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裴殊笑了笑,「冬天冷,幹活不容易。」

  蓋房子幫工一天也就十個銅板,要是不干,一冬就閒下來了。

  趙老漢先把蓋棚子的活應了下來,至於幫工,到時候再說,還得問問家裡老婆子。

  秋收結束已經是九月份了,天氣轉涼,顧筠也不用冰了,等糧食曬好,分出交稅的,再記上帳,麥子九千五百斤,黃豆一千三百斤,花生一千六百斤,紅薯八百斤。

  蘿蔔收了五百多斤,大白菜有六百斤,絕對夠家裡人吃了。

  只不過飯桌上都是新鮮的蔬菜,顧筠嘴挑,不愛吃蘿蔔和大白菜,就先放庫房裡。

  總的來說今年收成不錯。

  忙完秋收,虎子他們就回盛京了,收完秋的第三天,下了場秋雨。

  淅淅瀝瀝,從早下到中午都沒停,站在院子門口,可以看見一池殘荷,荷花都謝了,初春嫁的人,現在都秋天了。

  若是以前,下雨的時候她大概坐在窗前,撫琴賞雨,現在嘛,得擔心糧食曬的干不干,會不會發霉生蟲。

  裴殊從屋裡出來,手裡拿了件薄斗篷,「穿上點,這天氣,沒收秋的可犯難了。」

  被雨水一泡,就容易發霉,裴殊不知道別的地方收成怎麼樣。

  顧筠道:「這兩回布施,吃不飽的百姓又多了,要是收成不好,冬日就得受凍挨餓。」

  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裴殊拍了拍顧筠肩膀,「別想這些了,興許什麼時候大部分人就能吃飽了。」

  他們能做的事小,他現在能力有限,有心無力,不能只靠他一個人。

  倘若他還是世子,利用國公府,肯定比現在容易得多,但世子已經換人了。

  裴殊看著雨幕,使勁握住顧筠的手,他再使把勁兒,讓顧筠過上好日子。

  再一晃到了九月中旬,地里的豆角黃瓜都拉架了,水果倒是多了不少。

  安定侯看著家裡桌上的水煮肉片,面無表情地從裡面夾出一筷子小白菜。

  吃到嘴裡味道還和從前差不多。

  裴家竟然還有,跟原來的差不多,難不成裴家有一棵金白菜,每天都能結小白菜?

  安定侯問家裡還有多少菜,陳夫人說:「還有一筐呢,怎麼了?」

  安定侯道:「給我拿一筐,一會兒去趟安王府。」

  第二十八章 商議晉江文學城獨發……

  許夫人問:「你就拿筐菜去?」

  那是安王府,不是別處,拿筐菜過去像什麼樣子。

  安定侯道:「讓你拿你便拿,有些事你不懂,婦道人家別管。」

  許夫人翻了個白眼,她讓丫鬟去廚房拿菜,反正她話已經到了,要是他被安王趕出來,可別怪她沒提醒。

  安定侯心裡也拿不準,但他隱約摸著幾分,若是這事兒真成了,那可就是利國利民。

  安王府在城北朱雀街,安王乃當今聖上親弟,一母同胞,武藝高強,手握重兵,一年有七八個月在西北,剩下時間才回盛京小住。

  安定侯在邊關時,曾和安王共事,安王心繫百姓,心懷天下,如今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卻依舊常駐西北,不懼吃苦受寒。

  他常與士兵同吃同住,從未因為自己身份高人一等就開小灶,為邊疆將士做了不少事。

  九月初,安王回京,留了十多天了,過幾日就要啟程回西北。

  安定侯怕趕不上,他帶著菜進了安王府,「王爺,下官有一事要秉。」

  安王雖比當今聖上小几歲,可看著卻沒有聖上年輕,「什麼事,說吧。」

  安定侯把小白菜放書桌上,裴家的菜乾淨,根上連土都沒有,倒也不必擔心污了安王府的桌子。

  安王看著小白菜,面上露出幾分詫異,「南方來的?」

  「不是,是盛京一家種出來的。」安定侯眉頭擰緊,話在心裡略斟酌一番,道:「這家菜已經種了好幾個月了,眼看入秋了,種出的菜還如開春時長的那般,既然有如此本事,不應該荒廢在種菜上。」

  邊關將士不僅缺菜,更缺糧食。

  安王目光微沉,他拿了一小顆白菜,竟然不見蟲眼,折一下,有汁水滲出來,可見生嫩清脆,安定侯想到的,他也能想到。

  邊關將士苦,吃的不好,挨餓受凍,若是能吃的好一點,自然再好不過。

  可是……

  安王問:「這菜多少錢一斤?想必不便宜吧。」

  物以稀為貴,別人都沒有的只有他有,怎麼可能便宜。

  邊關將士冬天吃白菜蘿蔔,他們就不想吃小白菜嗎。

  安定侯道:「小白菜是二十文一斤,其他菜價錢差不多,下官明白王爺的意思,但是,這條路未見得行不通。」

  「種菜的是裴殊,原來的英國公世子,因為太過頑劣廢除了世子之位,成親沒多久,就帶著媳婦離開國公府了,現在在莊子裡種菜,賺點小錢花。」安定侯咂咂嘴,「他做了十幾年的世子,突然間成了莊稼漢,賣個東西都得小心翼翼的,連個靠山都沒有。」

  安王靜靜聽著,安定侯說的有些他知道,有些不知道,按他的說法,從前裴殊不學無術,廢世子情有可原,現在改了,擺攤賣藝,賺點辛苦錢。

  靠山。

  怎就能斷定裴殊要靠山呢,萬一他就想過小日子,賺小錢呢,他們就算把他綁來,他也不聽話,那怎麼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