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滿地灰塵之中,她竟連一根髮絲都沒有亂,難得把自己收拾得整潔而乾淨,與在朝任職時沒有任何不同。
獄卒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黎大人,您可以走了。」
黎雲書不置可否,手中筆更快了幾分。
獄卒等了半天沒動靜,揚了揚聲調,「黎大人?」
「等我多找出幾條。」
她將書卷翻得極快,抄完了最後一頁,才將書卷收好遞予他。
「我只能做到這一步了,煩請轉交給昭妃娘娘。二殿下的意思,是讓我今日處斬嗎?」
「處斬?」那獄卒一懵,連忙搖頭,「黎大人您在說什麼?殿下赦免您的罪過了。」
「赦免我?」
她愣了好半晌,鐵窗外旋即傳來喧譁。獄卒朝著天窗看了一眼,暗啐了一口,「怎麼又來鬧事了?」
黎雲書亦有些吃驚,「發生什麼事情了?」
「您不知道,您在獄中這段時日,有好多人聚在刑部外,一條條羅列緣由讓我們放了您。二殿下起先置之不理,可她們實在太激動了,又有昭妃娘娘在......」
後面的話黎雲書沒有聽進去。
前面的路也模糊了。
因為她聽見了她們的呼喊。一聲一聲,都是她的名字。
黎雲書終於按捺不住情緒,快步走出牢獄。
一旁的屋中,鄭祥吉隔著窗,遙遙地看她。
他手裡壓著昭妃遞來的律令,看她緩步邁向刑部正門。諸多聲音都被人們的呼喚淹沒,她身影消失在門口的那一刻,門外終於傳來歡呼。
鄭祥吉輕輕扯了扯唇角。
身邊主事察言觀色,拍著胸脯,「黎大人可終於被救出來了,您為此三天沒回過府,今天也能好好睡一覺。」
「她為修改律令堅持了整整兩年,上奏了不下百次。和她相比,三天沒回府算什麼。」
鄭祥吉神色不變,語氣難得和緩,「我當時問她,為何她覺得這些律令一定是不平等的,如果連祖宗定下的律條都不能作為準繩,還有什麼才是公正的?」
主事小心翼翼,「她說什麼?」
「公道自在人心。」
外面歡呼聲漸漸遠去。鄭祥吉斂起神色,「都在這裡發什麼呆,案子辦完了?」
*
黎雲書回府後不久,李謙登門來訪。
她正欲款待恩師,殊料李謙只堵在門前,斜著眼怒氣沖沖看她,「我問你,滾回鄴京來做什麼?!」
她啞聲,就見李謙頂著討債一般的憤恨神色,痛罵:「下次再這樣衝動,就別說你是我的徒弟!」
黎雲書被他呵斥得沉默,「弟子......是做錯了什麼嗎?」
「......」
她沒錯。
她是他唯一的弟子,也成了他最得意的弟子。她做的一切都超乎了他的期許,平賊也好,斷案也好,都沒有辱沒他的教導。
哪怕他身陷囹圄,她也不忘恩情,想著來救自己。
只是......
「我怕別人毀了我的名聲,只收了你一個親傳徒弟。」李謙瞪她,「我教給你的一切,都是我、甚至前面無數代人的絕學。你死了,是想讓這些學識失傳嗎?後人若怪罪起來,只怕不會怪罪你,而是怪罪我!」
見黎雲書愣住,他又怒道:「我千里而來,你就讓我在這裡干站著?」
黎雲書連忙將人請入堂中,奉為上座。得知李謙氣了一天都尚未進食,她不敢耽擱,立馬去了膳房。
她生活簡樸,一碗清湯麵就能抵一頓伙食。但李謙好容易來一回,單煮清湯麵太過寒磣。黎雲書搜尋遍了屋中,硬著頭皮往清湯麵中多加了幾片菜葉。
面才剛煮好,院外響起了叫門聲。黎雲書解下圍裙開門,竟是一夥廚子笑嘻嘻地捧著飯菜,「好險沒找錯,黎大人,這是您點的。」
「什麼?」
黎雲書在鄴京呆得久了,一眼便知那飯菜價格不菲,倒吸涼氣,「這......我要給多少錢?」
廚子們還未回答,堂內那人不耐煩道:「叫他們進來。」
他們走後,黎雲書望著滿桌豐盛的菜餚,後知後覺明白了什麼,「師父,這是您點的?」
「還不快吃?」
黎雲書見他有意將菜餚留給自己,有幾分動容。
李謙雖然脾氣差,對她卻是真的用心。
少時她來不及交束脩,是李謙幫忙墊著;張管事看不慣她,屢次刁難,是李謙以辭退為由,才換得她處境好了些。
他將所學全都託付給她,逼她飛速成長。黎雲書曾生氣過、埋怨過,甚至曾在年少輕狂時和李謙頂過嘴。
但他是她的恩師。
一輩子的恩師。
飯畢,黎雲書問:「師父,陽岐山那件事情,您知道了嗎?」
李謙沉下臉,「我就知你要問這個。你們都只知道有那批軍械,卻不知打開石室需要付什麼代價。」
「還有代價?」
「除了解開機關之外,還需有皇室之血祭奠。」李謙道,「我已托人秘密轉交給阿容。至於如何破解機關,亦有難處。」
破解之法記載在了一個竹簡之上。
但當年景和宮火起之時,竹簡被焚毀了後半截。
「我看明白了前面的解密方法,卻不知後面的答案到底是什麼。」李謙面色沉重,「想來只有入密室一觀,看懂牆壁上古文字的意思,才能猜出那個答案。」
獄卒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黎大人,您可以走了。」
黎雲書不置可否,手中筆更快了幾分。
獄卒等了半天沒動靜,揚了揚聲調,「黎大人?」
「等我多找出幾條。」
她將書卷翻得極快,抄完了最後一頁,才將書卷收好遞予他。
「我只能做到這一步了,煩請轉交給昭妃娘娘。二殿下的意思,是讓我今日處斬嗎?」
「處斬?」那獄卒一懵,連忙搖頭,「黎大人您在說什麼?殿下赦免您的罪過了。」
「赦免我?」
她愣了好半晌,鐵窗外旋即傳來喧譁。獄卒朝著天窗看了一眼,暗啐了一口,「怎麼又來鬧事了?」
黎雲書亦有些吃驚,「發生什麼事情了?」
「您不知道,您在獄中這段時日,有好多人聚在刑部外,一條條羅列緣由讓我們放了您。二殿下起先置之不理,可她們實在太激動了,又有昭妃娘娘在......」
後面的話黎雲書沒有聽進去。
前面的路也模糊了。
因為她聽見了她們的呼喊。一聲一聲,都是她的名字。
黎雲書終於按捺不住情緒,快步走出牢獄。
一旁的屋中,鄭祥吉隔著窗,遙遙地看她。
他手裡壓著昭妃遞來的律令,看她緩步邁向刑部正門。諸多聲音都被人們的呼喚淹沒,她身影消失在門口的那一刻,門外終於傳來歡呼。
鄭祥吉輕輕扯了扯唇角。
身邊主事察言觀色,拍著胸脯,「黎大人可終於被救出來了,您為此三天沒回過府,今天也能好好睡一覺。」
「她為修改律令堅持了整整兩年,上奏了不下百次。和她相比,三天沒回府算什麼。」
鄭祥吉神色不變,語氣難得和緩,「我當時問她,為何她覺得這些律令一定是不平等的,如果連祖宗定下的律條都不能作為準繩,還有什麼才是公正的?」
主事小心翼翼,「她說什麼?」
「公道自在人心。」
外面歡呼聲漸漸遠去。鄭祥吉斂起神色,「都在這裡發什麼呆,案子辦完了?」
*
黎雲書回府後不久,李謙登門來訪。
她正欲款待恩師,殊料李謙只堵在門前,斜著眼怒氣沖沖看她,「我問你,滾回鄴京來做什麼?!」
她啞聲,就見李謙頂著討債一般的憤恨神色,痛罵:「下次再這樣衝動,就別說你是我的徒弟!」
黎雲書被他呵斥得沉默,「弟子......是做錯了什麼嗎?」
「......」
她沒錯。
她是他唯一的弟子,也成了他最得意的弟子。她做的一切都超乎了他的期許,平賊也好,斷案也好,都沒有辱沒他的教導。
哪怕他身陷囹圄,她也不忘恩情,想著來救自己。
只是......
「我怕別人毀了我的名聲,只收了你一個親傳徒弟。」李謙瞪她,「我教給你的一切,都是我、甚至前面無數代人的絕學。你死了,是想讓這些學識失傳嗎?後人若怪罪起來,只怕不會怪罪你,而是怪罪我!」
見黎雲書愣住,他又怒道:「我千里而來,你就讓我在這裡干站著?」
黎雲書連忙將人請入堂中,奉為上座。得知李謙氣了一天都尚未進食,她不敢耽擱,立馬去了膳房。
她生活簡樸,一碗清湯麵就能抵一頓伙食。但李謙好容易來一回,單煮清湯麵太過寒磣。黎雲書搜尋遍了屋中,硬著頭皮往清湯麵中多加了幾片菜葉。
面才剛煮好,院外響起了叫門聲。黎雲書解下圍裙開門,竟是一夥廚子笑嘻嘻地捧著飯菜,「好險沒找錯,黎大人,這是您點的。」
「什麼?」
黎雲書在鄴京呆得久了,一眼便知那飯菜價格不菲,倒吸涼氣,「這......我要給多少錢?」
廚子們還未回答,堂內那人不耐煩道:「叫他們進來。」
他們走後,黎雲書望著滿桌豐盛的菜餚,後知後覺明白了什麼,「師父,這是您點的?」
「還不快吃?」
黎雲書見他有意將菜餚留給自己,有幾分動容。
李謙雖然脾氣差,對她卻是真的用心。
少時她來不及交束脩,是李謙幫忙墊著;張管事看不慣她,屢次刁難,是李謙以辭退為由,才換得她處境好了些。
他將所學全都託付給她,逼她飛速成長。黎雲書曾生氣過、埋怨過,甚至曾在年少輕狂時和李謙頂過嘴。
但他是她的恩師。
一輩子的恩師。
飯畢,黎雲書問:「師父,陽岐山那件事情,您知道了嗎?」
李謙沉下臉,「我就知你要問這個。你們都只知道有那批軍械,卻不知打開石室需要付什麼代價。」
「還有代價?」
「除了解開機關之外,還需有皇室之血祭奠。」李謙道,「我已托人秘密轉交給阿容。至於如何破解機關,亦有難處。」
破解之法記載在了一個竹簡之上。
但當年景和宮火起之時,竹簡被焚毀了後半截。
「我看明白了前面的解密方法,卻不知後面的答案到底是什麼。」李謙面色沉重,「想來只有入密室一觀,看懂牆壁上古文字的意思,才能猜出那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