她不要摻和進來。
揚州城外有一條河流,一直以來都是城中的主要供水源。
一切已經無法改變,時間也沒法重來了。
如今趙丹只期望,嬴異人能夠念著趙國的一點點好,給趙國一個喘息的機會。
******
秦王薨逝的消息傳到了楚國的都城壽春,彼時楚王熊完和大臣們正在後殿欣賞歌舞。
“都退下吧。”歌舞姬應聲退下,只留下大臣們。
熊完:“如今秦國新王剛剛即位,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開口說話。
熊完無奈看向黃歇:“老師可有提議?”
黃歇微微搖頭:“臣聽說前幾日秦王命秦軍包圍了邯鄲城,只為接回妻兒,依臣所見,新即位的秦王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熊完:“所以老師的意思是如今只能按兵不動?可若是錯過眼下的良機,想要打擊秦國便十分困難了。”
眾大臣都是相對無言,黃歇看了一眼熊完,心中暗自感嘆。
雖然熊完空有抱負,可他不動腦子,若是任由他衝動下去,卻也不知後果如何。
“你們都退下吧。”熊完覺得無聊,便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都退下,只留下了黃歇一人。
“老師,我前幾日已經派人去揚州了。”等人都退去後,熊完才說道。
“去揚州?”黃歇有些疑惑的反問了句,看見熊完的目光忽地明白過來:“王上是要對宋玉和屈原動手?”
熊完:“不錯。”
黃歇:“王上,不可。”
熊完本以為黃歇會稱讚他,沒想到他卻嚴肅的出聲阻止。
“老師不是同我一樣痛恨宋玉嗎?若不是他我又怎麼會去秦國為質,以至於連父王最後一面都沒見到。”熊完有些不解,之前黃歇在楚國也是和宋玉對著幹的,怎麼如今他要對付宋玉他們,黃歇反而要反對了呢。
黃歇知道熊完的心思,只是無奈的嘆了口氣:“王上,你可聽過一句話嗎?”
熊完不解:“什麼話?”
黃歇:“得民心者得天下,屈原在楚國名聲大噪,諸侯國中都敬佩他的為人,楚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而你卻下令追殺他和他的學生,若是傳到百姓耳中,只怕會失了民心啊。”
第59章
荀子本以為說服齊王要費些時間,卻沒想到齊共王田建召見他之後他,聽了他的來意便表明願意同其他諸侯國合作。
比想像中的結果要好,他自然樂於見到。
荀子在齊國待了幾日,很快便出發去了楚國。
他之前從趙國出發,遊說了燕國和齊國,而韓國公子韓非是他的學生,魏國又成了秦國的屬國,如今他要做的便是說服楚國聯盟。
荀子到楚國都城壽春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份,天氣炎熱,街上來往的行人不多。
人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塊喝著涼茶,荀子也找了個鋪子坐下歇腳。
“你聽說了嗎?王上派人去揚州了。”
“為什麼要派人去揚州?”
“你還不知道吧?之前先王將屈原和宋玉一起貶到了揚州,我看這一次王上是想對付他們。”
“為什麼?”
“聽說屈原之前是宋國的大臣。”
“宋國?就是那個傳說被楚國滅國的宋國?”
“是啊。不過依我看,屈原大人為咱們楚國百姓做了不少實事,他之前在郢都還有後來去陵陽和其他城市,凡是見過他的人可沒有一個說他不好的。”
“我有個親戚就住在陵陽城,之前他來看我的時候還提起屈原大人了。”
“不管屈原大人之前是哪國臣子,可他從來沒想著害咱們楚國的百姓,咱們百姓不就是圖個平安嗎?”
……
荀子聽了幾個人的話不禁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屈原一向聲明在外。如今楚國國力衰落,被迫遷都,此種形勢之下,楚王不但不想著休養生息為楚國積攢力量,反而想對付所謂曾經宋國的餘孽,實在是可悲可嘆……
一想到他馬上就要站在楚王的面前同他去講諸侯聯盟,他忽然想要退縮。
並非他懼怕楚王的威嚴,而是他怕他辛苦跋山涉水,到頭來卻是做了無用功。
******
八月中旬的時候,楚王熊完派的人包圍了宋玉和屈原所在的府邸。
揚州城的百姓議論紛紛,想要靠近看看是什麼情況,卻又不敢靠得太近。
宋玉早便知道熊完做了王上定然不會就此放過他們,若是他們不乖乖就範,對於他和林清婉在鄢城的家人或許不利,便已經事先做了安排。
楚王派的人一到,他們便開了府門,徑直走了出來。
那些人顯然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毫不畏懼便大剌剌走出來了,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率領這些官兵的官員不是別人,正是宋玉的老熟人登徒子。
“城中人多眼雜,既然王上非要解決恩怨,不如去城外如何?”宋玉一踏出府門便如是說道。
莫愁此時就站在府邸內,這一次楚王派的人是為了他們三人而來,很早之前宋玉便提醒過她,若是當真楚王派了人來,她不要摻和進來。
揚州城外有一條河流,一直以來都是城中的主要供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