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經過這麼兩三年的試驗,顧邵和晉安先生還有工部的一干人等漸漸摸清楚了這法子的路數,不外乎是塞旁決用以挽正流,築近堤用以束水攻沙,築遙堤來防洪水泛濫。

  除了這束水治沙的法子,顧邵跟晉安先生兩人還想出了另外一個辦法,便是在主槽以外的地方修建堤壩,保持較大的兩岸堤距,藉以減輕河道與洪水對堤防的衝決,亦可以在河堤之外的灘地滯洪滯沙,一舉兩得。

  這法子前頭束水治沙的法子並用,起初並不知道功效如何,等第三年黃河再次發了洪水卻未見潰決,眾人方知這兩個法子再好不過了。

  這畢竟是一樁大事,歷朝歷代治河治了千百年,卻也未曾治理出什麼門道來。如今朝廷只花了兩三年的時間卻能將水治得如此服帖,經此一役,眾人對工部還有晉安先生也是心服口服。

  其實還有一個顧邵,只是京城的百官聽著聖上夸顧邵聽得太多了,實在是聽厭了,聽煩了。這回即便他們在聖上的念叨之下,知道顧邵在這裡頭出了大力,可他們對著顧邵也依舊無動於衷得很,決口不提顧邵有多好,轉而將工部和晉安先生夸上了天。

  為了這事,聖上差點沒被他們給氣死。

  不過聖上生氣歸聖上生氣,並不影響治水這件事的進展。至此,工部也決定往後將這兩個辦法在各處容易決口的河道處都用上。不過,這些都與顧邵沒有什麼關係了,他來淮安府只是為了試驗,如今法子都交給了工部的人,往後的事兒也不必顧邵和晉安先生再跟著。

  三年任滿,顧邵跟著晉安先生一道回京。

  晉安先生是回京歇息一段時間,往後若是無事便打算雲遊幾年。顧邵麼,自然沒有這麼瀟灑,他得回京述職,若無意外,顧邵覺得自己未來幾年只怕都離不開京城了。

  從淮安府啟程的時候剛好是正月十六,過了年節,天兒也漸漸暖和了起來。原本是年前就能回京的,只是考慮到秀娘身子重,顧邵特意延後了半個多月。

  返程那日,碼頭處竟然擠滿了人。顧邵過去的時候,差點被這場面給嚇了一跳。

  “這……”顧邵指著碼頭上的那些人,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賀知府笑笑:“知道顧大人今日要回京,這些都是前來送行的百姓。”

  顧邵一時被震得說不出話來。原來這些,都是過來給他送行的嗎?

  賀知府接著道:“沒有人提醒他們,都是自行過來的。”

  來得心甘情願。

  顧邵聞言,抬眼看了碼頭一圈。都是人,有些他面熟,譬如糖鋪子的掌柜,譬如羊肉湯攤子的老闆娘,但更多的是顧邵不記得的,叫不出名字的人。他在淮安府做事的時候,許多都是順手一做,順手一幫,沒有考慮到結果,更沒有將這些事記在心上,但其實,這些百姓卻是記在了心上。

  看到顧邵望過來,碼頭上百姓忽然興奮了起來:“顧大人看過來了!”

  眾人揮手揮得越發賣力。

  仿佛要將手揮斷一般。

  顧大人今兒就要走了,往後說不定也難會來他們淮安府了,雖然捨不得顧大人走,可他們也知道,顧大人是要回京城做大官兒的,他們這個小地方,終究留不住顧大人。

  第170章 我失寵了

  官船離了碼頭,漸行漸遠。

  顧邵站在船尾,盯著那邊朝他揮手的人,心中湧起許多感慨。

  他一直覺得,自己做的那些不過是礙於淮安府通判的職位,是個不得不做的義務。可原來,他做的那些事也是會被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如今,這些人便因為他做的那些,心中存了感激,特意前來送行了。

  在他看來自己只是舉手之勞,可在這些百姓眼中,他卻是實實在在的好官。

  做官做了這麼久,顧邵忽然之間對好官兩個字,有了更直接的認識。

  這般想著,再看岸上那些人,顧邵心裡便軟和的不像話。說起來,他原本就不是一個無動於衷的人。

  顧邵看了好一會兒,直到岸上的人已經看不見了,也再聽不到他們的聲音,才嘆了一口氣,準備回船艙。

  這淮安府,也不知道看他後還會不會再來了。

  但願他還是能來吧,見一見故人,看一看熟悉的地方,也是好的。只是不知道,下一次過來,是五年後,十年後,還是三十年後……

  往後的事情,誰又能知道呢。

  顧邵回了船艙。

  如今秀娘身邊還只有一個紅香跟著。顧邵之前打算給她再添一個丫鬟,卻被秀娘拒絕了。秀娘想得也簡單,她相公到現在身邊都沒有一個人服侍,能做的事情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做的,淮安府上上下下的官吏瞧著,誰人心裡不佩服?秀娘自己不做官,可她也知道克己兩字對做官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好名聲。

  相公自己身邊都沒有什麼人,她又怎能多添什麼丫鬟,平白耽誤了相公的好名聲呢?

  船艙裡頭,紅香正在給秀娘找果脯。上船的時候紅香特意拿了好幾包放在包袱裡面,現在也好找,一翻就翻到了。

  打開之後,還沒送到夫人面前,就看到後面忽然伸出來一隻手,從裡面拿了一個過去。

  不用回頭,紅香也知道是誰來了。他們家姑爺吧,大事兒上都挺正經的,就是在這些小事兒上頭,容易孩子氣。偏偏他們夫人還樂意縱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