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番外一
================
【番外一】
景初三十三年,五月初七,恰好是孟紅蕖同林青筠兩人的生辰。
張菀青一人在宮裡閒得發慌,早早便遞了消息給公主府,讓二人到時都往她的椒房殿裡來,一道好生慶祝一番。
不過晌午,椒房殿裡的小宮女們便早早預備了起來,往來的腳步匆匆。
孟紅蕖和林青筠兩人到時,一切都張羅得差不多了。
張菀青的陣仗頗大,廊下的檐燈換成了一片火紅的燈籠,連窗欞處也貼上了窗花,外頭人乍一眼瞧見了,還以為是在過除夕。
孟檀和李若桃兩人也得了消息,一併過來了椒房殿。
一桌子人熱鬧聚在一處,別說,好似還真有那麼一點過年的意味。
張菀青抬眸,一時看看孟檀,一時又看看孟紅蕖,不知怎的,眼圈就泛起了紅,心有感慨地深深嘆了一口氣。
「我如今年歲大了,像這般同兒女一道吃個飯的日子,往後也不知還能有幾次。」
說著,張菀青拿起帕子掖了掖眼角,手上的景泰藍護甲反射出粼粼的微光,瞧著是一副神傷的模樣。
孟紅蕖忙開口安慰她。
「公主府離宮城也算不上遠,母后若是覺得身旁冷清,差人往府里遞個消息,我和青筠便進宮裡來陪您。」
孟檀也頷首點頭應聲。
「總歸我和若桃都在宮裡,若是有什麼事,您只管讓人往東宮來知會一聲。」
「你們現在說得好聽,明兒一忙起來,連個人影都見不著,還上哪兒去找人?」
張菀青眼角餘光偷瞥了一眼兄妹二人,自覺鋪墊做得差不多了,又悠悠將話頭轉到了正題上。
「左右你們都已成親了幾載,也該是時候讓我抱上個孫子孫女了,有了孩子環繞膝下,我哪還有空再理你們。」
張菀青望過來的目光熱切,孟紅蕖有些支支吾吾,眼見著搪塞不過去,忙一把將身旁的林青筠給扯了過來。
林青筠目光坦然。
「孩子的事,順其自然。」
張菀青不滿搖頭。
「上次你也是這麼答我的,有些事情可不能幹等,還是要主動些。」
「若桃,你說是不是?」
李若桃在席上似乎有些走神,張菀青喚了一聲,才拉回了她一些神智。
她勉強扯出了一個笑,點頭算作回應。
看起來興致不高,也不知是不是這些日子累著了。
張菀青若有所思,拿過小碗給李若桃和孟紅蕖二人添了一碗湯。
「我特意吩咐御膳房的廚子熬的紅棗烏雞湯,補血養氣。」
又示意一旁的宮女給孟檀和林青筠備上了枸杞人參湯,想抱孩子的心思昭然若揭,孟紅蕖一時哭笑不得。
揭過孩子這一茬,飯桌上又論起了其他事,一片談笑晏晏,好生熱鬧。
孟羲和在殿外踱步徘徊,聽著裡頭的動靜,最終還是未進去,只負手離開,往御書房去了。
飯畢,孟紅蕖再同張菀青又閒聊了一會兒。
眼見著夜深了,張菀青也不好再留人,只牽著手囑咐了一番路上小心,這才讓人離開了。
孟紅蕖和林青筠兩人相攜走在宮道上。
「我瞧著兄長和嫂子二人似乎有事?方才席上二人面上有些不太對勁。」
「總歸是他們兩人的事,我們也不便過問插手。」
孟紅蕖咂摸了一下,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便不再深究。
馬車出了正陽門,兜兜轉轉,卻不是回公主府的方向,一路往慶河邊去了。
孟紅蕖狐疑地看了一眼林青筠。
「如今又不是正月賞花燈,為何要去慶河?」
「公主去了便知道了。」
林青筠只笑,多的再不肯說,也不知是弄什麼玄虛。
再尋常不過的夜,慶河旁卻不見往常的熱鬧,周遭的街道空無一人,只餘一條雕樑畫棟的畫舫孤零零地靠在岸邊。
遠處的河面似乎有星星點點的火光聚集在一處,孟紅蕖不由凝眸,還未來得及仔細看清,人又被林青筠牽著帶往那畫舫上去了。
清冷的嘴角揚著,面上是淡淡的一層笑意。
「帶公主去摘星星。」
「怎麼摘?」
他話只說一半,孟紅蕖問他,他卻不肯再多透露半句。
孟紅蕖心底好奇,腳下的步子也不免加快了許多。
畫舫外頭的雕梁畫柱瞧得金貴,裡頭也裝點精良,無一處不雅致考究。
里外卻都沒瞧見船夫,整條船上只他們兩人。
林青筠緩緩搖槳,畫舫徐徐往河深處駛去。
孟紅蕖倚在船頭,夜風揚起她的髮絲,拂過嫵媚的眼尾,明亮若三月春光。
愈往深處,眼前的景象愈發清晰起來。
寬闊的河面上,浮過一盞又一盞兔子花燈,點點火光連綴成一片,光芒璀璨,映紅了整個河面。
將頭上掛著幾粒寥寥星子的夜空比了去,倒好似如今光輝耀眼的慶河才是真正的夜空。
孟紅蕖捂嘴愕然。
許久,才回過神。
她探身,手指攪動水面,拿起了一盞花燈。
花燈上頭雕著的小兔栩栩如生,上頭掛著祈福用的一方小紙條。
「願瀲瀲一生平安喜樂。」
上頭林青筠提的字筆力勁挺,行雲流水。
================
【番外一】
景初三十三年,五月初七,恰好是孟紅蕖同林青筠兩人的生辰。
張菀青一人在宮裡閒得發慌,早早便遞了消息給公主府,讓二人到時都往她的椒房殿裡來,一道好生慶祝一番。
不過晌午,椒房殿裡的小宮女們便早早預備了起來,往來的腳步匆匆。
孟紅蕖和林青筠兩人到時,一切都張羅得差不多了。
張菀青的陣仗頗大,廊下的檐燈換成了一片火紅的燈籠,連窗欞處也貼上了窗花,外頭人乍一眼瞧見了,還以為是在過除夕。
孟檀和李若桃兩人也得了消息,一併過來了椒房殿。
一桌子人熱鬧聚在一處,別說,好似還真有那麼一點過年的意味。
張菀青抬眸,一時看看孟檀,一時又看看孟紅蕖,不知怎的,眼圈就泛起了紅,心有感慨地深深嘆了一口氣。
「我如今年歲大了,像這般同兒女一道吃個飯的日子,往後也不知還能有幾次。」
說著,張菀青拿起帕子掖了掖眼角,手上的景泰藍護甲反射出粼粼的微光,瞧著是一副神傷的模樣。
孟紅蕖忙開口安慰她。
「公主府離宮城也算不上遠,母后若是覺得身旁冷清,差人往府里遞個消息,我和青筠便進宮裡來陪您。」
孟檀也頷首點頭應聲。
「總歸我和若桃都在宮裡,若是有什麼事,您只管讓人往東宮來知會一聲。」
「你們現在說得好聽,明兒一忙起來,連個人影都見不著,還上哪兒去找人?」
張菀青眼角餘光偷瞥了一眼兄妹二人,自覺鋪墊做得差不多了,又悠悠將話頭轉到了正題上。
「左右你們都已成親了幾載,也該是時候讓我抱上個孫子孫女了,有了孩子環繞膝下,我哪還有空再理你們。」
張菀青望過來的目光熱切,孟紅蕖有些支支吾吾,眼見著搪塞不過去,忙一把將身旁的林青筠給扯了過來。
林青筠目光坦然。
「孩子的事,順其自然。」
張菀青不滿搖頭。
「上次你也是這麼答我的,有些事情可不能幹等,還是要主動些。」
「若桃,你說是不是?」
李若桃在席上似乎有些走神,張菀青喚了一聲,才拉回了她一些神智。
她勉強扯出了一個笑,點頭算作回應。
看起來興致不高,也不知是不是這些日子累著了。
張菀青若有所思,拿過小碗給李若桃和孟紅蕖二人添了一碗湯。
「我特意吩咐御膳房的廚子熬的紅棗烏雞湯,補血養氣。」
又示意一旁的宮女給孟檀和林青筠備上了枸杞人參湯,想抱孩子的心思昭然若揭,孟紅蕖一時哭笑不得。
揭過孩子這一茬,飯桌上又論起了其他事,一片談笑晏晏,好生熱鬧。
孟羲和在殿外踱步徘徊,聽著裡頭的動靜,最終還是未進去,只負手離開,往御書房去了。
飯畢,孟紅蕖再同張菀青又閒聊了一會兒。
眼見著夜深了,張菀青也不好再留人,只牽著手囑咐了一番路上小心,這才讓人離開了。
孟紅蕖和林青筠兩人相攜走在宮道上。
「我瞧著兄長和嫂子二人似乎有事?方才席上二人面上有些不太對勁。」
「總歸是他們兩人的事,我們也不便過問插手。」
孟紅蕖咂摸了一下,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便不再深究。
馬車出了正陽門,兜兜轉轉,卻不是回公主府的方向,一路往慶河邊去了。
孟紅蕖狐疑地看了一眼林青筠。
「如今又不是正月賞花燈,為何要去慶河?」
「公主去了便知道了。」
林青筠只笑,多的再不肯說,也不知是弄什麼玄虛。
再尋常不過的夜,慶河旁卻不見往常的熱鬧,周遭的街道空無一人,只餘一條雕樑畫棟的畫舫孤零零地靠在岸邊。
遠處的河面似乎有星星點點的火光聚集在一處,孟紅蕖不由凝眸,還未來得及仔細看清,人又被林青筠牽著帶往那畫舫上去了。
清冷的嘴角揚著,面上是淡淡的一層笑意。
「帶公主去摘星星。」
「怎麼摘?」
他話只說一半,孟紅蕖問他,他卻不肯再多透露半句。
孟紅蕖心底好奇,腳下的步子也不免加快了許多。
畫舫外頭的雕梁畫柱瞧得金貴,裡頭也裝點精良,無一處不雅致考究。
里外卻都沒瞧見船夫,整條船上只他們兩人。
林青筠緩緩搖槳,畫舫徐徐往河深處駛去。
孟紅蕖倚在船頭,夜風揚起她的髮絲,拂過嫵媚的眼尾,明亮若三月春光。
愈往深處,眼前的景象愈發清晰起來。
寬闊的河面上,浮過一盞又一盞兔子花燈,點點火光連綴成一片,光芒璀璨,映紅了整個河面。
將頭上掛著幾粒寥寥星子的夜空比了去,倒好似如今光輝耀眼的慶河才是真正的夜空。
孟紅蕖捂嘴愕然。
許久,才回過神。
她探身,手指攪動水面,拿起了一盞花燈。
花燈上頭雕著的小兔栩栩如生,上頭掛著祈福用的一方小紙條。
「願瀲瀲一生平安喜樂。」
上頭林青筠提的字筆力勁挺,行雲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