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金山還記得後爹,那是個很好的男人,會把他扛在肩膀上,每次去縣城,還會帶幾顆糖回來給他跟弟弟吃,然後被娘罵亂糟蹋錢。

  爹好脾氣的笑,說幾顆糖費不了幾分錢,卻能叫孩子開心好幾天。

  村里其他小夥伴的親爹,也做不到他後爹那樣耐心。

  葉金山是真傷心,「殺死爹的兇手可別放過。」

  「判了死刑了。」

  高芬怔怔的呆了片刻,她盼了幾十年的人還在另外一個時空活著,總算有點念想,不過這個事情就不用跟兩個兒子說了。

  葉銀山問今年要不要在一塊兒過年,說是他媳婦提出來的,就一家團團圓圓的,保證不給娘添堵。

  高芬還不知道二兒媳婦心裡打的什麼主意,看著後爹家是京城的,想著以後討便宜呢。

  她把京市婆婆分好的年貨拿出來,兩個兒子一人一份。

  「醜話咱們先說在前頭,京市葉家那是福生爺爺奶奶的東西,他們也有兒子孫子,雖然一個判了死刑,那還有一個呢,以後京市的東西老人家怎麼分配,都跟你們兩個沒有任何關係,千萬別聽自己媳婦挑唆,還想分一厘半分的,到時候別怪娘不給你們留臉面。」

  葉金山老實,忙點頭答應,說絕對不敢做這樣天打雷劈的想法。

  葉銀山臉上一紅,也點頭答應,帶著京市葉家送的年貨回去了。

  劉秀好點著京市送的年貨,越看越心花怒放,果子、糕點、一隻烤鴨,還有兩塊布料,一套小碎花布的,明顯是給她做衣裳的,一塊藍布,是給她男人做衣裳的。

  兩兒子直接買的軍綠色的小軍裝,還有一包大白兔,這奶糖村里誰家捨得買,就是村長家過年也只會稱半斤水果糖待客。

  「這些恐怕要五六十塊了吧,加上大哥家的那份、福生家的那份肯定更多,乖乖,那得一百六七十了。」

  這一個年貨辦的,抵得上村里人家一年的收入了,而且還給婆婆高芬匯了六百六,說是補的彩禮,公爹在京市的家人條件可真好。

  劉秀好看男人不吱聲,搗鼓他一下,「娘怎麼說,過年在一塊兒吃飯吧?」

  葉銀山:「娘說分家了就單過,這是頭一年的見面禮,往後肯定沒有這麼多,還有娘說了,那頭也還有兒子孫子,我跟大哥和京市那頭可沒有血緣關係,別妄想不該自己的東西。」

  劉秀好氣結,早知道就不分家了。

  她把大白兔奶糖收起來,「這個留我初二帶回娘家去。」

  葉銀山隱約還記得後爹也給他買過糖吃,娘罵爹說男孩子吃什麼糖,白糟蹋錢,爹說男孩子怎麼就不能吃糖了,想想自家兩個臭小子,正眼巴巴的看著大白兔咽口水。

  剛才娘也交代了,果子糕點糖拆了給大柱小柱吃,別便宜了外人。

  他當下就拆了袋子,給早就眼饞的大柱小柱一人抓了幾顆,打發走兒子,他氣道:「這是京市周奶奶買給孩子吃的,你要送人,就把周奶奶送你的那塊花布孝敬你娘家去。」

  ……

  吃年夜飯的時候,謝小玉還提出讓高芬跟他們去京市,這是周奶奶交給她的任務,兒子沒了,周奶奶就想親兒媳婦能在身邊,娘倆個說說話做做伴。

  高芬說她閒不住,她去京市又找不到工作,才四十出頭,總不能靠婆婆的退休工資養活,她可接受不了。

  可巧了,過完年就傳來好消息,村長召集村民開會,說現在土地改革的春風也吹到清河縣,大河村也要響應政策,搞承包制分田到戶。

  分田到戶就是按照人口把田地分給每一戶自己耕種,然後交一定數額的公糧,剩下的可以自家送去糧站賣,講白了就是多勞多得,你家地種的好,收成高,收入就好。

  村長的話把大家的熱情都調出來了,熱熱鬧鬧的分田到戶,謝小玉和福生的戶口已經轉到學校去了,高芬還懊悔,不然能多分幾畝地。

  土地改革了是個新鮮事,個體戶也新鮮,城裡的鐵飯碗瞧不上個體戶,謝小玉卻知道站在歷史的紅利上能多賺錢。

  她極力鼓動道:「娘,城裡馬上就給做小買賣了,您跟我們去京市,在學校的對面開個小吃店怎麼樣?」

  「不行不行,我可沒做過生意,我也沒那手藝啊?」

  「我有呀。」謝小玉笑,「咱們又不開大飯店,就簡單的麵條、滷肉飯、固定的幾樣,把口味做好,您再招聘兩個員工,比在鄉下種地強,您信我。」

  福生也道:「娘,您跟我們去吧,我跟小玉攢了點錢,租個門面的錢還是有的。」

  高芬被說心動了,「你真的在夢裡面看到,個體戶以後會越來越多?」

  謝小玉:「當然啦,我能夢到爹在古代,也能夢到未來的一些事情。」

  高芬這才決定跟福生小玉去京市。

  村里分土地的時候,高芬的田和地給兩個兒子種,正月初六打包好行李,葉金山和葉銀山借了村裡的拖拉機,送高芬去縣城坐車。

  大柱小柱和小妮也送到了縣城,心裡好捨不得,「奶奶,那你還回來嗎?」

  高芬心裡一酸,跟孫子孫女說,「過年肯定回來呀,你們好好學習,以後考到京市來。」

  回京市之前,就跟周奶奶溝通過了,周奶奶一聽高芬決定來京城,還準備開小吃店,高興的不得了,一點都沒覺得幹個體戶丟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