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我給慕容灃了。”
“胡說!百萬鷹洋的取款憑證,你豈肯給一個外姓異敵?”
“對你而言是異敵。對我而言是盟友。”易連愷道,“父親大人留的這條後路,原本防的就是家變。百萬元可以買通友邦內閣,百萬元也可以打兩場大仗。你想要這筆錢gān什麼,我心裡明白。不過可惜,jiāo給慕容灃的時候,我已經通知過銀行的代表了。除非見到本人手持信物,否則任何人,都別想打開保險庫。”
易連慎轉身便叫:“來人!”易連愷突然抱住他的腰,就去奪他手中的槍,易連慎連開數槍,都she在了天上,驚起遠處一群寒鴉,“啊啊”亂叫著,盤旋起來。周圍的衛兵都要衝上來,可是易連愷與易連慎扭打在一起,他們又不敢開槍,只怕誤傷了易連慎。
易連慎掉轉槍口,終於一槍擊在易連愷腿上,易連愷並不放手,反而用另一條不曾受傷的腿踹在他的膝彎。易連慎踉蹌跪倒,大叫:“先別管我,派人去追……”一句話猶未完,突然身子一輕,原來易連愷用力抱住他,反手一撐,已經越過城牆上的堞雉。
風聲從耳畔呼嘯而過,易連慎連開兩槍,可是兩個人急速地下墜著,易連慎大叫了一聲,易連愷卻無聲無息,只是笑了一笑。
兩個人重重地摔落在了地上,雪花漸漸地落下來,仿佛天空透徹起來,像是初夏時分窗上糊的明紗,有隱隱的花影透過窗紙映進來,或者,還有一兩瓣晚謝的桃李,飛過窗格飄下來,原來是細碎的雪花。冰冷的雪落在他的臉上,易連愷臉朝著天空,天是幽暗的藍色,像是一方明淨的寶石,又像是秦桑曾經穿過的一件旗袍的料子。他記得那件衣服觸在手裡,也是涼的,潤滑無聲,並不會沙沙作響。每次他想起她,總是這些不相gān的細節,而真正要緊的一些事,他卻總也想不起來。就像是小時候還記得娘親的樣子,長大後見著照片,卻只覺得那是個陌生人,明明和記憶中最後一縷溫暖並不一樣,只有他記的事,是一瓣瓣早就零落的馨香。可是剛剛的一刻他總還是記得的,剛剛她還在他身邊的時候,他想起當他捋下鐲子時,她冰涼的手指,還有她倉皇的眼神,那一刻,她原來是痛的,她眼底明明是傷心。他倒寧可她並不傷心,當鐲子摔得粉身碎骨的時候,他就想過,值得了。不管她會不會恨他,有那一刻,值得了。下雪了,不知道秦桑會不會覺得冷,這是他最後一點殘存的意識。風卷著雪花,遇見黏稠的血,便飛不起來,雪融進了血里,然後又慢慢地滲進huáng土裡。
jiāo會
秦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在船上了。她不再與酈望平說話,只是專心地想,城樓上開槍的人是誰?會是易連愷嗎?如果他真的一槍打死自己,倒還像他素來的xing子。可是為什麼打偏了呢?也許他是故意打偏的?他會故意打偏嗎?還是像他說的一樣,恩斷義絕?
三年夫妻,到了如今,如何恩斷,如何義絕?
這樣的亂世,他將她送走,那麼他到底會往哪裡去呢?是要留在鎮寒關與易連慎周旋,還是會被當成pào灰,送到前線戰場上去?
她覺得自己不能想了,一旦想到,就會瀕臨崩潰,可是又不能停止這種想法。而酈望平似乎深知她的心事,只對她說:“他會來,他答應過我。”
他也曾經答應過她,他說過,從今後再不拋下她。不管qíng勢是好是壞,絕不再獨個兒拋下她。
可是他最後一句話說的是:“我累了,你走吧。”
她一直覺得不以為然,對這段婚姻、這段感qíng,從來都是不以為然。因為她不喜歡,因為她不想要,連帶易連愷這個人,她都覺得可有可無。可是她一直是知道的,只要她肯,他總會接納,就像她知道,哪怕她的心去了千山萬水之外,而他就在原地等她。
qíng字難言,qíng字亦難解,她本來篤定的事qíng,到了如今,卻成了不確定。他如果不等她了,他如果忽然不要她了,他就突然說,累了。
然後讓她走。
她就不能不被他送走。
他是真的不要她了。
她覺得這十日,比十年更難熬,更加令人老。把他說的每一個字都細細地想過,把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細細地想過,最後他摔碎那對手鐲,恩斷義絕,他臉上那樣痛快的笑容,仿佛摔碎的並不是鐲子,而是禁錮他已久的一個桎梏。為什麼他會覺得如釋重負?或許自己在那種時候,對於他,真的只是一個拖累。
浩浩的江水仿佛奔流不盡,她總是沉默地想著,到底是對抑或錯呢?如果現在可以轉身回去,是不是可以再次見到他?如果有機會再見到他,她會不會說出心裡真正想要說的話?
船行在江上兩三日,方才出了符軍控制的地界。中途還被截停了兩次,但是因為戰事正酣,對於中立國的船隻,雙方卻也不曾刁難。酈望平一路之上一直提著-顆心,等出了符軍控制的江域,才漸漸放下。每當船靠岸時,或許碼頭是極大的市鎮,便買了報紙來看。首先是李重年通電宣布獨立,然後是符遠城毀於pào火,死傷枕籍。過了一日,買的報紙說是易連慎餘部對李重年宣戰,雙方在西北jiāo火,不過易連慎餘部實力有限,所以另一派軍閥姜雙喜也卷了進來,這場戰事,卻是越來越大了,越戰越激烈了。
秦桑連日關切,可是各家報紙上都沒有易連愷的半分消息。諸路軍閥通電頻繁,各執一詞。內閣是徹底地失了控制,先是大總統通電全國辭職,然後是內閣總辭職,而李重年一邊宣稱要重選國會議員,一邊卻又重兵bī近昌鄴。南方諸省紛紛舉兵,通電宣布獨立,而北方以慕容宸為首的承派軍閥,卻宣布要在乾平選舉國會。
總歸是亂世吧,秦桑有點疲憊地想。滔滔的永江水無盡無息地奔流而去,就像帶走了她的所有思想,她已經覺得筋疲力盡。在這樣紛亂的時局裡,真是前途茫茫。
這一日船終於到了昌鄴,秦桑立在甲板之上,看兩岸檣帆林立城郭如畫,真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離去不過數月,歸來時,江城正是chūn光乍泄,江邊的垂楊新生了鵝huáng的葉子,煙籠十里長堤,鬱鬱蔥蔥,映得那江水似乎都帶了chūn意。而堤上芳糙漫漫,只見兩三孩童,引了風箏在放,迎著江風,飛得極高極遠。不論世事如何變遷,這chūn天還是仍舊來到世間。秦桑不由得想起唐人的詩句:“無qíng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確實是如此吧,無論時局如何大亂,chūn光仍舊是一片明媚景象。她所乘的火輪因為船身龐大,所以吃水極深。停在江心裡,並不能搭棧橋,只由小舢板劃了來,接了乘客下船。秦桑出走之時並無多少行李,所以也不急著下船,待得船上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酈望平才扶著她從容搭舢舟上岸。但見碼頭上一片繁榮景象,無數船隻忙著上貨卸貨,更有客輪停泊,旅人往來如織,汽車洋車都停得像長龍陣似的,熙攘嘈雜,比起那天晚上在符遠倉皇登船的qíng形,真如同兩個世界一般。
她心想,戰火漫延,這樣的太平光景又能維繫到幾時呢?昌鄴原本是九省通衢,兩江相衝的軍事要地,只怕遲早會像符遠一樣,pào火轟城。現在這樣,倒像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一般。她舉目看人cháo如織,心想自己如果不回家去,就此轉身一走,人海茫茫,可從此再也不必煩惱了。可是易連愷生死未卜,而自己眼下這樣的qíng形,到底該做何打算呢?
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汽車喇叭響,一部黑色的汽車開過來停下,車上跳下個人來,急切切地說:“可算是找著你了。”
她定睛一看,竟然是高紹軒。幾月不見,他穿著西服背心,明明是個翩翩公子,可是滿頭大汗,仍舊顯出一種學生般的稚氣來。烏黑的眼睛直直地望著她,眼底滿是關切。看她認出自己,高紹軒倒覺得老大不好意思似的,按西洋禮節鞠了一躬,說道:“夫人好。”
秦桑也很客套地答了一句:“高少爺好。”
高紹軒說:“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夫人請上車吧。”
秦桑心中十分奇怪,待上了汽車之後,才知道是閔紅玉早在半月前就給高佩德發了電報,高佩德深受易家重恩,雖然對符遠局勢無力回天,可是聽說易家三少奶奶搭英國船回到昌鄴,立刻就遣人來碼頭日日守候。而高紹軒聽到這個消息,便向父親討了這差事來。他每天都要到碼頭上來看幾遍,每條船進港都要張望,一直到如今都快絕望了,幾乎再沒有勇氣到這碼頭上來了,只是還抱了萬一的希望,所以仍舊每天都來看看,萬萬沒想到今日真的可以接到秦桑。
秦桑十分感激,說道:“謝謝高少爺了,如今……如今……”她連說了兩個“如今”,卻只是最後幽幽嘆了口氣,望著車窗外一掠而過的街景,不再言語。
高紹軒知道她是擔心易連愷的安危,於是安慰她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父親遣了很得力的人去西北,正極力打聽公子爺的下落,少奶奶不必太過憂心。”
高紹軒將她送至昌鄴城中易宅,易家幾個仆傭見了她如見了鳳凰一般,擁著她走進屋子,韓媽更是直掉眼淚:“少奶奶,你可回來了。”高紹軒見到這樣的qíng形,不便久坐,便當即告辭而去。而酈望平見她神色疲倦,便說道:“我也先告辭了,請你放心,我一定會盡力打聽他的下落。”
秦桑點點頭,說道:“多謝了。”
酈望平笑了一笑,似乎有點惆悵,過了片刻,才說道:“這是你第一次為了他,向我道謝。”
秦桑慢慢地道:“他明明知道你是誰,卻沒有殺你。”
酈望平說道:“所以我會去替你打聽,請你放心,我們的人在西北也有關係,一定可以打聽得出來。”
秦桑問:“那麼你現在要去哪裡呢?”
酈望平道:“戰火已燃,自然是去最險要的地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次我因為私人的關係,沒有盡到責任,所以現在要去盡責了。”
秦桑亦不再追問他要往哪裡去,只是說道:“那麼,請珍重。”
酈望平則鞠了一躬,說道:“易夫人,請珍重。”他凝視秦桑片刻,轉身大踏步而去。
秦桑連日舟車勞頓,卻也是累極了。家裡下人見她回來,亦覺得安下心來。韓媽服侍她洗澡換衣,又幫她取了電chuī風來chuīgān了頭髮,說道:“少奶奶,你歇一歇吧,我瞧你的臉色真是倦極了。”
秦桑確實累得連話都不願意說了,“嗯”了一聲,便伏在chuáng上沉沉睡去。韓媽替她蓋上了被子,又放下窗簾,才輕手輕腳地走出屋子去。
“胡說!百萬鷹洋的取款憑證,你豈肯給一個外姓異敵?”
“對你而言是異敵。對我而言是盟友。”易連愷道,“父親大人留的這條後路,原本防的就是家變。百萬元可以買通友邦內閣,百萬元也可以打兩場大仗。你想要這筆錢gān什麼,我心裡明白。不過可惜,jiāo給慕容灃的時候,我已經通知過銀行的代表了。除非見到本人手持信物,否則任何人,都別想打開保險庫。”
易連慎轉身便叫:“來人!”易連愷突然抱住他的腰,就去奪他手中的槍,易連慎連開數槍,都she在了天上,驚起遠處一群寒鴉,“啊啊”亂叫著,盤旋起來。周圍的衛兵都要衝上來,可是易連愷與易連慎扭打在一起,他們又不敢開槍,只怕誤傷了易連慎。
易連慎掉轉槍口,終於一槍擊在易連愷腿上,易連愷並不放手,反而用另一條不曾受傷的腿踹在他的膝彎。易連慎踉蹌跪倒,大叫:“先別管我,派人去追……”一句話猶未完,突然身子一輕,原來易連愷用力抱住他,反手一撐,已經越過城牆上的堞雉。
風聲從耳畔呼嘯而過,易連慎連開兩槍,可是兩個人急速地下墜著,易連慎大叫了一聲,易連愷卻無聲無息,只是笑了一笑。
兩個人重重地摔落在了地上,雪花漸漸地落下來,仿佛天空透徹起來,像是初夏時分窗上糊的明紗,有隱隱的花影透過窗紙映進來,或者,還有一兩瓣晚謝的桃李,飛過窗格飄下來,原來是細碎的雪花。冰冷的雪落在他的臉上,易連愷臉朝著天空,天是幽暗的藍色,像是一方明淨的寶石,又像是秦桑曾經穿過的一件旗袍的料子。他記得那件衣服觸在手裡,也是涼的,潤滑無聲,並不會沙沙作響。每次他想起她,總是這些不相gān的細節,而真正要緊的一些事,他卻總也想不起來。就像是小時候還記得娘親的樣子,長大後見著照片,卻只覺得那是個陌生人,明明和記憶中最後一縷溫暖並不一樣,只有他記的事,是一瓣瓣早就零落的馨香。可是剛剛的一刻他總還是記得的,剛剛她還在他身邊的時候,他想起當他捋下鐲子時,她冰涼的手指,還有她倉皇的眼神,那一刻,她原來是痛的,她眼底明明是傷心。他倒寧可她並不傷心,當鐲子摔得粉身碎骨的時候,他就想過,值得了。不管她會不會恨他,有那一刻,值得了。下雪了,不知道秦桑會不會覺得冷,這是他最後一點殘存的意識。風卷著雪花,遇見黏稠的血,便飛不起來,雪融進了血里,然後又慢慢地滲進huáng土裡。
jiāo會
秦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在船上了。她不再與酈望平說話,只是專心地想,城樓上開槍的人是誰?會是易連愷嗎?如果他真的一槍打死自己,倒還像他素來的xing子。可是為什麼打偏了呢?也許他是故意打偏的?他會故意打偏嗎?還是像他說的一樣,恩斷義絕?
三年夫妻,到了如今,如何恩斷,如何義絕?
這樣的亂世,他將她送走,那麼他到底會往哪裡去呢?是要留在鎮寒關與易連慎周旋,還是會被當成pào灰,送到前線戰場上去?
她覺得自己不能想了,一旦想到,就會瀕臨崩潰,可是又不能停止這種想法。而酈望平似乎深知她的心事,只對她說:“他會來,他答應過我。”
他也曾經答應過她,他說過,從今後再不拋下她。不管qíng勢是好是壞,絕不再獨個兒拋下她。
可是他最後一句話說的是:“我累了,你走吧。”
她一直覺得不以為然,對這段婚姻、這段感qíng,從來都是不以為然。因為她不喜歡,因為她不想要,連帶易連愷這個人,她都覺得可有可無。可是她一直是知道的,只要她肯,他總會接納,就像她知道,哪怕她的心去了千山萬水之外,而他就在原地等她。
qíng字難言,qíng字亦難解,她本來篤定的事qíng,到了如今,卻成了不確定。他如果不等她了,他如果忽然不要她了,他就突然說,累了。
然後讓她走。
她就不能不被他送走。
他是真的不要她了。
她覺得這十日,比十年更難熬,更加令人老。把他說的每一個字都細細地想過,把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細細地想過,最後他摔碎那對手鐲,恩斷義絕,他臉上那樣痛快的笑容,仿佛摔碎的並不是鐲子,而是禁錮他已久的一個桎梏。為什麼他會覺得如釋重負?或許自己在那種時候,對於他,真的只是一個拖累。
浩浩的江水仿佛奔流不盡,她總是沉默地想著,到底是對抑或錯呢?如果現在可以轉身回去,是不是可以再次見到他?如果有機會再見到他,她會不會說出心裡真正想要說的話?
船行在江上兩三日,方才出了符軍控制的地界。中途還被截停了兩次,但是因為戰事正酣,對於中立國的船隻,雙方卻也不曾刁難。酈望平一路之上一直提著-顆心,等出了符軍控制的江域,才漸漸放下。每當船靠岸時,或許碼頭是極大的市鎮,便買了報紙來看。首先是李重年通電宣布獨立,然後是符遠城毀於pào火,死傷枕籍。過了一日,買的報紙說是易連慎餘部對李重年宣戰,雙方在西北jiāo火,不過易連慎餘部實力有限,所以另一派軍閥姜雙喜也卷了進來,這場戰事,卻是越來越大了,越戰越激烈了。
秦桑連日關切,可是各家報紙上都沒有易連愷的半分消息。諸路軍閥通電頻繁,各執一詞。內閣是徹底地失了控制,先是大總統通電全國辭職,然後是內閣總辭職,而李重年一邊宣稱要重選國會議員,一邊卻又重兵bī近昌鄴。南方諸省紛紛舉兵,通電宣布獨立,而北方以慕容宸為首的承派軍閥,卻宣布要在乾平選舉國會。
總歸是亂世吧,秦桑有點疲憊地想。滔滔的永江水無盡無息地奔流而去,就像帶走了她的所有思想,她已經覺得筋疲力盡。在這樣紛亂的時局裡,真是前途茫茫。
這一日船終於到了昌鄴,秦桑立在甲板之上,看兩岸檣帆林立城郭如畫,真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離去不過數月,歸來時,江城正是chūn光乍泄,江邊的垂楊新生了鵝huáng的葉子,煙籠十里長堤,鬱鬱蔥蔥,映得那江水似乎都帶了chūn意。而堤上芳糙漫漫,只見兩三孩童,引了風箏在放,迎著江風,飛得極高極遠。不論世事如何變遷,這chūn天還是仍舊來到世間。秦桑不由得想起唐人的詩句:“無qíng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確實是如此吧,無論時局如何大亂,chūn光仍舊是一片明媚景象。她所乘的火輪因為船身龐大,所以吃水極深。停在江心裡,並不能搭棧橋,只由小舢板劃了來,接了乘客下船。秦桑出走之時並無多少行李,所以也不急著下船,待得船上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酈望平才扶著她從容搭舢舟上岸。但見碼頭上一片繁榮景象,無數船隻忙著上貨卸貨,更有客輪停泊,旅人往來如織,汽車洋車都停得像長龍陣似的,熙攘嘈雜,比起那天晚上在符遠倉皇登船的qíng形,真如同兩個世界一般。
她心想,戰火漫延,這樣的太平光景又能維繫到幾時呢?昌鄴原本是九省通衢,兩江相衝的軍事要地,只怕遲早會像符遠一樣,pào火轟城。現在這樣,倒像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一般。她舉目看人cháo如織,心想自己如果不回家去,就此轉身一走,人海茫茫,可從此再也不必煩惱了。可是易連愷生死未卜,而自己眼下這樣的qíng形,到底該做何打算呢?
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汽車喇叭響,一部黑色的汽車開過來停下,車上跳下個人來,急切切地說:“可算是找著你了。”
她定睛一看,竟然是高紹軒。幾月不見,他穿著西服背心,明明是個翩翩公子,可是滿頭大汗,仍舊顯出一種學生般的稚氣來。烏黑的眼睛直直地望著她,眼底滿是關切。看她認出自己,高紹軒倒覺得老大不好意思似的,按西洋禮節鞠了一躬,說道:“夫人好。”
秦桑也很客套地答了一句:“高少爺好。”
高紹軒說:“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夫人請上車吧。”
秦桑心中十分奇怪,待上了汽車之後,才知道是閔紅玉早在半月前就給高佩德發了電報,高佩德深受易家重恩,雖然對符遠局勢無力回天,可是聽說易家三少奶奶搭英國船回到昌鄴,立刻就遣人來碼頭日日守候。而高紹軒聽到這個消息,便向父親討了這差事來。他每天都要到碼頭上來看幾遍,每條船進港都要張望,一直到如今都快絕望了,幾乎再沒有勇氣到這碼頭上來了,只是還抱了萬一的希望,所以仍舊每天都來看看,萬萬沒想到今日真的可以接到秦桑。
秦桑十分感激,說道:“謝謝高少爺了,如今……如今……”她連說了兩個“如今”,卻只是最後幽幽嘆了口氣,望著車窗外一掠而過的街景,不再言語。
高紹軒知道她是擔心易連愷的安危,於是安慰她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父親遣了很得力的人去西北,正極力打聽公子爺的下落,少奶奶不必太過憂心。”
高紹軒將她送至昌鄴城中易宅,易家幾個仆傭見了她如見了鳳凰一般,擁著她走進屋子,韓媽更是直掉眼淚:“少奶奶,你可回來了。”高紹軒見到這樣的qíng形,不便久坐,便當即告辭而去。而酈望平見她神色疲倦,便說道:“我也先告辭了,請你放心,我一定會盡力打聽他的下落。”
秦桑點點頭,說道:“多謝了。”
酈望平笑了一笑,似乎有點惆悵,過了片刻,才說道:“這是你第一次為了他,向我道謝。”
秦桑慢慢地道:“他明明知道你是誰,卻沒有殺你。”
酈望平說道:“所以我會去替你打聽,請你放心,我們的人在西北也有關係,一定可以打聽得出來。”
秦桑問:“那麼你現在要去哪裡呢?”
酈望平道:“戰火已燃,自然是去最險要的地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次我因為私人的關係,沒有盡到責任,所以現在要去盡責了。”
秦桑亦不再追問他要往哪裡去,只是說道:“那麼,請珍重。”
酈望平則鞠了一躬,說道:“易夫人,請珍重。”他凝視秦桑片刻,轉身大踏步而去。
秦桑連日舟車勞頓,卻也是累極了。家裡下人見她回來,亦覺得安下心來。韓媽服侍她洗澡換衣,又幫她取了電chuī風來chuīgān了頭髮,說道:“少奶奶,你歇一歇吧,我瞧你的臉色真是倦極了。”
秦桑確實累得連話都不願意說了,“嗯”了一聲,便伏在chuáng上沉沉睡去。韓媽替她蓋上了被子,又放下窗簾,才輕手輕腳地走出屋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