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非議自然是有的。
這官升的如此迅速,怎麼看都有點以權謀私的意味。好在她並不在意那些流言風語,一上位立馬投身到政事之中,廢寢忘食,且效率極高。朝臣們知道她輔佐沈清容登基立了大功,更知自己不可能做到她這個地步,漸漸的也不再置喙。
沈清容還提拔了許多默默無聞、但紮實勤懇的舊臣,朝中風氣一掃而清。
黎雲書掌了實權之後,很快安排人去探查民情、分析卷宗,專門為平民及女性群體制定律令。此外,她還大力推動書院及女學的興辦,讓更多女子都能夠到書院讀書。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直到年前,黎雲書都很忙。
二人相見的機會不多,批摺子都只剩了沈清容一個人。即便是獨處,也大都聊些正事。
可在十二月底時,黎雲書忽然連夜找到他,見面後只顧著飲茶,一句話都沒說。
沈清容看出她心情不好,合上摺子問:「誰惹你生氣了?」
她一直偏頭看著門外,像是在借茶水消弭心中的怒火。沈清容笑道:「該不會是埋怨我給你的官太大了吧?」
「不是。」黎雲書回想著最近發生的一切,語氣帶著憤懣,「我總算理解那些貪官是怎麼想的了。」
每年年末時,吏部會照常進行績效考核。
這往往是吏部一年最忙的時候,也是吏部撈錢最厲害的時候,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政績好看一點,來年能有個好兆頭。
今年黎雲書上任,吏部的人深知她的脾氣,大多數人都不敢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還是有些利慾薰心的小主事頂風作案,悄悄拿錢幫了一把。
這一幫就被黎雲書知道了。
她大為震怒,順藤摸瓜去查,查出了六部中的一大堆人,竟還查出了顧子墨。
撞到她的槍口上,黎雲書自然嚴懲不貸。她讓人把他們往年的政績一一拿出來核實,發現這群人偽造政績竟成了慣例。
甚至包括了她的舊友。
「我想不明白,他居然也會做這種事。那政績查出來相差巨大,有多半是虛報、瞞報,吏部居然從未稟報過!」
「這是前朝的生存法則,他隨波逐流也正常。」沈清容深知顧子墨的虛榮心強,安撫著黎雲書,「你直接說出來,給他些刺激,他會明白的。」
顧子墨確實明白了。
他從做官以來,深諳人情這一處事之道,懂得如何去附會上面人的心思。可惜黎雲書要的不是附會,而是干實事。
她也不管別人能不能過好這個年,直接讓沈清容扣除了他們三個月的俸祿,並揚言「還有下一次就停職查辦」。
一眾官員被嚇得瑟瑟發抖,顧子墨則是在短暫的驚慌之後,感到了更大的不滿。
憑什麼?
他們明明站在同樣的起點,明明都一樣優秀,為何黎雲書可以高高在上,他就要被她壓制?單憑沈清容喜歡她嗎?
這次扣除俸祿了,下次呢?下下次呢?
怨念是仇恨產生的根本。
在多方試探、企圖和黎雲書維持好關係都沒有結果後,顧子墨決定挑撥二人的關係。
*
休沐當日,黎雲書為了收集更為豐富的民意,率人離開鄴京,去鄉下走訪探查。
恰是這天,王勝見沈清容早早批閱完奏摺,忽拱手道:「陛下,您每天辛勤勞苦,可要注意身體啊。」
沈清容知王勝有其他話說,不動聲色地整理摺子。
王勝笑道:「前朝大致平定,後宮之位也是空缺不得的,朝臣們都在暗中談論呢。」
他雖承了顧子墨和那群官員的人情,但也依稀能猜出黎雲書和他的關係,語氣中帶著試探。
沈清容面不改色,「然後呢?」
「今日恰巧休沐,他們想要薦舉幾位身世容貌都算上乘的姑娘入宮。但畢竟不是正經上奏,您看......」
「不用上奏了。」沈清容神色依然未變,卻說出了令王勝意想不到的話,「他們費了這麼大心血,朕若不承著,豈不是會寒了大臣們的心?讓他們從十三道中各挑選一位姑娘,帶到前殿見朕。」
王勝反應了好久,才意識到這話真的是從沈清容口中說出的,喜不自禁道:「是。」
不多時,十三位姑娘都被帶到了殿前。
這群姑娘大概以為陛下是想選妃,一個個濃妝艷抹,把前殿上弄得儘是脂粉之氣。沈清容心中牴觸了片刻,「罷了,去後宮。」
待一切安置好後,他讓扶松備好紙筆謄錄對話,自己則畫起了畫。姑娘們都以為沈清容是在畫自己,不由自主端正身形掛上微笑,誰料他開口便道:「吩咐人拿十三把椅子,坐著來進諫。十三道如今是什麼情況,流民和賦稅情況如何,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被朝臣們稟報出來,你們一個一個說。」
由於人員更替,黎雲書派遣去詢問民情的官員十分靠譜,不到申時便回了尚書府。
她才剛剛抵達,驛館的人立馬托來了一大堆物件,說是從南疆托人帶來的。她發現了兩封信,一封是給她的,另一封署名給了沈清容。
黎雲書拆開了信。
信上是鄒氏的字跡,撇捺拖得很長,她一眼就看了出來。
這三年的變動實在太大,她像是被拋進了洪流之中,迫不得已地長大和變強。鄒氏得知這一切,心緒斷不會平靜,可她沒在信中表露太多情緒,簡短地寫了三個字:「別太累。」
這官升的如此迅速,怎麼看都有點以權謀私的意味。好在她並不在意那些流言風語,一上位立馬投身到政事之中,廢寢忘食,且效率極高。朝臣們知道她輔佐沈清容登基立了大功,更知自己不可能做到她這個地步,漸漸的也不再置喙。
沈清容還提拔了許多默默無聞、但紮實勤懇的舊臣,朝中風氣一掃而清。
黎雲書掌了實權之後,很快安排人去探查民情、分析卷宗,專門為平民及女性群體制定律令。此外,她還大力推動書院及女學的興辦,讓更多女子都能夠到書院讀書。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直到年前,黎雲書都很忙。
二人相見的機會不多,批摺子都只剩了沈清容一個人。即便是獨處,也大都聊些正事。
可在十二月底時,黎雲書忽然連夜找到他,見面後只顧著飲茶,一句話都沒說。
沈清容看出她心情不好,合上摺子問:「誰惹你生氣了?」
她一直偏頭看著門外,像是在借茶水消弭心中的怒火。沈清容笑道:「該不會是埋怨我給你的官太大了吧?」
「不是。」黎雲書回想著最近發生的一切,語氣帶著憤懣,「我總算理解那些貪官是怎麼想的了。」
每年年末時,吏部會照常進行績效考核。
這往往是吏部一年最忙的時候,也是吏部撈錢最厲害的時候,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政績好看一點,來年能有個好兆頭。
今年黎雲書上任,吏部的人深知她的脾氣,大多數人都不敢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還是有些利慾薰心的小主事頂風作案,悄悄拿錢幫了一把。
這一幫就被黎雲書知道了。
她大為震怒,順藤摸瓜去查,查出了六部中的一大堆人,竟還查出了顧子墨。
撞到她的槍口上,黎雲書自然嚴懲不貸。她讓人把他們往年的政績一一拿出來核實,發現這群人偽造政績竟成了慣例。
甚至包括了她的舊友。
「我想不明白,他居然也會做這種事。那政績查出來相差巨大,有多半是虛報、瞞報,吏部居然從未稟報過!」
「這是前朝的生存法則,他隨波逐流也正常。」沈清容深知顧子墨的虛榮心強,安撫著黎雲書,「你直接說出來,給他些刺激,他會明白的。」
顧子墨確實明白了。
他從做官以來,深諳人情這一處事之道,懂得如何去附會上面人的心思。可惜黎雲書要的不是附會,而是干實事。
她也不管別人能不能過好這個年,直接讓沈清容扣除了他們三個月的俸祿,並揚言「還有下一次就停職查辦」。
一眾官員被嚇得瑟瑟發抖,顧子墨則是在短暫的驚慌之後,感到了更大的不滿。
憑什麼?
他們明明站在同樣的起點,明明都一樣優秀,為何黎雲書可以高高在上,他就要被她壓制?單憑沈清容喜歡她嗎?
這次扣除俸祿了,下次呢?下下次呢?
怨念是仇恨產生的根本。
在多方試探、企圖和黎雲書維持好關係都沒有結果後,顧子墨決定挑撥二人的關係。
*
休沐當日,黎雲書為了收集更為豐富的民意,率人離開鄴京,去鄉下走訪探查。
恰是這天,王勝見沈清容早早批閱完奏摺,忽拱手道:「陛下,您每天辛勤勞苦,可要注意身體啊。」
沈清容知王勝有其他話說,不動聲色地整理摺子。
王勝笑道:「前朝大致平定,後宮之位也是空缺不得的,朝臣們都在暗中談論呢。」
他雖承了顧子墨和那群官員的人情,但也依稀能猜出黎雲書和他的關係,語氣中帶著試探。
沈清容面不改色,「然後呢?」
「今日恰巧休沐,他們想要薦舉幾位身世容貌都算上乘的姑娘入宮。但畢竟不是正經上奏,您看......」
「不用上奏了。」沈清容神色依然未變,卻說出了令王勝意想不到的話,「他們費了這麼大心血,朕若不承著,豈不是會寒了大臣們的心?讓他們從十三道中各挑選一位姑娘,帶到前殿見朕。」
王勝反應了好久,才意識到這話真的是從沈清容口中說出的,喜不自禁道:「是。」
不多時,十三位姑娘都被帶到了殿前。
這群姑娘大概以為陛下是想選妃,一個個濃妝艷抹,把前殿上弄得儘是脂粉之氣。沈清容心中牴觸了片刻,「罷了,去後宮。」
待一切安置好後,他讓扶松備好紙筆謄錄對話,自己則畫起了畫。姑娘們都以為沈清容是在畫自己,不由自主端正身形掛上微笑,誰料他開口便道:「吩咐人拿十三把椅子,坐著來進諫。十三道如今是什麼情況,流民和賦稅情況如何,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被朝臣們稟報出來,你們一個一個說。」
由於人員更替,黎雲書派遣去詢問民情的官員十分靠譜,不到申時便回了尚書府。
她才剛剛抵達,驛館的人立馬托來了一大堆物件,說是從南疆托人帶來的。她發現了兩封信,一封是給她的,另一封署名給了沈清容。
黎雲書拆開了信。
信上是鄒氏的字跡,撇捺拖得很長,她一眼就看了出來。
這三年的變動實在太大,她像是被拋進了洪流之中,迫不得已地長大和變強。鄒氏得知這一切,心緒斷不會平靜,可她沒在信中表露太多情緒,簡短地寫了三個字:「別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