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夏在信里深感抱歉,她說這名謀士的父親就是死在與沅國的戰爭中,憎恨沅國人且意志堅定,南楚距漠北太遠,亞克當不放心派別人,就只好派了這個絕對聽命的人去。

  沒想到把瘋狗放出,如今卻是叫不回來了。

  我頭疼地揉了揉眉心,對這次攛掇書院學子鬧事的幕後黑手也大致有了底,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這名謀士。

  然而這名謀士的手段實在高明,斥責沅國公主行特權阻礙戰船建造,呼籲學子幫助東平王取得帝位,樁樁件件,看上去都是為了沅國和沅國的民眾在考慮,聽聞此事的學子也是個個義憤填膺,以護國之名行竊國之事,你甚至說不得他別有用心。

  沒過多久,門房又帶話來,說太子殿下請我和魏成勛到東宮一敘。

  如今議政殿那邊已是聚集了一群朝臣在討論學子上書之事,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還未進入權力中心,與此事的關係也不大,自然不可能進入議政殿議事,只能私下討論討論。

  可是現在這私下討論是否應該,我心裡卻是沒底。

  正思索間,蔣瑋似是一臉隨意地閒逛到我所在的房屋門外,把頭探進來,「表嫂,今日有空出去逛逛麼?」

  我搖了搖頭,「沒空。」

  「在煩心學子上書的事?」

  「不止。」

  「那就是在心裡詛咒此次攛掇學子上書的幕後黑手,恨不得把這人剝皮抽筋千刀萬剮一遍。」蔣瑋裝出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語氣惡狠狠道。

  只不過他這樣子太過誇張,不讓人覺得惡毒,只讓人覺得這孩子演得真是活靈活現。

  我抬頭看了他一眼,「不是說『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是蔣家家訓麼?這次的事你不幫忙想點對策?」

  「對策我有,可蔣家又沒歸朝,在旭京城說不上話……」蔣瑋擺出一副愛莫能助的表情,「我能怎麼辦?」

  我拿著季昭恆給的詔令思索片刻,「你的對策絕對能解如今的燃眉之急?」

  蔣瑋一臉官迷樣,熱切地反問:「表嫂有給我舉薦的門路?」

  「舉薦不至於,只是能帶你去見一見太子。」我起身問道:「去嗎?」

  蔣瑋高深莫測地笑了笑,「若是能見太子,燃眉之急一定能解。」

  我心想蔣家培養出的孩子總不至於太不靠譜,把這事當作玩笑,而且這是跟季昭恆在東宮談話,如果到時蔣瑋拿不出什麼對策,我也能盡力幫他打哈哈過去,便從王府牽了兩匹馬,帶他直奔宮城。

  季昭恆和魏成勛已經在東宮等候,我和蔣瑋向季昭恆行過禮,坐下時,季昭恆問道:「不知這位少年是……」

  蔣瑋禮貌地答道:「在下蔣氏子蔣瑋,見過太子殿下。」

  「蔣家?」魏成勛挑了挑眉,隱晦地問我:「那個蔣家?」

  我點頭,「那個蔣家。」

  魏成勛深感詫異,「你怎麼認識的?」

  我咳了一聲才道:「他是我夫君的表弟。」

  魏成勛的震驚更甚:「東平王妃是蔣……」

  魏成勛說不下去,這個事實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沅國奸臣之家與百年世家的結合,聽起來也太叫人膽寒了些。

  好在季昭恆還是很好地保持著儲君風範,「原來是蔣氏子弟,那孤倒是有興趣想聽你說些什麼了。」

  「小子鄙薄淺見,怕是會讓太子殿下見笑。」

  我不由得又看了蔣瑋一眼,這時候懂得謙虛起來,這小子很上道嘛。

  季昭恆笑道:「但說無妨。」

  蔣瑋正欲開口,宮中內侍卻正好在此時進來,打斷了他的話:「殿下,六公主與二皇子在殿外求見。」

  聽見這話,我疑惑地轉向魏成勛,以眼神詢問他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魏成勛不負我所望地為我解惑:「最近民間盛傳六公主多次阻礙戰船建造,傳得有些離譜,說什麼國防的銀兩都被拿來給公主買了做衣裳布料——簡直可笑,要真是這樣這些衣裳得穿到什麼時候?不過這些事對六公主和二皇子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今天過來,應該是想請太子殿下出手相助。」

  「不僅如此,」季昭恆接著道:「有人說此次學子要求沅國對南楚出兵,也是因為孤妹妹所做的事,而做出的反擊。」

  「因為討厭這人所做的事,就要毀滅這人所守護的國家……」魏成勛搖搖頭,「他們倒是能泄憤,南楚百姓何辜?戰爭中枉死的將士何辜?怕是從沒有人考慮過。」

  蔣瑋聞言,凝神思索了一陣,求助地看向我。

  我被他的眼神弄得一陣困惑,「怎麼?你的計策又不頂用了?」

  蔣瑋壓低了聲音道:「這個計策不好當著六公主和二皇子的面說。」

  魏成勛的耳朵不知是顯了什麼神通,居然聽到我們的小聲討論,湊過來問:「什麼計策?」

  季昭恆也聞聲看了過來。

  蔣瑋被趕鴨子上架,萬分無奈,只好把自己的計策說了出來:「此計甚是簡單,只需昭告天下,南楚歸順以後,南楚的部分郡縣即成為六公主與二皇子的封地,他們必須要在一年之內遷往封地。」

  季昭恆靜默片刻,對進來稟報的內侍道:「你先去門口等候。」

  內侍應聲低下頭離開。

  季昭恆肅了臉色,轉臉問蔣瑋:「你的意思,是用此舉平息民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