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維楨:「等等。」

  項燕和公子啟在鄢郢起兵,這就是在湖北。曾經的楚地可是橫跨湖北到江蘇來著。

  「還是勞煩將軍分幾個兵,」趙維楨說,「我想去一趟泗水郡。」

  呂不韋:?

  李信:?

  在場兩位男性面面相覷。

  「夫人……去泗水郡做什麼?」不止是李信,連呂不韋都不明白。

  趙維楨莞爾一笑:「齊楚相鄰的地界,總覺得會有才人輩出。」

  項羽都安排好去處了,其他人咱也不能放過對吧!

  …………

  ……

  一路往東,有了兵馬護送,旅途更是順暢不少。

  在路上,趙維楨也沒閒著,一邊繼續教導德音,一邊和呂不韋著手《呂氏春秋》相關的工作。

  等到了泗水郡,二人已定下初步的總體框架。

  而且,這一路也不是白走的。

  歷史上到了秦朝末年,災害頻發。苛政外加自然災害導致民不聊生,才有了各地歧義的情況。

  也不知是秦統一早了,還不到時候,還是基礎生產力提高了,情況要好一些。總之趙維楨一路往東走,尤其是到了安徽江蘇一帶,覺得各地比歷史記載要好不少。

  文信侯與夏陽君週遊到沛縣,還有兵馬護送,就算是想低調也低調不成。

  一家三口的馬車剛進縣城,沛縣的縣令就帶著人親自出迎。

  當地的縣令還挺年輕,看面相算作青年才俊,見呂不韋先行下車,一個健步衝上去要攙扶:「先生您可小心些!」

  呂不韋:「……」

  趙維楨在身後涼涼補刀:「你不就是想要這待遇麼?」

  呂不韋:「…………」

  這是幹什麼,他離老到走不動路還差了幾十年呢!

  他掛著假笑躲開縣令的手:「不韋自己行走就是。」

  大人物到訪,設宴迎接無法避免。饒是趙維楨三令五申,縣令還是厚著臉皮搞了一出,只是一切從簡,不算鋪張浪費。

  席上不止是縣令,當地官員、有權有錢的人一應到場。

  呂不韋向來長袖善舞,他擅長這個,旁人來套近乎也能應酬得很好。因而趙維楨只負責掛著笑容應和就好。

  幾輪下來,趙維楨就沒記住幾個人。

  她耐著性子等到縣令帶著屬下過來。

  「此乃我沛縣主吏掾,蕭何。」縣令介紹道:「若不韋先生與孟隗夫人這些時期有所需要,隨時向蕭何提及就是。」

  誰,蕭何?

  聽到熟悉的名字,煩不勝煩的趙維楨這才抬眼。

  原來這個時候,蕭何就在沛縣為官了麼?她循聲看過去,只見縣令身後跟著一名容貌隨和的青年男性,看上去也就二十來歲。

  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漢相蕭何啊。

  不過要說他……

  趙維楨想了想,視線又轉回縣令,笑吟吟道:「今日在場,哪位是呂公?」

  「呂公?」

  沒想到縣令一愣:「夫人,在場的無人姓呂。」

  嗯???

  這不對吧!趙維楨有些驚訝:「縣令不是與呂公交好,是多年好友麼?」

  聽到趙維楨這麼說,縣令恍然大悟:「原來夫人說的是吾友!可……可他現在人不在沛縣。」

  說完,縣令頓覺不好。

  「孟隗夫人認識呂公,」他頓時緊張起來,「可是我那友人,犯、犯下了什麼過錯?」

  趙維楨:壞了!

  不怪縣令一副遭殃的模樣,這四捨五入就是基層官員接見中()央領導的時候,中()央領導突然問你一起長大的髮小在哪兒。

  橫豎聽起來都是要壞事。

  趙維楨也覺得壞事——她這才想起來,歷史記載里的呂雉,是從別的地方隨父親搬到沛縣來的。

  也就是說,這會兒她人還不在當地呢!

  虧趙維楨心心念念想把呂雉帶走。

  一路上趙維楨盤算的特別好:歷史上的呂后是名相當了不起的人物,稱一句女性政治家絕對沒差。而趙維楨剛好需要一名姑娘來繼承論議夫人的位置。

  如今的呂雉滿打滿算也就是個小蘿莉,她若是願意,趙維楨不介意留下培養。

  不說別的,就當下人看來,跟夏陽君混,總比未來嫁給一個街溜子要好吧!

  「沒什麼過錯。」

  好在趙維楨臉皮厚,藉口隨意就來:「只是來時聽聞縣令與友人交好,孟隗羨慕能有如此友誼長存,想見識見識罷了。」

  縣令這才稍稍放下心。

  「若是夫人有意,我可請呂公到沛縣來。」他謹慎提議道。

  「好啊。」

  趙維楨笑吟吟應下:「可請其一家來做客,我好送家中女眷一些禮物,當做叨擾賠禮。」

  來都來了,不見一見呂雉,趙維楨決計不走。

  都說要送禮了,便是沒什麼大事。

  不管她怎麼知道呂公這號,面前的可是夏陽君!夏陽君要送人女眷禮物,那是祖上都連帶著有光。

  「好說,好說。」縣令連忙應下:「我這就——」

  他話沒說完,就聽到大廳門前一陣喧囂。

  縣令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提了上來。眾人紛紛扭頭,只見宴廳前一名身著樸素的少年郎君,大大咧咧跨過門檻,不顧旁人驚訝阻攔,逕自坐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