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平繼轉向姜慈,並不看她的眼睛,只面色平平地直視前方,謹慎說道:「還請這位姑娘選一根手指。」

  姜慈不由覺得好笑,隨便一紮就行了,選什麼手指。

  她隨意地伸出左手食指,伸到安平繼面前,隨口道:「那就多謝安御醫了。」

  安平繼頗為客氣地點點頭,他換了一根銀針,在姜慈食指上也是輕輕一戳,一滴鮮血亦同長公主那樣,緩緩滴落在水中。

  這時,姜慈的心不由地跳得飛快。她深知自己並不是先皇之女,與長公主自然毫無血緣關係。雖然長公主帶來的御醫是自己的相熟,但在中目睽睽之下,安平繼若要做些手段,也是難上加難。

  安平既謹慎心細地端起了滴有兩滴血的水盆,正欲走到太后面前,卻不想腳底一滑,「撲通」一聲連人帶著水盆,一下子摔在了地上,整個人一身狼狽,連褲腳也濕了一大截。

  姜慈瞪大了眼睛,看向了太后,兩人面面相覷。

  長公主一見安平繼打翻了水盆,大聲斥道:「安御醫!你這是在做什麼?大殿之上,豈容你如此不小心?」

  安平繼嚇得一哆嗦,趕忙跪好,伏首大聲道:「這水盆太重了,微臣腳底一滑,不慎跌落。如果可以的話,微臣再取一盆水來驗過一次,這次定不會出差錯。」

  殿上考生忍俊不禁,手無縛雞之力的御醫連一盆水都端不穩。

  長公主怒目而視,她看向的曹倞。見曹倞與她使了個眼色,拂去面上怒意,低沉了聲音說道:「那你速去速回,切莫耽誤了。」

  安平繼惶恐地站起身來,低頭快步向大殿外走去。須臾的功夫,他又端來一小盆水,清清漾漾,擺在了長公主與姜慈之間。

  這次他依然小心翼翼地取了二人的血。

  當兩滴血在水中碰到一起之時,姜慈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她別過臉去,不敢再看,目光觸及到韓玢與小皇上,見二人沉著冷靜,依然看著安平繼手中的水盆。

  姜慈垂下眼帘,甚至連眨眼都忘記了。她嘴唇發澀,後槽牙都止不住的打顫,然而在這大殿之上她只能強裝鎮定,迫使自己站在這裡。

  片刻的功夫,只聽長公主不可思議地大聲道:「怎麼會這樣?這不可能……」

  姜慈一驚,回頭看去。

  只見盆中的兩滴血,毫無保留地相融在一起。姜慈驚訝地張大了嘴,就如同滿殿考生一樣,門面的不可置信。

  雖然心中早有預料,小皇上和韓玢必定是做了手腳,但是如此毫無徵兆地出現在自己面前,姜慈還是難以接受。

  她用餘光瞥向了太后,見太后面上並無太多的波瀾,提到嗓子口的心又沉了下去。她抬眼看著面前的長公主,竟不知要說什麼了。

  果然,只聽一旁的曹倞大聲說道:「這怎麼可能?」他狠狠地瞪著長公主,眸子裡深深透著一股戾氣,長公主懼怕的顫了顫肩,滿臉驚慌。

  她倏地一下回過頭來,看著安平繼,「安太醫,你是不是做了什麼手腳?」

  安平繼有些茫然地搖著頭,作出一副惶然無措的樣子。他並未理睬長公主,而是直直地撲在了皇上的面前說道:「微臣只是負責準備水和取長公主與這位姑娘的指尖血,並沒有做任何的手腳。而且是大庭廣眾之下又有皇上在此,微臣怎麼敢,又怎麼可能敢呢!」

  說到此處,安平繼滿臉皆是無辜的表情。姜慈扯著嘴角,支吾不言。

  這時,只聽太后那威嚴的聲音響起,「鬧了這一天了,曹愛卿可還滿意?非要把哀家瞞了二十年的陳年往事給捯飭出來,你才安心是嗎?」

  曹倞顯然有一些懵,但他很快回過神來,回身拱手道:「老臣不敢。」

  太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長公主,繼續對曹倞道:「如今你的妹妹,曹貴妃早已不在,哀家自然是不會擔心女兒是否會遭到毒害。可是哀家不曾想,雖然你的妹妹不在了,但是曹愛卿還真是前赴後繼啊。您們這一家子,跟哀家的女兒是不是有仇呢?」

  第八十二章

  姜慈默默地聽著, 太后自始至終說的都是「哀家的女兒」,絲毫不曾提及先皇, 大殿之上,估計也只有姜慈自己才能注意到這一點吧 。

  滴血驗親的結果,讓眾人一個一個的皆不知所措。尤其是曹倞和長公主,二人本就有心要將太后拉下馬來, 哪知卻被自己請來的一個小小的御醫從中擺了一道,但是在這大殿之上又不好發作, 只得恨著牙痒痒。

  與此同時,一些茫然不知、還看不出名堂的考生, 低言細語,小聲切切。

  「難不成先皇當年真有一顆滄海明珠?」

  「我就見這姜女官確實與皇上長得頗為相似, 居然是公主身份。」

  「這女子居然是公主,看來她也對自己的身份茫然不知,定是這侯兕從背後插了一刀。」

  「是啊, 這侯兕真是枉為男人。」

  因礙於皇上在大殿上, 底下的考生們說了兩三句便垂首不語。見此情景,長公主泄了氣一般, 蒼白著臉, 咬著下唇, 站在那一言不發。而一旁的曹倞, 只得忿然拱手說道:「老臣失察,竟然信了這侯兕的鬼話,平白讓太后蒙冤受罪, 實乃老臣之過失,望太后降罪。」

  太后還未說話,卻見小皇上在一旁說道:「曹愛卿這是說的哪裡話?朕自小看著您輔佐母后,□□定國,平定邊疆,作為首輔,您自然是德高望重,萬人敬仰。今日只不過是心優於父皇,才枉信小人之言,令太后蒙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