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一別良久,東君的望舒殿恢宏而清靜,即便慶典添了幾分喜色,比起旁的地方,這裡依舊顯得人影稀疏。
踏入殿門,楚珩先去了後殿的一隅清室。室內長明燈靜靜燃燒,檀香裊裊,這裡供奉著一方牌位,是姬無訴樰。
「陛下等我一會兒。」楚珩低聲朝凌燁道。
他走上前跪在了牌位前的蒲團上,今日終於一償亡母夙願,楚珩有些出神地凝視著這方牌位。
無論是在淺淡稀薄的幼年記憶里,還是在穆熙雲談及的過往裡,姬無訴樰,一直都是一個嫻靜而堅韌的女子,苦難和歲月始終磨滅不了她那顆溫柔堅毅的心。
從四歲到二十歲,楚珩在漓山生活了十六年,後來又回到帝都,每每想起這個名字,總覺得有一雙溫柔慈愛的眼睛在注視著他一路成長。
他也一直都記得,有朝一日,要帶母親回家。
楚珩行了一禮,回過神來,就見凌燁走到他身旁,撩起袍子也跪了下來。
「哎——」
凌燁俯身拜了下去,「都見過師父師娘定下大事了,現下拜高堂報春暉,應該的。」
楚珩沒再阻攔,輕笑道:「定下大事是說,擇吉日開祠堂,在漓山家譜上添上你這東君夫人的名字嗎?」
「那當然。」凌燁認真地點頭,「方才都過了明路了。」他忽而想起了什麼,攤開手掌往楚珩面前一遞,「給我的聘禮呢?」
「要聘禮啊……」楚珩唇角弧度更彎,歪著頭想了想,沉吟片刻,「那就這個吧。」
他握住凌燁的手按在自己心口上,笑道:「陛下坐擁山河,金玉俗物不足為提,我想來想去,便拿這個作聘禮吧。」
凌燁反扣住他的手,「夫君以己為聘,吾心甚悅,收下了。」
楚珩眉目彎彎,又反問道:「那陛下給我的聘禮呢?我們來的時候,帝都可是在籌備天子大婚。」
凌燁莞爾道:「高堂在上,山河作誓,此生為聘。」
楚珩笑起來,回答說:「我要當皇后。」
並肩再拜兩拜,往牌位前供上新香,楚珩帶著凌燁往前殿休息,晚些時候再去師父師娘擺的家宴。
爐中的檀香飄飄裊裊,燦如蓮花,繞著牌位盤旋一周,直往天上去了。
牌位上的名字靜靜注視著他們的背影,一如當年她站在鍾平侯府側門前,目送小楚珩去漓山。
——我想他平安快樂地長大,要他為自己而活。若是以後能遇到個他喜歡的,也疼他愛他的人,好好地過一輩子,這便就最好了。
……
慶典過後,四月初八,上上吉日,葉見微開漓山祠堂,修家譜。
他們將姬無訴樰葬在了祖塋杏雨梨雲處,最後一抔土蓋上的剎那,一葉孤城飄起了濛濛春雨。
四月初十,楚珩和凌燁辭別師長,從漓山啟程。
回帝都,準備大婚。
--------------------
葉見微知道家裡出了三個逆子這事兒,應該會在書離蕭蕭的番外里寫。
另註:文中的一些婚姻祝詞有借鑑婚禮告文。
第208章 歸闕(正文完結)
天子大婚,九州共慶,萬國來朝。
司星殿設祭壇占問天地,卜了三個上上大吉的日子,呈奉到敬誠殿請帝後擇期,凌燁和楚珩心有靈犀,閱過箋紙眼前一亮,都指向了九月廿三。
——宣熙八年九月廿三,是他們初見的日子,遇見最對的人,第一眼就心動。
從前縱有許多不圓滿、意難平,但遇見他,就是此生最大的圓滿了。
凌燁和楚珩相視而笑,目成眉語。凌燁轉頭對司星殿正道:「擬詔,大婚之期,九月廿三。」
聖旨下,昭告九州,宣示四境。
離大婚還有五個月,時間不長不短,但禮部會同外朝內廷早就已經開始籌備,樁樁件件有條不紊,只奔著盡善盡美去。
及至七月流火,萬事俱備,帝都內外城各處重整修繕,煥然一新,一切都是為了九月天子大婚。
八月初,葉見微、穆熙雲以及漓山的親屬們到了帝都。大婚前的最後一個中秋節,依風俗慣例,楚珩是跟師父師娘一起度過的。佳節前夕出了點小插曲——
葉見微等人抵京的時候,楚珩、葉書離、葉星琿都去城門迎接了,請師父師娘、二叔二嬸等下榻宣寧侯府。當晚家宴,葉見微飲了盞酒,想起此行的目的,睨了楚珩和葉星琿兩個逆子幾眼,再看了看葉書離這個在風月之事上很有度的好孩子,不禁向二叔投去了十分羨慕的眼神。
然後沒過幾天,葉書離和蕭高旻的事兒就被東都境主和二叔知道了……宣寧侯府頓時雞飛狗跳,場面一度很是混亂。
東都境主和二叔當晚月下對酌,反思這些年的教誨到底是哪裡出了錯。若是真心喜歡,對方是男子也並無不可,可問題是一樣養大的兒子,怎麼一個兩個的全被旁人家的拐走了,這第三個好不容易爭口氣,結果還「上門」了!
米已成粥,多思無益,還是直接上手揍吧。
……
中秋過後,外邦諸使節陸續抵達帝都,南隰、虞疆十六部、南洋澤國、奚竺等國都派了人前來恭賀大胤天子大婚。其中南隰來使正是國師鏡雪裡,上次見面還是宣熙九年,一別經年,鏡雪裡再至,果然就像當年說的,來送賀禮。
踏入殿門,楚珩先去了後殿的一隅清室。室內長明燈靜靜燃燒,檀香裊裊,這裡供奉著一方牌位,是姬無訴樰。
「陛下等我一會兒。」楚珩低聲朝凌燁道。
他走上前跪在了牌位前的蒲團上,今日終於一償亡母夙願,楚珩有些出神地凝視著這方牌位。
無論是在淺淡稀薄的幼年記憶里,還是在穆熙雲談及的過往裡,姬無訴樰,一直都是一個嫻靜而堅韌的女子,苦難和歲月始終磨滅不了她那顆溫柔堅毅的心。
從四歲到二十歲,楚珩在漓山生活了十六年,後來又回到帝都,每每想起這個名字,總覺得有一雙溫柔慈愛的眼睛在注視著他一路成長。
他也一直都記得,有朝一日,要帶母親回家。
楚珩行了一禮,回過神來,就見凌燁走到他身旁,撩起袍子也跪了下來。
「哎——」
凌燁俯身拜了下去,「都見過師父師娘定下大事了,現下拜高堂報春暉,應該的。」
楚珩沒再阻攔,輕笑道:「定下大事是說,擇吉日開祠堂,在漓山家譜上添上你這東君夫人的名字嗎?」
「那當然。」凌燁認真地點頭,「方才都過了明路了。」他忽而想起了什麼,攤開手掌往楚珩面前一遞,「給我的聘禮呢?」
「要聘禮啊……」楚珩唇角弧度更彎,歪著頭想了想,沉吟片刻,「那就這個吧。」
他握住凌燁的手按在自己心口上,笑道:「陛下坐擁山河,金玉俗物不足為提,我想來想去,便拿這個作聘禮吧。」
凌燁反扣住他的手,「夫君以己為聘,吾心甚悅,收下了。」
楚珩眉目彎彎,又反問道:「那陛下給我的聘禮呢?我們來的時候,帝都可是在籌備天子大婚。」
凌燁莞爾道:「高堂在上,山河作誓,此生為聘。」
楚珩笑起來,回答說:「我要當皇后。」
並肩再拜兩拜,往牌位前供上新香,楚珩帶著凌燁往前殿休息,晚些時候再去師父師娘擺的家宴。
爐中的檀香飄飄裊裊,燦如蓮花,繞著牌位盤旋一周,直往天上去了。
牌位上的名字靜靜注視著他們的背影,一如當年她站在鍾平侯府側門前,目送小楚珩去漓山。
——我想他平安快樂地長大,要他為自己而活。若是以後能遇到個他喜歡的,也疼他愛他的人,好好地過一輩子,這便就最好了。
……
慶典過後,四月初八,上上吉日,葉見微開漓山祠堂,修家譜。
他們將姬無訴樰葬在了祖塋杏雨梨雲處,最後一抔土蓋上的剎那,一葉孤城飄起了濛濛春雨。
四月初十,楚珩和凌燁辭別師長,從漓山啟程。
回帝都,準備大婚。
--------------------
葉見微知道家裡出了三個逆子這事兒,應該會在書離蕭蕭的番外里寫。
另註:文中的一些婚姻祝詞有借鑑婚禮告文。
第208章 歸闕(正文完結)
天子大婚,九州共慶,萬國來朝。
司星殿設祭壇占問天地,卜了三個上上大吉的日子,呈奉到敬誠殿請帝後擇期,凌燁和楚珩心有靈犀,閱過箋紙眼前一亮,都指向了九月廿三。
——宣熙八年九月廿三,是他們初見的日子,遇見最對的人,第一眼就心動。
從前縱有許多不圓滿、意難平,但遇見他,就是此生最大的圓滿了。
凌燁和楚珩相視而笑,目成眉語。凌燁轉頭對司星殿正道:「擬詔,大婚之期,九月廿三。」
聖旨下,昭告九州,宣示四境。
離大婚還有五個月,時間不長不短,但禮部會同外朝內廷早就已經開始籌備,樁樁件件有條不紊,只奔著盡善盡美去。
及至七月流火,萬事俱備,帝都內外城各處重整修繕,煥然一新,一切都是為了九月天子大婚。
八月初,葉見微、穆熙雲以及漓山的親屬們到了帝都。大婚前的最後一個中秋節,依風俗慣例,楚珩是跟師父師娘一起度過的。佳節前夕出了點小插曲——
葉見微等人抵京的時候,楚珩、葉書離、葉星琿都去城門迎接了,請師父師娘、二叔二嬸等下榻宣寧侯府。當晚家宴,葉見微飲了盞酒,想起此行的目的,睨了楚珩和葉星琿兩個逆子幾眼,再看了看葉書離這個在風月之事上很有度的好孩子,不禁向二叔投去了十分羨慕的眼神。
然後沒過幾天,葉書離和蕭高旻的事兒就被東都境主和二叔知道了……宣寧侯府頓時雞飛狗跳,場面一度很是混亂。
東都境主和二叔當晚月下對酌,反思這些年的教誨到底是哪裡出了錯。若是真心喜歡,對方是男子也並無不可,可問題是一樣養大的兒子,怎麼一個兩個的全被旁人家的拐走了,這第三個好不容易爭口氣,結果還「上門」了!
米已成粥,多思無益,還是直接上手揍吧。
……
中秋過後,外邦諸使節陸續抵達帝都,南隰、虞疆十六部、南洋澤國、奚竺等國都派了人前來恭賀大胤天子大婚。其中南隰來使正是國師鏡雪裡,上次見面還是宣熙九年,一別經年,鏡雪裡再至,果然就像當年說的,來送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