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玖迤迤然行禮,和顏悅色:「請坐。」

  白夷光非常拘謹地坐在胡凳上,只占了一小半凳子面。她好不容易習慣了漢人的跪坐,這種胡凳,反而讓她很不適應。

  「清、清河公,阿鷙住在這裡,也許給你添了麻煩,也許會惹你生氣。他不太會說話,但他以前不是這樣的……」

  這個百越女子,磕磕巴巴的,將蕭衡過往的經歷說了一遍。

  原來,白夷光是個女奴,無權撫養皇子。所以,蕭衡一出生,就被別的嬪妃收養。

  那個收養蕭衡的嬪妃,一開始對他還算可以,不好也不壞。但後來那嬪妃有了親生骨肉,就不想要蕭衡了。狠心將他推給另一個嬪妃。

  蕭衡被養母拋棄之後,變得沉默寡言,臉上整天都看不見一點笑容。接手的嬪妃覺得這孩子太沉悶了,一點也不可愛,親娘又是一個奴婢,長大了沒什麼前程,也不想養他。

  長年寄人籬下,被後宮的女子踢來踢去,一再遭遇棄養之後,蕭衡時常惴惴不安,形單影隻,性子非常孤僻。

  趙王蕭弈很喜歡欺負蕭衡,就把他帶到太后小楊氏的仁壽宮,當作奴僕一般,呼來喝去,隨意打罵。

  前不久,蕭衡被送到顧府,十分喜歡這裡,想要留下。所以他很希望能照顧好清河公,得到認可,很怕再被趕走。

  顧玖回憶這些天,他和蕭衡相處的細節,心口好像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

  他時常嫌棄蕭衡,認為小狼崽子養不熟、脾氣古怪、性子彆扭、陰鷙、不討人喜歡。卻沒有意識到:這孩子蹩腳地討好他,彆扭地接近他,看似可疑可笑的行為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副極為脆弱的心腸,孤獨,不安,害怕被拋棄。

  這些天,蕭衡小心翼翼,拿出了極大的熱忱,為他做各種瑣碎的事。可是,他說的最多的話是什麼呢?

  不用你。

  不必。

  不需要。

  如果時光能倒流,顧玖真想退回去,抽自個兒一巴掌。

  這孩子的心理創傷已經非常嚴重了,他居然還在傷口上撒鹽。

  顧玖摩挲著青瓷茶盞上的竹葉紋,暗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拿出一些耐心,儘可能讓小狼崽體驗到家人般的溫暖,撫平他內心深處的恐懼不安。

  顧玖態度溫和,白夷光漸漸有了勇氣,又叮囑一番:「阿鷙入贅給顧家的女郎,就相當於顧家的兒子,都是一家人。清河公儘管使喚他,讓他多做一些事,要是光吃飯不幹活,他會很愧疚的。」

  入贅?

  顧家的女郎?

  顧老爺子就倆兒子,顧家的女郎,難道是指小侄女顧瑂?!

  顧玖險些怒髮衝冠,小侄女才十歲啊,男主現在就開始打女主的主意了?簡直是禽獸,禽獸不如。

  辭別了白夷光,顧玖叫來無咎,從牙縫裡擠出來一句話:「告訴皇子衡,離我侄女遠一點,不許靠近濯纓園十丈以內!」

  ^

  替乾兒子賠償給徐道長的藥錢和禮物,當初怎麼送過去的,現在就怎麼抬回來,原封不動。

  無咎帶來一封書信,是徐道長寫給顧玖的。

  徐道長不肯接受賠償,他坦言:貧道千里迢迢,來到洛陽,是想借閱皇室的藏書。漢末的戰亂,導致很多丹道典籍失傳,聽說有不少殘卷被晉國的皇族收集起來,深藏在禁宮之中。

  徐道長痴迷於煉丹求長生,做夢都想一睹為快。

  這封信的署名是:琅琊徐敬亭頓首。

  「徐道長」等於「徐敬亭」?

  顧玖心花怒放,這可是原書中的頂級神醫,只要人還有一口氣,都能從鬼門關拉回來的那種。男主被無咎刺殺,重傷,差一點掛掉,就是徐敬亭醫治的。

  不過魏晉的神醫,大家都懂的。

  除了治病,也兼職祈雨、煉丹、畫符、觀星、算命(劃掉)。要是碰上節日、大疫、祭祀、天災什麼的,可能還會跳儺舞,搞點迷信活動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顧玖提筆,給徐道長回信,表示:洛陽歡迎道長,皇宮也歡迎道長。不過禁宮畢竟不是可以隨意出入的地方,如果徐道長不介意,就先掛個虛銜,帶著清河公的手令,可以在特定的時間段出入皇宮。

  ^

  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寒食節。

  在晉國,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

  據說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差點餓死。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給公子重耳充飢。後來,公子重耳歸國,成為晉國的君主晉文公,大封功臣。只有介子推不肯接受封賞,攜著母親在綿山之中隱居。

  晉文公請介子推出山,可惜他不願為官。

  於是,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逼迫介子推露面。

  不知道是火勢蔓延太快不受控制,還是晉文公的屬下放火的時候太較真。總之,山火無情,介子推抱著他的老母親,活活的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之下。

  晉文公下令:介子推的祭日,禁火寒食。禁止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食,所以稱作「寒食節」。

  寒食節,最初是為了紀念義士介子推。

  現在嘛,除了禁火三日,還可以祭祀、踏青、蹴鞠、趕集、鬥雞,節日氣氛十足。

  天亮之前,顧府的廚子就製作出各種點心糖果,還有寒食節的特色小食——青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