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家都盼著史佳瑞能再回來一次,現在生活條件更好了,可以更好地招待她。

  不過這回去京市,並不只石文玲兩口子,還有石明華。

  他要去推銷廠里的新品香菇醬,同時也幫一幫石文玲夫妻,聾啞人出行是真的不方便的。

  史佳瑞接到石明華的電話,還有些驚訝,不過想像石文玲夫妻的情況,有人陪同是正常的了。

  她看著這打包小包的東西,又驚訝又感動,過去了這麼多年,還能被人記得,真的是她的榮幸了。

  史佳瑞安排三人在招待所住下,隔天去醫院檢查,因著兩人都是後天受傷導致的耳聾,如果可以手術治療,那自然是比戴耳蝸好。

  檢查的結果是讓人有些失望的,以目前的醫療,暫時還無法手術治療。

  不過石文玲夫妻倒是一臉平靜,對此結果並不意外。

  史佳瑞不由嘆氣。

  石文玲在紙上寫字,遞給史佳瑞:「沒事,我們早就知道了,再說,不是還有你說的那個耳蝸嗎?」

  「那不一樣,如果能手術修復,自然是比用人工耳蝸好的。」史佳瑞接過筆回復道。

  「沒事,只要能聽到聲音就行。」

  「行,那你們先休息一天,明天我幫你裝耳蝸,調試一下。」

  「不用等明天,今天就可以。」

  史佳瑞看出了兩人眼裡的急切,點頭道:「行,那就今天吧。」

  這個人工耳蝸是千年那邊先出的樣品,史佳瑞檢測過,跟腦中實驗室的沒有差別。

  但數據是數據,還是要看人的使用感受。

  史佳瑞倒了三杯水,讓石明香他們放鬆一下。

  石明華卻一直好奇地看著桌上的盒子,看起來小小的,真的能讓人聽到聲音嗎?

  史佳瑞拿了酒精雙手消毒,看著石文玲兩口子,「你們誰先來?」

  她就看到兩口子面對面,嘴唇動著,卻沒有聲音地交流著。

  看來在多年的生活中,兩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交流方式。

  不過話說回來,石文玲丈夫叫什麼?好像一直沒人跟史佳瑞提過。

  最後還是石文玲的丈夫先來,史佳瑞給裝好了了人工耳蝸,因為零件限制,有一部分要掛在耳朵上。

  雖然重量很輕,但時間久了,還是會有些不舒服。

  史佳瑞調整一下,還沒說話,石文玲已經迫不及待地出聲。

  許是許久沒有說話,聲音沙啞,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音調也有些奇怪。

  男人的眼睛有些迷茫,看著石文玲一會兒,知道她又出聲,他激動地抱住她,把她推到史佳瑞面前,嘴巴張張合合的,就是沒聲音。

  史佳瑞給石文玲裝好,「好了,現在能聽到我的聲音嗎?」

  石文玲抬頭看著史佳瑞,眼淚突然就下來了,她不住點頭:「聽…聽…聽到了。」

  兩口子抱頭痛哭,本來好好的正常人,突然不能聽見,那種痛苦和壓抑,沒有親身經歷,是難以理解的。

  「謝謝!」石文玲抹著眼淚說。

  她男人嘴巴張了張,艱難地突出一個字:「些…」

  他耳聾的年紀更小,更久沒說話,發出聲音更艱難。

  石明華很是驚訝,他圍著兩人轉了轉,「文玲姐,書明哥,你們能聽到聲音了?」

  他看兩人點頭,不由驚呼道:「太神奇了!佳瑞姐,所有耳聾的人都能用嗎?」

  「這要看情況,有些人並不適合。」史佳瑞搖頭,這並不是什麼萬能耳蝸。

  而且它也有不少的缺點,只能隨著技術的提升,繼續改進。

  她看著已經平靜下來的石文玲兩口子,鬆了口氣,「你們很久沒說話,慢慢練習,不用著急。」

  「回去後如果耳蝸出了什麼問題,你們讓人打電話給我。」

  「難得來一次京市,就在京市好好玩一玩吧。」史佳瑞想了想,自己不一定有時間陪著還是找兩個信得過的人幫忙帶一帶。

  石明華見石文玲兩口子的事情解決,也開始跑起來訂單來,他的運氣還行,簽下了幾張單子。

  他們離開京市之前,史佳瑞黎司越帶著小寶給他們踐行,吃京市的特色。

  石文玲走之前,把他們這些天使用人工耳蝸的心得寫了出來,讓史佳瑞有個參考。

  史佳瑞看著這份心得,臉上微微一笑,對他們接下去的耳蝸推廣確實有幫助。

  第123章 想法

  之後, 千年人工耳蝸和京市幾家醫院進行合作,尋找願意試用的患者。

  史佳瑞再有信心,但也需要病患的真實反饋。

  但這個耳蝸到底不是她研發的生物耳蝸,各種缺點不要太多, 而且沒法適用所有類型的致聾患者。

  就目前患者的反饋來看, 對於因為外傷導致的效果比較好、老年耳聾會稍微差一點, 而對於先天和藥物性等原因,效果更不好。

  而且用上這個人工耳蝸,時不時要定期養護、包括充電、清理冗餘數據、微調整等。

  不是史佳瑞不想推出生物耳蝸,而是一些技術還達不到,只能在她腦中實驗室實現,需要邁過的坎太多了。

  而正如黎司越說的,技術需要又個更迭過程,一樣產品直接進入高端並不見得是好事。

  關於人工耳蝸的一系列手續都辦得差不多,佩戴後的後續維護如何做,才是最需要思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