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沈令淑雖沒有立刻回信,第二天卻直接來家裡拜訪了。

  其實也不是沈令淑來拜訪顏芝儀,而是她丈夫馮小師兄受父親之命來抄陸時寒的書稿,這是個精細的活,等陸時寒下班回家那會兒來抄就太費事了,所以陸時寒不在家他也來,帶上妻子一起就不用擔心禮節問題了。

  顏芝儀對此雖然意外,但也很歡迎,沈令淑不但安安靜靜在旁邊看著,還總能準確的給她遞工具材料搭把手,搞得顏芝儀都想要重金聘請她當助手了。

  小師兄的工作效率很高,短短几天就抄了足足三份,父子三人正好人手一份——馮大人答應要幫陸時寒看看刪改之處,也是需要一份稿件的。

  他完成任務,揮一揮衣袖把媳婦也帶走了,顏芝儀都還沒享受夠有助理的全新待遇呢。

  不過顏芝儀很快就沒有心情計較這種小事了,因為她的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竟然攻克技術難關,做出了香皂,連她自己都驚呆了。

  顏芝儀會想要把爪子伸向香皂領域是因為做了個夢,可能跟她那陣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搞錢的有關,晚上竟然夢到了曾經看過手工皂製作視頻。

  這個夢像是某種暗示,剛好喚醒了她原本對這方面已經模糊的記憶,因此顏芝儀醒來後思考了一刻鐘,就決定挽起袖子幹了。

  剛好家裡的工具和材料越來越齊全,她又大概想起了那些步驟,趁熱打鐵試試也無妨,失敗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當然了,顏芝儀覺得自己連口紅都做得這麼好,還幸運的找到了蜂蠟,這也是凝固香皂所需的材料,她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手殘黨了,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對自己充滿信心的顏芝儀這就開幹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鹼。哪怕上輩子是個文科狗,她也知道肥皂用的燒鹼和食用鹼不是一回事,前者有危險性,一般存在於實驗室;後者就常見了,如今很多人都會用鹼來發麵。

  顏芝儀完全不知道怎麼提煉燒鹼,只模模糊糊有個印象,好像古法肥皂需要用到草木灰,那她用草木灰加試用鹼,豈不是雙管齊下,更添了一份保障?

  她按照這個方向努力了兩天,最終以慘烈的失敗告終,油脂完全無法凝固,浪費了好多材料。

  剛好榮府管家來通知說上任租戶已經將鋪面清空了,管家得了榮太醫的叮囑,立刻找來了會修整鋪子的匠人,而具體怎麼做就需要顏芝儀來指揮了。

  顏芝儀原本跟陸時寒一起畫好了設計稿(她來指揮,陸大人負責執筆),直接把圖紙交給榮府能幹的管家也無妨,但她正好進入瓶頸期,就決定去店裡瞧瞧,換一換心情。

  這一瞧就發現了個寶貝,匠人已經機智的用上了石灰粉來蓋房子和修整屋子!

  顏芝儀看到石灰粉,瞬間又湧現出無數靈感,厚著臉皮讓匠人給她裝了一盒子帶回家。當時她也被失敗打擊得失去了許多信心,覺得說不定草木灰不行,石灰水也不行呢,但恰恰相反,用上石灰水的第二天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然後在她孜孜不倦的嘗試下,顏芝儀做出了大齊第一塊本土香皂。

  說是香皂,不如說肥皂更貼切些,一開始什麼香料都沒加的肥皂既不好聞也不好看,再可能是因為材料的局限性,導致凝固得過程很緩慢,顏芝儀始終覺得它跟洋行的香胰子相比質地也偏軟,顏色看起來還灰撲撲的,就賣相挺磕磣的。

  但顏芝儀一點也不氣餒,她覺得自己這一小步,相當於時代的一大步,□□古代可沒有發明出肥皂過,這個技術被西方壟斷多少年了,她覺得自己牛逼壞了,就算做不出有資格放在自己店裡的那種賣相,她再開個肥皂店,進軍清潔行業行不行?再不濟賣方子?

  總之顏芝儀不需要擔心回本問題,繼續努力改進香皂配方。

  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陸時寒的副業搞得風生水起時,顏芝儀也同樣紅紅火火,夫妻倆默契到連撈錢的步調都幾乎一致了,在街頭巷尾的讀書人幾乎人手一本狀元郎親筆所寫、榜眼探花聯名推薦的《科舉筆記》時,顏芝儀的店也進入緊鑼密鼓開張階段了。

  第九十六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

  是的,在顏芝儀埋頭研究的時候,陸時寒的書稿都飛速進入到了刊印上市階段了,好像開啟了什麼時光加速器一般。

  再加上她專注自己的事情,對其他都東西就不是很敏感了,感覺好像初稿完成也沒過去幾天,一眨眼,好傢夥,樣書就印出來了。

  事實上劉老闆的辦事效率也的確很高,他的印書坊採用時下堪稱尖端的活字印刷術,工人們又都是熟手,他們歲寒齋售賣的書籍絕大多數是自家印書坊出品,可見是做慣了這個活計。

  陸時寒的稿子在識貨的人眼中擁有很高的價值,但在工人看來都用著一樣的文字,也沒什麼特殊的,跟普通書那樣印,於是從最終稿出爐,到第一批樣書生產出來,也才短短几天而已了。

  而在陸時寒這個作者看過樣書,覺得並無不妥後,劉老闆那邊就緊鑼密鼓安排刊印和上市事宜了。

  是的,生產和銷售基本上由劉老闆負責,只要陸時寒想當甩手掌柜,他就可以直接躺著等分帳。

  當初簽約,劉老闆給了兩種合作方案,第一種是時下最常見的買斷模式,看在張大人面子,劉老闆也想跟陸時寒這個狀元郎結個善緣,因此願意忍痛割利,一次付給陸時寒一千兩,那出這本書的盈虧劉老闆自負,以後賺多賺少也跟作者本人沒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