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滿殿鴉雀無聲,宮人的頭抵在冰涼的地面。

  過了許久,才間或有隱隱然的嗚咽傳出。

  崔鶯眠已經分不清,那是別人的聲音,還是自己的。

  太后一把扯開南宮炳,「哀家不信!」

  她一定要自己去印證,伸手掀去簾幔,臥榻之上的人,臉色越來越白,不同於過往失去血色的慘白,而是慢慢地慘澹,失去了光澤下去。太后顫顫巍巍地艱難伸出食指,放在賀蘭桀的鼻端下,停了停。

  沒有一縷聲氣,再也沒有了。

  她的兒子,在今天,早一步離她而去。

  太后的手無力地垂落,她抬頭仰望鎏金斑斕的藻井,終於緩住了欲沖刷流下的淚,對崔鶯眠道:「去宣布吧,聖人賓天,哀家已經讓賀鳳清進宮了。」

  崔鶯眠知道,遺詔一旦宣讀出去,就真的再也沒有轉圜了,她伸手抓住太后的一片衣角,「不,母后,再遲一日,也許,也許……」

  太后覺她真可憐,悲憫地看著她,打破她僅存的那點兒幻想:「哀家不信太醫,去信遲上一日,屍體上出現屍斑,還能活過來嗎?」

  崔鶯眠的手指脫力,猛地一顫,仿佛自己的心跳也停了。

  賀蘭桀,我答應你,你若不在,我會活下去。

  可是,我覺得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如你期望的那樣,活得很好了。

  作者有話說:

  狗子:我媽罵我是死腦筋5555

  眠眠:你不是嗎?

  狗子愣住,然後嚎啕大哭。

  最新評論:

  【男主肯定不會死的啦】

  【每天一問,狗子什麼時候醒過來】

  【哈哈哈哈哈男主卒】

  -完-

  第69章

  逼宮

  深夜, 殿前司與皇城兵馬司突然打起來了,殺聲震天。

  皇城兵馬司勢力占優,宮城之內守備不足,加上兵馬司一面進攻, 一面打著勤王名義, 要誅宵小除惡佞, 殺謀逆弒君之徒,匡扶大曄江山, 引起了人心惶然。海昏侯的近臣姜誠毅,帶海昏侯親衛軍為領袖, 揚言要太后釋出聖人, 否則便立斬不赦。

  這太后不安於內宮,幾度插手朝政,早就引起了上下不滿, 如今聖人抱病不得出,加上海昏侯這麼一渲染,立時便營造出太后妄圖控制君王, 臨朝稱制的假象。不得不說,很是蠱惑了一波人心。

  兵馬司越戰越勇, 揚言一定要見到聖人,否則誓不罷休。

  可這當頭,哪裡去能夠見到聖人?

  太極殿中,聖人賓天, 上下亂作一團, 遺詔沒有宣讀出去, 轉眼宣華門就被控制。

  這時節宮內所能仰仗的, 便只有太后, 太后身不負武力,唯有令沈辭,率鑾儀衛把控太極殿。

  可這也只是以卵擊石,皇城司五千人眾,一旦攻陷宮門,鑾儀衛戍衛軍只是聖人親軍,根本是抵擋不住的。

  丹陛下,宣華門外,火光熊熊。

  殿前司的這些兵馬,以往充當儀仗兵是綽綽有餘,為帝王充當排場所用的,真刀實槍地打起來,卻是遠遠不夠看。

  兩撥鐵騎對沖,兵馬司以壓倒性的勝利沖入宮門,上前的火把被點燃,亮煌煌一堂,為首的正是姜誠毅,以及被海昏侯所說服的兵馬司副指揮使陸元惕。

  姜誠毅勢在必得雄心大振,身後陸元惕的幞頭帽下卻是一張烏沉沉的死水一樣的臉,幾乎無法擠弄出任何表情。

  太極殿外唯有沈辭所率的鑾儀衛戍衛軍與之對峙,面對十倍之兵力,就算是百戰不殆所當者破的勇士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拿下這場仗。

  這動靜無法忽視,殿中整理過後,崔鶯眠攙扶太后走出太極殿。

  饒是已成眾矢之的,萬箭齊發下,人頃刻變成簸篩,太后依然面貌從容,眉目森然,頗有昔日謝女持刀孤身應敵之風,雖然她手握權柄妄圖顛覆社稷,但一介女流能夠面臨刀兵而如此坦然,實在是教人不勝欽佩,就算是敵手,也當是值得尊敬的。

  崔鶯眠在旁,卻始終無法從賀蘭桀的死亡陰影之中緩過神來,心懷悽惻,眼眸平靜,儘管聽了太后的話極力忍耐,卻還是難掩哀傷。

  姜誠毅策馬徐行至前,道:「迎太后聖駕,今日圍禁,乃因聞聖人旁有邪逆,把控太極殿,軟禁陛下,所以臣等擅闖宮門特來救駕,若聖人果然平安無事,請出一見,姜誠毅必以人頭謝罪!」

  看他言之鑿鑿,似是十拿九穩。

  身後親兵,更加是信心大振。

  看來賀蘭桀果真已經重傷不治,下不來床,否則堂堂丈夫何至於讓自己的母親和女人出來應對,看這兩個嚴防死守的女人的態勢,說不定皇帝根本就是已經駕崩。

  聖人崩殂,後繼無人,擁立海昏侯是應天順時,情理自然。

  太后攤開手心,赫然右掌之中托著一卷明黃帛書,夜色雖深,但在火光凜凜的熊光照耀下,還是能看清的,姜誠毅暗中推測,這或許是遺詔。

  早已猜到,賀蘭桀可能會在身體耗空之前留下遺詔,不過眼下玉京城中能夠傳位的只有賀鳳清那個旁支的雜種,不足為懼。

  「姜誠毅,你奉誰的命令,敢行逼宮之事?」太后鳳眸清冷,沉聲道,「聖人眼尚未閉,一息尚存,你背後之人便迫不及待地趕來逼宮,是要逼迫聖人交出傳國玉璽不成!」

  太后此話一出,軍心譁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