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珍、賈璉、寶玉、賈環、賈琮及草字輩的侄子們都在門口迎接他,一番寒暄方才齊聚老太太的院子。

  長輩們都到齊了,賈赦自打那年被流放,雖然只幾個月就被賈瑜弄回來了,但也傷了身子,這幾年倒比老太太身子還不如了,也撐著陪在一旁。

  賈珍也被免了罪,但爵位到底沒了,去年帶著尤氏搬了出去,至於賈蓉則仍住在府上,賈珍的話是留他在這裡孝敬老太太和太太,倒也沒人趕他。

  這不府上有什麼事,賈珍都能得到消息,早早過來幫忙。

  老太太年紀大了,耳朵也有些背了,但看到滿地的兒孫還是異常地高興,拉著賈瑜說個不停。

  說著說著,不知怎麼的就說到終身大事上了。

  「寶丫頭再過幾個月都要生了,瑜兒也不小了,這回回來也該考慮下了,老二媳婦你得上心點!」

  王夫人笑道:

  「老太太放心,正打聽著呢!」說完看了眼在賈瑜不遠處一直不說話的蒼正則,轉移話題,說起寶玉前些日子殿試考中進士的事。

  賈瑜笑著沒有說話,他早有心裡準備,都十九快二十的大齡青年了,哪能不被催婚。

  因而也有應對之策,只這會剛回來人又多不想在這裡說罷了。

  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給他接風,直到晚上才散。

  「終於又躺在床上了!」一路的顛簸再好的身體也會疲憊。

  蒼老闆熟練地給他松骨:

  「說叫隊伍自己慢慢走,我帶你飛回來你不肯,這會兒倒是知道疼了。」

  「哎喲,輕些,我知道錯了還不行嘛!你累不累,我給你也揉揉?」

  「倒是有個地方疼了,幫我揉揉吧!」

  「別了吧,我好累啊!」老司機一聽就知道說什麼。

  「你又不用動,不怕的。」

  然後床動了。

  賈瑜的任職很快就下來了,升至正三品,任大理寺卿。

  對此賈瑜也還算滿意,捉賊斷案,倒也算合他的口味,不會太過無聊。

  倒是賈政對此並不算很滿意,他覺得這職位太過容易得罪人,京城犯事的多是紈絝子弟,背後關係複雜,典型的吃力不討好。

  好也好,歹也罷,日子就這樣過了,除了三老太太那邊的賈蔓,賈瑜又過繼了一個族中失去父母孤兒,九歲了,該懂的事都懂了,不用他親自養,這點就叫人滿意,直接接了過來,請了先生在府里教讀書。

  賈瑜本就能自立,又是個主意大的,賈政王夫人也不逼他,既然有子嗣那就由著他了,即使他們更希望看到他親生的兒子。

  倒是寶玉,很高產,本本分分地在翰林院待著,不出頭,不惹事,後院寶釵是個大度的,尤其在她生下寶玉的嫡長子後,將姨娘們的藥都停了,四五個姨娘竟是爭先恐後地都懷上了。

  至於朝堂之上,除了上位者其他人沒那麼多事。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在當年回宮沒多久就納了妃,皇上一次將王妃、側妃都指齊了,還有不少的侍妾。

  狄朗即使不高興,仍不能表現出來,今年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了,長子為側妃所生,皇上見到孫子高興得無以復加,直接接到身邊教養,這讓太子的處境有些微妙。

  五年後

  天啟帝得了急症,太醫院的所有太醫用盡了法子仍是沒救回,只幾日便駕崩了。

  舉國大喪,太子登基。

  賈府主子們幾乎都要進宮哭喪。

  老太太年紀大了不方便起身便向宮裡告了假,不想大家忙著沒留意,老太太竟沒有預兆地在夢裡走了。

  遇上天啟帝的大喪,自家的喪事只能往簡了辦,賈政丁憂,需守制三年,賈瑜、寶玉做為孫子只需守上一年,卻也得丁憂。

  這一下賈家竟是從政治舞台上退了下來。

  然而新皇登基後卻是奪情,加封賈瑜為榮國公,晉升從二品,任江南布政使即日上任。

  值得一提的是,先皇貴妃賈元春被封為太后,七皇子也得封親王,賈家一躍竟成了後族。

  碼頭

  新皇一身布衣來送賈瑜。

  「真捨不得舅舅離開,但江南重地不能有失,我又只有舅舅可信任,只能拜託舅舅了。」

  「皇上既然信得過臣,臣自當盡力!」

  一切盡在不言中。賈瑜和狄朗都知道彼此的性子,賈瑜知道他的處境不易,民間回來的皇子底子本就薄,又沒有強力的姻親守護,朝堂能人不少,卻沒幾個是他的心腹,上位後可不是有幾年的熬。

  狄朗自是相信賈瑜,在雲州、緬州相處了那麼久,他最佩服的人便是賈瑜,不貪圖享受,不好金銀,只一心想要為治下做實事,如今他上位了第一個便將他派往全國糧倉所在地,也是最富裕之處。

  皇上並沒有久待,和賈瑜說完話便連忙回宮了,他的事情才叫多呢,能抽出空來送賈瑜已是不易。

  待皇上離開了,賈家人才自在起來,賈瑜的兒子賈茵拉著賈瑜哭道:

  「父親就叫兒子跟在身旁伺候吧!」

  賈瑜拍了拍他的頭:「行了,都是大人了,還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樣子?新皇登基,今年定然會開恩科,你正好留在京中參加今年的秋闈,能得中自然是好,便是不能只當積累經驗了,不要有壓力。」

  「是,兒子定不負父親的栽培!」賈茵抹了把眼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