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新房正屋大,琴和書就放在裡面,顧筠在窗前放了一隻白瓷花瓶,去池塘里折了兩支荷花,擺著甚是好看。

  屋裡沒有床,打的炕,從左到右橫鋪過來,比床大兩倍還多,炕上鋪子被子都是新的。

  屋裡柜子是從國公府帶出來的,有幾個年頭了,古樸耐用。

  柜子前頭一面屏風,屏風前頭一個小几,裴湘送的料子有染花的,顧筠裁了一塊,把四周都鎖了邊,鋪在小几上。

  小几旁有兩把椅子,也做了墊子和軟枕,木地板是棕色的,擦的乾淨瓦亮,這麼看上去,比澄心院還要好。

  右手邊的屋子是書房,李老頭新打的書架,上頭放了不少書,桌子是舊的,筆墨紙硯從鋪子拿了一些,帳本鎖在柜子里,鑰匙還是分了三把。

  顧筠裴殊各一把,春玉那裡放了一把。

  正屋三間,顧筠裴殊住一間,還剩一間做堂屋。

  西廂房庫房一間,另兩間做客房,以後有孩子了也住這邊,東廂房有廚房,還有庫房,秋日存糧用,順便給裴殊種菜。

  前頭的一進院子給虎子他們住的,清韻綠勺住一間,虎子春玉各一間,以後家裡進人了就先跟他們倆擠。

  虎子他們沒住正屋,而是住在了廂房,男女還得防著點,虎子在西廂房,三個姑娘住東廂房。

  門房還空著呢,誰守夜就在這裡住,院子整潔乾淨,也不見什麼雜草,裡頭的地耕耕就能種,雞鴨養在外頭,院門十分大氣,台階打掃得乾淨整潔,周圍沒什麼房屋,離哪兒都遠,若是想擴建也方便。

  再把拖鞋擺上,明天把零碎東西搬進來,就算搬家了。

  六月初一,裴家從三間舊屋搬到了新家,陽光大好,屋子亮亮堂堂,前後通風,也不覺著多熱。

  進屋就換上拖鞋,地板不會被外頭的土踩髒,坐在炕上,還能看見後院的風景。

  裴殊也喜歡新家,炕太寬了,炕席是買的竹蓆,躺著很涼快,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把冰盆放炕上,這樣更涼快。

  「阿筠,」裴殊喊了顧筠一聲,夫妻對視,裴殊傻樂兩聲,「咱們搬新家了。」

  顧筠往裴殊身邊坐了坐,家裡很多事都是裴殊張羅的,都是第一次成親,學著做妻子做夫君,顧筠知道他不容易。

  正是因為這份不容易,顧筠才格外珍惜這份感情。

  「我手裡還有一百三十兩銀子,看看還缺啥,先添置出來。」顧筠倒是很樂意和裴殊說說家裡事,這又不是她一個人的家,只有裴殊知道了才能明白她的辛苦。

  出來帶了一百六十兩,花了近三十兩了,生意剛做起來,裴殊還帳用一半,剩下的還不到五兩。

  這是月初,新做了本帳,以後錢公中是公中的,先頭沒錢,就用她的銀子應急,她也不另算了。

  帳上有四兩銀子,虎子那裡還有一兩做應急,留著買菜買肉用。

  野菜餃子確實賺了一筆錢,但現在山上地里已經沒有野菜了,小白菜豬肉是總賣著的,虎子說盛京的攤子,好像只有裴家賣小白菜。

  裴殊種的菜乾淨水靈,留幾顆育種,剩下的吃完再種,總能供上貨的。

  前兩日還有人問他家的白菜哪兒來的,怎麼這時候還是小白菜吃。

  看樣子是想買貨。

  虎子話說了一半,白菜是家養的,院子大,就自己種點菜吃。

  過來問的有三四家,也不知道是哪個府上的。

  裴殊的棚子還沒搬過來,她常過去看,棚子裡從前只有六個木筐子,現在有二十多個了,再加上八個種香菇的木槽,聽著多,但是看上去一點都不擠,相反很整齊。

  木筐五個一摞,三摞一排,就靠牆擺著,擺了兩排,木槽六個一摞,放在北牆角,那裡最陰暗潮濕。

  正是因為見過城外的窮苦百姓,顧筠才知道吃飽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如果所有人都會這麼種菜種糧食,那何愁沒地,何愁吃不飽。

  這個念頭在腦子裡一閃而過,顧筠心裡熱,腦子卻清醒,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裴殊做的這些,是許多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他們沒有本事護住這些,就只能藏著掖著。

  顧筠握緊裴殊的手,「夫君,棚子裡東西咱們自己搬吧。」

  裴殊傻愣愣地問了句為啥,顧筠剛要解釋他就道:「我明白了,等天黑了我搬過來。」

  院牆建那麼高就是防止別人偷看,一樣的道理。

  顧筠點了點頭,「拖鞋我試著能不能做出來賣。」

  拖鞋有點愁人,衣服鞋子和吃食不同,一樣東西好吃就是好吃,吃完念念不忘,三日不絕,吃了還想吃,輕易嘗不出是怎麼做的,所以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而衣裳鞋子很少出去買,普通百姓都是自家扯布做,有錢的家裡有繡娘,更不用出去買。

  顧筠看拖鞋雖然方便精巧,但是很好做,鞋底好了,再縫上鞋面就好,手巧的媳婦一看就能學會了。

  要做就得做別人做不出來的,或者是樣子放那兒,讓人找過來訂做。

  把鞋底鞋面做的柔軟舒適,讓人只想穿她家的鞋子,不想穿別人家的。

  顧筠心裡暗暗記下,誰知道做鞋還有這麼多關竅呢。

  夫妻倆一個坐著一個躺著,待了差不多半刻鐘,就聽春玉在外頭喊道:「公子夫人,二小姐過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