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你他媽的閉嘴!」紀敬說完又要朝前衝去,身後兩名男性見狀立刻抱住他的手臂往回拉,紀敬行動受阻,腳步一頓,狠狠罵了一聲,儘管被兩名成年男性拽住手臂,他的攻擊卻沒有受到阻礙,只見他咬緊牙關,壓低身體,直勾勾地盯著對面,如同一隻怒火中燒的野牛,然後他腳踝一轉,如同一顆突然發射的飛彈,拖著身後的兩名成人猛衝上前,用自己的額頭撞向對面的男人。
那名男人同樣被旁邊的人架住雙臂,面對紀敬一點不加掩飾的攻擊時,他就像是一隻被釘在靶心的靶子,他連忙想要後退,可是他身後圍滿了人,幾乎是退無可退,只能在圍觀群眾的注視下,被紀敬撞得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人群立刻騷動起來,人們圍上前查看男子的傷勢,同時不忘回過頭責備紀敬。
「你怎麼連自己人都打?」
紀敬喘著氣,揉了揉自己的額角。
「他自找的。」他冷冷地說。
民眾沉默不語,連連搖頭,其實這名男子說出了大多數人心裡的想法,他們已經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取下體徵圈,逃脫「王」的掌控,放在以前,那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至於紀弘易——他們確實想要救他出來,可是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有關他的有效信息為零,而紀敬口中那名政府員工的話,又能有多可信呢?
他們還得建立新的社會,還需要新的領導者帶領他們前進,起初他們以為紀敬會是最好的人選,可是現在看來,他不過是一名同「王」一樣被執念腐蝕理智的人。
原本圍繞在紀敬身邊的民眾逐漸離開了他,他們很快便分出了不同的派別,這些派別之間不一定為對立關係,只是有不同的優先事項,比如新自由派,他們想要破壞圍牆,前往圍牆之外的地方建立新世界;而生命自由派,雖然名稱與前者十分相似,他們的訴求則是將生命權歸還到他們自己手中,這批人多為安樂死合法化的簇擁者,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生命自由派的誕生更多是出於民眾的反叛心理:「王」剝奪了他們死亡的權利,現在他們就要將這個權利要回來。
新自由派與生命自由派雖然並不對立,但是他們仍然在地盤上做了劃分:新自由派認為他們得拋去過去的一切,包括「王」建立的制度,還有城內的資源,這也是他們想要前往圍牆外的原因;而生命自由派將會繼續在圍牆下生活,他們會制定符合他們價值觀的法律,如果新自由派在城外遇到了麻煩,他們願意為對方提供支持。
而對於那些不屬於任何派別的人,他們幾乎都留在了圍牆下,這些人大多是老年人,他們不想再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沒有力氣跟隨新自由派的人前往陌生的森林探險,留在原地便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生命自由派很快便舉行了第一場聽證會,他們想要通過的第一條法案是:安樂死合法化。聽證會當天,正反雙方對於安樂死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反方同為生命自由派,他們並不是完全反對安樂死,只是認為現在社會形勢尚未穩定,安樂死合法化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潛在的道德問題;正方的立場則很堅定,通過這項法律將是他們重獲自主生命權的第一步,他們將會有時間解決道德上的問題,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他們甚至拿煋巢集團舉例:仿生人上市之前同樣面臨著一系列的道德問題,現在不也同樣證明了它們對人類生活做出的貢獻?
反方立刻抓住了他們的漏洞:「如果沒有仿生人,我們也不會如此輕易地被『王』糊弄,這就是我們想要強調的潛在問題。」
然而正方人數眾多,反方的聲音實在太過微弱:他們堅稱自己並不反對安樂死,只是認為正方應當在社會形勢穩定之後再來討論如此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還未等他們強調完這點,反方內部又有人臨時變卦,認為安樂死十分殘忍,並沒有達到正方口中尊重生命權的目的。
「殘忍?」正方一拍桌子,「為什麼殘忍?許多病人飽受病痛的折磨,他們因為『王』的法律而無法有尊嚴地死去,法案通過之後,人們將能選擇自己想要的時間、地點結束他們的一生。安樂死藥劑很早就被研發完成,如果不是因為『王』,早該在市面上流通了。你們不要把它想得那麼恐怖,被注射藥劑的人不會在臨死前感到任何痛苦,他們只會陷入沉睡,會在美妙的夢境之中,見到一輩子都沒有見到的人、得到從未有機會得到的東西、完成沒有來得及完成的夙願,他們會在短暫的美夢之中過完漫長的一生……無論如何,都比活在我們這樣的操 蛋世界要好多了!」
反方的領頭者氣急,當場暈厥,安樂死法案就這樣在一片沸騰的民聲之中通過了,然而如何定義自願、如何設定申請手續等,都是正方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法案通過的當晚,城內的圍牆首次出現了裂縫,政府的兵力無法抵擋住泛濫的民怨,只得眼睜睜地看著新自由派用石樁在圍牆上硬生生地撞出一塊大洞。
這個消息傳到城內,立刻引起了生命自由派的歡呼,他們為新自由派送了來水與食物,鼓勵對方朝未知的前方繼續探索。
「我們會守在這裡,等待你們的好消息。」新自由派說道。
各個流派不斷形成,唯有紀敬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對他最忠誠的一批民眾最終也離開了他,人們無法在毫無線索的情況下跟隨他繼續尋找紀弘易,離開之前,他們告訴紀敬:如果真的得到了紀弘易的消息,他們一定會回來幫他,可是在那之前,他們也得尋找求生的法子。
那名男人同樣被旁邊的人架住雙臂,面對紀敬一點不加掩飾的攻擊時,他就像是一隻被釘在靶心的靶子,他連忙想要後退,可是他身後圍滿了人,幾乎是退無可退,只能在圍觀群眾的注視下,被紀敬撞得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人群立刻騷動起來,人們圍上前查看男子的傷勢,同時不忘回過頭責備紀敬。
「你怎麼連自己人都打?」
紀敬喘著氣,揉了揉自己的額角。
「他自找的。」他冷冷地說。
民眾沉默不語,連連搖頭,其實這名男子說出了大多數人心裡的想法,他們已經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取下體徵圈,逃脫「王」的掌控,放在以前,那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至於紀弘易——他們確實想要救他出來,可是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有關他的有效信息為零,而紀敬口中那名政府員工的話,又能有多可信呢?
他們還得建立新的社會,還需要新的領導者帶領他們前進,起初他們以為紀敬會是最好的人選,可是現在看來,他不過是一名同「王」一樣被執念腐蝕理智的人。
原本圍繞在紀敬身邊的民眾逐漸離開了他,他們很快便分出了不同的派別,這些派別之間不一定為對立關係,只是有不同的優先事項,比如新自由派,他們想要破壞圍牆,前往圍牆之外的地方建立新世界;而生命自由派,雖然名稱與前者十分相似,他們的訴求則是將生命權歸還到他們自己手中,這批人多為安樂死合法化的簇擁者,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生命自由派的誕生更多是出於民眾的反叛心理:「王」剝奪了他們死亡的權利,現在他們就要將這個權利要回來。
新自由派與生命自由派雖然並不對立,但是他們仍然在地盤上做了劃分:新自由派認為他們得拋去過去的一切,包括「王」建立的制度,還有城內的資源,這也是他們想要前往圍牆外的原因;而生命自由派將會繼續在圍牆下生活,他們會制定符合他們價值觀的法律,如果新自由派在城外遇到了麻煩,他們願意為對方提供支持。
而對於那些不屬於任何派別的人,他們幾乎都留在了圍牆下,這些人大多是老年人,他們不想再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沒有力氣跟隨新自由派的人前往陌生的森林探險,留在原地便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生命自由派很快便舉行了第一場聽證會,他們想要通過的第一條法案是:安樂死合法化。聽證會當天,正反雙方對於安樂死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反方同為生命自由派,他們並不是完全反對安樂死,只是認為現在社會形勢尚未穩定,安樂死合法化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潛在的道德問題;正方的立場則很堅定,通過這項法律將是他們重獲自主生命權的第一步,他們將會有時間解決道德上的問題,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他們甚至拿煋巢集團舉例:仿生人上市之前同樣面臨著一系列的道德問題,現在不也同樣證明了它們對人類生活做出的貢獻?
反方立刻抓住了他們的漏洞:「如果沒有仿生人,我們也不會如此輕易地被『王』糊弄,這就是我們想要強調的潛在問題。」
然而正方人數眾多,反方的聲音實在太過微弱:他們堅稱自己並不反對安樂死,只是認為正方應當在社會形勢穩定之後再來討論如此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還未等他們強調完這點,反方內部又有人臨時變卦,認為安樂死十分殘忍,並沒有達到正方口中尊重生命權的目的。
「殘忍?」正方一拍桌子,「為什麼殘忍?許多病人飽受病痛的折磨,他們因為『王』的法律而無法有尊嚴地死去,法案通過之後,人們將能選擇自己想要的時間、地點結束他們的一生。安樂死藥劑很早就被研發完成,如果不是因為『王』,早該在市面上流通了。你們不要把它想得那麼恐怖,被注射藥劑的人不會在臨死前感到任何痛苦,他們只會陷入沉睡,會在美妙的夢境之中,見到一輩子都沒有見到的人、得到從未有機會得到的東西、完成沒有來得及完成的夙願,他們會在短暫的美夢之中過完漫長的一生……無論如何,都比活在我們這樣的操 蛋世界要好多了!」
反方的領頭者氣急,當場暈厥,安樂死法案就這樣在一片沸騰的民聲之中通過了,然而如何定義自願、如何設定申請手續等,都是正方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法案通過的當晚,城內的圍牆首次出現了裂縫,政府的兵力無法抵擋住泛濫的民怨,只得眼睜睜地看著新自由派用石樁在圍牆上硬生生地撞出一塊大洞。
這個消息傳到城內,立刻引起了生命自由派的歡呼,他們為新自由派送了來水與食物,鼓勵對方朝未知的前方繼續探索。
「我們會守在這裡,等待你們的好消息。」新自由派說道。
各個流派不斷形成,唯有紀敬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對他最忠誠的一批民眾最終也離開了他,人們無法在毫無線索的情況下跟隨他繼續尋找紀弘易,離開之前,他們告訴紀敬:如果真的得到了紀弘易的消息,他們一定會回來幫他,可是在那之前,他們也得尋找求生的法子。