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其如此,還不如開始就本本分分,好好干,興許最後還能多拿點銀子。

  媳婦兒子不識字,就讓孫子看著記帳,同時,裴家的雞鴨徐家也管餵著,顧筠說沒日給五個雞蛋,算是辛苦費。

  冬日雞下蛋少,二十六隻母雞也就十幾隻下蛋的,剩下的徐老太都小心放好,只等著顧筠他們回來。

  家裡的菜地棚子是趙老漢李老頭徐老爺子三家管著,每日送菜,記帳,顧筠走的頭幾天還有些慌亂,後頭也就應付自如了。

  顧筠一走就是十多天,三家不免憂心,到了嗎,路上冷嗎,裴公子可好?

  這都要過年了。

  在飯桌上,顧筠挑要緊事說了,「年禮也準備好了,趙叔會幫忙送過去,總共有國公府,侯府,安定侯府三家,其他的親戚不常走動。」

  兩人被趕出來,所有人恨不得避如蛇蠍,怎會來往。

  顧筠:「你上任的事我未寫信告訴家裡,只和阿湘說過,她應該也不會說。」

  裴湘憋著一股勁兒,她覺得現在不是說的時候,起碼要等到裴殊回來,聖上賞賜的時候,那才光耀門楣,當然也不是英國公府的門楣,而是裴家的門楣。

  顧筠這次過來把家裡的錢都帶過來了,自己的一千五百兩銀子,還有公中二百多兩,裴殊那裡還有九百兩,也不知花了多少。

  裴殊根本沒用多少錢,而且家裡又賣了一回菜,九百兩銀子在他手裡。

  他自己留了十兩,剩下的全給顧筠了,顧筠記了帳,欠條還剩五千七百兩,年前還了一千四百五十兩銀子,剩下的年後還,蔬菜生意好,用不了多久就能還完。

  銀子放兩個匣子,顧筠也不是把裴殊當外人,只是該如何就如何,親兄弟還明算帳呢,這還是裴殊成親前欠的銀子,自然得他自己還。

  不過算起來,年前大半年,家裡存下錢了,有一千六百五十兩銀子。

  裴殊鬆了口氣,覺得自己還得使把勁兒,快把錢還上,他心裡也不至於總壓著一塊兒大石頭。

  吃過午飯,裴殊去了菜棚子,顧筠則是帶著春玉在附近轉了轉,除了雪還是雪,莊子的管事說,這裡窮苦,山川綿延,冬日又冷,有時隔幾十里都不見幾戶人家。

  豫州城內就跟別處的小縣城一樣,都窮,不見什麼富人,就連豫州城守也是寒門出身,稍微有些門路都不會來這兒。

  說著,管事道:「但裴大人不一樣,裴大人就像冬日的一團火,把這冷天黑夜,都給照亮了。」

  提起裴殊時,管事眼裡充滿希冀,他並不知道這個盛京來的年輕公子哥到底能不能把豫州變好,不過他能讓徐城吃苦的將士過上好日子。

  徐城的將士都在山上,那裡才是真的苦。

  原本裴殊都準備正月走了,這回顧筠來了,也不著急離開,對著顧筠,管事還是願意真心實意叫一句夫人的。

  「豫州城守的夫人不在這邊,夫人若想找人走動恐怕是不行了。」

  顧筠搖搖頭,「不,我就看看。」

  這裡離盛京那樣遠,景色又是那樣地不同,興許,裴殊和她要留在這裡半輩子。

  她去了棚子,裴殊在種蘑菇,香菇平菇,有一些已經收了,就放在袋子裡。

  顧筠道:「這些蘑菇還烘成干吧,能放久一點,而且,要是來人運,也方便。」

  裴殊沒想到這個,他以為有了蔬菜就不用吃菜乾了,但其實菜乾和蘑菇干更能節省運輸成本,吃起來口感雖不如新鮮的,但是現在也不是挑的時候。

  蘑菇總共種了兩畝地,並不多,長出來的大蘑菇才能吃,也就二十幾袋。

  收上來的蘑菇怕壓,沒有青菜好運,到那邊都碎了,但陸將軍從沒說過,在他看來有吃得就不錯了,哪兒有挑的餘地。

  顧筠也是無事可做,屋裡暖和,有爐子,炕燒的還熱,正好烘蘑菇。

  大大的蘑菇傘變成了小小的蘑菇干,五袋蘑菇才裝一小袋。

  裴殊這回種的蘑菇不多,但其實蘑菇比青菜好吃,蘑菇有嚼勁,口感有點像肉,味道還香。

  只不過他菌種不多,種的也就少了,陸將軍也沒提過多要少要,裴殊也顧不上這些。

  顧筠知道他們吃不到肉,管事說軍營日子艱苦,她就想幫忙做點小事兒,哪怕是為了裴殊。

  蘑菇曬乾裝袋送過去,有一些青菜也可以這樣運,蘑菇還能做成醬,裡面多少加點肉丁,也能當肉吃。

  明年他們就過年了。

  顧筠讓虎子去祝州看看,有沒有豬肉,過年大家都殺豬,有的話買回來,肉越多越好,不怕壞。

  祝州在豫州南面,比豫州富裕,百姓也多,家裡養的肥豬都出欄了,原本想留著自己吃,可見有人買肉,又忍不住把肉換成銀子。

  一斤肉十一二文,像肥肉能賣到十五文,虎子跑了半天,天黑真帶回來了一車肉。

  二百來斤,也就花了二兩五錢銀子。

  裴殊以為這是留著他們過年的,「這多肉,全咱們吃?」

  那不得天天吃肉,也太好了。

  顧筠道:「不是,做點東西給莊子工人和西北將士吃,算是咱們百姓的一點心意。」

  裴殊問了句啥。

  顧筠道:「熬點肉醬,用香菇丁,做出來給你嘗嘗。」

  裴殊現在啥都想吃,但顧筠說給工人和將士,他沒說啥,反倒點點頭,「辛苦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