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禾錦甯算的從來不會出錯。
無論是交付給寶念杜撰臨摹好的「聖旨」,還是早早下的毒。
姒琹贇時常咳血,可一次兩次算是怒急攻心,三番五次又還哪裡是什麼意外。可她是他深愛的枕邊人,是他毫無防備捧著一顆赤子之心以待的妻子,他如何會懷疑她一星半點?
尋不著根源、悄聲無息的劇毒,太醫也無力回天。
**
寶念登基之時,舉國上下罵聲一片人心惶惶,道是先帝聖明了一世卻在駕崩後犯了糊塗,白白毀了生前的好名聲——不過一屆女子何德何能竟敢稱帝?!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蠢婦罷了!一時間無數人起義自立山頭,妄圖當個土皇帝造反上位。
誰知不過數日便風雲驟變。當今聖上手段不小,竟將數位舉國輕重的大將收入囊中。
先是武有當今禾大將軍榮副將,帶兵將那些叛國賊連根殲滅,那些「土皇帝」雖說表面厲害,可到底大珝大權在握又有千萬兵馬,區區幾個小賊罷了不費吹灰之力;其次便是文有受老天爺眷顧「死而復生」的順文郡王、梁大學士、及名聲斐然的李老先生一派門生文士鼎力相助。
錦甯的字能臨摹得同姒琹贇一模一樣、分毫不差,反之姒琹贇亦然,旁人便是盯上一天,瞪出個窟窿也瞧不出半點不對。這些大文士們便以「正統」一說與三寸不爛之舌強勢擁護新帝——到底是先帝親擬了聖旨堂堂正正傳位的新帝,無論何其離經叛道,總歸是名正言順。
再有便是魏氏女魏黎、懿尊公主、左丞相次女江氏、禾將軍之妻趙氏幾個原本有巾幗不讓鬚眉赫赫名聲的女子入朝為官,同男子瓜分朝堂天下。
百官皆道幾人魔怔燒糊塗了,竟效忠於區區一個由卑賤婢子上位的婦人皇帝,紛紛辭官威脅亦或是自刎以證忠心。
可當今聖上雷霆手段卻分毫不退讓,由著人該死的死該走的走,甚至樂得提拔後起新秀填補空餘,再光明正大以叛君之罪輕飄飄將那些自刎官員九族該誅的誅、該流放的便流放,加之軍權皆被皇帝一派攥在手心,如此一來事情鬧大了眾官也頭皮發麻再不敢輕舉妄動,朝廷明面上終算是勉強安分了幾分。
百姓們本也鬧著,可他們原也不過是平頭百姓見風使舵,上頭的達官貴人高門世家既都溫順了,他們自然也再沒大能耐,乖乖安分守己。
世人皆道女子不可為帝,所謂這女皇帝登基使的乃是上不得台面的奸詐詭計,非堂堂正正君子所為,若不然這先帝英名一世又怎會傳位給區區一女子?
然,君子所為又為何?陰謀詭計又為何?君子所為為何便是所謂的堂堂正正?而陰謀詭計又為何成了那上不得台面的腌臢行事?
何為堂正何為正統又是何人定的?不便是男子。
成王敗寇莫過如此,又有誰記得數千年前尚未立國之時,這世道又豈不是被女子統治?又豈不是母系氏族的天下?男子後起,憑的又豈不單單是一身蠻橫力氣罷了。
哪怕那禾寶念便是以所謂的「詭計」成的皇帝那也不是各憑本事?男子當初定的規矩,道是正大光明各憑本事力氣方為「堂堂正正」,而今這天下既為女子所掌,若是她便重新立個規矩,說那所謂陰謀詭計背後陰人才為「堂堂正正」又如何了?
話是詭辯,可也這麼個理,可人之所思人之所想若單單空口說說便能給它掰回來豈非怪哉?
一點又一點地潛移默化,一年又一年地時光荏苒,寶念再回首過去,才發覺,當年殿下輕柔道出那一句「憑甚么女子便合該被輕賤」時,竟已然算好了一切的一切。
她算好了先帝對她的情,算好了他會打造出一個輝煌盛世,再因對她的情而毫不留戀地將這個繁華盛世拱手相讓——乃至最後的猶豫不定;她一雙慧眼精明得可怕,算好了該選誰,毫無二心地把手文武,扶持她穩固天下;甚至當初伸手拉一把禾錦瑟時也早便算好了會由她操縱如今已是傀儡的李府,算好了何女能入朝為官,制約這滿朝男子鼎立,甚至一步步蠶食朝堂。
算無遺策。
女子合離,女官涉政,女子為帝,女子拜官……女子一步步提升的地位,再想來,竟細思恐極,仿佛無形中有一隻大手,遊刃有餘、運籌帷幄地,掌控這這一切的軌跡。
而這隻手的主人,一生美名。
她姿容傾國,她情操高尚,她德藝雙馨,她善名赫赫,她才華遠揚,她地位崇高……再有別的,便被寶念全都爛在了肚子裡頭。
待寶念白髮蒼蒼時,毫無留戀地便將這屁股底下的位子傳給了當朝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心腹女丞相。
錦甯未曾同她談起過這些,甚至連提及也沒有。
但寶念就是隱隱覺得,殿下該是滿意她這樣做的。
誰稱帝並不重要,她一生並無子嗣,也無心讓這龍椅上坐著的人一直留著她的血脈。她只是想扭轉這看不過眼的不公,隨意撥弄兩下操縱這世間的線,同為女子的舉手之勞,僅此而已。第一抓機小說 www.001zj.com凡能者,皆可為皇帝。
或許殿下僅剩的私心,便是這皇帝的位子,能盡可長久得為女子所掌。
而她…再有的……寶念模糊而渾濁的眼珠子盯著金黃的幔帳,耳邊傳來低低的,此起彼伏的嗚咽聲,她緩緩瞌上眼。
無論是交付給寶念杜撰臨摹好的「聖旨」,還是早早下的毒。
姒琹贇時常咳血,可一次兩次算是怒急攻心,三番五次又還哪裡是什麼意外。可她是他深愛的枕邊人,是他毫無防備捧著一顆赤子之心以待的妻子,他如何會懷疑她一星半點?
尋不著根源、悄聲無息的劇毒,太醫也無力回天。
**
寶念登基之時,舉國上下罵聲一片人心惶惶,道是先帝聖明了一世卻在駕崩後犯了糊塗,白白毀了生前的好名聲——不過一屆女子何德何能竟敢稱帝?!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蠢婦罷了!一時間無數人起義自立山頭,妄圖當個土皇帝造反上位。
誰知不過數日便風雲驟變。當今聖上手段不小,竟將數位舉國輕重的大將收入囊中。
先是武有當今禾大將軍榮副將,帶兵將那些叛國賊連根殲滅,那些「土皇帝」雖說表面厲害,可到底大珝大權在握又有千萬兵馬,區區幾個小賊罷了不費吹灰之力;其次便是文有受老天爺眷顧「死而復生」的順文郡王、梁大學士、及名聲斐然的李老先生一派門生文士鼎力相助。
錦甯的字能臨摹得同姒琹贇一模一樣、分毫不差,反之姒琹贇亦然,旁人便是盯上一天,瞪出個窟窿也瞧不出半點不對。這些大文士們便以「正統」一說與三寸不爛之舌強勢擁護新帝——到底是先帝親擬了聖旨堂堂正正傳位的新帝,無論何其離經叛道,總歸是名正言順。
再有便是魏氏女魏黎、懿尊公主、左丞相次女江氏、禾將軍之妻趙氏幾個原本有巾幗不讓鬚眉赫赫名聲的女子入朝為官,同男子瓜分朝堂天下。
百官皆道幾人魔怔燒糊塗了,竟效忠於區區一個由卑賤婢子上位的婦人皇帝,紛紛辭官威脅亦或是自刎以證忠心。
可當今聖上雷霆手段卻分毫不退讓,由著人該死的死該走的走,甚至樂得提拔後起新秀填補空餘,再光明正大以叛君之罪輕飄飄將那些自刎官員九族該誅的誅、該流放的便流放,加之軍權皆被皇帝一派攥在手心,如此一來事情鬧大了眾官也頭皮發麻再不敢輕舉妄動,朝廷明面上終算是勉強安分了幾分。
百姓們本也鬧著,可他們原也不過是平頭百姓見風使舵,上頭的達官貴人高門世家既都溫順了,他們自然也再沒大能耐,乖乖安分守己。
世人皆道女子不可為帝,所謂這女皇帝登基使的乃是上不得台面的奸詐詭計,非堂堂正正君子所為,若不然這先帝英名一世又怎會傳位給區區一女子?
然,君子所為又為何?陰謀詭計又為何?君子所為為何便是所謂的堂堂正正?而陰謀詭計又為何成了那上不得台面的腌臢行事?
何為堂正何為正統又是何人定的?不便是男子。
成王敗寇莫過如此,又有誰記得數千年前尚未立國之時,這世道又豈不是被女子統治?又豈不是母系氏族的天下?男子後起,憑的又豈不單單是一身蠻橫力氣罷了。
哪怕那禾寶念便是以所謂的「詭計」成的皇帝那也不是各憑本事?男子當初定的規矩,道是正大光明各憑本事力氣方為「堂堂正正」,而今這天下既為女子所掌,若是她便重新立個規矩,說那所謂陰謀詭計背後陰人才為「堂堂正正」又如何了?
話是詭辯,可也這麼個理,可人之所思人之所想若單單空口說說便能給它掰回來豈非怪哉?
一點又一點地潛移默化,一年又一年地時光荏苒,寶念再回首過去,才發覺,當年殿下輕柔道出那一句「憑甚么女子便合該被輕賤」時,竟已然算好了一切的一切。
她算好了先帝對她的情,算好了他會打造出一個輝煌盛世,再因對她的情而毫不留戀地將這個繁華盛世拱手相讓——乃至最後的猶豫不定;她一雙慧眼精明得可怕,算好了該選誰,毫無二心地把手文武,扶持她穩固天下;甚至當初伸手拉一把禾錦瑟時也早便算好了會由她操縱如今已是傀儡的李府,算好了何女能入朝為官,制約這滿朝男子鼎立,甚至一步步蠶食朝堂。
算無遺策。
女子合離,女官涉政,女子為帝,女子拜官……女子一步步提升的地位,再想來,竟細思恐極,仿佛無形中有一隻大手,遊刃有餘、運籌帷幄地,掌控這這一切的軌跡。
而這隻手的主人,一生美名。
她姿容傾國,她情操高尚,她德藝雙馨,她善名赫赫,她才華遠揚,她地位崇高……再有別的,便被寶念全都爛在了肚子裡頭。
待寶念白髮蒼蒼時,毫無留戀地便將這屁股底下的位子傳給了當朝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心腹女丞相。
錦甯未曾同她談起過這些,甚至連提及也沒有。
但寶念就是隱隱覺得,殿下該是滿意她這樣做的。
誰稱帝並不重要,她一生並無子嗣,也無心讓這龍椅上坐著的人一直留著她的血脈。她只是想扭轉這看不過眼的不公,隨意撥弄兩下操縱這世間的線,同為女子的舉手之勞,僅此而已。第一抓機小說 www.001zj.com凡能者,皆可為皇帝。
或許殿下僅剩的私心,便是這皇帝的位子,能盡可長久得為女子所掌。
而她…再有的……寶念模糊而渾濁的眼珠子盯著金黃的幔帳,耳邊傳來低低的,此起彼伏的嗚咽聲,她緩緩瞌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