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裴殊抬頭笑了笑,「阿筠,咱們離開國公府,父親肯定是怒上加怒,過不了多久廢世子的聖旨就該下來了,就再無轉圜的機會。」

  顧筠點了點頭,「不當就不當了,咱們過咱們的日子,多吃點,下午在莊子上轉轉。」

  莊子是莊戶經管著,春種秋收,餵養牲畜,雖然說莊子上的東西會給她送,但是趙老漢他們養的雞鴨,仔細算起來是他們自己的。

  他們花錢買的雞鴨,就是為了貼補家用,上午趙老漢送來一筐雞蛋,差不多二十多個,再加上米麵青菜,顧筠讓清韻給了五十文錢。

  五十文錢,並不多,可日後用錢的地方多,就得一文一文地算著花。

  還得自己養雞養鴨,能省一點是一點。

  沒有家業要繼承,就得自己慢慢攢。

  吃過飯,春玉去收拾碗筷,顧筠和裴殊去莊子上轉了轉。

  總共六十三畝地,四十畝地的麥子,十畝地的黃豆,十畝地花生,還有兩畝地紅薯,剩下的零零散散的地種了青菜。

  小池塘在莊子南面,看著有二十多畝,裡面有荷花,秋日能收藕,夏末的時候還能摘蓮蓬吃。

  莊子不缺水,不過種地灌溉還是指望老天爺,要麼就是挑水。

  裴殊用簸箕收了點土,沒有儀器只能靠手摸,土質有些干,缺肥,地還得養。

  田裡的麥苗一片青綠,長勢挺好,到小腿肚子,不過還沒結麥穗。

  田埂有雞鴨,低著頭找蟲子吃,裴殊看著有點嘴饞。

  叫花雞,童子雞,燒雞,燉雞,還有鴨子,怎麼吃都好吃。

  剛來這兒,裴殊也不好意思說想吃雞。

  裴殊道:「看這莊稼長得還不錯,秋天能有個好收成。」

  顧筠嗔了他一眼,「你還看得出莊稼好不好。」

  恐怕裴殊都不知道地里種的是什麼。

  裴殊:「哎,這邊是麥子,那片是花生,我沒說錯吧。」

  顧筠愣了愣,裴殊還真沒說錯,「你還認得這些。」

  裴殊道:「我怎麼就不認識,我還知道那小塊種的是紅薯。」

  他後來成天和這些打交道,研究怎麼讓產量更高,怎麼讓味道更好,至於水利,算是修的雙學位。

  兩頭跑裴殊也能把這些學好。

  顧筠更驚訝了,這都知道,不過真要什麼都不知道才稀奇呢,這麼大人連小麥苗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連三歲小孩都不如。

  裴殊道:「這莊子收的糧食夠吃,一年都吃不完,不過糧食還是越多越好,要是咱們的糧種好,以後就能賣糧種。」

  「我就對吃的感興趣,像染布,那都是鬧著玩的。」裴殊笑嘻嘻說道。

  說起染布,就不得不說新出的三種顏色的料子,顧筠把持中饋的時候,事事盡心,顏料方子還在布坊呢,白白便宜了國公府。

  興許他們用了染料,還說那是裴靖弄出來的。

  真是晦氣。

  現在想也是讓自己生氣,不過若沒這個事,顧筠也不會覺得裴殊真想改,反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誰知道離開國公府究竟是福是禍呢。

  裴殊也想到了染料的事,他拍了拍顧筠的手,「我能染出三樣,就能染出三十樣,等以後咱們自己有布坊了,我給你染別的顏色。」

  如果沒發生這些事,裴殊說這些顧筠肯定不信,但她現在信。

  「等你染出來再說吧。」顧筠笑了笑,「下午估計是趕不上了,明天,明天讓春玉去邊上莊子看看,買點雞崽鴨崽。」

  趙老漢他們家裡養著雞鴨,但是自家都不夠吃的,哪兒能賣給他們。

  池塘里的魚是她的,再想點雞鴨豬,這樣的日子也不錯。

  裴殊道:「我去,下午我就去看看,附近莊戶肯定有賣的,不用你給錢,我這兒還有十兩多,肯定夠。」

  顧筠點了點頭,「讓虎子跟著,也有個照應,你坐馬車去。」

  裴殊:「那行,等我回來吃飯,我買肉。」

  遠處是綠色的麥田,有小孩在田埂間跑來跑去,莊戶上一共三十二口人,老者算上趙老漢一共三個,成年男子有八個,都成親了,女人有八個,剩下的都是孩子。

  趙老漢一家有他家老婆子,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婦,還有五個孫子孫女。

  一共三戶,鄰里關係不錯,就守著這座莊子,盼著多攢點錢供孫兒讀書。

  趙家的老婆子白氏讓兒媳婦給顧筠送點菜去,「拿過去,每天都給摘點小白菜啥的,等黃瓜下來了也送點過去。」

  白氏是個厲害的,幾個兒媳婦都孝順恭敬,聞言應了聲好,就去送菜了。

  白氏聽趙老漢說了,裴殊不當世子了,以後估計就在莊子裡生活。

  這世事無常,一朝變天了,再也回不去了,那富貴日子過慣了,哪兒受得了這種生活。

  白氏讓趙老漢不要胡說,都說落難的鳳凰不如雞,那能一樣嗎,她看裴殊和顧筠就是不一樣,就像主子,沒準以後再起來呢。

  那他們好好伺候,兒子孫子的福氣在後頭呢。

  到了傍晚,裴殊才回來,他不認路,繞了許久,才找到一個大點的農莊,裡頭養了不少雞,裴殊買了小雞仔。

  虎子不會挑,還是裴殊自己挑的。

  一隻雞崽二十文錢,裴殊買了三十隻,小鴨子二十五文一隻,裴殊買了十五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