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年春種更快一些,他今天去看看蟹苗,運回來指導百姓怎麼養,怎麼放。

  養螃蟹比種水稻賺錢,就算沒人收,裴家也能要,灌湯包裡面加蟹黃包,價錢貴一些,盛京有錢人多,肯定賣的出去,而且顧筠今年能吃螃蟹了,裴殊也可以吃,自然要多養!

  還有魚蝦,裴殊是覺得吃魚蝦好,六斤越來越大,也能吃些肉,裴殊問老大夫孩子多大能吃輔食,老大夫說,平民百姓家沒那麼多講究,什麼都吃,磕磕碰碰也養那麼大,要是嬌貴些,多喝一陣時間的奶,搭著餵米糊之類的,肉還是少吃,吃的話弄成糊糊。

  裴殊就炒了小盆大米,然後磨成米粉,炒熟的用熱水一衝就能泡開,弄好沒敢給六斤吃,還是先以喝奶為主。

  這會也沒有奶粉之類的,不過若是有,這孩子吃的肯定多,幸好你娘會賺錢,不然還養不起你呢,裴殊捏了捏六斤的耳朵,「過幾天再給他試米粉,不然放時間長了只能餵雞,我喝著味道還行。」

  挺香的,有點像大米粥的味道,要是裡面加肉末應該好吃。

  顧筠點點頭,說道:「他這般小,什麼都沒吃過,肯定吃啥都是好吃的,有時候我吃飯,他眼睛還一眨不眨地盯著看呢,就是個小饞貓。」

  ……

  裴殊道:「等他再大一點,咱們回盛京,也讓他姑姑姥姥看看。」

  顧筠記著,去年裴湘及笄,她們一家都不在盛京,這會兒該準備議親了吧。

  徐氏應該不至於在裴湘婚事上做文章,但男方也得看看,本來春種結束應該回去看看,但裴時太小了。

  裴殊也有回去的打算,這邊沒事了,等秋收就成,中間小半年呢,回去看看也好,「要不還是回去看看,馬車慢一點就成,回去之後看情況,需要我過來再說。」

  士農司比其他官員更活絡一點,也就是說自由度很高,裴殊打定主意,這邊的事留給李昱霖,準備三月底回京。

  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馬車上慢一點,也不會受罪,而臨走前,正好收到了從盛京寄來的賞賜。

  也就一起打包帶了回去。

  回去三輛馬車,一輛春玉她們坐,一輛顧筠裴殊帶著六斤坐,還有一輛放行李衣物,其中大部分東西都是六斤的。

  他的衣裳,尿布,小毯子小褥子,還有擦臉,擦腳擦身的布巾,總之亂七八糟的一堆。

  裴殊在路上倒是見識了兒子對搖床的喜愛,只要在車上,六斤就迷迷瞪瞪犯困,睡覺,看著可愛得不行,沒有其它事,一行人夜裡就住客棧,一邊趕路一邊遊玩,用了一個月才回到盛京。

  裴殊要進宮述職,顧筠帶著六斤去了莊子裡的宅子,進了新家,六斤也不困了,一臉好奇,趙老漢才知道顧筠生了孩子,讓自家婆娘送來兩隻母雞。

  因為顧筠,莊子的三戶日子越過越好,京城裡的鋪子生意紅火,家裡攢了不少錢,雖然比不上裴家的日子,但是比起以前,好太多了。

  白氏有時候罵自己糊塗,她小孫子今年上學去了,功課挺好,幸好沒有入奴籍,倚仗著別人還是不去靠自己。

  而李家做木工,女眷做拖鞋,日子並不比別人差。

  莊子的地已經長出綠苗,地里不見什麼雜草,池塘里碧水涓涓,也是好景色。

  裴湘知道顧筠回來了,就立刻趕過來了,她來的時候六斤正睡著,白淨的小人兒躺在炕上,軟的不行。

  「這就是六斤吧,舟車勞頓,可是辛苦了。」對於這個有血脈關係的孩子,裴湘是打心底里疼愛。

  好看,像嫂子多一點,以後肯定是個俊朗的公子。

  顧筠笑了笑,「等過陣子帶他去國公府看看,你兄長為官,不能落人話柄。」

  孝悌忠信,為官者不能不孝,在莞城也就罷了,如今回來了,就去看看。

  裴湘點點頭,「去去也行,不必多待,對了嫂子,我親事定下來了,是兄長的下屬,路遠。」

  路遠人有些呆,但為人正直善良,上個月裴湘出府上香,馬車壞了,是路遠幫忙修的,他也是個傻的,弄了一手泥。

  裴湘記得嫂子叮囑的話,選夫婿選自己看重的一樣,雖是世家子弟,但是旁支,家裡人口也簡單,還有長兄,嫁過去的話她和路遠就搬出去住,下半年成親。

  顧筠道:「那也好,有你哥盯著他不敢胡來。」

  裴湘也是想到這一層,才點頭答應的,徐氏還甚是詫異,她以為裴湘眼高於頂,非王孫貴族不嫁呢,誰知道就嫁了個普普通通的路遠。

  裴湘待了半天,就趕回去繡嫁妝了,傍晚時分,裴殊從宮裡出來,他給安慶帝呈上水稻種植的冊子,又講了講稻蟹共生的好處,糧產得慢慢提,裴殊也不敢打包票。

  萬一說了大話又達不到,那得掉腦袋了。

  安慶帝倒是欣賞裴殊這謹慎的性子,讓他好好休息幾天,賞了一通就放他回去了。

  裴殊也不著急去士農司了,農具,除草劑除蟲劑都有,士農司又不是吃乾飯的,沒了他又不是不能轉,那就休息幾天,在家帶帶孩子。

  回來顧筠告訴他裴湘親事定下來了,裴殊就點點頭,這個妹妹他也不知道怎麼相處,反正虧欠太多,幸好有顧筠。

  妹妹那邊顧筠管就好了,他可以去趟布坊,弄兩個新顏色的染料,就當給裴湘添妝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