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你想都別想!」
他這一嗓子把平遠侯喊得愣了一下,回過神來便吹鬍子瞪眼,「臭小子你老也大不小了,難不成還真想從聊城回來再娶親?」
殷衡冷笑一聲:「我的事不用你管。」
「你是要氣死我呀!」
繼二人心平氣和的談話之後,再一次不歡而,平遠侯帶著一大堆畫卷離開了承伯侯府。
這裡發生的事很快就傳到承伯侯夫婦兩人耳中,彼時兩人在書房中,聞言不由得對視笑了一下。
「我那日就同你說了,衡兒定是有了心悅之人。」
承伯侯不置可否:「也不一定,也指不定是衡兒不願此時娶親。」
虞夫人白了他一眼,語氣不善道:「那璟兒和衡兒便如你所願,在邊境待著吧!」
「不過如今邊境無戰事,衡兒和璟兒在那裡也少有軍功可掙,讓他們從軍也不過是為了磨一下性子罷了,這婚事還是不能拖得太晚的。」承伯侯求生欲極強地說。
虞夫人斜了他一眼:「怎麼,這會兒又不磨性子了?」
承伯侯擦了擦額頭:「夫人……」
虞夫人挑眉,這事就算是過去了:「罷了。」
承伯侯鬆了一口氣。
虞夫人思索來思索去,覺得往後殷衡再回京城就難了,如今尚不知道他愛慕的女子是誰,若是等他回來,那女子有了婚配可就晚了!
這般想著,虞夫人就風風火火地找殷衡去了。
殷衡見到她先是驚訝了一下,下一刻便被她拉著坐下,殷衡心中滿是不解,這是又發生什麼了?
「衡兒可是不久後也要離開京城了?」
殷衡不知道她要說什麼,便疑惑地點點頭。
「那在你離京前,要不要先定個親?」虞夫人試探地說。
殷衡眉頭一跳,卻沒有在面對平遠侯時的尖銳:「舅母,你怎麼想起這事了?」
虞夫人嘆了口氣:「還不是你和璟兒都離家在外,你們這終身大事著實讓我憂慮啊。」
虞夫人假裝憂愁,悄悄看了看殷衡,暗示道:「你和璟兒這一走呀,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年半載,這京城的姑娘怕是等不了啊……」
殷衡眉頭緊蹙,這和他有什麼關係嗎?
虞夫人暗嘆殷衡開竅難,索性直接挑明:「衡兒啊,你此行離京,可有心儀的女子,我們也好替你去上門提親啊。」
虞夫人在說這話的時候,下意識中把平遠侯府拋到了一邊。
殷衡這才明白,他頓時哭笑不得,無奈道:「舅母,此事你就無需擔心了,我自有分寸,而且……」他頓了一下,「而且她如今並非在京城。」
不在京城!虞夫人敏銳地捕捉到關鍵信息,「那姑娘是哪裡人?來京城是做什麼呀?若是有困難,咱們可以幫忙啊!」
虞夫人一連串的問題頭一次讓殷衡讓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舅母……」殷衡低低喊道,語氣中充滿無奈和無措。
虞夫人明白他是不想多說,於是便也知趣地不再問了,只不過表情總是有些不盡興:「舅母也不問你了,那你可趕緊些,莫要讓別人搶走了。」
「我知道的。」
等蘇玉瀠到了江雲城,信鴿就可以安排起來了,殷衡無奈極了,若非太遠,誰想用信鴿聯繫,他想見人!
虞夫人又說了許多,後來還是承伯侯命人來叫她才離開。
幾日過後,都護啟程準備離開京城,承伯侯府一大早起來去送行,路上碰見平遠侯,平遠侯朝承伯侯哼了一聲,隨即別過臉,另尋了一處地方。
都護坐於高頭大馬上,沿途都是送行的百姓,他們在全城百姓的目光中漸漸離開了京城。
另一頭,蘇思瑜突然不願和蘇玉瀠一道同行了,在向南和向北的岔路口上,蘇思瑜身著男裝,抱著自己的包袱,神色堅定。
「你想好了?」蘇玉瀠低聲問道。
蘇思瑜沒有地方去,但蘇玉瀠那裡總歸有一口飯給她吃,不過看樣子,蘇思瑜似乎已經有自己想走的路了。
「想好了。」蘇思瑜抱著包袱的手緊了緊,一個人離開,說不緊張是假的,可她做姐姐的,怎麼好意思平白吃住在妹妹那裡,她不是沒看出來蘇玉瀠對自己的縱容,但她想去再遠、再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蘇玉瀠沉默不語,將腰間玉佩摘下,遞給蘇思瑜:「你拿著此物,沿途凡有陽順鏢局的標識,憑此玉佩可以去尋求幫助,這算是我借給你的,你往後,可要記著還我。」
蘇思瑜接過,明白她的好意,握緊了手中玉佩:「往後再見,我定把它歸還與你。」
她二人本就不甚相熟,結伴同行一路已是極限,蘇玉瀠看著她,低聲道:「保重。」
「你也是。」
蘇思瑜站在岔路口,看著蘇玉瀠的馬車往另一條路上行去,等看不見影子的時候,她才轉過身,向北而行。
此去一別,不知經年何月才能相見。
第62章
天和六十二年, 初冬,東陽城。
距離蘇玉瀠和殷衡京城一別已有三年之久。
蘇玉瀠抱著暖爐,身披大氅, 漫步於雪中。
身後腳步聲傳來,巧雲穿過抄手長廊走來:「小姐, 平遠侯來信了。」
兩年前平遠侯大病一場, 病來如山倒,一向身體健朗的平遠侯經此一遭後變得身體虛弱, 一年不如一年, 人也蒼老了許多, 於今年秋末撒手人寰了。
他這一嗓子把平遠侯喊得愣了一下,回過神來便吹鬍子瞪眼,「臭小子你老也大不小了,難不成還真想從聊城回來再娶親?」
殷衡冷笑一聲:「我的事不用你管。」
「你是要氣死我呀!」
繼二人心平氣和的談話之後,再一次不歡而,平遠侯帶著一大堆畫卷離開了承伯侯府。
這裡發生的事很快就傳到承伯侯夫婦兩人耳中,彼時兩人在書房中,聞言不由得對視笑了一下。
「我那日就同你說了,衡兒定是有了心悅之人。」
承伯侯不置可否:「也不一定,也指不定是衡兒不願此時娶親。」
虞夫人白了他一眼,語氣不善道:「那璟兒和衡兒便如你所願,在邊境待著吧!」
「不過如今邊境無戰事,衡兒和璟兒在那裡也少有軍功可掙,讓他們從軍也不過是為了磨一下性子罷了,這婚事還是不能拖得太晚的。」承伯侯求生欲極強地說。
虞夫人斜了他一眼:「怎麼,這會兒又不磨性子了?」
承伯侯擦了擦額頭:「夫人……」
虞夫人挑眉,這事就算是過去了:「罷了。」
承伯侯鬆了一口氣。
虞夫人思索來思索去,覺得往後殷衡再回京城就難了,如今尚不知道他愛慕的女子是誰,若是等他回來,那女子有了婚配可就晚了!
這般想著,虞夫人就風風火火地找殷衡去了。
殷衡見到她先是驚訝了一下,下一刻便被她拉著坐下,殷衡心中滿是不解,這是又發生什麼了?
「衡兒可是不久後也要離開京城了?」
殷衡不知道她要說什麼,便疑惑地點點頭。
「那在你離京前,要不要先定個親?」虞夫人試探地說。
殷衡眉頭一跳,卻沒有在面對平遠侯時的尖銳:「舅母,你怎麼想起這事了?」
虞夫人嘆了口氣:「還不是你和璟兒都離家在外,你們這終身大事著實讓我憂慮啊。」
虞夫人假裝憂愁,悄悄看了看殷衡,暗示道:「你和璟兒這一走呀,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年半載,這京城的姑娘怕是等不了啊……」
殷衡眉頭緊蹙,這和他有什麼關係嗎?
虞夫人暗嘆殷衡開竅難,索性直接挑明:「衡兒啊,你此行離京,可有心儀的女子,我們也好替你去上門提親啊。」
虞夫人在說這話的時候,下意識中把平遠侯府拋到了一邊。
殷衡這才明白,他頓時哭笑不得,無奈道:「舅母,此事你就無需擔心了,我自有分寸,而且……」他頓了一下,「而且她如今並非在京城。」
不在京城!虞夫人敏銳地捕捉到關鍵信息,「那姑娘是哪裡人?來京城是做什麼呀?若是有困難,咱們可以幫忙啊!」
虞夫人一連串的問題頭一次讓殷衡讓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舅母……」殷衡低低喊道,語氣中充滿無奈和無措。
虞夫人明白他是不想多說,於是便也知趣地不再問了,只不過表情總是有些不盡興:「舅母也不問你了,那你可趕緊些,莫要讓別人搶走了。」
「我知道的。」
等蘇玉瀠到了江雲城,信鴿就可以安排起來了,殷衡無奈極了,若非太遠,誰想用信鴿聯繫,他想見人!
虞夫人又說了許多,後來還是承伯侯命人來叫她才離開。
幾日過後,都護啟程準備離開京城,承伯侯府一大早起來去送行,路上碰見平遠侯,平遠侯朝承伯侯哼了一聲,隨即別過臉,另尋了一處地方。
都護坐於高頭大馬上,沿途都是送行的百姓,他們在全城百姓的目光中漸漸離開了京城。
另一頭,蘇思瑜突然不願和蘇玉瀠一道同行了,在向南和向北的岔路口上,蘇思瑜身著男裝,抱著自己的包袱,神色堅定。
「你想好了?」蘇玉瀠低聲問道。
蘇思瑜沒有地方去,但蘇玉瀠那裡總歸有一口飯給她吃,不過看樣子,蘇思瑜似乎已經有自己想走的路了。
「想好了。」蘇思瑜抱著包袱的手緊了緊,一個人離開,說不緊張是假的,可她做姐姐的,怎麼好意思平白吃住在妹妹那裡,她不是沒看出來蘇玉瀠對自己的縱容,但她想去再遠、再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蘇玉瀠沉默不語,將腰間玉佩摘下,遞給蘇思瑜:「你拿著此物,沿途凡有陽順鏢局的標識,憑此玉佩可以去尋求幫助,這算是我借給你的,你往後,可要記著還我。」
蘇思瑜接過,明白她的好意,握緊了手中玉佩:「往後再見,我定把它歸還與你。」
她二人本就不甚相熟,結伴同行一路已是極限,蘇玉瀠看著她,低聲道:「保重。」
「你也是。」
蘇思瑜站在岔路口,看著蘇玉瀠的馬車往另一條路上行去,等看不見影子的時候,她才轉過身,向北而行。
此去一別,不知經年何月才能相見。
第62章
天和六十二年, 初冬,東陽城。
距離蘇玉瀠和殷衡京城一別已有三年之久。
蘇玉瀠抱著暖爐,身披大氅, 漫步於雪中。
身後腳步聲傳來,巧雲穿過抄手長廊走來:「小姐, 平遠侯來信了。」
兩年前平遠侯大病一場, 病來如山倒,一向身體健朗的平遠侯經此一遭後變得身體虛弱, 一年不如一年, 人也蒼老了許多, 於今年秋末撒手人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