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知道爹娘在吃東西,他也知道吃是什麼了,他好饞呀,為啥爹不給他吃呢!

  裴殊吃完飯,又出了一頭汗,「今年水少,各處都在打水井挖水渠,引河道水,士農司的水車賣出去不少。」

  江河裡水多,得用水車引過來才行,裴殊又得忙一陣子。

  顧筠道:「咱們家的池塘倒還好,水井水位是下降了一點,照這麼下去會不會出事?莊稼會不會有影響。」

  盛京一帶水少,南方會不會受影響,南方種的可是水稻,水稻最缺水了。

  裴殊:「說不準,要是旱個一個多月,對莊稼收成肯定做影響,不下雨就得多澆地,勤快點沒啥。」

  顧筠心微微放下,她是怕收成不好,皇上怪罪。

  裴殊倒不擔心這個,當皇帝的難道不知道種地看老天爺臉色嗎,收成好不好又不是他能左右的,盡人事,知天命。

  裴殊拍拍顧筠的肩膀,「沒事。」

  這一旱就是一個多月,不下雨,有些小溪小河幾乎乾涸,田地的麥穗曬得干黃,不用等秋收都知道今年收成比不得去年。

  直到八月,才下了一場雨,久旱逢甘霖,但是到八月中旬就收秋了,這場雨實在有些晚。

  八月中旬秋收,盛京一帶麥子畝產只有三百斤,顧筠莊子上畝產四百斤,還是因為家裡有小池塘不缺水的緣故。

  倘若不是乾旱,畝產一定上的來。

  盛京一帶畝產下降,就有人參奏,裴殊不堪為士農司司命。

  安慶帝看著這些奏摺笑了笑,放置不理,而等南方莞城水稻畝產上來,安慶帝在朝堂上,讓趙德全念莞城各地畝產。

  「漳渝縣畝產三百六十斤,而河蟹畝產二百三十斤……莞城一城畝產三百四十斤。」

  安慶帝臉上帶著淡笑,「諸位愛卿還有什麼想說的嗎,裴殊不堪為士農司司命,那誰適合那個位置,你們敢保證,坐上去了,哪年大水大旱,畝產沒前一年高,就能提頭來見嗎。」

  此話一出,鴉雀無聲。

  安慶帝垂下眼瞼,「想摘桃子,也得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

  裴殊位置坐的很穩,安慶帝還給了一些賞賜,而今年留的麥種,是皇家小麥三號。

  水稻也有了名字,留種的是皇家水稻二號。

  而莞城一帶,百姓不僅迎來了大豐收,還把稻田裡的螃蟹運往各地,秋日正是吃螃蟹的時候,秋日賞菊吃蟹,一斤螃蟹二三兩的二十文一斤,五六兩的賣五十文一斤。

  一家有十幾畝地,就能賺五六十兩銀子。

  他們何時賺過這麼多錢。

  莞城百姓真的富起來了,裴殊以一己之力,就帶動了整個城的百姓賺大錢。

  漳渝縣縣令還有一年任期期滿,他也算立了功,明年必定能調回京。

  螃蟹要是運到京城,只能養在水箱裡運,到盛京的時候有些死了,有些還活蹦亂跳的。

  盛京辦了好幾場菊花宴,賞菊吃蟹,也是一種樂趣。

  顧筠參加了兩場,作為誥命夫人,她也得「合群」一些,不然會讓諸多人看不慣,也因為裴殊的緣故,參加宴會也沒人敢為難她。

  大概是婦憑夫貴?

  盛京的人也不知道是該羨慕顧筠還是該羨慕裴殊,你說若是沒有顧筠陪著,裴殊也沒有今日,沒有裴殊,也不會有顧筠今日,從前誰都不看好的姻緣,竟然成了人人羨慕的金玉良緣。

  連帶著裴湘,還有侯府幾個姑娘都水漲船高,你說這算什麼,人還真得信命這個東西。

  倘若裴殊沒有改好,還是賭錢喝酒,那日子……不提也罷。

  參加玩菊花宴,顧筠還帶了點菊花點心回來,這些點心做的好看,白玉色的糕點上嵌著金色的菊花花瓣,聞著還有淡淡的菊花香。

  家裡還做了蟹黃包,蒸了螃蟹,裴殊吃了口菊花糕,表情怪怪的,「阿筠,這個也不怎麼好吃啊。」

  顧筠道:「文人喜歡這個,賞花吃花,味道其實不太好。」

  六斤爬過來,仰著頭想嘗嘗糕,裴殊給他塞了一小口,六斤皺著眉,抿了抿艱難地咽了下去。

  顧筠笑了笑,「不好吃就別吃了,蟹黃包味道還不錯。」

  蟹黃包能賣半個多月,一籠包子比灌湯包貴的多,一屜要半兩銀子。

  賣的貴,買的卻挺多,有人愛吃蟹,卻不喜歡剝,蟹黃包一度賣得很好。

  進了九月,螃蟹就沒了,顧筠看了帳本,八月份利潤有一千九百多兩。

  顧筠又給六斤添了個小車,是嬰兒車,下頭四個輪子,能推著,上面還有紗布做的帳子。

  如果太陽大,就能把帳子放下來,還能防蟲呢。

  這個車是李老頭做的,做完之後顧筠覺得不錯,準備多訂做幾輛,拿出去賣。

  賣多少顧筠也不在乎,家裡現在也不缺銀子。

  錢多了顧筠又置了兩個莊子,她覺得錢存著沒用,不如買了田和地,置辦些家產。

  這些事裴殊一律不管,做生意他腦子沒顧筠好使,頂多管管莊子裡種啥。

  九月中旬,裴殊過了生辰的第三天,裴湘出嫁,從閨閣少女,到嫁做人婦,顧筠去參加喜宴,看新郎官樂得飄飄的,腳步都不穩,看見裴殊還差點行了個大禮,「兄,兄長!」

  裴殊:「……又不是沒見過,不必多禮,以後對我妹妹好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