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高陽」二字令岑治眼中笑意微微一滯,卻也只是一瞬。他命身旁的親衛:「帶走。」
「小將軍。」
戰場已被清理得差不多了,他在馬上遙遙向著策馬過來的叱雲月抱拳見禮。
叱雲月明艷英氣的臉上猶沾著廝殺間染上的鮮血,收起紅纓槍,勉強一笑,算是回禮。
「謝伯父,你先帶著我爹回京城吧。我得回涼州一趟,周侍郎一個人留守,我不放心。」
父親既已伏罪,眼下的當務之急,乃是儘快趕回涼州穩定局勢。
叱雲氏在涼州勢力根深蒂固,涼州之西還有十幾個小國,向南則是吐谷渾,若皇帝病危、涼州公謀反被擒的消息傳出,且不說涼州內部是否穩定,再起外戰更是罪過一件。
兩軍就此分別,岑治帶了被俘虜的叱雲成與涼州軍回京復命,叱雲月返回涼州,穩定局面。
是以,當涼州軍戰敗伏罪的消息傳至洛陽,尚在徽猷殿中「養傷」的帝王心情大好,連傷情也似一夜痊癒,牽黃犬,策玄馬,親自出城十餘里迎回了出征的岳丈。
叱雲月返回涼州後,與留守涼州的周沐配合,很快便雷厲風行地揪出了一批叛亂餘孽,執送京師。
皇帝將他們全部問斬,鑑於叱雲月的大義滅親、及時阻斷了一場足以動搖大魏江山的叛亂,並未牽連叱雲氏族人。
甚至,就連叱雲成這個主謀,也看在叱雲月與高陽公主的面上,只定為受了奸人挑唆,幽禁終生,卻是留了一條性命。
而消息傳至北宮之中,原還做著皇太后美夢的蘇後如遇晴天霹靂,刺激之下,竟是直接瘋掉。嬴衍不願見她,遂命人將其送回長安秦王舊邸幽禁。
據聞,回到長安後,她又時常穿著年輕時的華美衣裙,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般,逢人便喚「阿郎」,仿佛還是當年秦王府中那熱衷與妃妾爭寵的秦王妃。
這場因京兆蘇氏而起、餘波蔓延至涼州的叛亂,待到全部審理完畢,已是年底。
永昭三年的新年伊始,皇帝陛下正式除舊布新。不僅正式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土地新政,更立還在襁褓間的女兒為皇太女,為她取名握瑜。
大臣們原本應當反對,然而經此二役,皇帝威望空前,前一個反對的蘇家的下場還歷歷在目,眾人也都沒了反對的心氣與膽量,一致保持了沉默。
……
「答應你的都已做到,你是不是,總也該放心了?」
是夜,嬴衍將立女兒為皇太女的詔書帶回徽猷殿中,俊朗身影若碧樹春雲攏下,話音卻溫柔無比。
岑櫻正坐在案邊看一封書信,小魚的搖籃床放置在案旁,其下正趴著阿黃。
信是姮姮寄回來的,言她一切平安,僅剩的親人外祖母也在四月之前就已去世,她已為外祖母守滿了三個月喪期,往後的日子,則打算去江南散散心,再回來看望她。
岑櫻知她介懷前事,仍是不願回到洛陽來,但見她信中語氣雖然哀傷卻不氣餒,心態也十分平和,又稍稍放心了些,抬眸和丈夫道:「姮姮去遊歷天下了……」
「我也好想去。整天都待在這大房子裡,悶都要把人悶死了……」她嘟著嘴抱怨,神情還和少女時無異,又問他,「悶罐兒,你什麼時候和我去柔然看哥哥呀。」
都做了孩子的娘了,怎麼總也想著要離開。嬴衍無奈:「總要等小魚再大一些。無人監國,你讓我如何放心的下。」
「好吧。」意料之中的答案了,岑櫻神情怏怏。
這些日子以來風雲劇變,姮姮走了,謝姑姑回了建康,月姐姐和周哥哥也待在涼州暫時回不來,好在阿爹是被封姨夫和高陽姑母留下了,否則,她定要難過得瘋掉。
這樣想著,便有些哀怨,點了點女兒宛如冰玉雕就的小鼻頭:「你呀,可真是阿娘的小冤家,為了一個你,阿娘的一生都要賠上了。」
「小魚要快快長大啊,你長大了,阿娘才能去草原看你舅舅呀……」
襁褓間的小魚尚不能明白母親的抱怨,但母親逗她,總是開心的,眉開眼笑著,喉嚨間發出一二分稚嫩歡快的童音,像是在喚「阿娘」。
岑櫻霎時驚喜地睜大了眼,扭頭喚丈夫:「悶罐兒你聽,她是不是在喚我阿娘?」
嬴衍也聽見了那一聲稚嫩的童音,然而孩子還小,如何也不可能開口說話的,便安慰她:「小魚還小呢,怎會說話呢,許是巧合吧。」
「好吧。」她也不傷懷,眉眼含笑,暖艷燭光之下,如浮清水。忽又展臂抱住他,嬌嬌地喚:「夫君……悶罐兒……」
「嗯?」
「你後悔娶我嗎?我什麼都做不好,也什麼都不會,只會給你添麻煩……」
小娘子眼含忐忑,又有些期待瞧著他的樣子實是可愛,嬴衍靜靜睇著她眉眼,伸手將她耳旁鬢髮捋了捋,柔聲道:「怎會。」
「遇見櫻櫻,就已經是我此生此世最大的福氣了。」
親情,手足之情,上天拿走他這些,只因要把世上最美好的愛情和最美好的姑娘給他。他沒什麼不滿足的。
若說是有遺憾,便是沒能早些出生,阻止父親的叛亂,那樣,他就可以早點遇上她……
他還在柔聲娓娓地訴說著對她的愛戀,岑櫻靦腆一笑,將臉埋進他懷中。
窗外,新年的煙花正在夜空之中徐徐盛放,又很快亂如雨下,散作了千家笑語,萬家團圓。
「小將軍。」
戰場已被清理得差不多了,他在馬上遙遙向著策馬過來的叱雲月抱拳見禮。
叱雲月明艷英氣的臉上猶沾著廝殺間染上的鮮血,收起紅纓槍,勉強一笑,算是回禮。
「謝伯父,你先帶著我爹回京城吧。我得回涼州一趟,周侍郎一個人留守,我不放心。」
父親既已伏罪,眼下的當務之急,乃是儘快趕回涼州穩定局勢。
叱雲氏在涼州勢力根深蒂固,涼州之西還有十幾個小國,向南則是吐谷渾,若皇帝病危、涼州公謀反被擒的消息傳出,且不說涼州內部是否穩定,再起外戰更是罪過一件。
兩軍就此分別,岑治帶了被俘虜的叱雲成與涼州軍回京復命,叱雲月返回涼州,穩定局面。
是以,當涼州軍戰敗伏罪的消息傳至洛陽,尚在徽猷殿中「養傷」的帝王心情大好,連傷情也似一夜痊癒,牽黃犬,策玄馬,親自出城十餘里迎回了出征的岳丈。
叱雲月返回涼州後,與留守涼州的周沐配合,很快便雷厲風行地揪出了一批叛亂餘孽,執送京師。
皇帝將他們全部問斬,鑑於叱雲月的大義滅親、及時阻斷了一場足以動搖大魏江山的叛亂,並未牽連叱雲氏族人。
甚至,就連叱雲成這個主謀,也看在叱雲月與高陽公主的面上,只定為受了奸人挑唆,幽禁終生,卻是留了一條性命。
而消息傳至北宮之中,原還做著皇太后美夢的蘇後如遇晴天霹靂,刺激之下,竟是直接瘋掉。嬴衍不願見她,遂命人將其送回長安秦王舊邸幽禁。
據聞,回到長安後,她又時常穿著年輕時的華美衣裙,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般,逢人便喚「阿郎」,仿佛還是當年秦王府中那熱衷與妃妾爭寵的秦王妃。
這場因京兆蘇氏而起、餘波蔓延至涼州的叛亂,待到全部審理完畢,已是年底。
永昭三年的新年伊始,皇帝陛下正式除舊布新。不僅正式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土地新政,更立還在襁褓間的女兒為皇太女,為她取名握瑜。
大臣們原本應當反對,然而經此二役,皇帝威望空前,前一個反對的蘇家的下場還歷歷在目,眾人也都沒了反對的心氣與膽量,一致保持了沉默。
……
「答應你的都已做到,你是不是,總也該放心了?」
是夜,嬴衍將立女兒為皇太女的詔書帶回徽猷殿中,俊朗身影若碧樹春雲攏下,話音卻溫柔無比。
岑櫻正坐在案邊看一封書信,小魚的搖籃床放置在案旁,其下正趴著阿黃。
信是姮姮寄回來的,言她一切平安,僅剩的親人外祖母也在四月之前就已去世,她已為外祖母守滿了三個月喪期,往後的日子,則打算去江南散散心,再回來看望她。
岑櫻知她介懷前事,仍是不願回到洛陽來,但見她信中語氣雖然哀傷卻不氣餒,心態也十分平和,又稍稍放心了些,抬眸和丈夫道:「姮姮去遊歷天下了……」
「我也好想去。整天都待在這大房子裡,悶都要把人悶死了……」她嘟著嘴抱怨,神情還和少女時無異,又問他,「悶罐兒,你什麼時候和我去柔然看哥哥呀。」
都做了孩子的娘了,怎麼總也想著要離開。嬴衍無奈:「總要等小魚再大一些。無人監國,你讓我如何放心的下。」
「好吧。」意料之中的答案了,岑櫻神情怏怏。
這些日子以來風雲劇變,姮姮走了,謝姑姑回了建康,月姐姐和周哥哥也待在涼州暫時回不來,好在阿爹是被封姨夫和高陽姑母留下了,否則,她定要難過得瘋掉。
這樣想著,便有些哀怨,點了點女兒宛如冰玉雕就的小鼻頭:「你呀,可真是阿娘的小冤家,為了一個你,阿娘的一生都要賠上了。」
「小魚要快快長大啊,你長大了,阿娘才能去草原看你舅舅呀……」
襁褓間的小魚尚不能明白母親的抱怨,但母親逗她,總是開心的,眉開眼笑著,喉嚨間發出一二分稚嫩歡快的童音,像是在喚「阿娘」。
岑櫻霎時驚喜地睜大了眼,扭頭喚丈夫:「悶罐兒你聽,她是不是在喚我阿娘?」
嬴衍也聽見了那一聲稚嫩的童音,然而孩子還小,如何也不可能開口說話的,便安慰她:「小魚還小呢,怎會說話呢,許是巧合吧。」
「好吧。」她也不傷懷,眉眼含笑,暖艷燭光之下,如浮清水。忽又展臂抱住他,嬌嬌地喚:「夫君……悶罐兒……」
「嗯?」
「你後悔娶我嗎?我什麼都做不好,也什麼都不會,只會給你添麻煩……」
小娘子眼含忐忑,又有些期待瞧著他的樣子實是可愛,嬴衍靜靜睇著她眉眼,伸手將她耳旁鬢髮捋了捋,柔聲道:「怎會。」
「遇見櫻櫻,就已經是我此生此世最大的福氣了。」
親情,手足之情,上天拿走他這些,只因要把世上最美好的愛情和最美好的姑娘給他。他沒什麼不滿足的。
若說是有遺憾,便是沒能早些出生,阻止父親的叛亂,那樣,他就可以早點遇上她……
他還在柔聲娓娓地訴說著對她的愛戀,岑櫻靦腆一笑,將臉埋進他懷中。
窗外,新年的煙花正在夜空之中徐徐盛放,又很快亂如雨下,散作了千家笑語,萬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