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身懷有孕的昭懷太子妃,回憶自成親以來,昭懷太子對她的百般呵護,千般疼愛,悔不當初。

  只可惜那“百日紅”,早已侵入昭懷太子的五臟六腑。

  最終,昭懷太子在毒|藥的折磨之下撒手人寰。

  昭懷太子妃自知愧對於昭懷太子,也知人死不能復生,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

  她只想好好的生下並養大她腹中昭懷太子的骨肉,以此來消減她對昭懷太子的愧疚。

  可老天爺卻不給她贖罪的機會,她明明已經千般注意,萬般小心,卻還是不幸小產。

  昭懷太子妃在信中寫到,她是後來才知道,她的小產並非天意,而是順王有意加害。

  順王怕她腹中懷著的是個男嬰,怕這個男嬰一旦降生,會妨礙他奪取儲君之位。

  於是在某一日,順王秘密命人將她的安胎藥換成了滑胎藥,殺死了她腹中的孩子。

  昭懷太子妃為此恨死了順王,但她心底里又愛慘了這個男人,否則她怎會泯滅自己的良知與人性,幫助這個人加害自己的丈夫。

  失去一切,生無可戀的昭懷太子妃已存死志,可她卻並未去先帝面前將順王犯下的罪孽揭發出來。

  她終究還是捨不得。

  捨不得看自己深愛了半生的男人一敗塗地,倒在距他夢寐以求的皇位,僅一步之遙的地方。

  但她最終還是要與這個男人做個了斷。

  她了解這個男人,了解順王這個人看起來溫潤謙和,有著令人如春風般溫暖和煦的笑容,實則心狠手辣,冷酷無情。

  她知道順王太多不堪的秘密,順王遲早會殺她滅口。

  昭懷太子妃想,最終能死在她極恨又極愛之人的手裡,她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她等著順王來殺她,甚至主動搬到讓順王更好動手的昌寧行宮住。

  她等啊等,卻一等就是這麼多年。

  這麼多年,她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她不止一次的想要自我了斷,但她不甘心。

  她一定要死在順王手上,一定要。

  如此,才能讓順王永遠都記得她這個人。

  不,順王那般薄情寡性,忘恩負義,又怎麼可能永遠記得她。

  那麼便讓順王能記得她久些,再久些,每每想到她,心中都會感到那麼一點點愧疚,她便死而無憾了。

  可成為儲君,又成為一國之君的順王,不知出於什麼理由,竟然一直都沒殺她。

  這令她一日比一日更加痛苦,也更加茫然。

  她只想早日死在皇帝手裡,只想早日得到解脫。

  因此,當太子找上她,詢問先皇后真正的死因時,她沒有說她是因為無比嫉妒先皇后,嫉妒先皇后得到了她朝思暮想,求而不得的男人,並得到了這個男人的傾心相待,才明知先皇后被人毒害,卻對其見死不救。

  她故意含糊的告訴太子,說先皇后之死與皇帝有關。

  過去的順王,當今的天子,深愛自己的結髮妻子沈氏,也十分疼愛沈氏為她誕下的這個兒子。

  尤其是在先皇后沈氏崩逝以後,皇帝幾乎將自己所有的愛與耐心,都傾注到了太子身上。

  若叫皇帝知道,她在背後有意挑唆自己與太子的關係,必定會勃然大怒……他們之間終於能有個了斷,她終於可以解脫了。

  看誰知,她卻什麼也沒等到。

  她只是想要一杯毒酒,一條白綾,或是一把匕首而已!為何就是不給她!

  是她輸了,是她輸了……

  她不想再等了!

  她沒有用毒,也沒有用白綾或是匕首結果自己。

  像她這樣十惡不赦的壞人,就該死無全屍。

  就讓一場大火來燒淨她這一身的罪孽吧。

  之前雲棲頭一回讀這封信時,只覺得昭懷太子妃可惡。

  後來靜下心來想想,又覺得昭懷太子妃除了可惡以外,也有些可悲,可憐。

  至於當今皇帝,自始至終都太狠毒,太不堪了。

  這種感覺在她讀完蕭貴妃寫與懿寧長公主的秘信後,變得更加強烈。

  蕭貴妃也在信中提到了昭懷太子之死的真相,稱為皇帝尋到奇毒“百日紅”的自己的父親輔國公蕭逢青,是個助紂為孽的罪人。

  除了昭懷太子以外,先帝也並非因病駕崩。

  先帝也是被當今皇帝給害死的。

  蕭貴妃在信中詳細寫到,當年太子因病崩逝以後,其他王爺也接連出事。

  不是墮馬就是溺水,非死即殘。

  先帝疑心,會不會是有居心叵測之輩在暗中謀害,於是命人秘密調查。

  最終,先帝懷疑到了當時的太子,也就是當今的皇帝頭上。

  得知自己罪行敗露的皇帝,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也為了順利登上皇位,便謀害了先帝。

  而皇帝謀害的親眷,並不止先帝,昭懷太子,以及其他幾位王爺,還有懿寧長公主的丈夫和一雙兒女。

  當年大夏與羌國開戰,先帝念及懿寧長公主,特地交代當年奉命伐羌的主帥輔國公蕭逢青,破羌之後,留羌國國君懿寧長公主的丈夫熱合曼一條命。

  更是交代要將懿寧長公主的兒子阿里木,女兒阿依木,毫髮無損的帶回大夏來。

  而皇帝卻因私怨,命當時已經被他收買,聽命於他的伐羌統帥蕭逢青,在破羌之後秘密殺死熱合曼以及那一雙年幼的孩子,偽裝成自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