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你也是受害者。你曾經的猜疑、背棄,你做出過的種種傷害之舉,並非出自你的本心。是你的父皇陰魂不散,他逼迫你。是你的大臣爭權奪利,他們推促了你。你是身不由己的,你也從沒有真正想要他死。瞧,就連你的三皇叔,他都不怪你,他理解你,知道你情有可原。」
「對不對?」
她看著束戩,目光變得如刀劍冷峻,眉間咄咄煞氣。那是只有歷過黃沙百戰的飲血之人才能有的逼人鋒芒。
束戩腳步如被釘住。他無法和她的目光對望,訥訥,說不出話。
「你的三皇叔他不怪你,那是因為他不但視你為君,他也將你當成他的學生,他的家人、後輩、子侄。你對你有舐犢之情,懷師長之心。你的父皇是個道貌岸然徹頭徹尾的卑劣小人,論無心無肝,束戩,你確實是他的延續!」
「你不必和我道什麼謝。我和你的三皇叔不一樣。我沒他那般大度。他不怪你,我為他意不平。我這一趟回,不是為了你的凱旋大典。我是為了我的父親,為和他一樣為大魏犧牲的英靈,為歸來的浴血奮戰過的全部將士,見證這應當屬於他們的榮耀!倘若非要說和你有關,那麼也是因為他,他一心維護的這個朝廷和天下!」
束戩早已經滿面羞慚,垂頭默立。
姜含元閉目,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待方才那翻騰在胸臆間的怒氣漸漸平復,再次睜眸,煞氣斂盡。
「這個世上,有人是天下之人不可負我,有人卻是寧可天下之人負我,我不可負天下之人。」
「束戩,你的那個位子,固然至高無上,然而,並非人人都想坐上去的。」
她最後說完,轉身而去,走到那道牆門前時,身後傳來一道帶著哭腔似的聲音:「三皇嬸……要怎樣,你才肯原諒我?」
姜含元停步,默立片刻,回頭。
「陛下,你要我的原諒做什麼?我是大魏的將軍,無論如何,我都會承先父之志,守好大魏的邊地,這就夠了。」
她注視著束戩那雙於夜色里泛著閃爍淚光的眼。
「你的帝王之業方始。放心,好好做你的皇帝吧!若你真覺還有幾分虧欠,那就謹記當年那位攝政王對你的教導,不要辜負他的期許。」
伴著穿過梅園的夜風,她出牆門,逕自遠去。
束戩獨自悄然立著,也不知過了多久,又傳來一道去而復返似的腳步之聲。
「三皇嬸——」他飛快地抬起頭。
不是她。
蕭琳花提著燈籠,向他行來,步伐遲疑。
束戩狼狽地轉過臉,背對。
「何事?」他的聲音沉悶而低啞。
蕭琳花來到他身後,輕聲道:「陛下,方才王妃給了我一物,說是祁王殿下和她送給我與陛下的……大婚之禮……」
「既給了你,你收下便是。」束戩仍未回頭。
蕭琳花遲疑了下:「但我不知這是什麼,王妃她也沒說……」
束戩慢慢轉身。
她將燈籠掛在一旁的梅枝上,捧出一隻掌心大小的錦袋。
裡頭物件看起來並不如何起眼,但她知道,應當不是尋常之物。
她小心翼翼取出,托到燈籠下,展給他看。
「好像……是面腰牌,上面還有高祖年號?」
束戩目光落到她的掌心之上,定住了。
他的皇祖父武帝在時,有面高祖所賜的令牌,鑄為鼎狀,可調兵馬任免官員,他去後,隨他落葬,消失在了人間。
然而現在……
束戩死死盯著蕭琳花手中所捧之物,眼皮微跳。他顫抖著手,慢慢接過此物,反覆翻看,終於,確定無疑。
他頓悟,再次定住了。
那面鼎令,當年並未殉葬。
它被留了下來。
他的皇祖父不放心的,應當便是他的父皇,還有自己這樣的人——便如三皇嬸方才罵的那樣,他天生是個壞種。
現在,它卻到了他的手上,以如此的方式。
「放心,好好做你的皇帝吧。」他的耳邊又響起了方才姜含元說的這一句話。
當握著這面令牌之時,他終於徹底明白了這話中的所指。
鼎令存世,與其說是調兵之器,不如說是來自皇祖父的許可。
那個人,他曾經手操天下最大的利器,名正言順。
蕭琳花見他握著這物,雙目死死盯著,神色似哭似笑,在晃動的燈籠光下,顯得極是詭異,心裡不禁發毛,忍著掉頭想跑的想法,壯著膽問:「陛下,你怎麼了……」
他沒有回答,只是慢慢地跪到了地上。起先,他一動不動,片刻後,肩膀微微抽動,抽得越來越厲害,一聲低沉而壓抑的哽咽,傳入她的耳中。
他竟在哭泣,當著她面。
蕭琳花被這一幕驚呆了,一時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在旁呆呆看著。
他痛哭不止。她猶豫了片刻,終於定下神,俯身下去,低聲安慰:「陛下你怎的了……你莫哭了……」
她遞上自己的手帕。他忽然起身,面帶縱橫濕痕,邁步便朝外沖了出去,身影消失在門牆之後。
蕭琳花反應過來,慌慌張張追了出去,然而哪裡還有他的身影?正焦急地左右張望,看見永泰公主,上去,正要問,她搖了搖頭,示意她不必再追。
「陛下走了。」
「對不對?」
她看著束戩,目光變得如刀劍冷峻,眉間咄咄煞氣。那是只有歷過黃沙百戰的飲血之人才能有的逼人鋒芒。
束戩腳步如被釘住。他無法和她的目光對望,訥訥,說不出話。
「你的三皇叔他不怪你,那是因為他不但視你為君,他也將你當成他的學生,他的家人、後輩、子侄。你對你有舐犢之情,懷師長之心。你的父皇是個道貌岸然徹頭徹尾的卑劣小人,論無心無肝,束戩,你確實是他的延續!」
「你不必和我道什麼謝。我和你的三皇叔不一樣。我沒他那般大度。他不怪你,我為他意不平。我這一趟回,不是為了你的凱旋大典。我是為了我的父親,為和他一樣為大魏犧牲的英靈,為歸來的浴血奮戰過的全部將士,見證這應當屬於他們的榮耀!倘若非要說和你有關,那麼也是因為他,他一心維護的這個朝廷和天下!」
束戩早已經滿面羞慚,垂頭默立。
姜含元閉目,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待方才那翻騰在胸臆間的怒氣漸漸平復,再次睜眸,煞氣斂盡。
「這個世上,有人是天下之人不可負我,有人卻是寧可天下之人負我,我不可負天下之人。」
「束戩,你的那個位子,固然至高無上,然而,並非人人都想坐上去的。」
她最後說完,轉身而去,走到那道牆門前時,身後傳來一道帶著哭腔似的聲音:「三皇嬸……要怎樣,你才肯原諒我?」
姜含元停步,默立片刻,回頭。
「陛下,你要我的原諒做什麼?我是大魏的將軍,無論如何,我都會承先父之志,守好大魏的邊地,這就夠了。」
她注視著束戩那雙於夜色里泛著閃爍淚光的眼。
「你的帝王之業方始。放心,好好做你的皇帝吧!若你真覺還有幾分虧欠,那就謹記當年那位攝政王對你的教導,不要辜負他的期許。」
伴著穿過梅園的夜風,她出牆門,逕自遠去。
束戩獨自悄然立著,也不知過了多久,又傳來一道去而復返似的腳步之聲。
「三皇嬸——」他飛快地抬起頭。
不是她。
蕭琳花提著燈籠,向他行來,步伐遲疑。
束戩狼狽地轉過臉,背對。
「何事?」他的聲音沉悶而低啞。
蕭琳花來到他身後,輕聲道:「陛下,方才王妃給了我一物,說是祁王殿下和她送給我與陛下的……大婚之禮……」
「既給了你,你收下便是。」束戩仍未回頭。
蕭琳花遲疑了下:「但我不知這是什麼,王妃她也沒說……」
束戩慢慢轉身。
她將燈籠掛在一旁的梅枝上,捧出一隻掌心大小的錦袋。
裡頭物件看起來並不如何起眼,但她知道,應當不是尋常之物。
她小心翼翼取出,托到燈籠下,展給他看。
「好像……是面腰牌,上面還有高祖年號?」
束戩目光落到她的掌心之上,定住了。
他的皇祖父武帝在時,有面高祖所賜的令牌,鑄為鼎狀,可調兵馬任免官員,他去後,隨他落葬,消失在了人間。
然而現在……
束戩死死盯著蕭琳花手中所捧之物,眼皮微跳。他顫抖著手,慢慢接過此物,反覆翻看,終於,確定無疑。
他頓悟,再次定住了。
那面鼎令,當年並未殉葬。
它被留了下來。
他的皇祖父不放心的,應當便是他的父皇,還有自己這樣的人——便如三皇嬸方才罵的那樣,他天生是個壞種。
現在,它卻到了他的手上,以如此的方式。
「放心,好好做你的皇帝吧。」他的耳邊又響起了方才姜含元說的這一句話。
當握著這面令牌之時,他終於徹底明白了這話中的所指。
鼎令存世,與其說是調兵之器,不如說是來自皇祖父的許可。
那個人,他曾經手操天下最大的利器,名正言順。
蕭琳花見他握著這物,雙目死死盯著,神色似哭似笑,在晃動的燈籠光下,顯得極是詭異,心裡不禁發毛,忍著掉頭想跑的想法,壯著膽問:「陛下,你怎麼了……」
他沒有回答,只是慢慢地跪到了地上。起先,他一動不動,片刻後,肩膀微微抽動,抽得越來越厲害,一聲低沉而壓抑的哽咽,傳入她的耳中。
他竟在哭泣,當著她面。
蕭琳花被這一幕驚呆了,一時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在旁呆呆看著。
他痛哭不止。她猶豫了片刻,終於定下神,俯身下去,低聲安慰:「陛下你怎的了……你莫哭了……」
她遞上自己的手帕。他忽然起身,面帶縱橫濕痕,邁步便朝外沖了出去,身影消失在門牆之後。
蕭琳花反應過來,慌慌張張追了出去,然而哪裡還有他的身影?正焦急地左右張望,看見永泰公主,上去,正要問,她搖了搖頭,示意她不必再追。
「陛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