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這些皆是實話。
葉存囂十三歲奉父命從軍,被告誡不許沾葉氏之榮光,數年之間用的皆是化名;又因需避人起疑,故而也不被准允在軍中與雲中葉府通達書信。葉增意在歷練長子,秦一雖無異議,但若無書信往來,不免心掛長子安康,便安排每半年由葉府派人前往軍前探視後回報;因不便在軍中見面,故約以信號,每隔半年逢月初之夜在營外相見。此次齊凜使晉國,耐不住霍塘求他,便去信與秦一相商,親自繞道前來看看這個自打從軍之後便叫霍塘牽腸掛肚的孩子。
聽了齊凜之言,少年問說:「我爹娘可還安康?弟弟妹妹們可都還懂事?」
齊凜點頭,「你家裡都好,不必擔心。葉氏諸子哪個不是英材?便連存向,如今也都能出獵射虎了。」
少年的眉頭稍稍一軟。
存向是家中幼弟,在他從軍前還是一副小軟糰子模樣,每日皆扒著他的褲腳跟著他,牙都還沒長全,就要學他習武,每天有空就揮舞小拳腳,只因他是存向眼中最厲害的大哥。
「四弟呢?他今年也將十三歲了,爹有讓他從軍的意思麼?」少年又問。
齊凜答說:「葉將軍尚無此意。」他略略沉吟,補充道:「存君、存以、存召、存向四人與你皆不同,若過早參軍,只會弊大於利。」
少年應了一聲,然後便沉默無言。
齊凜看著他這模樣,不由略微揪心,自己豈會不知這孩子作為葉增長子,從小到大吃了多少苦,經歷了多少同齡人所不會經歷的事?
他在出生之後只跟在娘親身邊一年,就被送入畢止王宮,被迫與娘親分離;三歲時,他被內侍千里輾轉帶到軍前,之後又隨父母妹妹舉家遷往宛州;之後十年中,他作為葉氏存字輩中「名將之血」的繼承人,由霍塘親手藥煉至臻體魄,在無數次試煉中錘鍛意識神智,兼習兵書、陣法、弓劍、騎術……至十三歲時,體格已如十六七歲的少年一般,隨即被葉增送出宛州,前往賁室禁軍之西川軍,應徵成為一名普通步卒。
「不歷士卒之艱苦,何以知兵武之根本?不知兵武之根本,何以成安國之大業?」
少年沉默良久後,喃喃地念出這幾句話。然後他抬眼,倒像是要安慰齊凜一般,說道:「我爹說過的話,我都記得很清楚。齊叔叔,你大可不必為我擔心。」
齊凜遂笑了,放下一顆心來。他想了想,又關切問道:「從西川軍調來永沛軍,可還習慣?」
少年說:「永沛雖苦,但我爹當年能吃得,我又如何吃不得?」言辭之間隱有一絲鋒芒傲氣。
齊凜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激賞,隨後取出兩樣東西,先將其中一樣遞給他,說:「這是你霍姑姑讓我帶給你的補藥。」
聽到「霍姑姑」三字,少年微露戒備之色,略略猶豫之後,才勉強伸手接過來。
齊凜忍住笑意,再將另外一樣遞給他:「你從小就喜愛兵器,這刀是宛州平國今歲進貢給陛下的,出自洛族工匠。前些日子陛下行宮宴,宴中分賞眾臣,我便要了這把刀,想著正好可以帶給你。」
少年嘴角稍揚,迫不及待地接過,抽刀出鞘。刀身不長,僅約一掌半,然器銳精利,一看便知是極品。
他握著刀柄細細賞玩,口中謝道:「齊叔叔,多謝了。」
齊凜正待回應,卻見他另一手輕輕撫上刀刃,一掠而過!
血花入夜,倏忽消弭。少年的掌中已是一道深長傷口。
他卻似不知痛一般,口中贊道:「好鋒利的刃,果真是把好刀!」
一粒血珠從他掌心中沁出,順著手指緩緩滑下,最終凝定在他指尖,將落而不落。幾個瞬剎之後,他掌中傷口已不再出血,外翻的皮肉向內聚合,結成一道細疤。
齊凜看得心驚肉跳。
他雖知這孩子是霍塘此生至今為止最滿意的「傑作」,擁有至強的體魄、驚人的爆發力與極其冷靜的意識神智,卻沒料到他竟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你這是作何?豈能如此不憐惜自己?」齊凜皺著眉,想要找些東西給他包紮。
少年阻攔他的動作,揚起桀驁的粗眉:「似我之肉軀,與手中這刀,又有什麼區別?既然都是兵器,又有何可憐惜的?而我爹將我鍛造成這副模樣,不正是冀望我將來縱然以身試刃、亦能戰而不死麼?既然都是以身試刃,怎的我自己便做不得了?」
善辯如齊凜者,當下亦說不出一辭。
當初葉氏遷至宛州雲中,霍塘再度提議以葉存囂作為「名將之血」的繼承人,又不出意外地再度為葉增所拒絕。然而一個月後,葉府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衍雨醫門的家主霍長霽。
據傳霍長霽與葉增閉室長談,最後說道:「自古多少將門,至今幾姓尚存?蓋因戰場難測,多子亦多亡。葉氏倘若真想世代永昌,必得先確保『戰能不死』。如是,何故要拒絕衍雨之助?」
待他離去後,葉、秦二人商議了一夜,最終同意了霍塘的提議。二人的長子葉存囂,則被選定為葉氏這一輩中唯一的繼承人與試煉品。
而從頭到尾,都沒有人問過這個孩子,他自己是不是願意。
……
此時此刻,齊凜心思複雜地看著眼前少年,逕自沉默。
少年卻少見地笑了一下,「齊叔叔,我方才說過,你不必為我擔心。我身為葉氏長子,自然有屬於我的苦要吃、屬於我的路要走。」
葉存囂十三歲奉父命從軍,被告誡不許沾葉氏之榮光,數年之間用的皆是化名;又因需避人起疑,故而也不被准允在軍中與雲中葉府通達書信。葉增意在歷練長子,秦一雖無異議,但若無書信往來,不免心掛長子安康,便安排每半年由葉府派人前往軍前探視後回報;因不便在軍中見面,故約以信號,每隔半年逢月初之夜在營外相見。此次齊凜使晉國,耐不住霍塘求他,便去信與秦一相商,親自繞道前來看看這個自打從軍之後便叫霍塘牽腸掛肚的孩子。
聽了齊凜之言,少年問說:「我爹娘可還安康?弟弟妹妹們可都還懂事?」
齊凜點頭,「你家裡都好,不必擔心。葉氏諸子哪個不是英材?便連存向,如今也都能出獵射虎了。」
少年的眉頭稍稍一軟。
存向是家中幼弟,在他從軍前還是一副小軟糰子模樣,每日皆扒著他的褲腳跟著他,牙都還沒長全,就要學他習武,每天有空就揮舞小拳腳,只因他是存向眼中最厲害的大哥。
「四弟呢?他今年也將十三歲了,爹有讓他從軍的意思麼?」少年又問。
齊凜答說:「葉將軍尚無此意。」他略略沉吟,補充道:「存君、存以、存召、存向四人與你皆不同,若過早參軍,只會弊大於利。」
少年應了一聲,然後便沉默無言。
齊凜看著他這模樣,不由略微揪心,自己豈會不知這孩子作為葉增長子,從小到大吃了多少苦,經歷了多少同齡人所不會經歷的事?
他在出生之後只跟在娘親身邊一年,就被送入畢止王宮,被迫與娘親分離;三歲時,他被內侍千里輾轉帶到軍前,之後又隨父母妹妹舉家遷往宛州;之後十年中,他作為葉氏存字輩中「名將之血」的繼承人,由霍塘親手藥煉至臻體魄,在無數次試煉中錘鍛意識神智,兼習兵書、陣法、弓劍、騎術……至十三歲時,體格已如十六七歲的少年一般,隨即被葉增送出宛州,前往賁室禁軍之西川軍,應徵成為一名普通步卒。
「不歷士卒之艱苦,何以知兵武之根本?不知兵武之根本,何以成安國之大業?」
少年沉默良久後,喃喃地念出這幾句話。然後他抬眼,倒像是要安慰齊凜一般,說道:「我爹說過的話,我都記得很清楚。齊叔叔,你大可不必為我擔心。」
齊凜遂笑了,放下一顆心來。他想了想,又關切問道:「從西川軍調來永沛軍,可還習慣?」
少年說:「永沛雖苦,但我爹當年能吃得,我又如何吃不得?」言辭之間隱有一絲鋒芒傲氣。
齊凜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激賞,隨後取出兩樣東西,先將其中一樣遞給他,說:「這是你霍姑姑讓我帶給你的補藥。」
聽到「霍姑姑」三字,少年微露戒備之色,略略猶豫之後,才勉強伸手接過來。
齊凜忍住笑意,再將另外一樣遞給他:「你從小就喜愛兵器,這刀是宛州平國今歲進貢給陛下的,出自洛族工匠。前些日子陛下行宮宴,宴中分賞眾臣,我便要了這把刀,想著正好可以帶給你。」
少年嘴角稍揚,迫不及待地接過,抽刀出鞘。刀身不長,僅約一掌半,然器銳精利,一看便知是極品。
他握著刀柄細細賞玩,口中謝道:「齊叔叔,多謝了。」
齊凜正待回應,卻見他另一手輕輕撫上刀刃,一掠而過!
血花入夜,倏忽消弭。少年的掌中已是一道深長傷口。
他卻似不知痛一般,口中贊道:「好鋒利的刃,果真是把好刀!」
一粒血珠從他掌心中沁出,順著手指緩緩滑下,最終凝定在他指尖,將落而不落。幾個瞬剎之後,他掌中傷口已不再出血,外翻的皮肉向內聚合,結成一道細疤。
齊凜看得心驚肉跳。
他雖知這孩子是霍塘此生至今為止最滿意的「傑作」,擁有至強的體魄、驚人的爆發力與極其冷靜的意識神智,卻沒料到他竟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你這是作何?豈能如此不憐惜自己?」齊凜皺著眉,想要找些東西給他包紮。
少年阻攔他的動作,揚起桀驁的粗眉:「似我之肉軀,與手中這刀,又有什麼區別?既然都是兵器,又有何可憐惜的?而我爹將我鍛造成這副模樣,不正是冀望我將來縱然以身試刃、亦能戰而不死麼?既然都是以身試刃,怎的我自己便做不得了?」
善辯如齊凜者,當下亦說不出一辭。
當初葉氏遷至宛州雲中,霍塘再度提議以葉存囂作為「名將之血」的繼承人,又不出意外地再度為葉增所拒絕。然而一個月後,葉府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衍雨醫門的家主霍長霽。
據傳霍長霽與葉增閉室長談,最後說道:「自古多少將門,至今幾姓尚存?蓋因戰場難測,多子亦多亡。葉氏倘若真想世代永昌,必得先確保『戰能不死』。如是,何故要拒絕衍雨之助?」
待他離去後,葉、秦二人商議了一夜,最終同意了霍塘的提議。二人的長子葉存囂,則被選定為葉氏這一輩中唯一的繼承人與試煉品。
而從頭到尾,都沒有人問過這個孩子,他自己是不是願意。
……
此時此刻,齊凜心思複雜地看著眼前少年,逕自沉默。
少年卻少見地笑了一下,「齊叔叔,我方才說過,你不必為我擔心。我身為葉氏長子,自然有屬於我的苦要吃、屬於我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