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詹母的閨中密友也就是詹青的阿姨,五十五歲還整天跟著教練一起滑雪呢,那個阿姨甚至說:「他沒死之前我真過不上這種好日子。」
——沒錯,阿姨的丈夫跟小三玩的時候死了。
那時候阿姨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開始工作,根本沒什麼別的負累,她痛痛快快的給丈夫辦了葬禮,第二天就訂了去馬爾地夫的飛機票。
女兒生了外孫,阿姨就是飛回來看了一眼,直接包了月子會所的錢,然後又飛出去瀟灑了。
富家夫妻的晚年最盼望喪偶呢。
詹青感覺以自己的受寵勁兒,只要過了結婚這個檻,往後的日子想怎麼過怎麼過。
但她之前為什麼想不到呢?或者說為什麼不反抗呢?
詹青琢磨了大半個月,直到況辛處理完況父的事,短暫回到她身邊之後,她才依稀想明白:因為她還渴求愛情。
承認這一點並不令人羞恥,愛恨嗔痴本就是一個人的正常感情。
她為自己強大的一面感到驕傲,但並不會因此就厭惡自己「軟弱」的一面。
詹青想明白這點之後除了照顧自己的美容院生意,——她上輩子也玩票性質的開過其他店,無一例外全都倒閉了,這家美容院明明有一樣的開局卻能開這麼久著實令人驚訝。
她有時候都想這會不會是上天給她的第一個岔路口?
所以就算成功跟彭英韶離婚後也沒關店,反而繼續開了下來。
店裡也儘量維持原班人馬,利潤上來之後詹青為了穩定人心還做主給他們提了一次薪。
剩下的時間都花在觀察況辛身上。
在詹青考察況辛決定要不要把愛情放在他身上的期間,她陪況辛回了一趟老家。
因為詹青給他划過去的那筆錢,況父的葬禮說不上豪奢——況家兄妹不是這種人死後夸富夸孝的人,但也不算簡陋。
況辛操辦葬禮的時候早就按照老家的規矩辦了幾天流水席,親戚朋友該敘舊悼念的也都悼念過了,這次帶著詹青過來一路上也沒碰到幾個人,十分清淨。
詹青穿著運動鞋跟著況辛走到一個小土坡上,在況父墓前跟著他三鞠躬。
——感謝您培養了這麼好的一個兒子。
大結局
時間很快來到詹青三十五歲這一年,她的生活可以稱得上一成不變,親朋好友身體康泰、錢也夠花,三五不時約出去聚聚吃個飯。
跟上輩子那個決定徹底跟丈夫撕破臉、又被十三歲兒子教訓指責的女人相比,她反倒感覺自己更年輕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有一份永遠處在保鮮期的感情里的緣故。
況辛畢業後短暫去外企工作了一段時間,錢拿的是很多,不過工作強度也很大,他下班回來的時候詹青都已經睡下了,況辛就坐在床邊,用手指靜靜描摹詹青的臉。
不過兩人作息錯開之後共處的時間迅速縮短,長遠看來肯定不利於感情發展,詹青是肯定不會遷就他的,他三個月實習期過完就離職去了學校應聘。
現在正在自己母校當老師,剛開始肯定是助教,雖然工資大跳水,每年除了授課還要做一些上面分配下來的任務,但總體來說還算清閒。
沒有工作的時候基本會步行回公寓幫詹青準備午飯。
詹青到了三十五歲也沒有刻意追求身材或者保持面貌的年輕,——這種日子她早在上輩子就受夠了。
如果是自己愛美還好,對美貌的追求可以稱得上享受。
但一個女人因為另一個人,即使這個人是她的丈夫或兒子,去改變、去維持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那是非常痛苦的。
詹青上輩子因為彭英韶出軌而瘋狂美容的那段日子,每做一次醫美,看著鏡子裡自己光滑的跟十七八歲時一樣的臉蛋,都會感到十分痛苦。
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幼態的美。
比起這些她更渴望看到自己從容的老去。
但在那個時候她的年紀根本不被承認,她就像一個人偶,只能生存在自己的青春里,青春不在、容顏一改,她這個人就沒了價值。
即使她坐擁平常人幾輩子都積攢不下來的財富,但她竟然仍然需要依靠這些東西去贏得他們的目光和別人的尊重。
能自由、散漫的看著自己一天天老去,承認自己的年紀,其實也是一件十分有勇氣的、幸福的事。
所以現在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詹青自己是很喜歡她眼角細微的皺紋,這是長年累月的微笑才能積攢下來的痕跡。
保養跟接受自己老去並不衝突。
她也喜歡自己跟幾年前相比豐腴了一點的腰肢。
有時候詹青照著鏡子都感覺驚奇,明明沒變多少,但跟上輩子相比還是完全不一樣了。
按沈曉芸的話說就是:「你變得更穩、更寬容了。」
做什麼事都慢條斯理的,好像沒什麼能讓這個人驚慌、解決不了的事情。
詹青很感謝況辛的陪伴,他們在一起五年,除了況辛還在求學期間經濟窘迫需要接受她的幫助之外,工作後他沒花過詹青一分錢,反倒把自己的工資全都花在了她身上。
雖然這些錢跟詹青擁有的比起來好像不值一提,但她也不得不承認,只有一個經濟上徹底獨立的人,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伴侶。
況辛對詹青五年如一日,永遠滿懷愛意和欣賞。
——沒錯,阿姨的丈夫跟小三玩的時候死了。
那時候阿姨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開始工作,根本沒什麼別的負累,她痛痛快快的給丈夫辦了葬禮,第二天就訂了去馬爾地夫的飛機票。
女兒生了外孫,阿姨就是飛回來看了一眼,直接包了月子會所的錢,然後又飛出去瀟灑了。
富家夫妻的晚年最盼望喪偶呢。
詹青感覺以自己的受寵勁兒,只要過了結婚這個檻,往後的日子想怎麼過怎麼過。
但她之前為什麼想不到呢?或者說為什麼不反抗呢?
詹青琢磨了大半個月,直到況辛處理完況父的事,短暫回到她身邊之後,她才依稀想明白:因為她還渴求愛情。
承認這一點並不令人羞恥,愛恨嗔痴本就是一個人的正常感情。
她為自己強大的一面感到驕傲,但並不會因此就厭惡自己「軟弱」的一面。
詹青想明白這點之後除了照顧自己的美容院生意,——她上輩子也玩票性質的開過其他店,無一例外全都倒閉了,這家美容院明明有一樣的開局卻能開這麼久著實令人驚訝。
她有時候都想這會不會是上天給她的第一個岔路口?
所以就算成功跟彭英韶離婚後也沒關店,反而繼續開了下來。
店裡也儘量維持原班人馬,利潤上來之後詹青為了穩定人心還做主給他們提了一次薪。
剩下的時間都花在觀察況辛身上。
在詹青考察況辛決定要不要把愛情放在他身上的期間,她陪況辛回了一趟老家。
因為詹青給他划過去的那筆錢,況父的葬禮說不上豪奢——況家兄妹不是這種人死後夸富夸孝的人,但也不算簡陋。
況辛操辦葬禮的時候早就按照老家的規矩辦了幾天流水席,親戚朋友該敘舊悼念的也都悼念過了,這次帶著詹青過來一路上也沒碰到幾個人,十分清淨。
詹青穿著運動鞋跟著況辛走到一個小土坡上,在況父墓前跟著他三鞠躬。
——感謝您培養了這麼好的一個兒子。
大結局
時間很快來到詹青三十五歲這一年,她的生活可以稱得上一成不變,親朋好友身體康泰、錢也夠花,三五不時約出去聚聚吃個飯。
跟上輩子那個決定徹底跟丈夫撕破臉、又被十三歲兒子教訓指責的女人相比,她反倒感覺自己更年輕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有一份永遠處在保鮮期的感情里的緣故。
況辛畢業後短暫去外企工作了一段時間,錢拿的是很多,不過工作強度也很大,他下班回來的時候詹青都已經睡下了,況辛就坐在床邊,用手指靜靜描摹詹青的臉。
不過兩人作息錯開之後共處的時間迅速縮短,長遠看來肯定不利於感情發展,詹青是肯定不會遷就他的,他三個月實習期過完就離職去了學校應聘。
現在正在自己母校當老師,剛開始肯定是助教,雖然工資大跳水,每年除了授課還要做一些上面分配下來的任務,但總體來說還算清閒。
沒有工作的時候基本會步行回公寓幫詹青準備午飯。
詹青到了三十五歲也沒有刻意追求身材或者保持面貌的年輕,——這種日子她早在上輩子就受夠了。
如果是自己愛美還好,對美貌的追求可以稱得上享受。
但一個女人因為另一個人,即使這個人是她的丈夫或兒子,去改變、去維持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那是非常痛苦的。
詹青上輩子因為彭英韶出軌而瘋狂美容的那段日子,每做一次醫美,看著鏡子裡自己光滑的跟十七八歲時一樣的臉蛋,都會感到十分痛苦。
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幼態的美。
比起這些她更渴望看到自己從容的老去。
但在那個時候她的年紀根本不被承認,她就像一個人偶,只能生存在自己的青春里,青春不在、容顏一改,她這個人就沒了價值。
即使她坐擁平常人幾輩子都積攢不下來的財富,但她竟然仍然需要依靠這些東西去贏得他們的目光和別人的尊重。
能自由、散漫的看著自己一天天老去,承認自己的年紀,其實也是一件十分有勇氣的、幸福的事。
所以現在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詹青自己是很喜歡她眼角細微的皺紋,這是長年累月的微笑才能積攢下來的痕跡。
保養跟接受自己老去並不衝突。
她也喜歡自己跟幾年前相比豐腴了一點的腰肢。
有時候詹青照著鏡子都感覺驚奇,明明沒變多少,但跟上輩子相比還是完全不一樣了。
按沈曉芸的話說就是:「你變得更穩、更寬容了。」
做什麼事都慢條斯理的,好像沒什麼能讓這個人驚慌、解決不了的事情。
詹青很感謝況辛的陪伴,他們在一起五年,除了況辛還在求學期間經濟窘迫需要接受她的幫助之外,工作後他沒花過詹青一分錢,反倒把自己的工資全都花在了她身上。
雖然這些錢跟詹青擁有的比起來好像不值一提,但她也不得不承認,只有一個經濟上徹底獨立的人,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伴侶。
況辛對詹青五年如一日,永遠滿懷愛意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