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夫人看一看這香囊、髮釵、手鐲、胭脂。公子給夫人買一份,這顏色可襯夫人的顏色。”
這冬日節慶廟會上,人可不是一般的多。
聞人卓緊緊將人拉住,也還是怕稍一錯眼,人就丟了。
聽胭脂小攤的婦人招呼,唐與微又有了幾分興趣,聞人卓自也不阻攔——雖說自他執政以來,後宮用度一度銳減,但唐與微貴為皇后,宮中這些東西自是不缺,且皆是品質上乘。
畢竟,除卻賞賜命婦時需要用上,各大宴會時唐與微也是需要裝扮一番,更別提節慶之時,還要接待他國使臣。
不過就算唐與微買來不用,只是買個開心,那隻要她是開心的,他自然就樂意大賣特賣。
唐與微可是已經給他省了不少用度。
他不可能在如此便宜的花費上,還有微詞。
但唐與微都沒往那些胭脂香囊上多看一眼,雖說這些做工用料都不算好,可都湊過來了,難道是沒看上一個喜歡的?
就見唐與微拿起一個鑲嵌著,十數顆綠豆大小透明色小珠子的鐲子。
鐲身是銀子的,卻頗為細,要不然這十幾顆小珠子怕是還鑲不滿。
但這也該是這攤子上較為貴重的東西了,那婦人一見唐與微屬意這個,頓時更為熱情。
聞人卓多看了兩眼,上面的小珠子似是琉璃,但卻更為通透,且琉璃多是有色的。
無色又通透的琉璃,定是不會鑲嵌在如此簡陋的鐲身上,不然也太暴殄天物了。
果然一問,這婦人便道:“公子好眼力,這確實不是琉璃的。但這模樣,可也是極好的。”
難得見他們有意,她可不得用心夸這東西嘛。
“這是我一侄兒在老家發現的,顆顆都是如此通透的好珠子。就是極難打磨。”這到底是怎麼發現的,從這婦人口中就別想聽見具體了。
就聽她又說道:“這還只是些個頭小的,公子與夫人若是喜歡,還可去尋今夜那最大的燈樓。”
“他們家就有一顆蛋大的,做出來極為好看的成品。”
雖是將那燈樓誇了夸,但轉而又是前後左右誇讚自己這鐲子。除了樣式簡單了些,珠子小了點,但這東西稀少不是?
襯著夫人的好顏色,定是好看的不行。
婦人沒讀過什麼書,誇人也是一味的好看。
聞人卓自是掏錢將鐲子買下,攬著人繼續往前走,既然那燈樓還有這新奇東西,他們自然也要去瞧個熱鬧。
“微微,你認識這是何物?”聞人卓如今對唐與微不說了解到眨個眼便明白她的意思。
但很多時候,兩人也能算是心意相通,何況此時唐與微的神情表現也極為明顯。
唐與微也沒想到出來逛個廟會,能夠意外遇到這東西。
攏了攏斗篷,天色暗了,風便有些大了。
她道:“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這句話,流傳甚廣,且“經久不衰”。
“就是拿它比做男女之間情誼天長地久。”
不過唐與微對這東西是沒什麼偏好的,而且這東西的價值,也都是炒作出來的。
——至少在此刻的時空,買它,剛剛花了幾兩銀子,還有大半是因為這鐲身。
但聽在聞人卓的耳中卻又是另一番意思。
哪怕看得出唐與微對此並不熱衷的態度,但,既然是象徵情誼天長地久的東西,那他自是要給唐與微拿來最大的那一顆。
“還聽說什麼八心八箭的說法之類的,不過,就是一些噱頭吧。”唐與微笑著將這事兒揭過,反倒是街邊賣小食的攤販更加吸引她。
不多時,將這事拋諸腦後。
入夜,唐與微在眾多美食的安撫下,心滿意足。
街上商家的燈,行人手中的燈,還有各家燈樓的各色花燈,似乎約好了一般,競相點亮。
吃飽喝足的唐與微,剛起身,本還準備叫聞人卓回去了。
畢竟古代也沒個路燈,那小小一盞燈籠,實在起不了太大作用。
但,這花燈點亮後,五光十色,竟將這城中各處景色,都照的分明。
本是來參觀燈會的,但因為一番吃喝已經滿足的唐與微,便沒心思再等下去。
哪知,正巧了。
聞人卓將人拉著,往那最熱鬧的地方走去,他可還惦記著那顆最大的“鑽石”呢。
果然,一路都能聽到關於那顆鑽石的興致勃勃的議論,顯然那家燈樓為此做了不少宣傳。
聚集過來的百姓,人頭攢動。
十分令京畿衛的人,頭大如斗,但好在暫時還能維持秩序。
聞人卓一邊領著唐與微往定好的酒樓包廂走去,一邊觀察此次京畿衛的安排,目前尚算穩妥。
唐與微飲了一口清茶,從這個包廂的窗口,正好將那燈樓的活動看清。
顯然,雖然一開始並不知道這燈樓關於“鑽石”的消息,但這燈樓定是久負盛名,讓聞人卓早就安排好,今夜在此飽覽景色。
唐與微借著茶杯,掩下唇邊的笑意。
雖說當皇帝的,都挺忙的,但好像,每天他們都會有不少的相處時間。
嗯,肯定是把她的話聽進去了。
手下那般多的大臣,自是要替他分擔實事的,何必事必躬親呢?
這冬日節慶廟會上,人可不是一般的多。
聞人卓緊緊將人拉住,也還是怕稍一錯眼,人就丟了。
聽胭脂小攤的婦人招呼,唐與微又有了幾分興趣,聞人卓自也不阻攔——雖說自他執政以來,後宮用度一度銳減,但唐與微貴為皇后,宮中這些東西自是不缺,且皆是品質上乘。
畢竟,除卻賞賜命婦時需要用上,各大宴會時唐與微也是需要裝扮一番,更別提節慶之時,還要接待他國使臣。
不過就算唐與微買來不用,只是買個開心,那隻要她是開心的,他自然就樂意大賣特賣。
唐與微可是已經給他省了不少用度。
他不可能在如此便宜的花費上,還有微詞。
但唐與微都沒往那些胭脂香囊上多看一眼,雖說這些做工用料都不算好,可都湊過來了,難道是沒看上一個喜歡的?
就見唐與微拿起一個鑲嵌著,十數顆綠豆大小透明色小珠子的鐲子。
鐲身是銀子的,卻頗為細,要不然這十幾顆小珠子怕是還鑲不滿。
但這也該是這攤子上較為貴重的東西了,那婦人一見唐與微屬意這個,頓時更為熱情。
聞人卓多看了兩眼,上面的小珠子似是琉璃,但卻更為通透,且琉璃多是有色的。
無色又通透的琉璃,定是不會鑲嵌在如此簡陋的鐲身上,不然也太暴殄天物了。
果然一問,這婦人便道:“公子好眼力,這確實不是琉璃的。但這模樣,可也是極好的。”
難得見他們有意,她可不得用心夸這東西嘛。
“這是我一侄兒在老家發現的,顆顆都是如此通透的好珠子。就是極難打磨。”這到底是怎麼發現的,從這婦人口中就別想聽見具體了。
就聽她又說道:“這還只是些個頭小的,公子與夫人若是喜歡,還可去尋今夜那最大的燈樓。”
“他們家就有一顆蛋大的,做出來極為好看的成品。”
雖是將那燈樓誇了夸,但轉而又是前後左右誇讚自己這鐲子。除了樣式簡單了些,珠子小了點,但這東西稀少不是?
襯著夫人的好顏色,定是好看的不行。
婦人沒讀過什麼書,誇人也是一味的好看。
聞人卓自是掏錢將鐲子買下,攬著人繼續往前走,既然那燈樓還有這新奇東西,他們自然也要去瞧個熱鬧。
“微微,你認識這是何物?”聞人卓如今對唐與微不說了解到眨個眼便明白她的意思。
但很多時候,兩人也能算是心意相通,何況此時唐與微的神情表現也極為明顯。
唐與微也沒想到出來逛個廟會,能夠意外遇到這東西。
攏了攏斗篷,天色暗了,風便有些大了。
她道:“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這句話,流傳甚廣,且“經久不衰”。
“就是拿它比做男女之間情誼天長地久。”
不過唐與微對這東西是沒什麼偏好的,而且這東西的價值,也都是炒作出來的。
——至少在此刻的時空,買它,剛剛花了幾兩銀子,還有大半是因為這鐲身。
但聽在聞人卓的耳中卻又是另一番意思。
哪怕看得出唐與微對此並不熱衷的態度,但,既然是象徵情誼天長地久的東西,那他自是要給唐與微拿來最大的那一顆。
“還聽說什麼八心八箭的說法之類的,不過,就是一些噱頭吧。”唐與微笑著將這事兒揭過,反倒是街邊賣小食的攤販更加吸引她。
不多時,將這事拋諸腦後。
入夜,唐與微在眾多美食的安撫下,心滿意足。
街上商家的燈,行人手中的燈,還有各家燈樓的各色花燈,似乎約好了一般,競相點亮。
吃飽喝足的唐與微,剛起身,本還準備叫聞人卓回去了。
畢竟古代也沒個路燈,那小小一盞燈籠,實在起不了太大作用。
但,這花燈點亮後,五光十色,竟將這城中各處景色,都照的分明。
本是來參觀燈會的,但因為一番吃喝已經滿足的唐與微,便沒心思再等下去。
哪知,正巧了。
聞人卓將人拉著,往那最熱鬧的地方走去,他可還惦記著那顆最大的“鑽石”呢。
果然,一路都能聽到關於那顆鑽石的興致勃勃的議論,顯然那家燈樓為此做了不少宣傳。
聚集過來的百姓,人頭攢動。
十分令京畿衛的人,頭大如斗,但好在暫時還能維持秩序。
聞人卓一邊領著唐與微往定好的酒樓包廂走去,一邊觀察此次京畿衛的安排,目前尚算穩妥。
唐與微飲了一口清茶,從這個包廂的窗口,正好將那燈樓的活動看清。
顯然,雖然一開始並不知道這燈樓關於“鑽石”的消息,但這燈樓定是久負盛名,讓聞人卓早就安排好,今夜在此飽覽景色。
唐與微借著茶杯,掩下唇邊的笑意。
雖說當皇帝的,都挺忙的,但好像,每天他們都會有不少的相處時間。
嗯,肯定是把她的話聽進去了。
手下那般多的大臣,自是要替他分擔實事的,何必事必躬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