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穿水田衣的婦人那時還小,才剛跟著當時的木首工學習木工。那封信里的世界,對她而言簡直是神仙的世界。只是那一眼, 她就定下了往後一生要走的路。
心心念念盼了二十多年,才終於盼到了雲南府的喜訊。
卻有人不願意冒這樣的險:「這些年把橡膠加在車輪上, 也有了不錯的成績。陳吏書你的想法很好。但目前橡膠產量也不算多, 誰也不知道改成塗層用在龍船上會怎麼樣, 萬一……」
那姓陳的婦人堅定地道:「我可以去雲南府試驗, 先從小船做起。」
「其實若是塗層真能用在龍船上,那宮殿的建造也是可以參考的。」又一個人說。
「不僅僅如此。」一道威嚴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圖紙給我看看。」
工部眾人紛紛拱手抱拳:「蒯尚書。」
已經頭髮花白的蒯祥點點頭,拿起了圖紙打開。他看了很久,才讚賞地點點頭:「陳吏書這個龍船的設計非常巧妙,你們看這裡。」
蒯祥點了點船艙部分的切面圖:「預估吃水在這個位置。」他的手在圖上劃了一道,「如果確實能做好防水,我們的龍船可以增加這麼多的艙體儲藏。」他又劃了另一道。
「特別是在大龍骨的選擇上,陳吏書非常的大膽。」蒯祥誇了一句,「你說說,你為什麼會想到用精鋼來做這個龍骨。你應該知道,龍骨的材質一改,整個船的浮力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出現問題。」
「師父。」陳吏書先屈了屈膝,才回答道,「關於龍骨換做精鋼,我用了一整年的時間來研究計算。眾所周知,龍骨是船舶最重要的一個承重部件。一艘船的使用壽命,與龍骨的承受能力息息相關……」
整個工部逐漸安靜了下來,留守的匠人都逐漸圍了過來。偌大的工部一時間只聽得見這兩師徒的一問一答。
從去年起,蒯祥就想提他這個大弟子做工部的木工首。
這是工部建立以來的第一個女性木工首。內部抵抗不可說不激烈,是以這事擱置了一整年。
這一整年之間,陳吏書對外部種種,都沒有絲毫的回應。她一直埋首龍船的設計里。
直到現在,終於稚鳳初鳴。
日頭漸斜時,蒯祥興奮地拿著那幾張圖紙進了宮。
朱瞻基召見他時,朱見深也在乾清宮內。
這位帝國的皇太孫今年已快及冠,長得眉目俊朗,高大挺拔。見蒯祥來了,便先拱了拱手:「蒯尚書。」
「陛下,殿下。」蒯祥拱手見過禮後,就迫不及待地將圖紙呈了上去。
他有正事要說,朱瞻基就讓朱見深退了下去。
借著夕陽的餘暉,朱瞻基細細地看著那幾張圖紙。許久後,他才喟嘆道:「你這弟子,比你當初還要大膽。」
「是陛下教得好。」蒯祥笑了笑。
「全新的龍船,這船若能造成……便是世界另一端,也去得了。」朱瞻基感嘆道,「此時我交給見深主導,你意下如何?」
蒯祥聞言一愣:「那太子殿下……」
「這太子之位,也該升一升了。」朱瞻基笑道,「我已經老了,你也老了。我們這些老傢伙,腦子既不如年輕人清醒,精神也不如年輕人銳利了。」
「微臣惶恐。」蒯祥連忙道,「陛下您尚且年輕……」
「這話還是騙鬼去吧。」朱瞻基笑了笑,「我的身體,我清楚。」
他的根基早就受損,宣德五年後就一年差過一年。宣德七年時還因為身體原因停過大朝。
若非是尺玉傾力相救,他哪裡能活到現在。
只是哪怕有尺玉傾力相救,他活到現在,也時常感到精力不濟。
再加上去年,他的大兒子朱祁鎮,病逝在府中。此事一來,他就越發覺得……自己是否活得太長了?
可卻又不得不承認,朱祁鎮病逝,他心中也有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看,他無需做什麼,也無需面對朝臣們激動的反駁,只要活得足夠長,不合適的人自然也就被天地淘汰了。
只是這事一出,他就越發的覺得疲憊。
「一個帝國的執掌者,就如一艘龍船的掌舵人。」朱瞻基凝視著夕陽,「要提前預知風暴、探查暗礁,要就精準分辨航向、打開風帆。它需要一個年輕的清醒的頭腦。」
「陛下……」
朱瞻基擺擺手,笑著站起身:「蒯尚書,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是也不是?」
蒯祥連忙低頭拱手:「陛下說的是。」
「我這四十年,兢兢業業、枕戈待旦,一刻也不敢怠慢。但依然如同這夕陽一樣,走在了下沉的路上。」朱瞻基笑著走到他身邊,「便是顧郎君,聽聞也已經有了白頭髮。你看這天地之間,又有何人不老?」
他拍了拍蒯祥的肩膀:「走吧蒯尚書,隨我出去走走。」
夏日的太陽便是西沉了,也依然有著亮晃晃的熾熱。小太監連忙舉著傘過來,又被朱瞻基趕走了。
兩人慢慢從乾清宮走到御花園內。
夏日之中,桃花已謝。倒是池子裡的荷花開得正盛。
「這荷花是不是比不得西湖里的夏荷。」朱瞻基在水榭里落了座,又讓小太監去喚晚膳。
蒯祥坐在他對面,聽見西湖,便露出了回憶的神色:「實不相瞞,臣已經記不清了。年少的時候跟在顧郎君身邊,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顧郎君那些奇奇怪怪的理論。哪裡有空去看西湖的荷花?」
心心念念盼了二十多年,才終於盼到了雲南府的喜訊。
卻有人不願意冒這樣的險:「這些年把橡膠加在車輪上, 也有了不錯的成績。陳吏書你的想法很好。但目前橡膠產量也不算多, 誰也不知道改成塗層用在龍船上會怎麼樣, 萬一……」
那姓陳的婦人堅定地道:「我可以去雲南府試驗, 先從小船做起。」
「其實若是塗層真能用在龍船上,那宮殿的建造也是可以參考的。」又一個人說。
「不僅僅如此。」一道威嚴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圖紙給我看看。」
工部眾人紛紛拱手抱拳:「蒯尚書。」
已經頭髮花白的蒯祥點點頭,拿起了圖紙打開。他看了很久,才讚賞地點點頭:「陳吏書這個龍船的設計非常巧妙,你們看這裡。」
蒯祥點了點船艙部分的切面圖:「預估吃水在這個位置。」他的手在圖上劃了一道,「如果確實能做好防水,我們的龍船可以增加這麼多的艙體儲藏。」他又劃了另一道。
「特別是在大龍骨的選擇上,陳吏書非常的大膽。」蒯祥誇了一句,「你說說,你為什麼會想到用精鋼來做這個龍骨。你應該知道,龍骨的材質一改,整個船的浮力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出現問題。」
「師父。」陳吏書先屈了屈膝,才回答道,「關於龍骨換做精鋼,我用了一整年的時間來研究計算。眾所周知,龍骨是船舶最重要的一個承重部件。一艘船的使用壽命,與龍骨的承受能力息息相關……」
整個工部逐漸安靜了下來,留守的匠人都逐漸圍了過來。偌大的工部一時間只聽得見這兩師徒的一問一答。
從去年起,蒯祥就想提他這個大弟子做工部的木工首。
這是工部建立以來的第一個女性木工首。內部抵抗不可說不激烈,是以這事擱置了一整年。
這一整年之間,陳吏書對外部種種,都沒有絲毫的回應。她一直埋首龍船的設計里。
直到現在,終於稚鳳初鳴。
日頭漸斜時,蒯祥興奮地拿著那幾張圖紙進了宮。
朱瞻基召見他時,朱見深也在乾清宮內。
這位帝國的皇太孫今年已快及冠,長得眉目俊朗,高大挺拔。見蒯祥來了,便先拱了拱手:「蒯尚書。」
「陛下,殿下。」蒯祥拱手見過禮後,就迫不及待地將圖紙呈了上去。
他有正事要說,朱瞻基就讓朱見深退了下去。
借著夕陽的餘暉,朱瞻基細細地看著那幾張圖紙。許久後,他才喟嘆道:「你這弟子,比你當初還要大膽。」
「是陛下教得好。」蒯祥笑了笑。
「全新的龍船,這船若能造成……便是世界另一端,也去得了。」朱瞻基感嘆道,「此時我交給見深主導,你意下如何?」
蒯祥聞言一愣:「那太子殿下……」
「這太子之位,也該升一升了。」朱瞻基笑道,「我已經老了,你也老了。我們這些老傢伙,腦子既不如年輕人清醒,精神也不如年輕人銳利了。」
「微臣惶恐。」蒯祥連忙道,「陛下您尚且年輕……」
「這話還是騙鬼去吧。」朱瞻基笑了笑,「我的身體,我清楚。」
他的根基早就受損,宣德五年後就一年差過一年。宣德七年時還因為身體原因停過大朝。
若非是尺玉傾力相救,他哪裡能活到現在。
只是哪怕有尺玉傾力相救,他活到現在,也時常感到精力不濟。
再加上去年,他的大兒子朱祁鎮,病逝在府中。此事一來,他就越發覺得……自己是否活得太長了?
可卻又不得不承認,朱祁鎮病逝,他心中也有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看,他無需做什麼,也無需面對朝臣們激動的反駁,只要活得足夠長,不合適的人自然也就被天地淘汰了。
只是這事一出,他就越發的覺得疲憊。
「一個帝國的執掌者,就如一艘龍船的掌舵人。」朱瞻基凝視著夕陽,「要提前預知風暴、探查暗礁,要就精準分辨航向、打開風帆。它需要一個年輕的清醒的頭腦。」
「陛下……」
朱瞻基擺擺手,笑著站起身:「蒯尚書,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是也不是?」
蒯祥連忙低頭拱手:「陛下說的是。」
「我這四十年,兢兢業業、枕戈待旦,一刻也不敢怠慢。但依然如同這夕陽一樣,走在了下沉的路上。」朱瞻基笑著走到他身邊,「便是顧郎君,聽聞也已經有了白頭髮。你看這天地之間,又有何人不老?」
他拍了拍蒯祥的肩膀:「走吧蒯尚書,隨我出去走走。」
夏日的太陽便是西沉了,也依然有著亮晃晃的熾熱。小太監連忙舉著傘過來,又被朱瞻基趕走了。
兩人慢慢從乾清宮走到御花園內。
夏日之中,桃花已謝。倒是池子裡的荷花開得正盛。
「這荷花是不是比不得西湖里的夏荷。」朱瞻基在水榭里落了座,又讓小太監去喚晚膳。
蒯祥坐在他對面,聽見西湖,便露出了回憶的神色:「實不相瞞,臣已經記不清了。年少的時候跟在顧郎君身邊,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顧郎君那些奇奇怪怪的理論。哪裡有空去看西湖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