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方人互相廝殺, 最後清軍取勝。

  雖說少部分人受傷, 但卻將叛軍擊退。

  副將這次長吁一口氣, 打算前去找傅恆復命, 誰知道左找右找都沒有找到人, 有個將士道:「……方才我見著好些人衝著大人而去,別不會掉下山崖了吧?」

  這地方正好在山崖上,一邊是巍峨高山,另一邊則是波濤洪水,若是人掉下去了,只怕連屍骨都撈不到。

  副將當即下令原地駐紮,四處找人。

  一連十來日,他們卻是連傅恆的影子都沒找到。

  等著消息傳去京城時,初瑾與太福晉一聽到這消息就暈了過去,就連福靈安都是心有感應似的,當即就哇哇哭了起來。

  到了傍晚時候,富察府邸就是一片素縞。

  所有人都圍著初瑾相勸,說什麼「人死不能復生」、「你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孩子想想」之類的話。

  就算知道是做戲,可初瑾想著這些日子的苦楚,想著傅恆一個世家子弟以後就要過無名無姓的生活,都忍不住替他心疼起來,眼淚簌簌落了下來。

  不管誰勸,都沒用。

  因傅恆屍體沒有找到,下葬的是帶著傅恒生辰八字與衣物的空棺,一直到了下葬這日,初瑾看起來都是木木的。

  期間皇上也不是沒派人賞下來東西,件件皆是不俗,隨便拎出來一件,那都是價值千金的寶貝。

  但除此之外,旁的東西就沒有了。

  於皇上而言,傅恆是他的臣子,落得如此下場也是為大清效力,是他的本分,甚至是他的榮幸。

  當天夜裡,苜園就失火了。

  等著眾人發現時,已是火光沖天。

  大家都知道初瑾與傅恆從前感情甚篤,一開始還怕她聽到死訊想不開,日日派人盯著,今兒傅恆棺木下葬後,她看起來精神了不少,就連日日守著她的三福晉也回去歇著了。

  畢竟大傢伙兒都不是銅牆鐵壁,這般熬下去會生病的。

  不曾想,還是出了事兒。

  三福晉等人是哭昏在苜園門口。

  與此同時,富察府邸偏角門,初瑾已換了一身衣裳,身邊也就帶了個抱著福靈安的乳娘和鶴兒,她握著太福晉的手,眼眶泛淚:「今日一別,以後我們就不能繼續在您身邊盡孝了,您一定要保重身子,您放心,我們會時常給您寫信的……」

  未來是美好且充滿希望的,可離別卻是不舍的。

  夜色蒼茫,太福晉也是幾欲哽咽,這些日子守著小孫兒,她老人家仿佛看到了襁褓中的傅恆,如今是既捨不得兒子,也捨不得孫子:「只要你們好好地,我就能放心了,不要老是寫信回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真叫有心人鬧到皇上跟前去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說著,她將初瑾的手握的更緊:「至於你三嫂和哥哥那邊,你也不比擔心,等著過些日子我會將你們平安無事的消息告訴他們的,也免得他們傷心……好了,話不多說,你們走吧!」

  內院是鬧哄哄的,滅火的,救人的……很是嘈雜。

  角門處卻是格外寂靜。

  在太福晉的催促下,初瑾幾乎是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所有地一切傅恆早就安排好了,城郊處早有馬車等著初瑾,趁著夜色,她傷了馬車,匆匆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富察府內院地那一場大火幾乎將苜園化為灰燼,逃出來的只有幾個丫鬟,等著大火滅了,饒是大家再不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卻也找到了初瑾與福靈安的屍首……一大一小緊緊抱著,看著就叫人覺得觸目驚心。

  可憐富察府上素縞還沒來得及揭下,又重新添了些。

  太福晉病的連床都下不了,卻還強撐著交代給鶴兒家裡拿些銀子,畢竟鶴兒忠心,為了保護主子,自己葬身火海……

  這麼一場慘劇鬧得京城上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皇上都派了李玉親自過來勸慰太福晉。

  人死不能復生。

  一時間,不少人私下都說起了皇上的不是。

  這話自然也傳到皇上耳朵里去了,說是不在意,那是假的……這些日子他晚上甚至夢到了初瑾,夢到初瑾帶著那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來找他報仇,說是他害的他們一家落得這般慘狀……

  愧疚是真的,難受也是真的,可沒過多少日子,皇上將這件事拋之腦後也是真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皇上不免這樣安慰自己。

  ***

  初瑾在傅恆的安排下,兩個月後到了昆明。

  她出發時正是草長鶯飛之際,到昆明時已是夏日,好在昆明就算是夏日天氣也不算炎熱。

  待初瑾見到傅恆時,他已修建好了屬於他們的小院。

  一方不算寬敞的院子,院子裡搭著鞦韆與葡萄藤,種了櫻桃樹和各色花卉,後院有個小小的湯池,前院有個小小的池塘,裡頭放著錦鯉與烏龜……看著很是溫馨。

  尚未下馬車,初瑾就見傅恆含笑看著自己。

  待初瑾抱著傅恆時,仍覺得自己像做夢似的。

  幽禁,分別,詐死,趕路……這一路走來,初瑾的心一直懸在嗓子眼,唯到了這個時候,她那顆心才放了下來。

  趴在丈夫肩頭,初瑾這才覺得安心。

  傅恆輕拍她的脊背,柔聲道:「初瑾,你來了。」

  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就好像兩人不過分別一兩日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