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進了六月,天氣炎熱,麥子已經吐穗,在陽光下拼命地轉化糖分成為澱粉,爭取每一個麥穗,玉米棒,花生都沉甸甸的。

  今年雨水多,不用費心澆水,但需要防止雨水把莊稼的根莖弄爛。

  從前挖溝渠是為了灌溉,現在挖溝渠是為了排水。

  或大或小的水渠在糧田中橫行,七扭八歪的,這些水渠也沒浪費,裡面撒了魚苗。

  這些魚苗是從江南運來的,二十文一斤,撒在水渠里,能活多少活多少,要是秋天收穫的時候順便收穫幾筐肥美的鮮魚那就更好了。

  裴家的池塘里撒了魚苗,蝦苗和蟹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長大。

  裴殊還沒專門養過這些,但是學過桑基魚塘的理論。

  循環生態理論,不僅適用桑基魚塘,也適用其他,只要把循環生態的理論利用好就行。

  莊子有莊稼,雞鴨,魚蝦。雞鴨的糞便和池塘的淤泥可以做莊稼的肥料,田裡的蟲子雞鴨能吃,魚也能吃,再加上人,也能構成一個小的循環生態。

  莊子又添了些雞,一天有四五十個雞蛋可以拿,雞蛋也不方便長時間運輸,多數都送到鋪子做三鮮餃子,剩下的家裡人吃。

  鴨蛋比雞蛋大,青殼鴨蛋很好看,是橢圓形,裴殊說鴨蛋不吃的話可以醃上,放在鋪子裡賣,就當小菜,鋪子裡還可以多加點東西,比如粥啥的,光吃餃子和灌湯包也不行。

  就是小鋪子不用裴殊費心,顧筠一個人就能安排好。

  粥加了八寶粥,是臘八粥的改良版,裡面有大米,燕麥,糯米,紅豆,花生,紅棗,葡萄乾。

  煮的時候加紅糖,熟了甜香味飄的哪兒都是。

  價錢不貴也不便宜,五文錢一碗,反正一點米就能煮好多粥。

  除了八寶粥,還有皮蛋瘦肉粥,這是裴殊做的,他做出來的皮蛋味道怪怪的,煮在粥里卻還行,是鋪子裡的鹹粥,價錢六文錢一碗。

  還有一道就是牛雜粥,因為牛肉不好賣,牛雜粥好幾日才有一次。

  再加上糖醋蒜這些小菜,讓麻醬餃子的生意比別的鋪子好多了。

  清韻常去鋪子盯著生意,最有體會,從早到晚,客人就沒有停得時候,吃餃子的最多,灌湯包也不少,一籠包子一碗粥,從前頭放小料的碟子舀點辣椒油蒜末,這早飯不比什麼都香?

  餃子攤現在很灌湯包合在一塊了,利潤算一塊,幫工就按兩家,一家分一成利。

  現在他們幹活更本分,每日吃的也好,賺的也多,還有啥不知足的。

  因為麻醬餃子,盛京城出現了不少麻醬小食,比如麻醬麵條,挺像裴殊以前吃的炸醬麵的,麻醬煮各種菜,像從前吃的麻辣燙,不過麻醬味道沒有裴家正宗,但因為獨一份,生意還不錯。

  他們擔心的就是裴家做這種生意,裴家的麻醬味道香,吃起來好吃,但是裴殊沒這個打算。

  生意多的是,也不必非得都做,家裡還是以賣菜為主。

  做小生意投入多,回報少,沒有賣菜省時省力。

  開鋪子要考慮的東西多,裴殊做飯好吃,單拎出一個,都能擺攤拿來賣,但是總得想想行不行。

  就拿鍋子來說,那多好吃呀,再配上麻醬,出去賣肯定能賺不少錢,但是很麻煩。

  一來菜的種類多,清洗擺盤麻煩,二來爐子用炭燒,很容易出事故,做火鍋生意還得選位置好的酒樓,每一樣菜的質量都得把關,在不缺錢的情況下,顧筠不願意開火鍋店。

  麻醬餃子就挺好。

  大約都知道這是裴家的生意,生意好了不說,還沒人敢來鬧事。

  小鋪子還不至於讓那些世家眼紅,真正眼紅的是裴家在皇上面前的地位。

  受皇上器重,正兒八經朝廷官員,連著士農司四個打下手的,都能得賞。

  不說遠在西北的李昱霖和周長生,就說新去士農司的趙顯承路遠,時時往家裡拿草莓,紅彤彤的西紅柿,一大把青菜,兩條魚,或者幾個雞蛋。

  據他們所言,一點都不熱,幹得好了還有東西拿,

  東西不多,但意義不同,而且,這是夏天什麼都有,等到秋冬,你去哪兒找青菜和西紅柿。

  從前都是讀書科舉,家中長輩費盡心機為小輩鋪路,就盼著他們能進翰林院,進六部,進御林軍營。

  現在,都盯著士農司,希望孩子能擠進去。

  士農司是和莊稼打交道,讀了十幾年書,到頭來卻種地去,哪兒像直接不讀書,直接去種地。

  這話長輩一聽,這群人難免吃多掛落,「你懂什麼!不讀書你能去士農司,你以為去士農司就種種地就行了?」

  「那裴殊不也不會讀書嗎,他還是士農司司命呢!」

  「那是因為他有會讀書的夫人,你有嗎!你有嗎!」

  不過確實如此,進了士農司得讀書,只不過是手抄錄的顧筠寫的種菜手冊。

  關於種小白菜的,種菠菜的,種蘿蔔的,種西紅柿的,種蘑菇的……

  不僅要讀,還得背下來,背不下來的就得罰,錯三次,直接捲鋪蓋滾蛋。

  「那娶個會讀書的夫人就成了唄,哪兒用得著費這麼多事。」

  「你倒是給我娶一個啊!」

  皇上聽聞此事,笑了笑,「這世上只有一個裴殊,也只有一個裴夫人,朕正發愁下回給裴殊什麼賞賜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