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他們怎麼這麼早就來了。」陳煙寒沒有絲毫經驗,只是眼裡飄過一絲落寞與惆悵。
「走罷,我們下去接旨。」他說罷,便頭也不回的朝樓梯口走去。
欲言帶著滿腦的難以形容的迷惑,跟在他身後走下了樓,然後兩人一齊來到了杏林堂的大廳。
康秋初已經手捧聖旨站立在堂前,有點奇怪的地方是,在他身後,還跟著幾個手持鐐銬的差人。
康秋初見到二人到來,勉力的笑了一下,面上的神情那麼複雜,說不清是喜還是悲。
手裡兩份聖旨。先宣讀哪個好呢。
康秋初略猶豫了一下,便拿出其中一卷,揭開封條,高聲念道:「杏林堂董欲言接旨!」
欲言跪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杏林堂董欲言,於宣治三年九月救駕有功,封太醫館主藥,賞賜珍珠一斛。黃金百兩。金鑲珠鏤空扁方一方,涵毓玲瓏鐲一對,黛熏鈺彤鏈一條。火茹瓔珞冠一頂,另杏林堂原主,董欲言之父董成謹一案,已被查明當初系被人嫁禍所致。董成謹為人清白,醫術高明。現已遣人去尋回其屍骨,追回杏林堂所有分舵,追封脈宗候。」
康秋初這段話前面一半還可以說是預料中的事情,後面一半就有點大大的意外了。
不單欲言。杏林堂的人上上下下都驚呆了。
這個喜悅來得太過突然,他們實在沒有想明白,老主人怎麼突然就平反了呢?
一切都像在夢中。他們還沒來得及謝恩,便見這位**大**內**總**管拿起了第二封聖旨。
康秋初捧起聖旨。看了陳煙寒一眼。
「滄州人氏陳煙寒——」
「罪民在。」陳煙寒跪在地上,平靜的回應著。
欲言轉過頭去看著他,眼裡滿是震驚。
「陳煙寒於先朝末年誣陷皇長子毒殺二皇子,致使董成謹等十一人蒙冤戴罪,並致董成謹等人死於流放呼赦途中,罪當至死,姑念其軍功顯赫,本次平亂有功,且系自首,功過相抵,予革去所有職位,削為平民,流放呼赦,永不得返,即刻,」康秋初聲音略哽了一下,「即刻啟程。」
「罪民接旨,謝主隆恩。」陳煙寒說罷,站立了起來。
欲言亦站立了起來,側頭呆呆的望著陳煙寒。
他不是把當初一切的證據都毀得乾乾淨淨的了麼,費了那麼大的心血,數以萬計的弓箭手將二皇子的屍身射成千瘡百孔無法辨認,怎麼就忽然自首,把所有的罪過一個人承擔了呢。
呼赦是什麼地方,這個南朝最遙遠的地方,西北極寒之處,一路山高險阻,要經過無數匪盜出沒,毒蟲猛獸盤桓之地,沒有多少被流放的犯人能活著走到那裡的,自己的父親就是死在半道之上。
而到了呼赦,是更艱難的歲月在等待。那裡相鄰無數小國,戰亂連年不斷。
所以大家都知曉,流放至呼赦,其實就是另一種死刑。
「為什麼,」欲言望著陳煙寒,無力的道:「何必呢。」
「這樣至少在我想你的時候,心不會那樣的不安。」
無法得到已經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連思戀都無法坦然,那又是一種怎樣的難以言狀的痛苦。
「不要,」欲言眼淚終於落了下來,她不住的搖著頭「不要,不要。」
「我本來就是罪有應得,」陳煙寒努力的保持著面上的微笑:「唯一難過的事情,就是這一輩子再也無法看到你。」
這個決定,是在她那晚抱著他說「你為什麼要那麼壞,你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對我父親,後來又為什麼要那樣對我!」的那一刻,就做出了的。
宇文灝明氣得幾乎瘋掉,最終究還是沒能拗過他,然後他就去了刑部自首,說當初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幕後所為。
這樣其實也很好,唯一的遺憾,就是以後再也無法見到這個本來應該是他妻子的女孩。
「兩位大哥,走罷。」陳煙寒別開目光,對隨康秋初一道前來的兩位差人說道。
兩位差人有點束手束腳,過了好久,才將鐐銬替陳煙寒戴上。
「走罷。」陳煙寒頭也不回地邁出了杏林堂的大門。
他還清清楚楚記得自己宣治二年十月初九那天自己來到這裡的情景。
身邊的這個小姑娘,那時跟自己結結實實的吵了一架,然後自己便徹底淪陷。
走罷,走罷,自己這一生,再無法跟她吵架了。
見陳煙寒離去,一眾黃門小太監這才捧著給欲言的賞賜,慣序來到欲言面前。
「董姑娘,這是皇上的賞賜,請姑娘過目。」其中一位公公說道。
欲言木立在原地,像是什麼都沒有聽到一樣。
然後她忽然拔腿追了出去。
來到大門外,卻見陳煙寒削瘦的身影已經遠遠的到了弄巷的口子。
然後一個轉彎,就再也看不到了。
欲言忽然覺得自己的五臟六腑瞬間被掏空了一樣。
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襲來,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
——「我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以後就再也不回來了。」
再也不回來了。L
ps:這一章可以當作一個完整的結局,如果大家不希望男主跟女主在一起的話,看到這裡就可以當作完結了。只是在我自己心中,這不是結局,這怎麼會是結局呢~我可是親媽呀~
「走罷,我們下去接旨。」他說罷,便頭也不回的朝樓梯口走去。
欲言帶著滿腦的難以形容的迷惑,跟在他身後走下了樓,然後兩人一齊來到了杏林堂的大廳。
康秋初已經手捧聖旨站立在堂前,有點奇怪的地方是,在他身後,還跟著幾個手持鐐銬的差人。
康秋初見到二人到來,勉力的笑了一下,面上的神情那麼複雜,說不清是喜還是悲。
手裡兩份聖旨。先宣讀哪個好呢。
康秋初略猶豫了一下,便拿出其中一卷,揭開封條,高聲念道:「杏林堂董欲言接旨!」
欲言跪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杏林堂董欲言,於宣治三年九月救駕有功,封太醫館主藥,賞賜珍珠一斛。黃金百兩。金鑲珠鏤空扁方一方,涵毓玲瓏鐲一對,黛熏鈺彤鏈一條。火茹瓔珞冠一頂,另杏林堂原主,董欲言之父董成謹一案,已被查明當初系被人嫁禍所致。董成謹為人清白,醫術高明。現已遣人去尋回其屍骨,追回杏林堂所有分舵,追封脈宗候。」
康秋初這段話前面一半還可以說是預料中的事情,後面一半就有點大大的意外了。
不單欲言。杏林堂的人上上下下都驚呆了。
這個喜悅來得太過突然,他們實在沒有想明白,老主人怎麼突然就平反了呢?
一切都像在夢中。他們還沒來得及謝恩,便見這位**大**內**總**管拿起了第二封聖旨。
康秋初捧起聖旨。看了陳煙寒一眼。
「滄州人氏陳煙寒——」
「罪民在。」陳煙寒跪在地上,平靜的回應著。
欲言轉過頭去看著他,眼裡滿是震驚。
「陳煙寒於先朝末年誣陷皇長子毒殺二皇子,致使董成謹等十一人蒙冤戴罪,並致董成謹等人死於流放呼赦途中,罪當至死,姑念其軍功顯赫,本次平亂有功,且系自首,功過相抵,予革去所有職位,削為平民,流放呼赦,永不得返,即刻,」康秋初聲音略哽了一下,「即刻啟程。」
「罪民接旨,謝主隆恩。」陳煙寒說罷,站立了起來。
欲言亦站立了起來,側頭呆呆的望著陳煙寒。
他不是把當初一切的證據都毀得乾乾淨淨的了麼,費了那麼大的心血,數以萬計的弓箭手將二皇子的屍身射成千瘡百孔無法辨認,怎麼就忽然自首,把所有的罪過一個人承擔了呢。
呼赦是什麼地方,這個南朝最遙遠的地方,西北極寒之處,一路山高險阻,要經過無數匪盜出沒,毒蟲猛獸盤桓之地,沒有多少被流放的犯人能活著走到那裡的,自己的父親就是死在半道之上。
而到了呼赦,是更艱難的歲月在等待。那裡相鄰無數小國,戰亂連年不斷。
所以大家都知曉,流放至呼赦,其實就是另一種死刑。
「為什麼,」欲言望著陳煙寒,無力的道:「何必呢。」
「這樣至少在我想你的時候,心不會那樣的不安。」
無法得到已經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連思戀都無法坦然,那又是一種怎樣的難以言狀的痛苦。
「不要,」欲言眼淚終於落了下來,她不住的搖著頭「不要,不要。」
「我本來就是罪有應得,」陳煙寒努力的保持著面上的微笑:「唯一難過的事情,就是這一輩子再也無法看到你。」
這個決定,是在她那晚抱著他說「你為什麼要那麼壞,你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對我父親,後來又為什麼要那樣對我!」的那一刻,就做出了的。
宇文灝明氣得幾乎瘋掉,最終究還是沒能拗過他,然後他就去了刑部自首,說當初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幕後所為。
這樣其實也很好,唯一的遺憾,就是以後再也無法見到這個本來應該是他妻子的女孩。
「兩位大哥,走罷。」陳煙寒別開目光,對隨康秋初一道前來的兩位差人說道。
兩位差人有點束手束腳,過了好久,才將鐐銬替陳煙寒戴上。
「走罷。」陳煙寒頭也不回地邁出了杏林堂的大門。
他還清清楚楚記得自己宣治二年十月初九那天自己來到這裡的情景。
身邊的這個小姑娘,那時跟自己結結實實的吵了一架,然後自己便徹底淪陷。
走罷,走罷,自己這一生,再無法跟她吵架了。
見陳煙寒離去,一眾黃門小太監這才捧著給欲言的賞賜,慣序來到欲言面前。
「董姑娘,這是皇上的賞賜,請姑娘過目。」其中一位公公說道。
欲言木立在原地,像是什麼都沒有聽到一樣。
然後她忽然拔腿追了出去。
來到大門外,卻見陳煙寒削瘦的身影已經遠遠的到了弄巷的口子。
然後一個轉彎,就再也看不到了。
欲言忽然覺得自己的五臟六腑瞬間被掏空了一樣。
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襲來,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
——「我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以後就再也不回來了。」
再也不回來了。L
ps:這一章可以當作一個完整的結局,如果大家不希望男主跟女主在一起的話,看到這裡就可以當作完結了。只是在我自己心中,這不是結局,這怎麼會是結局呢~我可是親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