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頁
鄭績趕緊摸了一把頜下的鬍子,正色道:「過來之前我同幾個珠商見了面,覺得今年的珠子成色不錯,想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價一成。就是不知中土負責採買的商家,能不能吃下這麼多珠子?」
顧芫芷也不嘲笑他故意轉移話題,順著話音道:「中土愛好豪奢的人不在少數,這一整匣子珍珠拿出去,那些珠寶商人肯定要分成幾等,一等一的上品就會穿成珠串、釵環、耳墜子,次一些的可以鑲嵌在衣服上做盤紐,就是最次的米珠也可以磨成珍珠粉用來敷面。」
桌子上尺寬的幾個匣子密密挨著,在燈光下發出瑩潤誘人的微光。
顧芫芷拿了幾顆金珠托在手上,「不光是京城,就是蘇杭兩廣一帶的富人也極為喜愛珍珠。我聽說那些貴婦人出門的時候金玉之物倒在其次,若是頭上身上沒有兩顆像樣的珠子簡直不敢見人。」
鄭績盯著她掌心裡的幾顆珠子,深恨這姑娘為什麼不是個小子,深恨這個小子為什麼不是自己的兒子。想起家裡那兩個小妾生的庶子,馬上要滿成年了還什麼都不懂。
他微微探過頭,壓低了嗓門兒輕聲道:「我聽說今年皇宮負責採買的太監張口就要五千兩的珠子,除了宮中的用度外,還有就是為了皇帝大行後寢陵當中的陪葬。也不知他打哪兒聽說,死後若是含著珍珠的話可以保屍身不腐,你說這不是難為人嗎?」
市面上一般珠子的重量一顆只有三錢至多五錢,上了一兩的就是頂好的成色。那負責採買珍珠得太監張口就有五千兩,先不說要多少銀子,那兩廣和雲南一帶的珠民就是沒日沒夜的下海乾,也捕撈不到這麼多珠子。
顧芫芷「嗯」了一聲,把手中的珍珠又仔細看了一會兒,抬頭道:「原先這位皇帝看著還算清明,也知道百姓疾苦,最恨的就是官吏貪贓枉法。誰知道歲數上來了就漸漸迷上那些丹石之術,硃砂、雄黃、石英、砒石的用度一年比一年大……」
鄭績知道這姑娘比尋常人的見識多,乾脆湊過來道:「我和幾個海上的大商家一起喝酒時,都覺得像這麼搞法下去這世道多半要亂。你爹你娘那邊還是要早些做準備,要我說就在福建廣東江浙這邊做做官也好,京城就用不著回去了。」
顧芫芷被舅舅的憂心忡忡逗笑了,「還遠沒到那個地步,皇帝當政還算不上昏庸。再說……太子已經監國,他的仁義之名滿天下到處傳揚!」
鄭績又嘆了口氣,期期艾艾的望過來一眼,「這位太子殿下的名聲倒是挺好,聽說他到現在為止還沒立太子妃呢。算起來他的歲數也不小了,怎麼都不急著要子嗣嗎?」
顧芫芷把幾個珍珠匣子讓人收好,氣定神閒的道:「昨天我才收到我娘的一封信,信里還在問有沒有誰家正經出身的娘子和舅舅往來甚密。說舅舅老大不小了,身邊只有兩個妾室,她送節禮過去都不知道找誰過目。」
鄭績立刻感到頭疼。
「我們老鄭家有人傳宗接代就行了,你娘是我的妹子又不是我的親娘,你說她管這麼多幹什麼?再說我那兩個兒子要是實在不爭氣,不是還有你在嘛。到時候你改個姓就兩邊齊活了,再招個聽話的上門女婿……」
鄭績說的眉飛色舞,顧芫芷聽得連眨了幾下眼睛,不知道為什麼每回和舅舅聊天兒時,話題總能扯到莫名其妙的地方。
就有些無語的看著他,「這兩年連我娘都不催我了,舅舅你瞎操什麼心?想當我的夫婿,第一要打得贏我,第二要掙錢比我多。你放眼看看,誰合這兩條規矩?」
這姑娘打小習武手腳利索,在船上有壯實的船工欺她年少面嫩,被她一個反手就掀倒在海里。說起賺錢,幾個人加起來都沒有她腦子轉得快。
鄭績裝作沒有聽到顧芫芷的問話,越想越覺得讓這姑娘改姓合適,自個坐在椅子上一雙腳晃得歡快。
左顧言他道: 「其實我老早就有這個想頭了,我家裡生的那兩個兒子根本就不像鄭家的種,一個生的像豆芽菜一樣吃什麼都不長肉,腳一挨著船幫子就上下抖個不停。另一個剛會寫幾首歪詩,就鼻孔朝天誰都看不起了。我呸,什麼玩意兒?」
顧芫芷懶散地聽著他的自言自語,好半天才嘆了一口氣,「舅舅,那兩個玩意兒都是你親生的,再怎麼樣也不能重新塞回親娘的肚子裡,好好教導總能成才。當年我也是什麼都不懂,可現在中土有一半的珠子都出自我手。」
鄭績有些煩躁的嘆了口氣,「反正我掙的銀子夠他們花幾輩子了,隨便他們怎麼折騰吧,不過你真不考慮當舅舅的女兒?像你名下的這條船,舅舅可以送你一百艘嶄新的。」
遠處的船塢燈火通明,可以看見船工正在為即將下水的「珍珠號」做最後的粉飾。曬得炭黑的孩子張嘴一口白牙,光著腳板圍著新船跑來跑去。
空氣中飄散著豬板油煎海魚嗆人的香氣,顧芫芷深吸了一口氣意氣風發的笑道:「這是我第一艘船,明年這個時候我就會有第二艘,五年後我就會有自己的船隊,舅舅的家產還是留給兩個表弟吧!」
鄭績有些悶悶的應了一聲,「跟你娘一樣是個倔脾氣,送上門的都不要。你這會回福建,我派人置辦了些乾貨,有上好的魚翅和各色乾貝鮑魚,你幫我捎給他們嘗嘗鮮。」
第二天一大早是個晴天,珍珠號順風順水地張開了帆開始了行程。
顧芫芷也不嘲笑他故意轉移話題,順著話音道:「中土愛好豪奢的人不在少數,這一整匣子珍珠拿出去,那些珠寶商人肯定要分成幾等,一等一的上品就會穿成珠串、釵環、耳墜子,次一些的可以鑲嵌在衣服上做盤紐,就是最次的米珠也可以磨成珍珠粉用來敷面。」
桌子上尺寬的幾個匣子密密挨著,在燈光下發出瑩潤誘人的微光。
顧芫芷拿了幾顆金珠托在手上,「不光是京城,就是蘇杭兩廣一帶的富人也極為喜愛珍珠。我聽說那些貴婦人出門的時候金玉之物倒在其次,若是頭上身上沒有兩顆像樣的珠子簡直不敢見人。」
鄭績盯著她掌心裡的幾顆珠子,深恨這姑娘為什麼不是個小子,深恨這個小子為什麼不是自己的兒子。想起家裡那兩個小妾生的庶子,馬上要滿成年了還什麼都不懂。
他微微探過頭,壓低了嗓門兒輕聲道:「我聽說今年皇宮負責採買的太監張口就要五千兩的珠子,除了宮中的用度外,還有就是為了皇帝大行後寢陵當中的陪葬。也不知他打哪兒聽說,死後若是含著珍珠的話可以保屍身不腐,你說這不是難為人嗎?」
市面上一般珠子的重量一顆只有三錢至多五錢,上了一兩的就是頂好的成色。那負責採買珍珠得太監張口就有五千兩,先不說要多少銀子,那兩廣和雲南一帶的珠民就是沒日沒夜的下海乾,也捕撈不到這麼多珠子。
顧芫芷「嗯」了一聲,把手中的珍珠又仔細看了一會兒,抬頭道:「原先這位皇帝看著還算清明,也知道百姓疾苦,最恨的就是官吏貪贓枉法。誰知道歲數上來了就漸漸迷上那些丹石之術,硃砂、雄黃、石英、砒石的用度一年比一年大……」
鄭績知道這姑娘比尋常人的見識多,乾脆湊過來道:「我和幾個海上的大商家一起喝酒時,都覺得像這麼搞法下去這世道多半要亂。你爹你娘那邊還是要早些做準備,要我說就在福建廣東江浙這邊做做官也好,京城就用不著回去了。」
顧芫芷被舅舅的憂心忡忡逗笑了,「還遠沒到那個地步,皇帝當政還算不上昏庸。再說……太子已經監國,他的仁義之名滿天下到處傳揚!」
鄭績又嘆了口氣,期期艾艾的望過來一眼,「這位太子殿下的名聲倒是挺好,聽說他到現在為止還沒立太子妃呢。算起來他的歲數也不小了,怎麼都不急著要子嗣嗎?」
顧芫芷把幾個珍珠匣子讓人收好,氣定神閒的道:「昨天我才收到我娘的一封信,信里還在問有沒有誰家正經出身的娘子和舅舅往來甚密。說舅舅老大不小了,身邊只有兩個妾室,她送節禮過去都不知道找誰過目。」
鄭績立刻感到頭疼。
「我們老鄭家有人傳宗接代就行了,你娘是我的妹子又不是我的親娘,你說她管這麼多幹什麼?再說我那兩個兒子要是實在不爭氣,不是還有你在嘛。到時候你改個姓就兩邊齊活了,再招個聽話的上門女婿……」
鄭績說的眉飛色舞,顧芫芷聽得連眨了幾下眼睛,不知道為什麼每回和舅舅聊天兒時,話題總能扯到莫名其妙的地方。
就有些無語的看著他,「這兩年連我娘都不催我了,舅舅你瞎操什麼心?想當我的夫婿,第一要打得贏我,第二要掙錢比我多。你放眼看看,誰合這兩條規矩?」
這姑娘打小習武手腳利索,在船上有壯實的船工欺她年少面嫩,被她一個反手就掀倒在海里。說起賺錢,幾個人加起來都沒有她腦子轉得快。
鄭績裝作沒有聽到顧芫芷的問話,越想越覺得讓這姑娘改姓合適,自個坐在椅子上一雙腳晃得歡快。
左顧言他道: 「其實我老早就有這個想頭了,我家裡生的那兩個兒子根本就不像鄭家的種,一個生的像豆芽菜一樣吃什麼都不長肉,腳一挨著船幫子就上下抖個不停。另一個剛會寫幾首歪詩,就鼻孔朝天誰都看不起了。我呸,什麼玩意兒?」
顧芫芷懶散地聽著他的自言自語,好半天才嘆了一口氣,「舅舅,那兩個玩意兒都是你親生的,再怎麼樣也不能重新塞回親娘的肚子裡,好好教導總能成才。當年我也是什麼都不懂,可現在中土有一半的珠子都出自我手。」
鄭績有些煩躁的嘆了口氣,「反正我掙的銀子夠他們花幾輩子了,隨便他們怎麼折騰吧,不過你真不考慮當舅舅的女兒?像你名下的這條船,舅舅可以送你一百艘嶄新的。」
遠處的船塢燈火通明,可以看見船工正在為即將下水的「珍珠號」做最後的粉飾。曬得炭黑的孩子張嘴一口白牙,光著腳板圍著新船跑來跑去。
空氣中飄散著豬板油煎海魚嗆人的香氣,顧芫芷深吸了一口氣意氣風發的笑道:「這是我第一艘船,明年這個時候我就會有第二艘,五年後我就會有自己的船隊,舅舅的家產還是留給兩個表弟吧!」
鄭績有些悶悶的應了一聲,「跟你娘一樣是個倔脾氣,送上門的都不要。你這會回福建,我派人置辦了些乾貨,有上好的魚翅和各色乾貝鮑魚,你幫我捎給他們嘗嘗鮮。」
第二天一大早是個晴天,珍珠號順風順水地張開了帆開始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