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姑娘,你心不在焉的快扎手了。」翠喜奪過來花繃子,既是責備又是擔心。

  余嬤嬤抬頭瞥了眼,心下明了,遂給翠喜使了個眼色,笑道:「今兒難得好天氣,前兩日下過雪,冰凌子好容易化掉,姑娘不如出去走走,老婆子我都嫌悶的透不過氣。」

  翠喜接話:「就是,自打大姑娘出嫁後,咱們姑娘就沒出過門,整日在碧蘅院待著,不是看帳簿就是繡花整理院子,哪裡像個小姑娘的做派。

  今兒有遊園會,據說護城河邊還辦了詩會,詠梅的,姑娘便出去看看。」

  余嬤嬤起身:「你陪著姑娘,我趁白日看得見,把屋子裡全都拾掇拾掇。」

  護城河畔的梅樹,枝頭掛著雪,冰晶透明。

  沿河往下游去,則是一群文人雅士在吟詩作賦。

  姜寶憶穿著件雪青色氅衣,帷帽蓋在頭上,將梳好的髮髻遮的一絲不漏,芙蓉一樣清透的面孔籠在帽下,圓溜溜的大眼睛正望著對面高談闊論的男子。

  「傳言是真是假在下不知,只是宮中有內侍消息,道周家大郎婉拒了陛下賜婚的旨意,至於賜婚對象是誰,諸位自己可想。」

  周遭果然竊竊私語起來,議論聲雖小,可還是或多或少傳進耳朵里。

  不乏都是說周家郎君對姜家表姑娘情誼深重,為她拒婚。

  又有人說,實則不是拒婚,是因為被賜婚對象得知周家郎君心有所屬,氣憤之下進宮面聖請求不要恩賜。

  眾說紛紜,姜寶憶聽得雲裡霧裡。

  外人不知,她是清楚的。

  這樣大的誤會,她得解釋清楚。

  要怎說,難道去人堆里扎一頭,說是自己先挑火的麼。

  不成,太丟人。

  傍晚時候回府,途中又遇到茶肆里相約品茗的幾位娘子,她們說話大都空穴來風,與舅母蘇氏有異曲同工之妙。

  「周家郎君不是喜歡姜家大姑娘嗎,怎麼這會兒倒傳起他和五姑娘的事,傳的還有鼻子有眼。」

  「哪個五姑娘?」對面坐的是禹州新來的,搞不清局勢。

  另外那人仔細解釋:「就是原江南首富之女,姜寶憶,叫她五姑娘習慣了,便也忘了她原先身份是表姑娘,罷了,他父親被昭雪,也沒人介意怎麼稱呼。

  你們覺不覺得,許是一開始我們就弄錯了。」

  「怎麼說?」眾人圍過去,好奇的開口問。

  「或許起初周郎看中的就是五姑娘,而不是大姑娘,故而如今周夫人要去姜家提親,本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聽你這麼一說,倒真有點對了。若不然,當初姜瑤怎會選平陰侯世子,而不選周郎,論相貌品行才幹,周郎樣樣都比景世子強,沒有說是退而求其次的道理,除非周郎根本就沒喜歡過姜瑤,若這麼說,他可真真太寵那小姑娘了。」

  嘖嘖聲一片。

  聽得姜寶憶面紅心跳,愈發覺得不好意思。

  明明不是她們說的那樣。

  夜裡,舅母忽然去了碧蘅院,跟她說,周夫人來提親了,且送了好長的聘禮單子。

  姜寶憶草草看了眼,被嚇得目瞪口呆。

  「是給我的?」

  蘇氏點頭笑:「自然是給你的。」

  「可是,可是他為什麼要娶我啊?」姜寶憶一頭霧水,心虛的不成。

  蘇氏道:「喜歡才來提親,若不然呢?你這孩子,怕是高興壞了。」

  雖緊張,卻還是依著蘇氏的囑咐,乖乖在碧蘅院待嫁。

  蘇氏給她添妝,因姜家本不富裕,姜瑤出嫁又帶走不少嫁妝,蘇氏給的並不豐厚,姜寶憶不在乎,只是略顯忐忑。

  一直到被花轎抬到周家,她都覺得是在做夢。

  紅燭搖曳,從繡鴛鴦團扇後,隱約看見周啟推門走近。

  大紅緞面的靴子,往上便是同樣火紅的袍子,嵌著玉石的腰帶勒出精健的腰身,雙臂垂在身側,朦朦朧朧間,能看見他似笑非笑的眼睛。

  姜寶憶不由坐正了些。

  一雙骨節分明的手伸來,覆在扇骨,與她柔軟細滑的手背貼在一起。

  拇指微微用力。

  姜寶憶心跳驟然劇烈起來,她紅著臉,忍不住往下低了低頭。

  在這一刻,她想:我可真是個厚臉皮,又命好的人。

  周啟娶她,一定是顧及她的顏面,不得不娶。

  他是君子,不跟她小人計較。

  如是想著,她暗自鼓了鼓氣,又把頭抬起來。

  團扇移開,雙目迎上周啟深邃的雙眸。

  那人腰身彎著,清雋的面孔在喜服的烘托下多了幾分柔和,與素日裡的冷淡堅韌不同,他看著她時,瞳孔里映出寶憶緋紅的小臉。

  姜寶憶直起腰身,仰頭動了動唇。

  「我會對你好的。」

  她說,同時手指攥住帕子像在給周啟承諾。

  因流言而娶她,那她亦不能辜負周啟的好心。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周啟一愣,眉峰蹙起。

  小姑娘猶自喋喋:「我..真的會很用心做你娘子,愛護你,敬重你,幫扶你。你放心,我不會給你添亂,真的。」

  明亮的眼睛信誓旦旦。

  周啟唇角扯了下,伸手將她面頰上的髮絲抿到旁邊,笑:「還有呢?」

  小姑娘吸了口氣,解釋:「還有,其實坊間的傳言不是我傳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再就是,謝謝你肯娶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