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皇上如此,付公公的一顆心就像是泡進了酸水裡頭,他伺候聖上這麼多年,也不曾見到聖上對他這般惦記過。顧大人只來了幾個月,就叫聖上如此念念不忘了,這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皇上也沒多想什麼,信到了手上就立馬拆開來看了。信寫得老長,比蕭丞相有時候呈給他的奏疏還要長。換做平日,看到這麼長的信皇上說不定都得罵人了,可這回皇上卻看得津津有味。看了一遍不行,還又看了第二遍。

  雖然都是讀書人,可一樣的書薰陶出了千百種人,各人筆下的風格都不一樣,更別說顧邵這種在系統的手底下讀過這麼多年書的人,他手底下的東西,想正經的時候正經,想輕鬆的時候輕鬆,想詼諧的時候便能詼諧。這次寫信送往京城,顧邵寫得都有些隨性,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以前進宮跟聖上說話的時候,顧邵還是多有顧忌的,畢竟宮裡服侍的太監多,顧邵沒辦法把他們當做不存在,每每不能隨心所欲。可是如今寫信就不同了,可以寫得漫無邊際,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顧邵將自己一路上的經歷挑挑揀揀地寫了些上去,又寫了淮安府的幾位大人。知道聖上喜歡聽有趣的,顧邵寫得都趣味十足,單看這幾行字,淮安府上到賀知府,下到辦事的小吏員,十來個人的形象都躍然紙上,叫皇上看得嘖嘖稱奇。皇上甚至覺得,京城裡的這些官兒連淮安府的那些小官兒都不如呢,起碼人家真實!

  信中,顧邵還寫了淮安府官舍一事。雖然未提張同知的名字,顧邵卻寫了爭搶官舍這件事兒,以及他們住進了裡頭兩間好屋子之後,官舍裡頭一位夫人日日念叨,恨不得將他們全家趕出去獨占那兩間大屋子的嘴臉。

  顧邵寫到了這個便忍不住拍了一下龍屁,說自己能得兩間大屋子都是託了聖上的福分。

  皇上看到這一句,又沒忍住笑了一聲。

  付公公看著好奇,問道:“顧大人說了什麼,聖上竟然高興成這樣?”

  “說到官舍的事兒。狀元郎被外放到淮安府,那淮安府的知府也是個懂事兒的,知道給他安排了兩間大屋子。可府衙裡頭也有糊塗不懂眼色之人,見到狀元郎住了大屋子,竟然還敢擺臉色,真是不知所謂。”

  蕭丞相倒是說了一句公道話:“想來是因為官捨實在太少,他們也不夠住。兼之顧大人又是初至淮安府,資歷不足,卻還拿到了大房子,那些人心中也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什麼情理之中,分明是小氣。”皇上就是不喜歡這些小家子氣的人。不過,再看手裡頭的信,皇上忽然又多了一份思索,“地方上的那些官舍,當真不夠住?”

  “別說地方上的官舍了,便是京城裡頭的,也不夠住。”蕭丞相見皇上難得在意起了這件事,趕忙多說了一句,“各處的官舍本來就不多,加上官吏也原來越多,好比淮安府,單是同知便有兩個,往前連通判都有兩個,更別說底下辦事兒的小官小吏了。這些小官俸祿都不高,都指望著那官舍住著,裡頭多得是連住都住不上的人。”

  皇上聽了,因為顧邵來信的那股喜悅勁兒忽然消失地乾乾淨淨。他嘆了一口氣坐回了椅子上,埋怨地看了蕭丞相一眼。他就知道,每回蕭丞相過來,總要給他添上一點兒堵心的事情。

  唉……

  因為蕭丞相的話,皇上的好心情都折損了幾分。想來想去,最後也沒能想出什麼好法子,只好將一切都先壓在心底。

  他還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

  因為這信叫皇上忽然想了起來,馬上就要過年了,狀元郎給他寫了信,作為回禮,他也應當給狀元郎準備一份年禮是不是?等年禮送到淮安府的時候,淮安府衙那邊的人見了,自然不敢再動什麼歪心思。

  皇上想到了要去做,可是這一回就跟上回他準備給顧邵挑一個五品官兒一樣,再一次被朝中大臣阻攔了。理由也很簡單,顧邵才剛做了通判,尚未作出什麼政績,便是論功行賞也輪不到他身上。賞了顧邵,豈不是寒了其他人的心?

  為了這件事,皇上在太極殿裡生了好幾天的悶氣,最後實在氣不過,連看都不想再看那些朝臣一眼。讓他想不到的是,連蕭丞相王翰林還有鄭尚書幾個都不同意他送年禮,這些人分明和狀元郎關係還不錯,關鍵時候卻這麼拖後腿,真是叫人生氣。

  為了安慰皇上,幾個皇子都進宮想法子逗皇上開心。幾個年紀大的杵在跟前,皇上也懶得搭理,倒是底下幾個小的,年紀不大,惹不出什麼糟心事兒,也不會惦記他屁股底下的皇位,皇上逗著逗著,還真開心了一些。

  大皇子看著不遠處其樂融融的父子幾人,再一想到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兒,感慨了一句:“那顧大人,還真是得父皇的心。”

  三皇子聽到這話笑了笑:“大皇兄若是願意日日來陪父皇說話解悶,何愁比不上一個外人?”

  還真比不上。旁邊沒有說話的四皇子默默地想著,人家顧狀元陪父皇說話那就是陪父皇說話,可換了大皇兄,陪父皇說話便為了爭寵了。

  目的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

  好容易被幾個小皇子哄好了的皇上,心情比前些日子恢復了些許,也放下了要給顧邵送年禮的心思了。不是他不想,是外頭那幫子人實在太磨人,日日吵的他耳朵都起繭子了,皇上沒有這個耐心跟他們磨,只好吃了這個悶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