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男子聞聲轉頭,朝這邊看過來,長眉橫飛似劍,兩片嘴唇薄如刃,半晌一低眸,盯著少年看了許久,卻未發一言。
雖是靜而無動,可那氣勢卻極迫人,仿若冬山峭崖懸冰,冷而利戾,讓人不敢直視。
少年被那目光攪得心寒,待看清那男子的臉時,不由又驚怔住。
分明是一張俊臉,那左眼瞳色深褐發亮,攝人心神,此般容貌世間罕見,可右眼處卻有黑布系擋著,想來應是受傷以致獨眸——
不禁扼腕。
男子看他半天,忽而撩袍起身,薄唇輕彎,邁步行來,沖他身後那人道:「怎的這般無禮。」
那人眨眼,咧了咧嘴,上前來向少年一揖到底,輕聲笑道:「在下方才多有得罪,望狄公子莫要怪罪。」然後一挑眉,臉上笑容更大,「在下姓沈,雙名知書,此次因故來遂陽辦差,奉家父之命,來這西苑中替他訪位舊友。」
狄念橫弓而挎,見他態度彬彬,臉上神色不禁和緩了些,「是我無禮在先。」隨即側眸,望向玄袍男子,這才又看見他腰間掛了兩把劍,一把劍鞘湛然生寒,顯是劍中極品,另一把蒼色尤重,無紋卻迫,不由又一下愣住。
這西苑何許地也,內外諸衛何曾允過身攜利器之人入苑!
先前聽那沈姓少年道他二人是經由守衛之意入得這苑中來的,本已是心奇難耐,此時見這昂藏男子氣宇不凡,更是不知這兩人是何來頭……
男子見他目光怔遲,不由一敞袖,墨眉斜揚,微微一笑,沖他道:「我姓何,單名一個獨字。」
沈知書望了二人一眼,笑著伸手去摸狄念肩後長弓,指過鴉青弓淵,輕輕摩挲了一陣兒,道:「好弓。」再一看弝上墊皮,不禁眯眼,「此弓……應是前朝御賜之物,你是如何得來的?」
狄念小愣,看他年紀輕輕,與自己相差無幾,竟能一眼辨出這弓的來處,心中不禁惶惶,思慮半晌才道:「這弓是我娘給我的。」
沈知書一雙眸子亮晶晶的,笑著又問道:「敢問令堂何人?」
狄念側身去牽馬,手不由自主地將弓握得緊了些,低聲道:「我娘是……」語中微帶遲疑,頓在那裡,不再說下去。
沈知書靜等半天,正要張口再問,卻被何獨自一旁止住,不由撇眸,將這苑中諸景打量一番,笑道:「西苑果真好景致,久聞此地素為天下人所敬,而今一看,名實歸矣。」
狄念挽韁,「二位公子可是頭一回來遂陽?」
沈知書指指身旁之人,笑嘻嘻道:「他是頭一回來,我本就是在遂陽出生的,後來因家父官調逐州,才舉家搬去京中的。」
狄念聽見他果真出身官宦重宅,不由斂眉,低頭道:「二位公子慢行,容我先走一步。」說罷,縱身上馬,一揚鞭,踢馬往西苑後山行去。
沈知書笑著遠應一聲,回頭看了何獨一眼,眉挑眸深,臉上笑意也消了些。
何獨左眸中閃過一抹黯光,右手輕撥腰間冷劍,低聲道:「先去拜墓。」
·
古柏參差,綠樹成蔭。
不遠處便是寬寬馬道,獨林間這一片幽地掩在重重高木之後,若不細瞧,斷看不清其後那八角青石之陵。
青石硬削,其上三字沙滑石碎,一派蒼漠。
湛天燦陽在上,長草黃土在下,風過葉動,人心且顫。
沈知書起身,一抖袍間膝頭沾塵,臉上先前嘻笑之色已消,又定定看了會兒墓下那瓶酒,才轉身,見何獨正倚在遠處內祠門柱旁,便快步走了過去。
何獨聞聲回頭,眉斜揚,也不多言,便出了內祠,返身出林,沿馬道朝西苑後山行去。
沈知書步子卻稍頓,偏頭看了眼內祠深處,貢案之上甚是清冷,唯有那把蒼色鐵劍散著暗光,不由微一皺眉,再去看他腰間,就見二劍之中少了一把。
何獨在前走著,身周嫩葉緩落,帶起春香陣陣,良久後突然道:「他雖非武國公血脈,可看其騎射之姿,竟也未墮狄姓之名。」
沈知書見他所向正是後山之外,不由快走兩步,急急道:「殿下此來遂陽,為代上恭晤北戩尊使,既已來此拜過武國公之墓,還是少生事端為妙……」
何獨側眸,盯住他,似笑非笑道:「沈知書,你的膽色還不及你妹妹一分。」
沈知書聞言,臉色一下變得漲紅,「我……」猶是少年郎,到底經不起這等激辭,不由悻悻道:「但聽殿下差遣。」
·
馬道盡頭是上山小徑,彎過半山便能看見其下青煙裊裊,磚瓦石牆圈了個小院,看起來極是簡樸。
此處離墓祠不過一柱香的時間,想來平日裡也是為了守陵方便,才在此不甚方便交達之處置屋居下的。
在山下小林中,二人停下,遠遠打量了一陣兒那屋院,見先前黑馬正在後廄中食草,院中只見輕煙,不聞人聲。
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屋門突然一開,有婦人出來,一身素裙平襖,看起來清瘦得緊,手中捧了一堆衣物 ,往院後走去。
那婦人立在遠處,背身逆光,看不清其容如何,只是一身裙紗隨風輕鼓,隱隱可見其姿曼妙,想來二十年前亦是美人一枚。
沈知書正要開口,忽然聽見東面不遠處突起嘈雜聲一片,有男子叫嚷之音,並著馬嘶戈動之聲,一道傳來。
雖是靜而無動,可那氣勢卻極迫人,仿若冬山峭崖懸冰,冷而利戾,讓人不敢直視。
少年被那目光攪得心寒,待看清那男子的臉時,不由又驚怔住。
分明是一張俊臉,那左眼瞳色深褐發亮,攝人心神,此般容貌世間罕見,可右眼處卻有黑布系擋著,想來應是受傷以致獨眸——
不禁扼腕。
男子看他半天,忽而撩袍起身,薄唇輕彎,邁步行來,沖他身後那人道:「怎的這般無禮。」
那人眨眼,咧了咧嘴,上前來向少年一揖到底,輕聲笑道:「在下方才多有得罪,望狄公子莫要怪罪。」然後一挑眉,臉上笑容更大,「在下姓沈,雙名知書,此次因故來遂陽辦差,奉家父之命,來這西苑中替他訪位舊友。」
狄念橫弓而挎,見他態度彬彬,臉上神色不禁和緩了些,「是我無禮在先。」隨即側眸,望向玄袍男子,這才又看見他腰間掛了兩把劍,一把劍鞘湛然生寒,顯是劍中極品,另一把蒼色尤重,無紋卻迫,不由又一下愣住。
這西苑何許地也,內外諸衛何曾允過身攜利器之人入苑!
先前聽那沈姓少年道他二人是經由守衛之意入得這苑中來的,本已是心奇難耐,此時見這昂藏男子氣宇不凡,更是不知這兩人是何來頭……
男子見他目光怔遲,不由一敞袖,墨眉斜揚,微微一笑,沖他道:「我姓何,單名一個獨字。」
沈知書望了二人一眼,笑著伸手去摸狄念肩後長弓,指過鴉青弓淵,輕輕摩挲了一陣兒,道:「好弓。」再一看弝上墊皮,不禁眯眼,「此弓……應是前朝御賜之物,你是如何得來的?」
狄念小愣,看他年紀輕輕,與自己相差無幾,竟能一眼辨出這弓的來處,心中不禁惶惶,思慮半晌才道:「這弓是我娘給我的。」
沈知書一雙眸子亮晶晶的,笑著又問道:「敢問令堂何人?」
狄念側身去牽馬,手不由自主地將弓握得緊了些,低聲道:「我娘是……」語中微帶遲疑,頓在那裡,不再說下去。
沈知書靜等半天,正要張口再問,卻被何獨自一旁止住,不由撇眸,將這苑中諸景打量一番,笑道:「西苑果真好景致,久聞此地素為天下人所敬,而今一看,名實歸矣。」
狄念挽韁,「二位公子可是頭一回來遂陽?」
沈知書指指身旁之人,笑嘻嘻道:「他是頭一回來,我本就是在遂陽出生的,後來因家父官調逐州,才舉家搬去京中的。」
狄念聽見他果真出身官宦重宅,不由斂眉,低頭道:「二位公子慢行,容我先走一步。」說罷,縱身上馬,一揚鞭,踢馬往西苑後山行去。
沈知書笑著遠應一聲,回頭看了何獨一眼,眉挑眸深,臉上笑意也消了些。
何獨左眸中閃過一抹黯光,右手輕撥腰間冷劍,低聲道:「先去拜墓。」
·
古柏參差,綠樹成蔭。
不遠處便是寬寬馬道,獨林間這一片幽地掩在重重高木之後,若不細瞧,斷看不清其後那八角青石之陵。
青石硬削,其上三字沙滑石碎,一派蒼漠。
湛天燦陽在上,長草黃土在下,風過葉動,人心且顫。
沈知書起身,一抖袍間膝頭沾塵,臉上先前嘻笑之色已消,又定定看了會兒墓下那瓶酒,才轉身,見何獨正倚在遠處內祠門柱旁,便快步走了過去。
何獨聞聲回頭,眉斜揚,也不多言,便出了內祠,返身出林,沿馬道朝西苑後山行去。
沈知書步子卻稍頓,偏頭看了眼內祠深處,貢案之上甚是清冷,唯有那把蒼色鐵劍散著暗光,不由微一皺眉,再去看他腰間,就見二劍之中少了一把。
何獨在前走著,身周嫩葉緩落,帶起春香陣陣,良久後突然道:「他雖非武國公血脈,可看其騎射之姿,竟也未墮狄姓之名。」
沈知書見他所向正是後山之外,不由快走兩步,急急道:「殿下此來遂陽,為代上恭晤北戩尊使,既已來此拜過武國公之墓,還是少生事端為妙……」
何獨側眸,盯住他,似笑非笑道:「沈知書,你的膽色還不及你妹妹一分。」
沈知書聞言,臉色一下變得漲紅,「我……」猶是少年郎,到底經不起這等激辭,不由悻悻道:「但聽殿下差遣。」
·
馬道盡頭是上山小徑,彎過半山便能看見其下青煙裊裊,磚瓦石牆圈了個小院,看起來極是簡樸。
此處離墓祠不過一柱香的時間,想來平日裡也是為了守陵方便,才在此不甚方便交達之處置屋居下的。
在山下小林中,二人停下,遠遠打量了一陣兒那屋院,見先前黑馬正在後廄中食草,院中只見輕煙,不聞人聲。
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屋門突然一開,有婦人出來,一身素裙平襖,看起來清瘦得緊,手中捧了一堆衣物 ,往院後走去。
那婦人立在遠處,背身逆光,看不清其容如何,只是一身裙紗隨風輕鼓,隱隱可見其姿曼妙,想來二十年前亦是美人一枚。
沈知書正要開口,忽然聽見東面不遠處突起嘈雜聲一片,有男子叫嚷之音,並著馬嘶戈動之聲,一道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