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申靈都想到宋淵若能化成「宋連城」外貌倒是能教自己輕易脫身。是以此番聽得宋淵要幫手,立時便蹲下去,與他一道解開宋連城身上衣衫。
然而先前帳中種種情形,沈魚卻是不知。是以她如今見著了申靈都,不禁愣了愣,待回過神來便轉臉向一旁的「宋連城」問道:「阿淵,他﹑他怎會在此?」
此時宋淵尚未應答,申靈都已是笑道:「小鮫女,我來助你們殺敵。」
只宋淵聞言,卻是哈了一聲道:「申道長乃鳳凰之資,向來無寶不落。今日我等承了道長恩情,也不知能如何報還?」
申靈都聽罷,又是一笑,「這個容易,」他說著,卻是指了地上的宋連城道,「我要他的首級。」申靈都說罷,見宋淵皺眉不語,便勸道:「宋見源,你不必疑心我。我同你們暫且算是同一陣營。若非如此,我也不必出手。」
宋淵聞言,腦中閃過前塵種種,忽地想到當初圍閣皂之時,申靈都便與他說過: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回不了龍門便去朝堂吧。
思及此,宋淵不禁問道:「你……你背後的莫非是聖人?」
申靈都聞言,臉色先是一滯,爾後才緩緩道:「良禽擇木而棲,若要走上朝堂,又有哪棵良木比得上當今聖人?宋見源,眼下你我已是一條繩上的蚱蜢,我也不同你繞圈子。我受聖人之命,蟄伏於伊王身邊,為的便是剷除伊王勢力。我知你不放心,才把底蘊同你交代仔細……如今帳外尚有五萬伊王兵馬,只需你我連手,定能保住各自平安。」
原來當今聖人意欲削藩,卻多番受宋連城阻撓,早已欲除之而後快。可聖人忌憚宋連城麾下五萬兵馬,不欲妄動干戈,便多方使計除之,而申靈都不過其中之一。申靈都這廂一貫不服屈居於王靈官之下,此時得了這番機遇,能為聖人效力,便不惜為悟真教尋四陰女,又向宋連城獻紅丸,以博取其信任。申靈都原來盤算著于丹中滲毒,好毒殺宋連城。只宋連城為人多疑,每每服用紅丸都要申靈都侍奉。且用丹之時更要申靈都先試藥,方纔安心。申靈都被逼得無計可施,而靈州一戰又迫在眉睫,恰逢白明河從三清山尋人至此。申靈都便讓白明河代為傳信至靈州軍中,意圖誘使趙家人行刺宋連城。
申靈都得了白明河口信,便知這「還劍」一說定然有詐。本來申靈都搜索枯腸,便是為了尋個由頭,在二人會面之時守在一旁,好伺機而行。誰知宋連城忌憚沈舟鮫妖身份,竟是主動命申靈都守護,若沈舟有何異動,立時便把她收了。倘宋連城未命申靈都守衛,沈宋二人能否成事並未可知。然而他召來申靈都卻是給自己遞上了送命的一刀。宋連城一生多疑,從未真正信過旁人。誰成想他最終卻是敗於自己疑心之上。
宋淵聽得申靈都所言,瞬時把前因後果想了個明白,只他卻是沉吟半晌方道:「申道長莫非想取了首級便走?」
申靈都聞言,眉頭一皺,「你不願意?」
宋淵聽罷一笑,「你道聖人想要的只是宋連城的首級?」
申靈都那廂一時未想明白,不禁有些心焦,「宋見源,眼下是打啞謎的時候麼?你有話直說便是。」
「聖人要的自然是國泰民安,四海太平,」宋淵說著,頓了頓又道,「晚輩心中有一計,只須得道長助我方有機會成事。此計若成,怕那國師之位也是道長囊中之物。」
申靈都聽得「國師之位」四字,眸中暗光驟生。宋淵見他果然心動,立時便把心中計策與他說了。三人商量妥了,便把「沈舟」的衣裳換到宋連城身上。幸而宋連城身量不高,倒是同高挑的「沈舟」約莫相近,那身女子衣裳也能勉強套上。待整好衣飾後,宋淵又取了件披風來把宋連城屍身裹住。末了,宋淵便與帳外之人說道貴客身體違和,命人安排一輛馬車到帳前把貴客送走。
三人在帳中等不一會,馬車便至。宋淵見狀,便掀了帳簾,著申靈都抱了宋連城屍身上車。
待申靈都下車後,「宋連城」便與沈魚道:「同你娘親回去吧。」
因此番在眾目睽睽之下,沈魚也不便多說,只朝「宋連城」施了一禮道:「殿下保重。」
沈魚說罷,轉身跳上馬車,馬車便緩緩從軍營駛遠,朝靈州城內去了。
第135章 一三五成雙上
自沈舟同伊王會面後的第三日,靈州眾人卻是得了個消息,因伊王舊疾復發,病情堪憂,原來圍了靈州的五萬兵馬竟是陸續啟程返還伊州。
趙星甫得了消息,立時便同徐見山趕至趙家老宅與沈魚報喜。
趙星見得沈魚,拉了她的手喜道:「姐姐,宋大哥成功了,他已帶著伊王麾下五萬兵馬回去伊州了!」她說罷,一時歡喜過甚,不禁伸手抱住了沈魚,「太好啦,我們不用打仗了……」趙星說著,幾要喜極而泣。只她勉強忍了淚意,抬眼見得沈魚臉上隱有憂色,便問道:「姐姐,你是怎麼了……你在擔心宋大哥嗎?」
沈魚聞言搖首道:「阿淵有化形之術傍身,又有申靈都助他,想來……定無大礙。」
原來當初宋淵化成沈舟,深入敵陣,早就盤算著功成後再假冒宋連城帶沈魚脫身。只他們遇上申靈都後,宋淵便又心生一計——因宋淵於宋連城所知不多,是以他起先並未敢化成宋連城模樣留於軍中。然而申靈都蟄伏於宋連城身畔多時,對他卻是知之甚詳。因此宋淵當下便計劃與申靈都連手,瞞騙軍中眾人,使伊王兵馬退回伊州,往後再尋法子脫身。
然而先前帳中種種情形,沈魚卻是不知。是以她如今見著了申靈都,不禁愣了愣,待回過神來便轉臉向一旁的「宋連城」問道:「阿淵,他﹑他怎會在此?」
此時宋淵尚未應答,申靈都已是笑道:「小鮫女,我來助你們殺敵。」
只宋淵聞言,卻是哈了一聲道:「申道長乃鳳凰之資,向來無寶不落。今日我等承了道長恩情,也不知能如何報還?」
申靈都聽罷,又是一笑,「這個容易,」他說著,卻是指了地上的宋連城道,「我要他的首級。」申靈都說罷,見宋淵皺眉不語,便勸道:「宋見源,你不必疑心我。我同你們暫且算是同一陣營。若非如此,我也不必出手。」
宋淵聞言,腦中閃過前塵種種,忽地想到當初圍閣皂之時,申靈都便與他說過: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回不了龍門便去朝堂吧。
思及此,宋淵不禁問道:「你……你背後的莫非是聖人?」
申靈都聞言,臉色先是一滯,爾後才緩緩道:「良禽擇木而棲,若要走上朝堂,又有哪棵良木比得上當今聖人?宋見源,眼下你我已是一條繩上的蚱蜢,我也不同你繞圈子。我受聖人之命,蟄伏於伊王身邊,為的便是剷除伊王勢力。我知你不放心,才把底蘊同你交代仔細……如今帳外尚有五萬伊王兵馬,只需你我連手,定能保住各自平安。」
原來當今聖人意欲削藩,卻多番受宋連城阻撓,早已欲除之而後快。可聖人忌憚宋連城麾下五萬兵馬,不欲妄動干戈,便多方使計除之,而申靈都不過其中之一。申靈都這廂一貫不服屈居於王靈官之下,此時得了這番機遇,能為聖人效力,便不惜為悟真教尋四陰女,又向宋連城獻紅丸,以博取其信任。申靈都原來盤算著于丹中滲毒,好毒殺宋連城。只宋連城為人多疑,每每服用紅丸都要申靈都侍奉。且用丹之時更要申靈都先試藥,方纔安心。申靈都被逼得無計可施,而靈州一戰又迫在眉睫,恰逢白明河從三清山尋人至此。申靈都便讓白明河代為傳信至靈州軍中,意圖誘使趙家人行刺宋連城。
申靈都得了白明河口信,便知這「還劍」一說定然有詐。本來申靈都搜索枯腸,便是為了尋個由頭,在二人會面之時守在一旁,好伺機而行。誰知宋連城忌憚沈舟鮫妖身份,竟是主動命申靈都守護,若沈舟有何異動,立時便把她收了。倘宋連城未命申靈都守衛,沈宋二人能否成事並未可知。然而他召來申靈都卻是給自己遞上了送命的一刀。宋連城一生多疑,從未真正信過旁人。誰成想他最終卻是敗於自己疑心之上。
宋淵聽得申靈都所言,瞬時把前因後果想了個明白,只他卻是沉吟半晌方道:「申道長莫非想取了首級便走?」
申靈都聞言,眉頭一皺,「你不願意?」
宋淵聽罷一笑,「你道聖人想要的只是宋連城的首級?」
申靈都那廂一時未想明白,不禁有些心焦,「宋見源,眼下是打啞謎的時候麼?你有話直說便是。」
「聖人要的自然是國泰民安,四海太平,」宋淵說著,頓了頓又道,「晚輩心中有一計,只須得道長助我方有機會成事。此計若成,怕那國師之位也是道長囊中之物。」
申靈都聽得「國師之位」四字,眸中暗光驟生。宋淵見他果然心動,立時便把心中計策與他說了。三人商量妥了,便把「沈舟」的衣裳換到宋連城身上。幸而宋連城身量不高,倒是同高挑的「沈舟」約莫相近,那身女子衣裳也能勉強套上。待整好衣飾後,宋淵又取了件披風來把宋連城屍身裹住。末了,宋淵便與帳外之人說道貴客身體違和,命人安排一輛馬車到帳前把貴客送走。
三人在帳中等不一會,馬車便至。宋淵見狀,便掀了帳簾,著申靈都抱了宋連城屍身上車。
待申靈都下車後,「宋連城」便與沈魚道:「同你娘親回去吧。」
因此番在眾目睽睽之下,沈魚也不便多說,只朝「宋連城」施了一禮道:「殿下保重。」
沈魚說罷,轉身跳上馬車,馬車便緩緩從軍營駛遠,朝靈州城內去了。
第135章 一三五成雙上
自沈舟同伊王會面後的第三日,靈州眾人卻是得了個消息,因伊王舊疾復發,病情堪憂,原來圍了靈州的五萬兵馬竟是陸續啟程返還伊州。
趙星甫得了消息,立時便同徐見山趕至趙家老宅與沈魚報喜。
趙星見得沈魚,拉了她的手喜道:「姐姐,宋大哥成功了,他已帶著伊王麾下五萬兵馬回去伊州了!」她說罷,一時歡喜過甚,不禁伸手抱住了沈魚,「太好啦,我們不用打仗了……」趙星說著,幾要喜極而泣。只她勉強忍了淚意,抬眼見得沈魚臉上隱有憂色,便問道:「姐姐,你是怎麼了……你在擔心宋大哥嗎?」
沈魚聞言搖首道:「阿淵有化形之術傍身,又有申靈都助他,想來……定無大礙。」
原來當初宋淵化成沈舟,深入敵陣,早就盤算著功成後再假冒宋連城帶沈魚脫身。只他們遇上申靈都後,宋淵便又心生一計——因宋淵於宋連城所知不多,是以他起先並未敢化成宋連城模樣留於軍中。然而申靈都蟄伏於宋連城身畔多時,對他卻是知之甚詳。因此宋淵當下便計劃與申靈都連手,瞞騙軍中眾人,使伊王兵馬退回伊州,往後再尋法子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