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溫夫人愣愣地看著這個淡然的年輕人,神情逐漸鬆弛了下來,她沖李賢點了點頭道:「我答應你,我會好好生活,但是我的後人一定會為萬虎報仇的!」溫夫人一邊說,一邊不自覺的摸向了自己的腹部。

  「走吧,孩子是沒有錯的。」狄公從身後拿出了一包碎銀子:「找一個遠離是非爭鬥的地方,好好養育你的孩子。」

  溫夫人接過銀子,一言不發地轉身離開。

  「叔父,這個女人真的不會再來報復嗎?」如燕有些不信。

  「我也不知道,希望她顧及自己的孩子,放下仇恨。」狄公望著遠去的溫夫人:「放下仇恨,迎接新生命。我相信,未來總是可以期待的。」

  狄公繼而對眾人道:「我想太子已經想好了這批前朝寶物的去處。」

  「恩師,太子的意思是?」曾泰與眾人都是十分疑惑。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狄公說著看向了李賢,李賢微笑著點了點頭,狄公繼續說道:「太子殿下推斷,這是前朝隋文帝為了防止後世子孫落難而準備的財寶,可惜這財寶還沒用到,隋朝就已經滅亡,其實隋文帝不明輕重,他直到死的時候也不知道:給後代留下財寶,不如給後代留下穩固的民心啊!」

  「可惜他的兒子隋煬帝是個敗家子,橫徵暴斂,弄得民不聊生,隋朝只傳了兩代就滅亡了!」曾泰道。

  「我懂了,李賢太子的意思是要將這黃金用在安撫百姓身上!」如燕恍然大悟。

  「是啊!」李賢轉身道:「南疆北疆經歷過這麼多變亂,百姓與將士甚苦,我打算將這黃金的一部分發給將士們,另一部分犒勞邊疆的軍民,讓他們安心為我大周戍邊,另一部我想帶在身邊,走遍這大周的疆域。

  因為我大周不僅僅是神都一隅,還有許多地方,百姓生活疾苦,子女缺少教化,我要用這些錢大興水利,勸課農桑,興辦太學,讓大周境內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太子您這恐怕……」曾泰忍不住道。

  「曾大人您一定想說李賢此舉有收買人心,謀奪天下之嫌吧!」李賢微笑道。

  曾泰自知失言,趕緊道:「臣不敢!」

  「曾大人您不必如此。」李賢回到鎮水獸邊,撫摸著這沉寂數十年的寶藏,眼神變得堅毅起來:「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母后因此而猜忌李賢的話,就讓她處罰我好了,即使母后站在我面前這樣問我,我也會這麼回答她。」

  「這鎮水獸中有黃金一事恐怕保密不了多久,如太子有意救濟軍民,還要早作打算啊!」李元芳道。

  「可這麼大的鎮水獸,如何運回神都呢?」如燕抱著腦袋說道。

  李賢神秘地一笑:「自然是用船。」

  「這得多大的船能夠將鎮水獸盛放的下,即使盛放的下,也很容易翻覆。」曾泰擔憂道。

  狄公笑道:「就算不容易翻覆,將鎮水獸放在船上也會引起懷疑。」

  「連您老也覺得用船不靠譜啊?」如燕道。

  「但我想太子殿下說用船並非是常人的用船之法吧!」狄公看向太子,問道。

  李賢點了點頭:「一艘船恐怕撐不起這鎮水獸的重量,最少要兩艘船並排而行。」

  「還要兩艘?」如燕瞪大了眼睛。

  「沒錯,兩艘船!」李賢點了點頭:「我們將鎮水獸綑紮起來,捆在兩船之間,然後緩緩放置在水下,這樣既保證了運輸的穩定性,又能夠讓著鎮水獸秘不示人,待我們到達神都碼頭,再將其打撈上岸即可。」

  「妙啊!」狄仁傑道:「太子殿下之智果然高於老臣!」

  「狄閣老您太謙了。」李賢拱手道:「只是咱們得速速安排才是!」

  狄公拱手道:「太子殿下放心,老臣連夜安排,明天就啟程!」

  「李賢,這就是你處置這些寶物的方案麼?」金殿之上,武則天讀完了李賢的奏摺,面無表情地說道。

  「回稟母后,這就是兒臣的方案,不知母后以為可行否?」李賢問道。

  「不可行!」武則天回道:「你知道這大周疆域何其廣闊,這區區一個鎮水金獸又能夠起到多少效果。」

  武則天繼續說道:「國庫現在也十分緊張,朕已經命令縮減皇宮用度,節約下來一部分錢,你也一併帶去。

  但是這次要以狄公為主,朕將傳旨命狄公為欽差,代天巡狩,安撫萬民,你微服隨狄公一同去。你還年輕,要多向狄公學習才是!」

  「兒臣遵旨!」李賢跪謝道。

  「李賢,你是不是想問朕為何不讓你來立這功勞?」武則天問道。

  「賢兒不敢妄揣聖意!」李賢道。

  「母子之間何須虛言,直說便是。」武則天道。

  「兒臣遵命!」李賢拱手道:「現在朝臣分為兩派,一派支持兒臣,一派支持武承嗣大人,母后是怕讓兒臣立下這功勞會告訴武姓朝臣一個信號,導致兩派實力不均,引發變故。

  狄公忠正耿直,不偏不倚,母后命他來做這件事,不會引起兩派的爭論。

  而母后讓兒臣微服跟隨狄公的目的,一來是保護兒臣的安全,二來是讓兒臣向狄公學習如何勤政愛民,處理政務。

  兒臣久居深宮,不問政事,仁孝有餘而智略不足。母后您是希望兒臣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成長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