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的好夫君還打趣過,說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好像只有嫁了他,服侍他才好呢。

  吃過午飯,裴殊和顧筠告辭,平陽侯親自把兩人送了出去,「這也是家,記得常回家看看。」

  顧筠面上功夫做的足,「女兒醒的。」

  然而還沒出正月,平陽侯就聽聞士農司奉命出使江南一事。

  他托人打聽,也沒打聽個所以然來,顧承允道:「爹,你還是別指望顧筠了,她原就是個有心機的,無往不利,怎會幫我。」

  倘若顧筠知道顧承允這麼說,她肯定說,哎,沒錯,她就是如此的人。

  裴殊奉命去江南,是為了種水稻,去年留了不少糧種,足夠盛京種,等今年秋收,再留種,明天各地都能種上裴殊種出來的小麥。

  皇上給這種小麥起了個名字,叫皇家小麥一號。

  據裴殊所說,這個就像男女生孩子,有一代又一代,出息的子孫會進祠堂,小麥也是這樣,出息的就有名字,不出息的就碌碌無為,被人們吃進肚子裡。

  裴家種的小麥是皇家小麥二號,士農司大棚里出來的,畝產有三百九十斤。

  裴殊把莊子,士農司的事交給了路遠和趙顯承,李昱霖和周長生他準備帶走。

  顧筠自然也跟著去的。

  昨兒李昱霖和周長生問他,能否帶家眷,裴殊想著若是同去,顧筠也能有伴,相處得來就相處,相處不來就別理了,反正他是上峰,李昱霖二人也不會說什麼,不過……

  「帶著夫人就成了,別帶亂七八糟的人。」

  李昱霖周長生連道不會,裴殊帶著夫人,他倆哪兒能帶小妾,這不是讓裴夫人難做嗎,且看裴殊和顧筠這般,說不羨慕是假的。

  李昱霖回家之後讓妻子收拾好東西,兩日後動身,下人帶兩個就成,多帶衣物吃的,最好讓廚子弄點干肉,醬,省著到江南沒得吃。

  李夫人問:「裴夫人也同去?」

  李昱霖:「這是自然,夫人,此去江南路途遙遠,分外艱辛,你可願同我去?」

  李夫人當然願意,她厭惡夫君的幾個妾室,能和夫君單獨相處,那幾個妾室還眼不見心不煩,到了江南生下孩子,無人能越過她去,「夫君說的是什麼話,妾身當然願意的。」

  李昱霖道:「那就好,多帶點肉乾,讓廚子熬點醬,辣醬肉醬,就用香菇丁和肉丁,一定要多帶點。」

  顧筠也在收拾東西,首先是衣物,她和裴殊的,虎子他們自己收拾自己的,現在天冷,等到江南就暖和了,一年四季的都要帶,除了衣物還有布料,這都是不能少的。

  吃得就帶路上的乾糧就成,凍好的灌湯包,餃子,茶葉蛋,鹹鴨蛋,再帶個小鍋子,多帶幾個蒸籠,路上還能煮粥熱湯。

  還有藥材,顧筠縫了不少香囊荷包,裡面裝了防蚊蟲的藥包,還有治風寒的,治跌打損傷的。

  銀錢必不可少,路上不必帶太多東西,等到江南再置辦也不遲。

  裴殊奉命去研究水稻,江南富饒,良田千萬頃,可那都是有主的,裴殊想要地,只能買,士農司也是窮,帳上就一千多兩銀子,只夠買四五十畝地,這哪兒夠。

  幸好,江南莞城玉屏州漳渝縣抓了一個犯事的員外,那個員外家裡有六百多畝地,安慶帝做主劃給了士農司,這些地不屬於裴殊個人,日後賺了錢也是士農司的錢。

  第五十四章 添置晉江文學城獨發……

  老員外家裡的人一併入牢,宅子也劃給了士農司,以前員外就雇長工種地,裴殊他們去了,還得另想辦法。

  正月二十七,裴家還有周家李家乘馬車前往漳渝縣,漳渝縣距盛京一千多里,日夜不休,也得半個月,路上再休息耽擱幾日,顧筠他們到莞城時也是二十天後。

  陽春二月,草地釀出新芽,前天下過下場春雨,地里的草像吃了油水一樣,蹭蹭地往上冒,護城河兩邊的楊柳抽條,一片春意融融之景。

  路上二十天,顧筠同李昱霖周長生的夫人也熟起來了,李夫人王氏年紀比她大三歲,周夫人韓氏比她大兩歲,兩人行事張弛有度,很有分寸,幾乎不往她面前湊。

  王氏和韓氏從前就知道顧筠這個人,這姑娘好強,是個硬氣的,原想是那種掐尖好勝不讓人的,結果卻是極有主意的性子,至於別的,相處幾日也看不出來,不過沒因為裴大人的緣故,擺架子啥的。

  王氏和李昱霖說的時候,李昱霖說道:「裴夫人不是一般女子,當日在西北,過年頭一天晚上,裴夫人從盛京趕到豫州,她一個女子,有這份毅力,本就常人難及,豫州可比盛京冷的多,她待了快兩個月。」

  王氏道:「若是我去我也行的,夫君何必誇別人。」

  李昱霖想說,你連封信都沒給我寫,還說你去你也行。

  年紀不小了,想的卻是天真,她知道西北多冷嗎。

  話不投機半句都嫌多,李昱霖囑咐王氏好好和顧筠相處,王氏點點頭,「知道了,我還能不好好相處嗎,真是。」

  到了莞城,還得往南走,漳渝縣就在玉屏州,還沒到春種的時候,但沿路已經有百姓翻地了。

  用鎬頭和犁把凍了一冬又因為下雨弄得濕黏的土地翻開,這樣才好春種。

  有良田,自然也有水田,早春的水還是涼的,這會兒還不能下水,沿路都是這些風景,偶爾能看見田埂上開著的小黃花,看了也覺著高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