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景清橫他,想把人推開,但蕭北淮不動,非纏著蘇景清要他說清楚到底吃飽沒。

  「如果不夠,本王今晚就再勤快些,保管讓清兒滿意。」

  蘇景清一動腰就軟得不行,連忙妥協,「飽了飽了,今晚不想再吃了。」

  蕭北淮十分遺憾,「那下次好了。」

  蘇景清決定在蘇家多住一段時間,暫時不回去了。

  男人,較真起來太可怕了,尤其是想當禽獸不做人的時候。

  蘇景清還默默告誡自己,這種事太費腰了,不能經常不做人。

  蕭北淮不知道自己王妃在想什麼,但他確實有事忙,陪蘇景清用過飯後就出門了,直到天黑才回來。

  外頭的事有蕭北淮在忙,蘇景清就留在蘇家當起了懶蟲,整日不是曬太陽就是賞花釣魚,或是跟蘇父下棋,看小妹放風箏之類的,日子那叫一個悠閒。

  不枉他辛苦這一場換來了這般舒坦的日子,日子一舒坦,便飛也似的過,眨眼天便轉涼入了冬。

  平亂徹底結束,平亂的隊伍也回了京,邊關戰事雖沒結束,但也是屢屢傳來捷報。

  蕭北淮用從張家抄來的銀錢給邊城的將士們添了冬衣,又讓人買了酒肉去犒賞,往來年他們能徹底打退韃靼。

  京都這邊也熱鬧,在宋澤成他們回來後沒幾日,天子就下令正式冊封蕭北淮為太子。

  禮部準備了半年,自然什麼都準備好了。

  天子的精氣神恢復了些,只是看蕭北淮的眼神很複雜,其中夾雜的情緒叫人難以看透。

  只是他不說,也沒誰想去猜,父子兩維持著表面平和。

  蕭北淮成了太子,蘇景清自然而然也成了太子妃,住的地方沒換,只把從前的淮王府改成了東宮,宮裡不自在,蕭北淮並不想這麼快就被困在宮裡。

  蘇景清就更不願意了,那多耽誤他回蘇家過舒坦日子。

  蕭北淮當了太子,對朝堂並未產生什麼影響,畢竟他早開始監國,權力也盡握於手。

  天子身子好時就去上幾□□,不好或者不想去時就不去,不管去還是不去,都沒再過問朝政,放權於蕭北淮,態度十分明確。

  朝堂上沒人說什麼,淮王手段是強硬,可也清楚,這是天子自己願意的,否則天子早就召見他的心腹大臣商量如何奪權回來了,他們也該正式適應太子這位下任天子了。

  蕭北淮當了太子後,開始也沒什麼大動作,甚至都沒封賞去平亂的顧宋兩位大人。

  直到過完年,恩科考完,一眾官員才發現京都突然多了一家女子書院,一家只收女子,不論是何身份,學文還是習武,成親與否,只要是女子,都可去報名入學。

  事是蘇景清辦的,錢依舊用的是抄家之財。

  顧欣若,葉瀾芝還有宋雅柔,三個小姑娘立了功,總該有獎賞的。

  在書院裡讀上幾年書,等蕭北淮登基後,又會有變的。

  書院是個開始,總會越來越好,女子亦不會只能被困在後宅。

  可能太了解蕭北淮這位太子的秉性,從女子書院掛上牌匾開始,他們就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個女子書院,將來定會有他們不願看到的變故。

  可太子不在朝堂上提這事,甚至當做全然不知。

  偏偏女子書院是太子妃一手促成,他們倒想參太子妃,但實在不敢,太子護的太緊,加上那位本也不是好惹的。

  就只能憋屈的忍了。

  殊不知,這一忍只是開始。

  第80章 完結+番外

  蕭北淮成為太子第一年的八月, 大雍收到了韃靼送來的議和書。

  說是議和,實則是降書。

  葉家人在知道以後要駐守邊城時就打得更狠了,差點直入韃靼王城,韃靼被嚇到了, 加上轉眼又是冬日, 沒肉沒糧, 再打下去,韃靼必然損失慘重,好幾年都恢復不了生息。

  所以在一眾官員商議後, 提出議和,先保住臣民要緊。

  草原部族並不止韃靼,若他們輸的太慘,就算大雍不滅韃靼,其他部族也會趁虛而入。

  議和總需要付出些什麼, 韃靼王最疼愛的女兒被當成禮物送去給大雍太子。

  只是他這個女兒連邊城都未能進, 就被退回來了。

  邊城將領讓人帶了話, 若不想滅國就別打他們太子的主意,老實將歲貢準備好,他們要物不要人。

  韃靼這邊派人去打探了一番, 才知道大雍那位太子娶了個男人做太子妃,身邊一個女人都沒有,更不準備納妾。

  韃靼人唏噓不已, 然後轉頭韃靼王城就流出起大雍太子懼內的傳言了。

  等消息傳到邊城, 蕭北淮兩位舅舅默默把傳言寫到信中送回了京。

  沒別的, 這事大外甥知道了肯定會高興, 他們就當討好大外甥了。

  因為韃靼投降, 邊城與京都消息傳遞得比往常快也更加頻繁, 蕭北淮因著韃靼想送公主的事,轉手就提筆在歲貢上又多加了一筆,讓每年送一百匹好馬。

  緊接著拿了另一封信去尋他家太子妃,獻寶般地念給蘇景清聽,語氣表情無不透著自豪,「果然,還是我喜歡清兒你更多,現在連韃靼人都知道了。」

  蘇景清:「……」

  「你是在暗示我名聲不好嗎?」

  一句話,成功打敗蕭北淮的炫耀。

  蕭北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