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一念起,一緣生,祁阿容與姜十三娘此後年年歲歲,長相守,長相隨。
第65章 . [最新] 番外 永貞
姜貞娘坐在鳳儀宮中, 女官在台階下回稟著宮務事宜,她和祁明軒大婚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矯詔的事情,尹太后就撒開手不再接管宮務了, 也不知是不滿祁明軒立了她為後, 還是受南陽長公主挑撥, 單純對她不喜。
好在祁明軒處理得很利落直接派給她了幾個能幹的女官, 宮務落在她手上以後也是被打理的井井有條,之後更是收了南陽長公主的進宮的宮牌, 又有吳太妃幫她,她與尹太后倒是井水不犯河水,勉強相安無事。
現在春蘭已經是姜貞娘身邊的大宮女了, 姜貞娘聽完女官的回話問道:「陛下還沒下朝嗎?」
春蘭回稟說:「剛聽到陛下身邊的太監來傳話,朝堂上還有事情沒有議完,離下朝還有些時間,陛下讓你不用等他,先行用膳。」
姜貞娘眉心微微皺了一下,她知道早朝延後的原因,昨夜祁明軒提前對她說過, 他想要改年號了,按照大雍慣例,只有發生隆重的大事時, 皇帝才會改元, 比如新帝登基, 訂立太子,從沒有一個皇帝因為迎娶了皇后就改年號的。
姜貞娘剛想要讓身邊的女官去傳個話,讓祁明軒退一步, 她真的不在意這些虛名,與祁明軒成婚後,她才知道什麼是鶼鰈情深什麼是如膠似漆。
只是她話還沒出口,就見春蘭在她耳邊低低說了幾句話。
原來依祁明軒說一不二的性子,大臣們不敢反對他改立年號,只是對祁明軒想要改的年號——永貞有意見。立後的聖旨就是禮部大臣草擬的,誰不知道當今皇后閨名貞娘,祁明軒改這麼年號的寓意可不是什麼江山永貞,而是以皇后之名作為年號。
先不說妻以夫綱,哪有帝王用皇后的閨名來做年號的,就是皇后二嫁的經歷也當不起一個貞字。要知道當時立後的旨意出來後,原來的忠勤伯夫人差點沒氣瘋過去,她最心愛的小兒子被流放了,能幹的兒媳被自己的女兒推到流產,而那個不成器的孫女又糊塗的攪進信陽王謀反案中。
她還以為是自家子孫不肖,現在看來分明是姜貞娘惹來了姦夫,才讓忠勤伯府招來了帝王的報復。
最後還是原來的忠勤伯休妻告罪,一家老小全都回了榮陽老家,才保住了性命,這件事情也才不了了之。
但實際上怎麼回事,私下裡也不是沒有各種流言蜚語,只是沒人敢非議皇家而已,而有先皇這樣的父皇,今上與他一對比已經是出淤泥而不染了。
只是如今這件事情好不容易才壓下來去,陛下就要換年號為永貞,不是招惹是非,總之一句話,年號可以改,但是不能用貞字。
姜貞娘聽後,她摸了摸宮裝上的刺繡,輕輕笑了笑,打消了讓宮女去傳話的念頭,讓宮人直接傳膳。
「娘娘,您不等陛下了?」春蘭小聲問道,往常姜貞娘都是要等著祁明軒下朝後一起用早膳的,可看姜貞娘眉眼含笑的模樣,也不像是生氣了呀。
「今天就不等了,我們先用吧,我是等得了,就怕其他人等不了了。」姜貞娘彎唇一笑,她啊,年歲長了,反而還更肆意了,那些大臣說得話讓她不痛快了,現在就讓大臣頭疼去吧,她沒去勸祁明軒,反而讓宮人給祁明軒送了一份甜點,以表明對他的支持。
等祁明軒下朝的時候,改年號為永貞的事情就已經定了下來,平定信陽王與邊關叛亂後,祁明軒是內憂外患都解決了,再加上他嚴正吏治,國庫也充盈起來,是以他根本不受百官的掣肘。
姜貞娘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但是見祁明軒回來,她還沒主動迎上去,她現在是被祁明軒寵出了脾氣來,在祁明軒跟前時,七情六慾都寫在面上。
「誰惹我的十三娘不高興了?」祁明軒上前摟在姜貞娘的腰間。
姜貞娘本來是想掙脫開,她還在不高興呢,只是鼻尖聞到祁明軒身上的冷冽香氣,胸口的憋悶也輕鬆不少,她乾脆就放鬆的靠在祁明軒懷裡。
「明天我明明告訴了你,不用以我的名字來換年號了,你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姜貞娘沒好氣說道,「太后原本就因為我的事情對你不滿了,你這樣做,她不是對你更加冷淡了。」
姜貞娘也是入宮後才發現尹太后對祁明軒可以算得上是忽視,她一點都不了解祁明軒,還時常把祁明軒與祁星河之間的喜歡弄混淆。作為一個旁觀者,姜貞娘都在為祁明軒感到難過。
「她鑽牛角尖鑽了一輩子,就由著她去吧。」祁明軒的語氣有些輕描淡寫。
「這些你都知道?那你為什麼要放任你們母子間的關係惡化下去?」姜貞娘不解的問。
祁明軒瞥了一眼宮人呈上來的早膳,每一樣都是他沒在人前顯露出來的喜好,他不怪尹太后,但對她也沒有了任何奢望,他所缺失的已經有另一個人加倍的給她了。
「我說過江山為證,這個年號就是我給你的承諾。」祁明軒回答道,他靠在姜貞娘肩膀上,下頜輕點著姜貞娘頸間。這個年號在他有生之年是不會變了,縱觀史書許多女子的姓名都在時間的長河中模糊消散了,以她的名為年號,就算他們的故事被時間吹散,若有人以年號提起來他永貞帝祁明軒,那他們的名字還是緊緊相連。
「你就不怕我爬到你頭上去了?」姜貞娘覺得有些癢,笑著轉回身正對著的祁明軒。
第65章 . [最新] 番外 永貞
姜貞娘坐在鳳儀宮中, 女官在台階下回稟著宮務事宜,她和祁明軒大婚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矯詔的事情,尹太后就撒開手不再接管宮務了, 也不知是不滿祁明軒立了她為後, 還是受南陽長公主挑撥, 單純對她不喜。
好在祁明軒處理得很利落直接派給她了幾個能幹的女官, 宮務落在她手上以後也是被打理的井井有條,之後更是收了南陽長公主的進宮的宮牌, 又有吳太妃幫她,她與尹太后倒是井水不犯河水,勉強相安無事。
現在春蘭已經是姜貞娘身邊的大宮女了, 姜貞娘聽完女官的回話問道:「陛下還沒下朝嗎?」
春蘭回稟說:「剛聽到陛下身邊的太監來傳話,朝堂上還有事情沒有議完,離下朝還有些時間,陛下讓你不用等他,先行用膳。」
姜貞娘眉心微微皺了一下,她知道早朝延後的原因,昨夜祁明軒提前對她說過, 他想要改年號了,按照大雍慣例,只有發生隆重的大事時, 皇帝才會改元, 比如新帝登基, 訂立太子,從沒有一個皇帝因為迎娶了皇后就改年號的。
姜貞娘剛想要讓身邊的女官去傳個話,讓祁明軒退一步, 她真的不在意這些虛名,與祁明軒成婚後,她才知道什麼是鶼鰈情深什麼是如膠似漆。
只是她話還沒出口,就見春蘭在她耳邊低低說了幾句話。
原來依祁明軒說一不二的性子,大臣們不敢反對他改立年號,只是對祁明軒想要改的年號——永貞有意見。立後的聖旨就是禮部大臣草擬的,誰不知道當今皇后閨名貞娘,祁明軒改這麼年號的寓意可不是什麼江山永貞,而是以皇后之名作為年號。
先不說妻以夫綱,哪有帝王用皇后的閨名來做年號的,就是皇后二嫁的經歷也當不起一個貞字。要知道當時立後的旨意出來後,原來的忠勤伯夫人差點沒氣瘋過去,她最心愛的小兒子被流放了,能幹的兒媳被自己的女兒推到流產,而那個不成器的孫女又糊塗的攪進信陽王謀反案中。
她還以為是自家子孫不肖,現在看來分明是姜貞娘惹來了姦夫,才讓忠勤伯府招來了帝王的報復。
最後還是原來的忠勤伯休妻告罪,一家老小全都回了榮陽老家,才保住了性命,這件事情也才不了了之。
但實際上怎麼回事,私下裡也不是沒有各種流言蜚語,只是沒人敢非議皇家而已,而有先皇這樣的父皇,今上與他一對比已經是出淤泥而不染了。
只是如今這件事情好不容易才壓下來去,陛下就要換年號為永貞,不是招惹是非,總之一句話,年號可以改,但是不能用貞字。
姜貞娘聽後,她摸了摸宮裝上的刺繡,輕輕笑了笑,打消了讓宮女去傳話的念頭,讓宮人直接傳膳。
「娘娘,您不等陛下了?」春蘭小聲問道,往常姜貞娘都是要等著祁明軒下朝後一起用早膳的,可看姜貞娘眉眼含笑的模樣,也不像是生氣了呀。
「今天就不等了,我們先用吧,我是等得了,就怕其他人等不了了。」姜貞娘彎唇一笑,她啊,年歲長了,反而還更肆意了,那些大臣說得話讓她不痛快了,現在就讓大臣頭疼去吧,她沒去勸祁明軒,反而讓宮人給祁明軒送了一份甜點,以表明對他的支持。
等祁明軒下朝的時候,改年號為永貞的事情就已經定了下來,平定信陽王與邊關叛亂後,祁明軒是內憂外患都解決了,再加上他嚴正吏治,國庫也充盈起來,是以他根本不受百官的掣肘。
姜貞娘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但是見祁明軒回來,她還沒主動迎上去,她現在是被祁明軒寵出了脾氣來,在祁明軒跟前時,七情六慾都寫在面上。
「誰惹我的十三娘不高興了?」祁明軒上前摟在姜貞娘的腰間。
姜貞娘本來是想掙脫開,她還在不高興呢,只是鼻尖聞到祁明軒身上的冷冽香氣,胸口的憋悶也輕鬆不少,她乾脆就放鬆的靠在祁明軒懷裡。
「明天我明明告訴了你,不用以我的名字來換年號了,你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姜貞娘沒好氣說道,「太后原本就因為我的事情對你不滿了,你這樣做,她不是對你更加冷淡了。」
姜貞娘也是入宮後才發現尹太后對祁明軒可以算得上是忽視,她一點都不了解祁明軒,還時常把祁明軒與祁星河之間的喜歡弄混淆。作為一個旁觀者,姜貞娘都在為祁明軒感到難過。
「她鑽牛角尖鑽了一輩子,就由著她去吧。」祁明軒的語氣有些輕描淡寫。
「這些你都知道?那你為什麼要放任你們母子間的關係惡化下去?」姜貞娘不解的問。
祁明軒瞥了一眼宮人呈上來的早膳,每一樣都是他沒在人前顯露出來的喜好,他不怪尹太后,但對她也沒有了任何奢望,他所缺失的已經有另一個人加倍的給她了。
「我說過江山為證,這個年號就是我給你的承諾。」祁明軒回答道,他靠在姜貞娘肩膀上,下頜輕點著姜貞娘頸間。這個年號在他有生之年是不會變了,縱觀史書許多女子的姓名都在時間的長河中模糊消散了,以她的名為年號,就算他們的故事被時間吹散,若有人以年號提起來他永貞帝祁明軒,那他們的名字還是緊緊相連。
「你就不怕我爬到你頭上去了?」姜貞娘覺得有些癢,笑著轉回身正對著的祁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