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女子點點頭,便將當年之事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雖然發音不是很清楚,但是她說的很慢,皇帝和眾朝臣也都能聽懂。
女子說到最後空洞的眼眶中流出了血淚,「陛下,先皇后待奴婢就像親人一般,可是奴婢卻恩將仇報,受趙氏脅迫誣陷於她,害她含冤而死,還害死了小皇子和她腹中的胎兒,奴婢百死難以贖罪。」
「奴婢在臨死之前,只求陛下為先皇后平反,嚴懲趙氏,讓她得到該有的懲罰。」
李紹此時早已氣的渾身發抖,心裡悔恨交加。他到底都做了些什麼?
聽信讒言佞語,害得將軍府慘遭滅門,又害死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害死了自己最疼愛的皇兒,還害死了她腹中的胎兒。
他才是罪魁禍首。
「噗……」李紹突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暈倒在龍椅上。
「陛下!」眾朝臣一片驚呼,李紹身邊的太監大聲疾呼,「宣太醫,宣太醫。」
朝堂上一片混亂。
太醫很快就趕來了,初步診斷應該是怒火攻心導致的暈厥,讓人把皇帝抬到寢宮醫治。
幾名朝中重臣跟了去,呂墨言帶著蘇瑾也跟去了皇帝的寢宮。
李廷軒要跟上去的時候被趙氏拉住了手臂,趙氏趁朝臣們慌亂之時,對李廷軒低聲囑咐道:「軒兒,你聽我說。你父皇這一暈就再也不會醒過來了,你要趁機獨攬大權,登上皇位。」
李廷軒一驚,「母后,您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你對父皇……」
「軒兒,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你一定不要辜負母后的一片苦心。還有,我懷疑呂墨言是當年呂家的漏網之魚,你一定要在呂家平反之前查清他的底細,將其一網打盡,讓呂家永無翻身之地。」
趙氏話音剛落,就有兩名禁衛軍上前將她押走,她聲嘶力竭的喊道:「軒兒,母后能為你做的就這麼多了,接下來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成王敗寇,全在你一念之間。」
「母后。」李廷軒雙目通紅,垂在身側的拳頭攥緊。
母后說的沒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成大事者,絕不能心慈手軟。
如今要想登上那個高位,唯有放手一搏。
……
皇帝的寢宮,幾名太醫正在給皇帝醫治,可是幾個時辰過去了,皇帝仍然昏迷不醒,甚至查找不出原因。
以顧德年為首的幾位朝中重臣都候在皇帝寢宮的外殿,焦急的等待著內殿的消息。
一名老太醫匆匆走出內殿,顧德年連忙問道:「李太醫,怎麼樣了,陛下醒了嗎?」
李太醫一臉凝重的搖搖頭,「陛下看似怒氣攻心導致的暈厥,可是其中並沒有這麼簡單,目前老朽和幾名太醫還查找不出原因。」
「怎麼會這樣?難道陛下是中毒了?」
「不排除這個可能,只是若陛下真的是中毒。那他所中的毒必定是奇毒,否則老朽和幾名太醫不可能查找不出病因。」
蘇瑾聽言毛遂自薦的舉起手,「李太醫,我可不可以跟您一起進去給陛下診斷一下。」
李太醫一怔,狐疑的看向她,「呂夫人會醫?」
蘇瑾點點頭,「嗯!我祖上是醫藥世家,我自小就習醫,對毒也有所了解,說不定我能找到陛下的病因。」
第143章 宮變
顧德年接口道:「李太醫,你有所不知,京城有名的「蘇氏醫館」便是呂夫人開的。呂夫人醫術精湛,你不如讓她試試,多一個人多一分希望。」
李太醫贊同的點頭,「顧大人所言極是,呂夫人,請隨老朽進來吧!」
「是。」蘇瑾跟著李太醫進入內殿,經過她的診斷,可以確定皇帝果真是中了毒,但是卻查不出中的是什麼毒。
呂墨言心中略微沉吟,對顧德年道:「顧老,必須要儘快找到下毒之人,否則陛下恐怕會有危險。」
「你說的沒錯。」顧德年連忙對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吩咐道:「王公公,此事就交給你去查,凡是可疑之人一個也不要放過,尤其是鳳儀宮的人。」
「老奴明白。」王公公匆匆離去。
經過排查,總共查到十幾個可疑之人,其中一個就是趙氏身邊的余嬤嬤。
可是余嬤嬤已經不知所蹤,王公公帶人找遍了整個後宮,都沒有找到她的人。因此她的嫌疑最大。
王公公審問趙氏,趙氏裝聾作啞,只說余嬤嬤不想跟著她在冷宮受苦,已經逃出皇宮,王公公只得派人到宮外找。
這人一時半會兒也不一定能找得到,蘇瑾和幾名太醫也不能幹等著。他們一起研究皇帝身上的毒性,嘗試配製解藥。
然而因為皇帝一直昏迷不醒,太子和凌王兩方勢力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朝堂上動盪不安,人心惶惶。
雖然有顧德年和幾位朝中重臣極力穩住朝局,但也難以鎮壓兩方勢力。
三日後,終究是發生了宮變,先是凌王率領人馬攻入皇宮,想要捷足先登,逼宮上位。
後是太子打著勤王的旗號,率領人馬入宮將凌王人馬一舉殲滅,並迅速控制住整個皇宮,然後再脅迫幾位朝中重臣擁護他繼任皇位。
幾位朝中重臣皆氣憤填膺,顧德年怒斥,「太子,陛下還在龍榻上趟著呢!你就這麼迫不及待的想要登上皇位,你要將陛下置於何地?」
李廷軒義正言辭道:「如今凌王造反,邊關戰況危急,我東盛國內憂外患。可父皇一直昏迷不醒,國不可一日無君,孤身為東盛國的儲君,繼任皇位名正言順,此乃天意。諸位身為東盛國的重臣,理應順應天意,擁護孤早日登基。」
女子說到最後空洞的眼眶中流出了血淚,「陛下,先皇后待奴婢就像親人一般,可是奴婢卻恩將仇報,受趙氏脅迫誣陷於她,害她含冤而死,還害死了小皇子和她腹中的胎兒,奴婢百死難以贖罪。」
「奴婢在臨死之前,只求陛下為先皇后平反,嚴懲趙氏,讓她得到該有的懲罰。」
李紹此時早已氣的渾身發抖,心裡悔恨交加。他到底都做了些什麼?
聽信讒言佞語,害得將軍府慘遭滅門,又害死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害死了自己最疼愛的皇兒,還害死了她腹中的胎兒。
他才是罪魁禍首。
「噗……」李紹突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暈倒在龍椅上。
「陛下!」眾朝臣一片驚呼,李紹身邊的太監大聲疾呼,「宣太醫,宣太醫。」
朝堂上一片混亂。
太醫很快就趕來了,初步診斷應該是怒火攻心導致的暈厥,讓人把皇帝抬到寢宮醫治。
幾名朝中重臣跟了去,呂墨言帶著蘇瑾也跟去了皇帝的寢宮。
李廷軒要跟上去的時候被趙氏拉住了手臂,趙氏趁朝臣們慌亂之時,對李廷軒低聲囑咐道:「軒兒,你聽我說。你父皇這一暈就再也不會醒過來了,你要趁機獨攬大權,登上皇位。」
李廷軒一驚,「母后,您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你對父皇……」
「軒兒,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你一定不要辜負母后的一片苦心。還有,我懷疑呂墨言是當年呂家的漏網之魚,你一定要在呂家平反之前查清他的底細,將其一網打盡,讓呂家永無翻身之地。」
趙氏話音剛落,就有兩名禁衛軍上前將她押走,她聲嘶力竭的喊道:「軒兒,母后能為你做的就這麼多了,接下來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成王敗寇,全在你一念之間。」
「母后。」李廷軒雙目通紅,垂在身側的拳頭攥緊。
母后說的沒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成大事者,絕不能心慈手軟。
如今要想登上那個高位,唯有放手一搏。
……
皇帝的寢宮,幾名太醫正在給皇帝醫治,可是幾個時辰過去了,皇帝仍然昏迷不醒,甚至查找不出原因。
以顧德年為首的幾位朝中重臣都候在皇帝寢宮的外殿,焦急的等待著內殿的消息。
一名老太醫匆匆走出內殿,顧德年連忙問道:「李太醫,怎麼樣了,陛下醒了嗎?」
李太醫一臉凝重的搖搖頭,「陛下看似怒氣攻心導致的暈厥,可是其中並沒有這麼簡單,目前老朽和幾名太醫還查找不出原因。」
「怎麼會這樣?難道陛下是中毒了?」
「不排除這個可能,只是若陛下真的是中毒。那他所中的毒必定是奇毒,否則老朽和幾名太醫不可能查找不出病因。」
蘇瑾聽言毛遂自薦的舉起手,「李太醫,我可不可以跟您一起進去給陛下診斷一下。」
李太醫一怔,狐疑的看向她,「呂夫人會醫?」
蘇瑾點點頭,「嗯!我祖上是醫藥世家,我自小就習醫,對毒也有所了解,說不定我能找到陛下的病因。」
第143章 宮變
顧德年接口道:「李太醫,你有所不知,京城有名的「蘇氏醫館」便是呂夫人開的。呂夫人醫術精湛,你不如讓她試試,多一個人多一分希望。」
李太醫贊同的點頭,「顧大人所言極是,呂夫人,請隨老朽進來吧!」
「是。」蘇瑾跟著李太醫進入內殿,經過她的診斷,可以確定皇帝果真是中了毒,但是卻查不出中的是什麼毒。
呂墨言心中略微沉吟,對顧德年道:「顧老,必須要儘快找到下毒之人,否則陛下恐怕會有危險。」
「你說的沒錯。」顧德年連忙對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吩咐道:「王公公,此事就交給你去查,凡是可疑之人一個也不要放過,尤其是鳳儀宮的人。」
「老奴明白。」王公公匆匆離去。
經過排查,總共查到十幾個可疑之人,其中一個就是趙氏身邊的余嬤嬤。
可是余嬤嬤已經不知所蹤,王公公帶人找遍了整個後宮,都沒有找到她的人。因此她的嫌疑最大。
王公公審問趙氏,趙氏裝聾作啞,只說余嬤嬤不想跟著她在冷宮受苦,已經逃出皇宮,王公公只得派人到宮外找。
這人一時半會兒也不一定能找得到,蘇瑾和幾名太醫也不能幹等著。他們一起研究皇帝身上的毒性,嘗試配製解藥。
然而因為皇帝一直昏迷不醒,太子和凌王兩方勢力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朝堂上動盪不安,人心惶惶。
雖然有顧德年和幾位朝中重臣極力穩住朝局,但也難以鎮壓兩方勢力。
三日後,終究是發生了宮變,先是凌王率領人馬攻入皇宮,想要捷足先登,逼宮上位。
後是太子打著勤王的旗號,率領人馬入宮將凌王人馬一舉殲滅,並迅速控制住整個皇宮,然後再脅迫幾位朝中重臣擁護他繼任皇位。
幾位朝中重臣皆氣憤填膺,顧德年怒斥,「太子,陛下還在龍榻上趟著呢!你就這麼迫不及待的想要登上皇位,你要將陛下置於何地?」
李廷軒義正言辭道:「如今凌王造反,邊關戰況危急,我東盛國內憂外患。可父皇一直昏迷不醒,國不可一日無君,孤身為東盛國的儲君,繼任皇位名正言順,此乃天意。諸位身為東盛國的重臣,理應順應天意,擁護孤早日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