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胡氏呆呆傻傻笑著,眼神空洞無神,二娘走到近前,蹲身在她身旁,輕輕又喚一聲:「娘,二娘回來了,回來看您了。」
胡氏卻也不看她,兀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佟氏俯身輕柔聲問道:「嫂嫂,還認得我嗎?」
胡氏嘿嘿笑著,似乎不認識她是誰,佟氏站起身,心裡很難過,雖胡氏對她不好,可人到這份上,活著無異於死了。
二娘留下陪著娘,佟氏過花廳,佟母看她進來,道:「你嫂嫂也不知得了什麼怪病,你走一年,好好的,卻突然昏迷,不省人事,找大夫診治,慢慢甦醒後就像現在這樣子了。」
徐媽媽在一旁道:「我們老家村子裡也有這樣的,頭晌在地里幹活好好的,睡了一覺,就嘴斜眼歪,話都說不清了。」
佟氏惋惜,眾人唏噓不已。
佟母想起道:「對了,還有一樁喜事,你嫂嫂病了這幾年,家中沒有女主人,你哥哥忙外面的事,還操心家事,前陣子去看你侄女月娘,拜見了李皇后,當時是睿王妃,李皇后問了家事,聊起你嫂嫂的事,甚是同情,就說她有個妹子,如今寡居,有意與咱家結親,說你嫂嫂是髮妻,如今病了,還應贍養,說娶了她妹子,兩頭為大,她妹子賢惠,定能善待你嫂嫂。」
佟母道:「你哥哥當時沒敢就應,說回來跟我商量,我們娘倆一商量,如今不比過去,佟家沒個主母,無人主持中饋,打聽得李皇后的妹子卻是有名的賢德,你哥哥為這事,又去宮中和月娘說了,討她的主意,月娘也樂意,說母親既已這樣,父親春秋鼎盛,不如在娶一房,倒是和李皇后說的一樣,顯然已是商量過的。。」
佟氏見嫂嫂之時,不覺為哥哥難過,哥哥還年輕,這兩年顯見得有點老了,聽要娶新嫂嫂也滿心愿意。
邵雲海道:「一後一貴妃兩家結親,對李皇后和月娘都有益處。」
半天沒說話的佟大爺道:「我正是慮及此,怕皇后也有這樣的想法,如今新皇登基,後宮嬪妃位多空虛,太上皇已下旨選秀入宮,皇后娘娘無子嗣,和月娘甚相合,月娘之子已歸於皇后名下,月娘主動讓出皇子,皇后憐她思子心切,后妃共同撫育皇長子,這也是皇后賢德之處。」
佟母道:「這也是為月娘好,親事已然定下,聽說后妃更見親密,後宮從來都不消停,可新皇后妃兩家外戚都成了親家,旁人見了,多羨慕不已。」
佟氏心想:盛傳李後賢德,可無子穩居後位,可見聰慧非常人可比,兩家結親,這樣一來,皇上即便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無數美人,皇后手中有皇長子為據,又后妃聯手,皇后之位就穩如磐石,無人敢小覷,這等心機和算計,可不是簡單的賢惠。
想到這,佟氏欣慰地道:「后妃和睦,皇上高興,兩家結親,皆大歡喜,哥哥從此也有了賢內助,不似現在操勞,妹子也為哥哥高興,不知婚期定在何時?」
佟維國微笑著道:「快了,就下個月。」
佟氏笑道:「我說府中怎麼大興土木,原來是大喜事,不知新嫂嫂樣貌如何?」
佟維國呵呵笑著,卻有一絲靦腆,道:「花容月貌,比妹子不差。」
邵雲海聽了,也哈哈樂道:「還有堪比我夫人的嗎?」
全家都笑了。
晚宴,合家團圓,大家都興高采烈,長輩們商議二娘和堅哥的婚事,二娘羞臊,離席去後面陪母親了,堅哥聽商量他的婚事,也不方便聽,就藉故走了,幀哥看大人商量事,也跟著堅哥出去,打趣堅哥去了,其他書友正在看:。
商議完兩個孩子的婚事,佟氏喝了兩盅,就有點頭暈,推脫回後面歇息。
佟母年歲大了,不慣勞乏,也去後堂歇了,花廳就剩下佟大爺和邵雲海倆人相飲。
倆人都興致很高,邵雲海大概酒有點過量,說起以前的事,道:「大舅子,這人一輩子都是命,我和如玉的緣法都是上天註定的,我先前走南闖北做生意,也曾遇見過幾個女人,有一次經過一個鎮子,住的客棧是個寡婦開的,領著個妙齡女兒,非要與我攀親,我看那家女兒長得美艷,可就覺著有那麼點妖媚,就有點遲疑不決,可禁不住那寡婦纏磨,那女兒又死活非跟著我,非我不嫁,一想人不可貌相,單憑長得好,就說人家女兒不穩重,未免過於武斷,就答應了親事。」
佟大爺酒也喝得不少,一聽這話題,就精神頭專注聽下去,問:「後來,後來怎麼樣了?」
邵雲海喝了一口酒,接著道:「後來成親的日子都定了,就差過彩禮了,我孤身在外,也沒多帶銀兩,命家人回去取銀子,這一耽擱,風言風語聽說那家閨女不好,細一打聽,原來這家女兒還和鎮上的幾個年輕後生有些首尾,慶幸沒成婚,當即便要退婚,那寡婦和女兒死活不依,鬧騰了幾個月,好不容易才把婚事退了,自此,不敢輕易在招惹女人,直到遇見如玉,那次我錢袋子丟在鋪子裡,她追到城外還給我,我一眼便認準,這是個不愛錢財重情重義的好女子,等了這些年,便不想錯過,這次真沒看走眼。」
佟大爺平時沉穩,今個也是多喝了酒,感興趣地問:「那家寡婦的女兒長相有多好?」
邵雲海記憶里搜尋回憶著道:「論長相,我邵某走南闖北還真沒見過這樣的美人,形容不出來,總之,男人見了熱血沸騰,我當時退親也曾猶豫過,可一想從前的娘子就是不守婦道,邵某又總出門在外,這樣的美人養不住啊……」
胡氏卻也不看她,兀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佟氏俯身輕柔聲問道:「嫂嫂,還認得我嗎?」
胡氏嘿嘿笑著,似乎不認識她是誰,佟氏站起身,心裡很難過,雖胡氏對她不好,可人到這份上,活著無異於死了。
二娘留下陪著娘,佟氏過花廳,佟母看她進來,道:「你嫂嫂也不知得了什麼怪病,你走一年,好好的,卻突然昏迷,不省人事,找大夫診治,慢慢甦醒後就像現在這樣子了。」
徐媽媽在一旁道:「我們老家村子裡也有這樣的,頭晌在地里幹活好好的,睡了一覺,就嘴斜眼歪,話都說不清了。」
佟氏惋惜,眾人唏噓不已。
佟母想起道:「對了,還有一樁喜事,你嫂嫂病了這幾年,家中沒有女主人,你哥哥忙外面的事,還操心家事,前陣子去看你侄女月娘,拜見了李皇后,當時是睿王妃,李皇后問了家事,聊起你嫂嫂的事,甚是同情,就說她有個妹子,如今寡居,有意與咱家結親,說你嫂嫂是髮妻,如今病了,還應贍養,說娶了她妹子,兩頭為大,她妹子賢惠,定能善待你嫂嫂。」
佟母道:「你哥哥當時沒敢就應,說回來跟我商量,我們娘倆一商量,如今不比過去,佟家沒個主母,無人主持中饋,打聽得李皇后的妹子卻是有名的賢德,你哥哥為這事,又去宮中和月娘說了,討她的主意,月娘也樂意,說母親既已這樣,父親春秋鼎盛,不如在娶一房,倒是和李皇后說的一樣,顯然已是商量過的。。」
佟氏見嫂嫂之時,不覺為哥哥難過,哥哥還年輕,這兩年顯見得有點老了,聽要娶新嫂嫂也滿心愿意。
邵雲海道:「一後一貴妃兩家結親,對李皇后和月娘都有益處。」
半天沒說話的佟大爺道:「我正是慮及此,怕皇后也有這樣的想法,如今新皇登基,後宮嬪妃位多空虛,太上皇已下旨選秀入宮,皇后娘娘無子嗣,和月娘甚相合,月娘之子已歸於皇后名下,月娘主動讓出皇子,皇后憐她思子心切,后妃共同撫育皇長子,這也是皇后賢德之處。」
佟母道:「這也是為月娘好,親事已然定下,聽說后妃更見親密,後宮從來都不消停,可新皇后妃兩家外戚都成了親家,旁人見了,多羨慕不已。」
佟氏心想:盛傳李後賢德,可無子穩居後位,可見聰慧非常人可比,兩家結親,這樣一來,皇上即便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無數美人,皇后手中有皇長子為據,又后妃聯手,皇后之位就穩如磐石,無人敢小覷,這等心機和算計,可不是簡單的賢惠。
想到這,佟氏欣慰地道:「后妃和睦,皇上高興,兩家結親,皆大歡喜,哥哥從此也有了賢內助,不似現在操勞,妹子也為哥哥高興,不知婚期定在何時?」
佟維國微笑著道:「快了,就下個月。」
佟氏笑道:「我說府中怎麼大興土木,原來是大喜事,不知新嫂嫂樣貌如何?」
佟維國呵呵笑著,卻有一絲靦腆,道:「花容月貌,比妹子不差。」
邵雲海聽了,也哈哈樂道:「還有堪比我夫人的嗎?」
全家都笑了。
晚宴,合家團圓,大家都興高采烈,長輩們商議二娘和堅哥的婚事,二娘羞臊,離席去後面陪母親了,堅哥聽商量他的婚事,也不方便聽,就藉故走了,幀哥看大人商量事,也跟著堅哥出去,打趣堅哥去了,其他書友正在看:。
商議完兩個孩子的婚事,佟氏喝了兩盅,就有點頭暈,推脫回後面歇息。
佟母年歲大了,不慣勞乏,也去後堂歇了,花廳就剩下佟大爺和邵雲海倆人相飲。
倆人都興致很高,邵雲海大概酒有點過量,說起以前的事,道:「大舅子,這人一輩子都是命,我和如玉的緣法都是上天註定的,我先前走南闖北做生意,也曾遇見過幾個女人,有一次經過一個鎮子,住的客棧是個寡婦開的,領著個妙齡女兒,非要與我攀親,我看那家女兒長得美艷,可就覺著有那麼點妖媚,就有點遲疑不決,可禁不住那寡婦纏磨,那女兒又死活非跟著我,非我不嫁,一想人不可貌相,單憑長得好,就說人家女兒不穩重,未免過於武斷,就答應了親事。」
佟大爺酒也喝得不少,一聽這話題,就精神頭專注聽下去,問:「後來,後來怎麼樣了?」
邵雲海喝了一口酒,接著道:「後來成親的日子都定了,就差過彩禮了,我孤身在外,也沒多帶銀兩,命家人回去取銀子,這一耽擱,風言風語聽說那家閨女不好,細一打聽,原來這家女兒還和鎮上的幾個年輕後生有些首尾,慶幸沒成婚,當即便要退婚,那寡婦和女兒死活不依,鬧騰了幾個月,好不容易才把婚事退了,自此,不敢輕易在招惹女人,直到遇見如玉,那次我錢袋子丟在鋪子裡,她追到城外還給我,我一眼便認準,這是個不愛錢財重情重義的好女子,等了這些年,便不想錯過,這次真沒看走眼。」
佟大爺平時沉穩,今個也是多喝了酒,感興趣地問:「那家寡婦的女兒長相有多好?」
邵雲海記憶里搜尋回憶著道:「論長相,我邵某走南闖北還真沒見過這樣的美人,形容不出來,總之,男人見了熱血沸騰,我當時退親也曾猶豫過,可一想從前的娘子就是不守婦道,邵某又總出門在外,這樣的美人養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