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楚珩坐在榻上,手被凌燁握在掌心,聽著聖旨上先把他誇了好長一大通,天上有地下無的,他不禁莞爾輕笑,然後便是「……封一等宣寧侯,授從一品京兆府牧,賜……」
到這裡,楚珩已經怔住了,後面的一大長串沒再往耳朵里進,直到高公公念到最後,一聲「欽哉——」才將他的思緒重新喚了回來。楚珩懵懵地看著旁邊的凌燁,「……怎麼突然想起來給我封爵?」
凌燁玩著他的手指,聞言笑道:「不是你說有我這麼個如花似玉的媳婦兒,什麼都不缺的嗎?我想來想去,乾脆在帝都給夫君操持一份別業,留著我們閒來無事出宮的時候落腳。」
他側坐在羅漢榻上,上半身的姿勢卻很端正,像是邀功似的。
楚珩輕笑起來,伸指勾著凌燁的下巴,順著他的話道:「嗯,真是又標緻又賢惠的俊俏夫人,讓侯爺我好生喜歡。那——」
他移開手指,伸出手,眼眸彎彎,「臣領旨,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萬歲。」
高公公連忙上前幾步,笑眯眯地將聖旨送到了他手裡。
楚珩展開明黃的綾錦,將聖旨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他指尖撫摸著上面凌燁的御筆,眉梢唇角的笑意愈來愈深,「……朕心所系?」他抬眸,「封侯的聖旨還能這麼寫的嗎,陛下?」
「怎麼不能?」陛下坦然有理,「朕說的都是實話。」
楚珩就笑,他看到最後,「宣寧,用了這個字啊……」
而今是宣熙十一年,「宣」字是皇帝年號,當今便稱「宣熙帝」,是以當朝封賞,就不再將「宣」、「熙」二字作王侯號,為聖者諱。
先帝朝時,惠元皇貴妃寵冠六宮,先帝給他們的女兒擬封號時,就從年號「天和」里,挑了次字「和」,封作清和公主,甚得帝心。
現下凌燁用首字「宣」,比那更過。
「中書門下沒說什麼嗎?」
「是想說來著,」凌燁笑道,「但一看是封你,他們頓時都啞火了。」
「……」楚珩看著面前凌燁幾分得意的神情,也忍俊不禁。
他和凌燁已經商量過,待四海平定後,他們再大婚。其實凌燁覺得,如今先封侯,還是虧待了楚珩。但因為東都境主葉見微作為一葉孤城的城主,身上擔的是漓山葉氏家主一等漓原侯的爵位,楚珩若高過師父,那就不太合適了,他自己也不會同意。
橫豎只是他們大婚前的過渡,在封號上補足便是了。
凌燁揮手示意捧著籍冊的內侍上前,拿過來遞給楚珩,說:「來看看,宣寧侯府座落在什麼地方好。」
其中一個冊子是挑選出的合適宅邸地,帝都有內外城之分,王侯將相的府邸通常都座落在內城。
楚珩看了幾處凌燁圈畫出來的地方,想了一想,指向了一個內城最外圍的,說:「不然就這兒吧?我想著本就是我們出宮時才住的別業,那便沒必要離皇城那麼近了,這裡是內城的邊界,出了中間那道門便是人來人往、萬家燈火的外城。出來九重闕小住,徒的不就是一場人間煙火麼?這裡再合適不過。」
楚珩轉念想起了別的,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道:「宣寧侯府座落在最靠近布衣黎民的地方,往後若有百姓無處申訴求告,剛好可以來敲門。滿帝都城再是王侯權貴,總不會有人膽子大到敢來我門口攔人。」他屈臂碰了碰凌燁,「你聖旨里不是還寫著讓我做京兆府牧麼,這樣正好。」
京兆府牧列從一品,位同三公,但這是個很特殊的官職,可以很虛也可以很實。依制,大胤九州,州內各置一掌理政務的二品州牧,但州府設在平京的中州牧,是不管京畿二百里京兆府內的事務的,京兆府的治安常務一體由京兆府尹掌管。
世人常說,歷朝歷代,京兆府尹是最難做的京官。這話不假,天子腳下,別的都不多,就數皇親國戚、王侯將相、權貴高官最多,區區一個從三品的京兆府尹,有些人有些事大胤律讓他管他也管不了。管輕了,倘若出了亂子,京兆府尹頭一個被拉出來問責;管重了,對方直達天聽,聖上面前參你一本,參的多了,沒錯也有錯了。總之怎麼都討不了好。
但事實上,京兆府尹並非京兆府的「頭」,他還有個頂頭上司,便是京兆府牧。
只是京兆府牧品階太高,掌權的地方又是天子京畿,是故並不常設,多數時候都是空著的,僅作追封之用。大胤第一任京兆府牧是太祖皇后蕭明棠,後來再擔這個職的,也都是簡在帝心的親王、宗室長輩等,要身份夠貴重,可以壓得住陣。
倘若楚珩今日只是御前侍墨、是皇帝的心上人,那他當然沒這個份量,還要被參一本奸佞亂政。但讓漓山東君來做京兆府牧,只要皇帝同意,姬無月也願意,那麼滿朝文武任誰都無法說出他不夠格,哪怕他還這樣年輕。
當然,聖旨一出,最高興的還要數京兆府尹,往後頭上就有人罩著了,看誰還敢不把京兆府衙門放在眼裡,興奮得當即就想去拜見一下自己身為大乘境的上峰。
待到上峰搖身一變又成了皇后殿下,京兆府尹就更有靠山了,遇上棘手的麻煩直接遞名牌進宮請旨,官做的膽大又心細,京兆府內犯事的權貴人數眼見的下降,轄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京兆府尹喜不自勝。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到這裡,楚珩已經怔住了,後面的一大長串沒再往耳朵里進,直到高公公念到最後,一聲「欽哉——」才將他的思緒重新喚了回來。楚珩懵懵地看著旁邊的凌燁,「……怎麼突然想起來給我封爵?」
凌燁玩著他的手指,聞言笑道:「不是你說有我這麼個如花似玉的媳婦兒,什麼都不缺的嗎?我想來想去,乾脆在帝都給夫君操持一份別業,留著我們閒來無事出宮的時候落腳。」
他側坐在羅漢榻上,上半身的姿勢卻很端正,像是邀功似的。
楚珩輕笑起來,伸指勾著凌燁的下巴,順著他的話道:「嗯,真是又標緻又賢惠的俊俏夫人,讓侯爺我好生喜歡。那——」
他移開手指,伸出手,眼眸彎彎,「臣領旨,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萬歲。」
高公公連忙上前幾步,笑眯眯地將聖旨送到了他手裡。
楚珩展開明黃的綾錦,將聖旨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他指尖撫摸著上面凌燁的御筆,眉梢唇角的笑意愈來愈深,「……朕心所系?」他抬眸,「封侯的聖旨還能這麼寫的嗎,陛下?」
「怎麼不能?」陛下坦然有理,「朕說的都是實話。」
楚珩就笑,他看到最後,「宣寧,用了這個字啊……」
而今是宣熙十一年,「宣」字是皇帝年號,當今便稱「宣熙帝」,是以當朝封賞,就不再將「宣」、「熙」二字作王侯號,為聖者諱。
先帝朝時,惠元皇貴妃寵冠六宮,先帝給他們的女兒擬封號時,就從年號「天和」里,挑了次字「和」,封作清和公主,甚得帝心。
現下凌燁用首字「宣」,比那更過。
「中書門下沒說什麼嗎?」
「是想說來著,」凌燁笑道,「但一看是封你,他們頓時都啞火了。」
「……」楚珩看著面前凌燁幾分得意的神情,也忍俊不禁。
他和凌燁已經商量過,待四海平定後,他們再大婚。其實凌燁覺得,如今先封侯,還是虧待了楚珩。但因為東都境主葉見微作為一葉孤城的城主,身上擔的是漓山葉氏家主一等漓原侯的爵位,楚珩若高過師父,那就不太合適了,他自己也不會同意。
橫豎只是他們大婚前的過渡,在封號上補足便是了。
凌燁揮手示意捧著籍冊的內侍上前,拿過來遞給楚珩,說:「來看看,宣寧侯府座落在什麼地方好。」
其中一個冊子是挑選出的合適宅邸地,帝都有內外城之分,王侯將相的府邸通常都座落在內城。
楚珩看了幾處凌燁圈畫出來的地方,想了一想,指向了一個內城最外圍的,說:「不然就這兒吧?我想著本就是我們出宮時才住的別業,那便沒必要離皇城那麼近了,這裡是內城的邊界,出了中間那道門便是人來人往、萬家燈火的外城。出來九重闕小住,徒的不就是一場人間煙火麼?這裡再合適不過。」
楚珩轉念想起了別的,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道:「宣寧侯府座落在最靠近布衣黎民的地方,往後若有百姓無處申訴求告,剛好可以來敲門。滿帝都城再是王侯權貴,總不會有人膽子大到敢來我門口攔人。」他屈臂碰了碰凌燁,「你聖旨里不是還寫著讓我做京兆府牧麼,這樣正好。」
京兆府牧列從一品,位同三公,但這是個很特殊的官職,可以很虛也可以很實。依制,大胤九州,州內各置一掌理政務的二品州牧,但州府設在平京的中州牧,是不管京畿二百里京兆府內的事務的,京兆府的治安常務一體由京兆府尹掌管。
世人常說,歷朝歷代,京兆府尹是最難做的京官。這話不假,天子腳下,別的都不多,就數皇親國戚、王侯將相、權貴高官最多,區區一個從三品的京兆府尹,有些人有些事大胤律讓他管他也管不了。管輕了,倘若出了亂子,京兆府尹頭一個被拉出來問責;管重了,對方直達天聽,聖上面前參你一本,參的多了,沒錯也有錯了。總之怎麼都討不了好。
但事實上,京兆府尹並非京兆府的「頭」,他還有個頂頭上司,便是京兆府牧。
只是京兆府牧品階太高,掌權的地方又是天子京畿,是故並不常設,多數時候都是空著的,僅作追封之用。大胤第一任京兆府牧是太祖皇后蕭明棠,後來再擔這個職的,也都是簡在帝心的親王、宗室長輩等,要身份夠貴重,可以壓得住陣。
倘若楚珩今日只是御前侍墨、是皇帝的心上人,那他當然沒這個份量,還要被參一本奸佞亂政。但讓漓山東君來做京兆府牧,只要皇帝同意,姬無月也願意,那麼滿朝文武任誰都無法說出他不夠格,哪怕他還這樣年輕。
當然,聖旨一出,最高興的還要數京兆府尹,往後頭上就有人罩著了,看誰還敢不把京兆府衙門放在眼裡,興奮得當即就想去拜見一下自己身為大乘境的上峰。
待到上峰搖身一變又成了皇后殿下,京兆府尹就更有靠山了,遇上棘手的麻煩直接遞名牌進宮請旨,官做的膽大又心細,京兆府內犯事的權貴人數眼見的下降,轄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京兆府尹喜不自勝。當然,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